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孢蘑菇层架式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与优选菇房条件

双孢蘑菇层架式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与优选菇房条件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孢蘑菇层架式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菇房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远离鸡棚、畜舍、仓库及饲料间,近水源并有堆料场地的地方。菇房通风双孢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新鲜空气,依靠菇房通风进行控制和调节。层架排列与结构双孢菇层架排列方向应和菇房方向垂直,一架分若干层,排列适宜,过密、过稀均不利于双孢菇生长。

双孢蘑菇层架式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与优选菇房条件

双孢蘑菇层架式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菇房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远离鸡棚、畜舍、仓库饲料间,近水源并有堆料场地的地方。方位以坐北朝南(东西向延伸)为好,南墙最好搭出廊檐。菇房南面留一个约1.6m宽的走廊。

菇房规格一般菇房建筑面积以160~300m2为宜。菇房从地面到屋顶高约4~6m,宽约8~10m,以9m为宜,长约20~30m。

菇房通风双孢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新鲜空气,依靠菇房通风进行控制和调节。良好的通风,应在菇房缓慢扩散,对流而过,不留死角,能够“吃得进、排得出”,保证双孢菇的生长发育。通风口的设置,一般每条走道两端可开上中下三道窗,规格40×46cm;也可开五道通风窗,规格25×50cm;每条走道中间的屋顶上设置拔风筒1只,直径25~30cm。

层架排列与结构双孢菇层架排列方向应和菇房方向垂直,一架分若干层,排列适宜,过密、过稀均不利于双孢菇生长。一般层距55~60cm,高5~8层,底层离地面15~20cm,架与架之间60~70cm,床面宽120~150cm。

建筑材料既可选用钢筋水泥,又可用轻钢板材,还可用竹木等。前两者造价高,使用年限长。选用竹木建造,则造价低,使用年限短,建造方便。

栽培季节双孢菇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5℃~33℃,最适温度为20℃~26℃。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7℃~28℃,最适温度为13℃~18℃。在山东等地,利用自然气温栽培双孢菇,一般一年栽培一次,即秋季栽培,秋季出菇,越冬管理,春季出菇。在山东省利用自然气温栽培时,具体安排为:原料预湿(7月下旬)→堆料发酵(7月底至8月初)→播种(8月底至9月初)→覆土(9月中下旬)→秋菇采收(10月上中旬至12月上中旬)→越冬管理→春菇采收(3-5月)。以上时间可根据气候变化灵活掌握。

培养基配方(单位:100m2,kg)

1.麦秸(稻草)牛粪培养基:麦秸(稻草)2200,干牛粪2000(或干鸡粪800),石膏80,石灰70,碳酸钙60,过磷酸钙40,硫铵20,尿素25,发酵剂1.5。

2.饼肥(无粪)秸秆培养基:稻草或麦草3000,菜子饼200,石膏粉90,石灰75,过磷酸钙50,尿素45,碳酸钙40,硫酸铵30,发酵剂1.5。

3.专用肥秸秆培养基:麦草3000,双孢菇专用肥300,石膏80,石灰粉50~60,发酵剂1.5。

4.棉子壳牛粪培养基:棉子壳2500,玉米芯1000,麦麸130,饼肥130,干牛粪200,尿素20,过磷酸钙80,石膏40,石灰50,草木灰50,发酵剂1.5。以上配方可用同类物质替换。料多产量高,反之亦然。

堆制与发酵场所选择选择地带开阔、排灌方便、靠近菇棚,远离鸡栏牛棚,最好是水泥地面的场所。如是泥土地面,应擂实,四周设排水沟,四角挖积水坑,使料内流出的肥水积聚在坑内,再浇回料内,以免流失。一般100m2的栽培面积,料堆长约10m,宽2.2~2.5m,高1.6m左右。(www.xing528.com)

1.预湿。堆料前2~3天,将麦秸、稻草、棉子壳等摊于地面,均匀喷水浸湿,含水量60%左右;干粪粉碎后,加入清水拌匀,湿度掌握在能捏成团,松手散得开为度,含水量50%~55%。

2.堆料。堆料前将场地打扫干净,先铺一层萆,约30cm厚,堆宽2.5m,长约10m,然后在上面铺一层粪,以盖没草层为度,粪上再铺30cm厚的草,上面再撒一层粪。依此顺序往上堆叠,直到料堆高达1.5~1.6m为止,最上面盖一层粪,如有人畜尿,可在上层浇入代替水。饼肥和尿素一般在堆料中间3~6层时加入,上下两头不加,以利充分发酵和吸收。铺料时如草料较千,可适当喷水调湿。注意堆型四周垂直、整齐,以利于保持堆内温度,促进好热性微生物繁殖。堆料顶部做成弧形,堆顶覆盖萆帘,防日晒。堆中间,每1m2应加12~15cm木棒等物3~5根,以通气,利于微生物活动。下雨时盖薄膜,防雨水淋入料内,雨后及时揭膜,以利通气。

3.前发酵。共三次翻堆:第一次在建堆后5~7天,加1/2复合肥、过磷酸钙,并将麦秸的含水量控制在65%~70%。翻堆结束后,在四周撒上石灰粉。第二次在第一次翻堆后4~6天,加1/2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将宽度扩大为2m,高度不变,长度自定,适当补水。如遇雨天应及时盖好薄膜,雨停后马上掀开。第三次在第二次翻堆后3~4天,翻堆时调节pH值为7.2~7.8,培养料含水量为63%~65%。翻堆时司亦可不受天数限制,当堆温达70℃~75℃时,即可翻堆。

4.后发酵。第三次翻堆后2~3天,料温达到最高时,按计划用量趁热运进菇床集中堆放,堆高50~55cm,随即覆盖棚膜。当料温上升到60℃~62℃、气温55℃左右,保持6~10小时。有利于嗜热微生物的生长,还可将病菌、杂菌、害虫杀死。然后降温至50℃~52℃,维持4~5天,使有益的中温型嗜热微生物(主要是腐殖霉菌放线菌)大量繁殖生长。随后撤膜降温,当降到40℃左右,将料摊放于菇床,厚25~30cm,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排出有害气体。发酵好的培养料质地柔软有弹性,草形完整,一拉即断,棕褐色至暗褐色,料表面有一层白色放线菌,料内可见灰白色嗜热性微生物菌落,无病虫杂菌,无酸臭味,无氨味,含水量62%左右,手握料有2~3滴水;pH值为7.0~7.5。

播种待料温降至25~28℃时,盖好塑料薄膜和草帘,准备播种,播种前要检查一下,菌丝浓白粗壮的为优质菌种。按每1m21~1.5瓶的播种量,把菌种成粒状掏出或轻柔地搓成粒状。把总量的3/4先均匀撒到畦床上,用手或工具把菌种和培养料混匀(底部8cm左右不播菌种)然后用木板将料面整平,轻轻拍压,使料松紧适宜(厚度为25~30cm),料面成弧形,以利覆土。然后把剩余的1/4菌种撒到料床表面,并用手或耙子扒下,使菌种稍漏进表层,或在菌种层上再薄薄地盖一层麦草并压实,以利定植吃料,不致使菌种受到过干或过湿的伤害。这是国际上推广的混播+表播方法。

发菌播后三天,紧闭菇棚,稍微通风,以保湿为主。播后1~2天菌种萌发出绒毛状菌丝,3天开始吃料,遇高温(28~30℃或以上)天气,应加强通风换气,夜间将通风口全部打开,通风降温,防止菌丝闷热不萌发。三天后随着菌丝生长,逐渐加大菇棚通风量,促使菌丝尽快在培养料中定植。一般播种7~10天,菌丝基本长满料面。应加大通风,昼夜打开通风口,降低空气湿度,使料面较干,促使菌丝向湿度较大的料内生长,缩短发菌期,减少病虫害的侵染。

覆土一般播后16~20天即菌丝长到或基本接近料底时,即可覆土。每100m2需要团粒结构、孔隙多、持水强、吸水快的土3m3。先将土用筛子筛一次,加15kg石灰拌匀,将含水量调节在16%~18%之间。覆土前将菌床表面用手轻扒一下,使表层菌丝断裂,覆土后菌丝可在断裂处快速形成新的生长点,缩短菌丝爬土时间。覆土要均匀一致,厚度为3~3.50m。当覆粗土6天左右,在土缝间能看到菌丝,部分菌丝穿入粗土中时,盖1cm厚干细土。

调水覆土后出菇前仍处于菌丝生长阶段,关键是调水。原则是少喷、勤喷、轻喷、循环喷,达到“调透土,不漏料”的效果。调水分三次进行,采取两头轻、中间重的喷水法。最后将土粒调至无白心,质地疏松,手能捏扁,含水量20%,菇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地面潮湿。调水时要避免急水,喷头应抬高或反向喷雾,调至上层有明水。整个调水过程都要视气温、风力等情况配合通风,以保持棚内新鲜空气,使菌丝在土层中横向生长,促使菌丝在粗土上、细土下形成出菇部位。

耙平覆土层覆土后第八天左右,因大量调水导致覆土层板结,可用几根粗铁丝在一起,一端分开,弯成小耙状,松动菇床的覆土层,以改善通气及水分状况,且使覆土层混匀,使断裂的菌丝体遍布整个覆土层。这是国际上工厂化生产时普遍采用的技术。

秋菇的管理双孢菇从播种、覆土到采收,大体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秋季产菇的高峰期在11月前后这段时间内。若此时气温正常,白采菇到结束,一般可采3~5潮菇。第一潮至第三潮菇,产量较为集中,约占双孢菇总产量的70%左右,所以秋菇管理是双孢菇生产中管理技术的重点。秋菇期间,由于培养料营养丰富,气温适宜,双孢菇生长速度伙,出菇密度大,潮次周期短,产量集中。双孢菇对水分、空气需求量大。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温度、湿度、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多出菇,出好菇,又要保护好菌丝,为春菇生产打下基础。

秋菇前期,一般每潮菇喷两次出菇重水。当每潮菇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喷一次重水;当每潮菇采收到80%左右时,喷一次重水,以供下一潮菇形成时所需的水分。每潮菇喷好重水后,粗土重新获得充足的水分,含水量应保持在20%左右。采菇前后不要喷水,以免影响双孢菇质量和下一潮菇的形成。喷水应在温度适中时(18℃以下)进行,一般在夜间或早、晚喷水。秋菇后期,因气温逐渐下降,出菇量逐渐减少,密度降低,潮次亦不明显,因而喷水量相应减少,采取轻喷、勤喷的方法。一般每1m2每次喷水0.5kg左右,使细土湿度较前期略干些,既要保持细土潮湿,又要保持细土松、软。喷水时力求均匀,最好呈雾状,喷头朝上或稍向上倾斜,防止水流直接喷到幼菇上。喷水前后要及时检查土粒的干湿度,以便根据土层的干湿情况合理调节喷水量。干处多喷,湿处少喷或不喷,促使均匀出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