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职官制度
我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大约1000年。这个时期的国家规模很小,机构非常简单,还没有明确的职务分工。国家的君主称“后”、称“王”。在王的左右,权力最大的是一些称为“史”(甲骨文中又称为“卿史”、“大史”)的官员,古书里也常称做“巫”。巫史的职务一般是世袭的。王的亲属如妻妾、子弟、叔侄等也是一些享受特权的贵族,但大都没有明确的职务名称。商代后期有王族长老称为“父师”、“少师”的,对王负有辅佐、指导的责任,如箕子、比干。夏商的国君还有一些管理家务的臣仆,称为臣、宰、尹等,这些人本来地位很低,由于得到君主的宠信,让他们管理各种家务,有时参与一些政事。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这个时期国家的最高君主仍称王,又称“天子”、“天王”。王位一般由嫡长子继承,预定的王位继承人称为“太子”,也称“东宫”。王的正妻称“后”。王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诸侯、大夫都是天子的臣。王室的机构是中央政府,诸侯、大夫的机构是地方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军政大权掌握在王的宗族和外戚手里,巫史的地位大大下降。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务从巫史的手里分化出来,形成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卿士是最高的政务官,通常是二至三人,兼掌军事、行政、外事等。卿士之下,开始有明确的职务分工:司徒(金文作“司土”)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军用车马;司空(金文作“司工”)掌管筑城、修路等重要工程。司徒、司马、司空在《诗经》中称为“三有事”或“三事大夫”,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官职。除此而外,司寇掌管庶人和农奴的刑罚,大行人掌管接待宾客等外事。太史的地位仍然很高,与三公、卿士不相上下,但职权范围已缩小了许多,主要掌管历法、起草政府重要文书和记载国家大事等。内史(也称“作册”)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也称“柱下史”,商代称“守藏史”)掌保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也称“太宗”、“上宗”)掌管祭祖礼仪等事务,乐师(又称“乐正”、“太师”)掌管音乐与教育贵族子弟。相是辅导君主礼仪的临时设置的重要职务,多由诸侯、太史或大行人担任。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有时称“太宰”或“家宰”),掌管王家膳食的称“膳夫”(金文作“善夫”),掌管王家衣服的称“缀衣”,掌管王家车马的称“太仆”,掌管王家马匹饲养的称“趣马”(金文也作“走马”),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也单称“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奔)”,王的近侍称“小臣”。西周开始用宦者服宫内杂役,称为“寺人”或“巷伯”。周王直接管辖的地区叫做王畿。京城及近郊是贵族聚居的地区,划分为乡、州、党、族、闾、比等组织;郊外的农村是农民居住的地区,划分为遂、县、鄙、里、邻等组织。诸侯国的职官设置与周王室大致相同。执政的卿由周天子策命,并世代相袭,不过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其他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行人、太史、宰等,各国大都设置。大夫的封邑由家臣“宰”等进行管理。(www.xing528.com)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到清末,时间长达2300多年。这个时期总的特点是: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地集中。在整个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到主要的地位。秦以后,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国家机构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变化也比较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