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蒲松龄为何多次不及格的原因

蒲松龄为何多次不及格的原因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蒲松龄为何屡试不第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淄川人,清代文学家。坎坷的遭遇,贫困的生活,使蒲松龄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蒲松龄参加的这次考试,主考官是著名诗人施闰章。蒲松龄虽然几次落榜,可还是不灰心,暗下决心:“我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金榜得中!”蒲松龄已经51岁,他痴迷不悟地再次踏入科举考场。犹豫再三,蒲松龄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拼搏了一生的考场。

蒲松龄为何多次不及格的原因

蒲松龄为何屡试不第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出身于书香世家,早年热衷功名,但是多次参加科举不中。坎坷的遭遇,贫困的生活,使蒲松龄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把长期积累和搜集的民间传说,经过精心地创作,写出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的“短篇小说之王”。但是谁能想象,这位以才情文笔耸动当时,泽惠后人的蒲松龄居然是一个在科举场上屡战屡败的坎坷落魄之士?

18岁那年他结了婚,妻子刘孺人。19岁,他第一次参加县、府、道考试以三个第一名考中了秀才!新婚之喜、科考之捷,蒲松龄此时可谓“春风得意”,对前途充满无限憧憬,踌躇满志。他没想到,这第一次的成功也是唯一一次成功。蒲松龄参加的这次考试,主考官是著名诗人施闰章。他不喜欢八股文,所以,出的作文题目同一般糊涂的考官不大一样,有些文学色彩作文的题目是《早起》。蒲松龄看了题目以后,不禁有些犹豫,要是完全按照八股文的要求写,只能把文章写得死板枯燥,就对不起这道好题了。经过一番斟酌,他决定按自己的心意,写出一篇好文章。他想到,大官儿们早早起来,去朝廷争权夺利;那些卑鄙的小人,也早早起来,跑到富贵人家,奉承拍马。想到这儿,他忍不住笑了,立刻提笔写起来。一篇讽刺社会丑恶现象的文章完成了。蒲松龄的这篇文章深受施闰章的喜爱和赏识,施闰章在蒲松龄的八股文试卷上批道:“观书如月,运笔如风。”科场中这份赏识、承认,蒲松龄以后再也没有得到过。

那时候,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在起股到束股这四段中,每段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写的主要是四书五经上的东西,文章格式死板,就连字数都有规定。所以,这种考试制度,很难看出一个人的真才实学。

蒲松龄一心想考上科举,但没想到,他一连三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那时候的考场,舞弊现象十分严重,没学问的,只要用钱买通考官,就可以得中,而像蒲松龄这样的穷书生,只好靠运气了。蒲松龄虽然几次落榜,可还是不灰心,暗下决心:“我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金榜得中!”可这个时候,他已经30岁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总得找点事做。恰好他有个当知县的朋友叫孙蕙,请他去做幕宾(帮助知县出谋划策的人),蒲松龄答应了。在宝应县待了一年多,他又决定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他怀揣着孙蕙的推荐信,也满以为凭自己的学问,准能金榜题名。也满怀希望,然而他又失望了1672年,他再次名落孙山。功名的蹉跎无望,再加上家境愈加贫困,蒲松龄内心倍感煎熬。此时,他曾用幽默俏皮的语言写过一篇《祭穷神文》,将无限,。。。心酸化成微笑。为了谋生,蒲松龄开始当私塾老师,大约在他41岁时,他来到毕际有家当私塾先生。毕家是淄川的望族,家境富裕,而且藏书颇丰,喜与文士交往。毕家对蒲松龄是很尊重的,他因此觉得很满意,所以一直在毕家教了下去。在此期间,他仍不断参加考试,但每次都被黜落。(www.xing528.com)

蒲松龄虽然对科举考试很痛恨,可在那个时候,他要使家里生活得好一些,也只能走这条路。所以他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又抱着极大的希望去参加了一次乡试。蒲松龄已经51岁,他痴迷不悟地再次踏入科举考场。蒲松龄来到了省城济南。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考三天。在头场考试中,他考得很好,排在第一名。不料在第二场考试的时候,因为年老体弱,又泻肚子,实在支持不住,只好退场。结果,他又落了榜。在备尝失败的心灵上又一次增添了耻辱的刻痕。不过,此时在他贤惠妻子的操持下,家境已逐渐好转,而且孩子们已都成家立业了,他的妻子因此劝他放弃科举。犹豫再三,蒲松龄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拼搏了一生的考场。

此后,他一直在毕家教私塾,一直到1710年他才离开毕家,回家安享晚年。明清两朝有个习惯的做法,每年从各地秀才当中选一些成绩优秀的,升入国子监太学学习,叫“贡生”。这一年,按规定,蒲松龄“援例出贡”,当上了“岁进士”,也算是对他坚持科举大半辈子的安慰,此时他已71岁,已然是一位垂垂老者了。

蒲松龄一生牢落名场,对科场的黑暗、考官的昏聩、士子的心理等都非常熟悉,所以在《聊斋志异》中他对科举制度充满血泪的批判也更能切中要害,力透纸背。所以,揭露科举考试弊端的文章,在《聊斋志异》这部不朽名著中是写得极为深刻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