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绽放无悔,战士的葬礼

绽放无悔,战士的葬礼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士的葬仪白尘还没有到出殡的时候,万国殡仪馆的门已经要胀破了。总指挥的嗓子嘶哑了,向人丛里指挥行列。葬仪的行列在马路上悲沉地行进着。前头是全国救亡战士所献的绸旗:“民族魂”,在抵抗着逆风前进。挽联都悲哀地低垂了头,花圈上的花朵也苦痛地战抖着,唱挽歌的喉咙颤动得像在哀哭。路旁出现了中国巡警,也出现了同文书院的学生。马上,纪念鲁迅先生的宣传纸放到他们手里了。哭声渐渐离开鲁迅先生的墓地。

绽放无悔,战士的葬礼

战士的葬仪

白 尘

还没有到出殡的时候,万国殡仪馆的门已经要胀破了。人像决了口子的水,只顾往里冲。进来的就不再出去。草地上挤满人,甬道上挤满人,门外马路上更挤满了人。——有的排好队等候送殡,一边练习着挽歌:

“哀悼鲁迅先生,……”声音颤动着。

有才来的还朝里拥,焦急的,但沉默的翘起头恨不能一步跳到鲁迅先生的灵前。签名处被压迫到人缝里去了,替人缠黑纱的职员,被人拥来拥去,抓住一把黑纱在空着急。摄影机在人头上跑,治丧处的职员埋着头在人缝里钻。总指挥的嗓子嘶哑了,向人丛里指挥行列。只有三个印度巡捕,骑着高头骏马,很悠闲地梭巡着:“得,得,得,得。”

草地上尽是人头。挽联都挨挤得紧抱住树枝。忽然,“拍!拍!拍!”一阵手掌响,礼堂台阶上出现了一个人。

什么声音都停止了。只听得台阶上叫:“……诸位!……现在需要扛挽联的一百六十人!扛花圈的一百人!……愿意替鲁迅先生扛挽联的,请站在草地的左边!愿意替鲁迅先生背花圈的,请站在右边!其余的,请到门外去自动列成行列;四个人一排!……”

人头纷纷波动了,挽联在人头上站起。顷刻间,草地全被白布所占有。中间,一幅巨大的白布遗像,巨人似的,用他坚毅不屈的眼睛,看着人群。花圈队已经静静地从他面前通过,挽联也开始移动,但还有几副挽联东歪西斜地倒在矮树丛里。

“诸位,这儿还有几副挽联啦!……”

马上来了几个人,但翻开下款看看,就——

“鲁迅先生要汉奸来哀挽么?……呸!”

丢了挽联跑开了。

挽联的行列长蛇一样的出了门。草地的一角上,风飘着那几副无人理睬的挽联。

葬仪的行列在马路上悲沉地行进着。挽歌,从行列的前端直通过到末尾,一个壮大的声音在半空中颤栗着:

“哀悼鲁迅先生!……”

一万个青年的心在歌声里紧结着。

行列缓缓地移动。前头是全国救亡战士所献的绸旗:“民族魂”,在抵抗着逆风前进。挽联都悲哀地低垂了头,花圈上的花朵也苦痛地战抖着,唱挽歌的喉咙颤动得像在哀哭。但巨人似的那幅遗像,在半空里沉默地俯视着人群,好像在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灵车后面紧跟着忘不了自己生活但更忘不了他的人!工人、学生、作家……都是救亡阵线上的战士。大家肩挨着肩,心连着心,他们是永远跟着鲁迅先生走的。

许多外国作家、记者,也跟随着。一个“友邦”人士,还在前面掌着大旗。

挽歌从前头直通过到末尾:“哀悼鲁迅先生!……”

行列转进虹桥路,看见了同文书院(1),本来是《打回老家去》的谱子的“挽歌”,有人唱错了“打回老家去啊!……”

大家忽然疯狂地跟着唱:“打回老家去啊!……”

路旁出现了中国巡警,也出现了同文书院的学生。马上,纪念鲁迅先生的宣传纸放到他们手里了。

远远的,像在一个什么山顶上叫着:“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地上,千万人的咆哮:“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

那个掌着大旗的日本朋友向大家微笑着,像是抱歉,像是痛苦,也像是快乐。

“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万国公墓的甬道被潮涌的群众压得透不出气,一万个嘶哑的喉咙都沉默着。——葬礼开始了。

太阳沉没了。甬道上浓密的树荫里散播着灰黯的阴影。主席台上的声音给晚风吹得飘向天空。大家踮起脚,竖起耳朵,只想捕捉一些断残的句子。被挤到圈外的人,攀在两边的石碑上。只有一些巡警,退在人们背后,悠闲地抱住膀子。

嘶哑的喉咙恢复了,直着颈项,附和着演说者的叫喊:

“打倒汉奸!”

“鲁迅先生精神不死!”(www.xing528.com)

“打倒帝国主义!”

一个巡警伸长了喉咙看着,听着,不晓得怎么一下也叫起来了:“打倒……”

旁边另一个巡警用膀肘子向他一捣,他才闭住了嘴。

一个外国人讲演了,拳头捏得那末紧,那末高,象要打死什么东西。

大家对他喊:“拥护日本劳苦大众!”

谁都忘了疲倦,也忘了饥饿,伸长了脖子,只顾在听,在叫喊。

天黑下来了。

“唱《安息歌》!”

“愿……你……安……息,……安……息。……”

千万个喉咙颤栗着,千万颗心被铁箍紧缚着似的疼痛。“民族魂”轻轻覆在灵柩上,灵柩被抬起了。

千万人都低头垂泪,千万个声音都哽咽着:“愿……你……安……息……在……土……地……里!……”

歌声不像从人嘴里吐出去的:是那末轻飘,那末低微,风一吹,就会吹断了似的。

天黑了,阴影紧压在头顶上,压得谁都不敢抬头,不敢跑动,只跟在灵榇后面轻轻拖着脚步!“img48,……”

两旁都是石碑,都是坟墓,都是松柏,人在夹缝中慢慢移动,轻轻地念着:“愿……你……安……息……”

人,都变成了影子,在灰幕里蠕动。司仪人的报告从空谷里回声,在夜空里游荡。人心都石头似的那么沉重,被压迫得都想喊叫一声。——但谁也叫喊不出。

人群成了灰团,被黑暗紧紧箍围在一起。每个人的心都同别人互相拥抱着。

鲁迅先生安息了。歌声腾在半空里,像是一只无形的鹏鸟在云间所歌唱。是那末幽远,但又是那末深刺着人的心!

“安……息在土……地里!……”

哀歌停止了,什么也停止了,大地似乎在叹息。

“吁!……”

天空里阴沉得什么也看不见似的,——天也静默着。

有人哭了。

谁都在心里哭了。

天地快要炸裂了一样的闷塞。

墨黑的人圈以外有些轻微的骚动:一个巡警跑过去对他的同伴招呼着:

“集合!巡官的命令!全体到同文书院门口去集合!快点!”

一群黑衣白裤子的人影掠过了。

哭声渐渐离开鲁迅先生的墓地

半空里还像在叫喊着:

“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1936年11月15日上海《作家》月刊第二卷第二期)

【注释】

(1)住在上海的人会知道这个书院是哪一国家设立的。不赘。——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