握发吐哺周公理政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
周武王推翻了商朝,把王室成员、有功之臣封为诸侯来分管各个地区。功勋卓著的军师姜太公封在齐国(今山东临淄),封弟弟周公旦在鲁国(今山东曲阜),另一个弟弟召公封于燕国(今北京一带)。
周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安排在商朝的旧地,又把商朝的旧地划分出两块来。让自己的两个弟弟鲜和度去管理,以便监视武庚,防止他作乱。鲜的封地被定名为管国,所以他就叫做管叔鲜,度的封地被定名为蔡国,他就叫做蔡叔度。
分封完毕,诸侯们就分别前往封地了。周公辞行时发现武王闷闷不乐,一问之下才知道武王不愿让几个心腹重臣离开。他也觉得战乱之后百废待兴,于是就留在武王身边,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前往鲁国。不久,周武王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了,临终前他把年幼的儿子姬诵托付了周公,就是周成王。因为他还没有成年,一切军国大事均由周公代理。(www.xing528.com)
周公为了治理好国家,想尽一切办法招贤纳士,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古人的头发留得很长,所以洗的时候很费事。有一次周公正在洗头发,刚把头发浸湿,外面来人有急事要报告。周公连忙握着湿淋淋的头发出去接待,办完事再回来接着洗。洗到一半儿,又有人来报告,他还是握住湿头发出去。办完这些事情后,才能把头发洗完。
还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饭,刚把一块肉放进嘴里,有客人来访。他马上把肉吐出来,起身去接客人。一顿饭的工夫来了三次客人,周公就连吐了三次饭菜。家人说:“您不能吃完饭再会客吗?”周公摇摇头说:“这些宾客来访,不是有紧急事务,就是有好的建议。我恨不能马上听听,怎么能怠慢了人家呢?”后来人们就以“握发吐哺”比喻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周公废寝忘食地管理国家,但是管叔鲜和蔡叔度害怕周公会成为国君,所以造谣来攻击他,说他想取代成王,自己当天子。周公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很不安,但是仍旧尽心尽力地管理朝政。再加上姜太公、召公这些老臣都相信周公,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这时,武庚串通管叔鲜和蔡叔度一起发动叛乱。周公临危不乱,果断地下令出兵平叛,经过三年艰苦的战争,终于取得胜利。武庚在战斗中被打死,管叔鲜兵败自杀,蔡叔度做了俘虏,被流放到远方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