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离石)人。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他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他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
于成龙少年时期即有大志,但是直到他44岁的时候,才被清廷委任为广西罗城县县令。该县是一个遥远的边荒之地,民风剽悍,环境异常艰苦。亲友们都劝他不要去赴任。经过深思熟虑,于成龙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拒绝了亲朋好友的劝阻,远离故乡和妻子儿女。
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仅有六户人家,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没有气馁,而是以坚强的意志迈开了仕宦生涯的第一步。在罗城,他以自己的智能创造了许多佳绩,罗城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全府县治的榜样。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芦光祖举荐为广西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市)知州。离开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老百姓哭着送他数十里远。(www.xing528.com)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虽然他的官阶越升越高了,但生活却更加清苦了。为遏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风气,他亲自带头崇尚俭约。而且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从来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子还是阔别了二十年后才得相见。于成龙的清操苦节由此可见一斑。
于成龙不仅精于吏治,而且擅长书法,诗词也不错。他的著述、奏稿等先后由其门人和孙子于准辑成《于山奏牍》和《于清端公政书》。此外,于成龙在直隶和两江任职期间,曾组织编写了《畿辅通志》、《江南通志》,对整理和保存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资料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