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假想世界为基调
英国北部的爱丁堡古城,一位尚在为生计担忧的单身母亲正在用想象力书写着。数年以后,这个国家的女王拉着这位母亲的手说:“你的童话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我代表全世界的孩子们感谢你。”这个母亲叫做J·K·罗琳,她通过魔幻小说的力量在读者脑海中建构出一个想象世界,从而引发了人们的迷恋和追捧。
影片要在观众的视网膜上展现出有如真实的存在,两者虽然不同,可是归根结底,谁能创造出几可乱真的美丽动人世界,谁就能抢占读者观众的眼球和背后的市场。创意产业其实是以科技商业等“硬工业”突出人文中的感性,以“软性”攻占市场的。在这之中,科技的转移看来是比较容易实现,市场的攻坚也能够靠大公司的加入而取得。相对地,人文创意是成长过程中许多经历、思考与自由的总和,必须一步一步经营及累积。唯有明了及掌握文化产业的本质,才可能在这已经硝烟四起的战场上立于不败的地位。通过解读《哈利·波特》的创意想象,可以对动画创作有所启迪。因为以假想世界为基调的动画片,来自于对幻想世界的构思和写作。当这些充满想象的文字从纸面脱颖而出变成动画的时候,它们的吸引力就不止于纸上了。
从《彼得·潘》、《长袜子皮皮》到《小王子》,都是不想长大、留恋童年的永恒象征。这些“儿童向”写作以儿童为本位,充满了幻想、梦境和温馨的谎言。儿童文学通常有四大母题:爱的母题、自然的母题、顽童的母题、成长的母题,而其丰富的幻想正是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来实现的,这些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等。
《哈利·波特》的“儿童向”主要体现在对于“魔法世界”的创造——霍格华兹魔法学校。魔法世界满足了儿童的梦幻,在这个世界中,有被豢养的精灵,有出售各种魔法用具的对角巷,有驻留魔幻世界列车的唯一站台——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在这个奇幻的世界中,儿童的天性得到了自由释放,儿童的精神生命被塑造成为一个完全开放、完全自由、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却又可以获得完全尊重的空间。
儿童本位的思想具有以下特点:(www.xing528.com)
首先,大胆展开想象,进行自由奇特的幻想;而想象必须是在深化真实的基础之上又超越生活真实达到符合艺术真实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同时,幻想必须要通过新奇有趣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来体现,而最能体现幻想特征的,是运用夸张、拟人、假定等多种艺术手法。
《哈利·波特》创建了一个完美的心灵乌托邦:想象的王国和成长的童话。在这个世界中,儿童向与成人向相互交融。当机器时代的科技理性逐渐泯灭了童心,世纪末成为童话的终结时代的时候,怀旧与童真不啻是慰藉人们疲惫心灵的良剂,罗琳力求能让孩子摆脱成人世界,同时又能舒解成人的压力与束缚,满足了成年人体验童话情境的心理消费需求。[3]
不仅仅在文学史上,许多电影皆以“成长”为主题,“成长”是一个反反复复书写却又永远都意味隽永的话题。“成长”体验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这种成长体验总是以各种变异的形式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重现:“儿童心灵的成长不是缓慢、均匀地随着日子的流逝而一天天渐进积累起来的,心灵成长的轨道上有一个个成长的关节,每个关节都是心灵急速飞跃的成长阶段。”[4]《哈利·波特》的故事是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古老童话的变奏曲。哈利·波特从一个寄居在姨父家里、受尽歧视的孤儿到在霍格华兹魔法学校,心灵得到了释放,挥动魔法棒体验成功的愉悦和满足,甚至成为英雄。卫斯理和妙丽同样也是总被人嘲笑为“麻瓜”的孩子,他们会心灵暗淡,会绝望恐惧,但是在霍格华兹的成长中,他们同样通过努力与坚持,摆脱了来自血统的自卑,从而到达了理想境界。[5]
哈利·波特的故乡——英伦三岛被称为近代魔幻文学的发祥地,英格兰的魔幻文学大师们的作品雄伟壮阔、瑰丽生动,《小飞侠》、《指环王》等作品长盛不衰,《哈利·波特》继续主导魔幻文学的潮流和走向。
魔幻题材的电影并非平地而起,魔幻小说更是已风行了几十年。在百年电影史中,魔幻电影一直都在扮演着不起眼的角色,主要原因是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上世纪90年代,当数字技术开创了一片视觉奇观的新天地后,仿佛只是一夜之间,世人就见证了魔幻题材赋予电影的疯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一方面借助小说的火爆销售形成大量读者对于电影的期待,另一方面,数字特技为《哈利·波特》系列的拍摄插上了翅膀。但是归根到底,《哈利·波特》的风靡与“校园题材+魔幻故事”是分不开的:“在校园生活场景中展开魔幻故事,在魔幻世界中表现校园生活,在充满悬念与不断运动的进程中刻绘作品主人公的精神生命成长,这是《哈利·波特》系列最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同时也是最符合当代少儿阅读心理、吸引他们沉迷其中的重要原因。”[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