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红西路军烈士陵园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西升洼南坡脚下,占地15亩。
1936年11月9日,红西路军第1、第3纵队(红30军、红5军)由一条山出发经古浪县的新堡子、壕沟、马家磨沟、裴家营镇抵大靖,直奔土门,攻占土门后驻扎土门7天,休整部队、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与凉州马步青谈判达成协议,借道西进,过武威向永昌挺进。红军西路军第2纵队(红9军)从景泰打拉牌出发,经古浪县甘沟、乱泉子、在干柴洼(今干城)、横梁进行战斗后,沿黄羊川挺进古浪,与敌浴血奋战4昼夜,毙敌官兵2000余人,干柴洼、横梁山狙击战和古浪战役三战,红军伤亡2400多人,军参谋长陈伯稚、第25师师长王海清、第27师政委易汉文等军、师、团级干部20多名壮烈牺牲。
古浪县红西路军烈士陵园鸟瞰图
烈士陵园建成以来,古浪县委、县政府对烈士陵园的工作非常重视,安排了管理人员7名。烈士陵园纪念馆配有展柜20个,从全县征集的300多件红军遗物中遴选出了30多件珍贵文物,在展柜中布展。展出文物有红军作战使用的马刀、步枪、长矛、子弹、马尾式手榴弹;有宣传抗日救国的宣传册、传单;有红军用过的铁锨、水壶、马灯、盛银元的匣子;有红军穿过的羊皮袄、毡衣、棉布袜等。展柜中还展出了研究反映红西路军军史、党史及悲壮征程的书籍128本。纪念馆还有展板41块,载有文字资料1.2万字,图片资料192幅,生动翔实地再现了红西路军血沃河西的场景。为了更好地展现红西路军在古浪的行军路线及作战过程,制作了一幅15平方米的沙盘,沙盘布置在纪念馆古浪展厅中,直观地反映了红西路军古浪作战的场景。新建成的双拥展览厅,布置展板25块,载有图片资料145幅,文字资料约8千字,反映了古浪县委、县政府安抚红西路军老战士和创建双拥模范县、国防教育、民兵武装训练等各项活动的实绩。(www.xing528.com)
1987年古浪县委、县政府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以战场旧址箭沟台为中心,添坟修墓,用混凝土围成周长40米,顶高2米多的陵墓。1991年,古浪县委、县政府和原古浪驻军84674部队修建了烈士墓碑,碑正面镌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九军烈士墓” ;2002年古浪县委、县政府投资15万元,在烈士陵墓前面建成总高度19.36米(寓意1936年)的红军西路烈士纪念碑,整座纪念碑由红色步枪、黑色长矛、白色刺刀拼为一体,碑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镶嵌着红、黑、白三色花岗岩。纪念碑正面镌刻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的“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5个鎏金大字,纪念碑背面镌刻碑文,简要叙述了红军第9军在干柴洼、横梁山、古浪县城等地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悲壮战斗事迹。2004年,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红西路军在古浪的征战历史,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150多万元,在纪念碑西南面先后建成了烈士陵园纪念馆展厅2座,双拥展览厅1座。均为五开间廊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古典式飞檐大屋脊以琉璃瓦铺顶,并安装了现代化铝合金门窗。修建了三横四竖三开间银灰色仿石砖贴面的烈士陵园大门。大门通往烈士陵园,修建了56级水泥台阶,可拾级而上到达纪念碑前,纪念碑东侧也修建了踏步台阶,进出很方便。2006年以来对烈士纪念碑四周进行了拓宽和平整,并铺设彩砖3460平方米,以纪念碑为中心,建成供游客参观、凭吊并可容纳2000人举行纪念活动的小型广场。争取以工代赈项目,投资74万元,对县城通往烈士陵园的1.2公里道路按农四级公路标准进行了整修和硬化,使县城通往烈士陵园有了专用车道。重新修缮了烈士陵墓,修建六角纪念厅一座,修建厕所一座,对陵园周边环境进行了进一步治理。近两年,古浪县委、县政府按照“园林化建设,艺术化陈列,教育化功能”的要求,加快了对烈士陵园的绿化美化工作。邀请专家领导和园艺绿化技术人员,制定了《西路军烈士陵园绿化规划》 ,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对烈士陵园实施绿化,栽植了樟子松、大云杉、油松、侧柏、扁柏、刺柏球、国槐、垂柳、新疆杨等景观树种366株(常绿树种233株,落叶乔木133株),种植草坪2670平方米,种花1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80%。陵园周边斜坡上栽植红柳3000株,铺设草砖700平方米。重新绿化后的烈士陵园苍松挺拔,碧草茵茵,鲜花盛开,环境幽雅静谥,气氛庄严肃穆。
烈士纪念碑
纪念馆展厅
古浪县红西路军烈士陵园2002年7月被武威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武威市国防教育基地” ,同年11月被市委命名为“武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9月被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第二批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 、“省级革命文化遗迹(遗址)”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