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成神之谜
中国古代对圣人、皇帝、名臣名将、名士名匠,总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偶像兴趣,三皇五帝、秦皇汉武、扁鹊、鲁班、孙思邈,甚至是算命的术士,都被后世供奉为神。在这众多人格神当中,最荣耀的当数文圣人孔子和武圣人关羽了。
说实在的,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物,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影响至深,其学说自今还有强大的生命力,被称为圣人,受千百年后人的供奉,确不为过。而关羽,不过一介武夫,论品德,不像孔子那样德配天地;论能力,也不过是打打杀杀;论功绩,也不过局于西南一隅的蜀国;论爵位,也不过是曹操为笼络人心送了个汉寿亭侯;论性格,恃才傲物,而且很看不起读书人,最终死于儒将陆逊之手。凭什么他就能被称为“圣人”?这是怎么回事?
关羽之所以那么受封建帝王推崇,就在于他曾有过那么一段“降汉不降曹”的经历。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攻打徐州,掳得刘备妻子,关羽为了保护刘备家眷,在“降汉不降曹”的条件下,陷身曹营。曹操非常优待他,希望他能够为己所用,然而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总是念着寻找刘备。后来,在曹操与袁绍交战时,为了报答曹操的优遇,力斩颜良,解白马之围。但同时也获知刘备身在袁营,便带着刘备家眷奔归刘备。这段故事里,被后人衍出“忠”、“义”两层意思来:对刘备是“忠”是“义”,对曹操也有着非常浓重的“义”的成分。(www.xing528.com)
后世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强调愚忠思想,非常需要给自己的臣子们树立一个尽忠守节的榜样。而关羽对刘备的那种不被任何威逼利诱所动的忠诚,正好迎合了历代统治者的需要,所以历代统治者就不断抬出关羽,给予他越来越尊贵的封号。关羽在南北朝时期就备受帝王推崇,到唐代被列为玉泉伽蓝,已经成为“神”了。在宋代,关羽得到了三个王位的封号,宋徽宗时,先追封关羽为“忠直公”,又改封为“宗宁真君”,再加封为“昭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高宗时加封为“壮缪义勇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封为“英济王”。元代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加封“显灵威勇武安英济王”。已经到了王位,到了明代该怎么再封下去呢?帝王们有的是招。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因崇奉道教,关羽也因而晋爵为帝,后又被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整个清代,关羽还是源源不断地被册封,到清末,他的封号已累加为“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个大帽子!连孔老夫子也只能是望“关”兴叹了。从宋至清,先先后后有15位皇帝为关羽加官晋爵,有这些皇帝老儿的册封,再加上他手下那帮吹鼓手的大力宣传,这关羽也就由侯而公,由公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镇天,步步青云,飘摇直上九重霄!
不光是封建皇帝在神化关羽,就是某些封建帮会组织也希望借助关羽的力量来达到某种力量。江湖帮会秘密结社,就特别需要“桃园三结义”的心灵之盟,尤其是关羽的那种忠诚来联结、约束他们的成员。像太平天国这样非常成熟的“拜上帝教”组织,都喊出了“扫灭世间妖百万,英雄胜比汉关张”的口号来鼓舞士气。而民众更需要像关羽这样一个红脸的忠义之士,来保佑他们正常的生活。
这样,民众便在皇帝的倡导下,不断地丰富着关羽的神话故事,从关羽神奇的诞生到他那张红脸的由来,从“桃园三结义”到关羽读《春秋》,甚至是他的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都多有神奇的传说。所有这些,显示了关公信仰在神州大地历千余年而不衰的民间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