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无私:包 拯
提起清官廉吏,人们总会想起“包青天”——包拯。他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颂。虽然有的是评书或戏曲、影视的演绎,但人们仍然津津乐道。那么,历史上的包拯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芦洲人(今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纪已大,不忍背井离乡,于是在家赡养老人。双亲去世后,包拯在墓旁盖了几间草房守丧。直到守丧期满后,才在亲朋的劝说之下赴外地做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是远近闻名的孝子。
宋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政绩颇佳。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城后,任监察御史,对于那些贪脏枉法的官僚,敢于直谏上书,仗言弹劾。当时各路转运使都兼任按察使,往往挑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来弹劾官吏,专门以苛刻的考察来相互标榜、自诩高明,搞得地方官吏无心为政,包拯于是请求朝廷废罢了按察使之职。
包拯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任京东转运使,改授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移任陕西、河北等地。秦陇斜谷专门督办造船用的木材,随意向老百姓摊派征取,常常多达几十万,包拯上奏朝廷,停止了这些摊派。
包拯座像(www.xing528.com)
包拯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他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了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惊朝野,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不管皇帝爱不爱听,包拯多次斥责受宠信的权臣,请求朝廷废止滥施恩宠的做法。他又拿出唐代魏徵的三篇奏疏,希望皇帝把它们当做座右铭。他还力劝皇帝铲除结党营私之人,爱惜有才能的人,不能坚持先入为主的偏见;请求朝廷去除刻薄的风气,抑制投机取巧之人,严明刑典,明确禁令,不要轻易大兴土木,禁止妖妄荒诞的事情。朝廷大多采纳并推行了这些建议。
嘉祐元年(1056年),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仅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里,他就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之人能够当堂陈述是非曲直,杜绝奸吏从中枉法。他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刚正不阿,坚决打击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绝不手软,并能够及时惩办无赖刁民。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贵戚官宦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包拯大名,妇孺皆知,都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嘉祐六年(101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享年64岁。整个京师为之哀痛。朝廷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有《奏仪》15卷传于后世。
包拯性格严厉正直,铁面无私,虽然嫉恶如仇,但始终以忠厚宽恕作为为官之道,不会随意附和别人,更不会装模作样地取悦别人。他平时没有私人书信往来,亲朋故友的消息也断绝了。虽然官位很高,但日常生活都跟做平民时一样。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世则把他当做清官的化身,称为“包青天”。
听琴图轴宋徽宗赵佶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