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动画彰显文化品格的介绍

百年动画彰显文化品格的介绍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明,赋予了动画生命,而文化的恒久向前,则使其生命力俨然当年那场势不可挡的工业革命,逐渐鲜活起来。1919年诞生于美国的菲力猫成为美国连续10年最受欢迎的动画明星,这也是首个成为电影开发商品的动画角色,以它的造型出现的各种玩具、文具等产品开始畅销,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全新的动画片营销模式也由此建立起来。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

百年动画彰显文化品格的介绍

一、百年动画彰显文化品格

有人说,动画是一个古老的梦想。当人们惊奇于它奇妙的幻象并开始为之倾倒的时候,离那场浩浩荡荡的工业革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其实早在距今二到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人们便开始了展现运动艺术尝试。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以颜料绘制的诸如野牛、野猪和鹿等动物,其中,有一只野猪,被重复绘制的尾巴和腿使之产生了犹如奔跑的动感。这被公认为最早的“动画现象”。而在两千年前的埃及的墙饰上,两个摔跤手的连续分解动作,清晰准确,过程完整,几近“原画”的水准。极力捕获运动是许多人类艺术努力探索的一个普遍的主题。

后来的“手影游戏”、“走马灯”、“手翻书”以及我国民间的“皮影戏”都是人们在探索连续运动的画面上所作出的努力。19世纪20年代“视觉暂留现象”的发现,揭示了连续分解的动作在快速闪现时产生连续运动影像的原理。法国的电影史界把1887年8月30日定为动画的诞生日,因为那一天是法国光学家兼画家雷诺的光学影戏机获专利的日子。从1892年10月28日开始,在巴黎蜡像馆开设“光学剧场”放映“光学影戏剧”的雷诺,以《一杯可口的啤酒》、《更衣室旁》和《炉边偶梦》等影片,为历史留下了永恒的记忆。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拍摄于1906年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以动画胶片电影的视觉震撼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里程碑。而那部叫做《幻影集》的动画,诞生于20世纪初。“幻”和“影”精妙地概括了这部动画的特点。这是一部形状变幻的动画,变化由人物的头像开始,逐渐变成一个舞女,随后又变成各种不同的人物,由于视觉表现力和动画的自由创造精神,爱米尔·科尔也因此被誉为“现代动画之父”。文明,赋予了动画生命,而文化的恒久向前,则使其生命力俨然当年那场势不可挡的工业革命,逐渐鲜活起来。“幻影”如同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周期,在旋转之中彰显了它的生命,并且,它杂糅了19世纪法国流行戏剧中的创造性和无穷潜力,预言了“创造性”作为动画文化生命精髓之重要性的神话。到了1909年,美国人温莎·麦凯拍摄出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短片《恐龙葛蒂》,成为第一部电影院排出固定档期放映的动画作品。1915年,美国人麦克斯·弗莱士发明了“转描机”,可以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如实地转描在赛璐珞片或者动画纸上,然后再进行动画创作,这使得动画制作手段又前进了一步。[1]

从此以后的一百年里,数不清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经典的角色带给人们长久的愉悦。1919年诞生于美国的菲力猫成为美国连续10年最受欢迎的动画明星,这也是首个成为电影开发商品的动画角色,以它的造型出现的各种玩具、文具等产品开始畅销,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全新的动画片营销模式也由此建立起来。[2]1928年,这一年不仅对于世界动画史,而且对于整个人类历史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一年,诞生于迪士尼笔下的那只叫做米奇老鼠至今仍然活跃在人们的记忆里,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在形象上推陈出新。闪烁着星光的城堡和简化了的米奇头像成为迪士尼的标志性符号,一个通行世界的文化符号,不同国家的人们都会向往那座城堡里的童话影像;而那个随着电视剧而走红,成为世界性流行符号的“辛普森一家”,用他们的荒诞经历讽刺了当代美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春田镇的那个令人头疼的男孩也被推到了潮流的最前沿,从此诞生了“春田镇的坏男孩”的注册商标;出生于1978年6月19日意大利餐厅厨房里的那只好吃、自私、贪婪、市侩的加菲猫,以前所未有的人性化成为银屏经典,他喜欢的意大利面和啤啤熊Poky亦一度为人们所喜爱;早已过完了50岁生日的史努比以他的多愁善感、善解人意和惯有的冷静深入人心;那只系着红丝带的小白猫Kitty被全世界的姑娘所喜爱,如今,二十年过去了,Kitty早已成为经典符号铭刻于诸多的商品之上,以这只圆脸卡通猫为主题的产品,下至服饰、文具和装饰物,上至电子产品、家居品和汽车,这一品牌的无形资产也随着动画文化的延伸而不断增值。虽然每一个时代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也足以见证真正的经典永恒的生命力。

当计算机数码技术走向历史前台时,动画又敏锐地捕到了新技术的曙光,数字媒体技术丰富了动画影像表达的领域,也让人们梦想视觉化的过程更加便捷迅速。当上个世纪60年代末,动画艺术家们开始了与电脑工程师合作的进程后,动画艺术与高科技联姻的步伐便一发而不可收了。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开创了电脑动画的全新时代,在人们视觉狂欢的背后则是整部影片长达9年的技术创新,这也充分说明了动画艺术探索的艰辛。在随后的电脑动画发展史上,跳跃的票房数字表征了人们对于视觉盛宴的狂热。2001年,《怪物公司》上映并且在9天内获得一亿美元票房,两年后,《海底总动员》不仅以近四亿美元票房雄踞年度北美票房榜榜首,而且“水蓝色记忆”为那个夏天留下了厚重的一笔。而这之中最大的赢家皮克斯公司也逐渐进行自我超越的阶段,超越以往CG动画“以技术挂帅”的原始阶段,进入到以内容题材的升华和剧情的内在意义为核心的动画制作模式。这种将天马行空想象力加上出神入化的电脑CG技术再结合传统的人性理念的制作方式,让梦想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

随后,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几乎成为了动画产业的代名词,似乎一提及动画,脑海中闪过的便是迪士尼,便是日本卡通。至此在这两个国家,动画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无烟工业”。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在几十年间塑造了大量令我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同样可以作为电影艺术的动画,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无穷的影响。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并且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09年的恐龙葛蒂到本世纪的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世界人们熟知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日本动画相对于美国动画资金投入较少,动作刻画和人物表情通常也不如美国动画那般细腻,但是日本动画之所以风靡,与它们的发行渠道有很大的关系。日本动画有一条独特而完整的产业链,良好的投资回报、宽松的文化氛围、繁荣的漫画产业、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日本动漫成熟的标志。他们通常先推出漫画版,取得成功后会转为成本相对较高的剧场版,然后再推出相关的衍生物和周边产品,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也拥有了许多活跃了很多年的动画明星。在产业开发上,日本动画注重动画产品和动画服务的横向演绎与纵向演绎结合。在产品的横向演绎上,像日本的著名漫画《铁臂阿童木》,其衍生产品涉及玩具、文具、生活用品、食品和餐具等多种门类。而《机器猫》的横向演绎历史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机器猫》从1969年开始在小学馆的《学年志》上连载,至今漫画单行本总销量已经超过1亿册。10年后根据漫画改编的《机器猫》动画片第一次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播放,至今已经超过600集。在专注于塑造动画品牌、实现文化价值的纵向演绎上,日本动画更加侧重于对专利、商标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不断挖掘产品本身的商业价值进而传递文化价值。同时,相对于美国动画,日本TV版的动画居多,适合低龄儿童的有《机器猫》、《樱桃小丸子》,再大一点的有《圣斗士》、《七龙珠》,青少年会对《浪客剑心》、《太空堡垒》等等乐此不疲,而后就可以看看《EVA》、《橙路》、《高达》、《相聚一刻》抑或是《剑风传奇》。而韩国动画在网络领域的异军突起也留给了人们思索的空间。韩国从网络着手,先开发网络游戏,随后再推出相关的衍生产品,甚至根据游戏角色重新创作漫画和动画作品。通过这样一条新路,使韩国的动漫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原先的外来加工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动画大国。因此,与“流氓兔”等网络动画形象一同引人注目的,是韩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鼎力支持。而在欧洲,试验动画的发展传递着古老国家的艺术复兴之声。欧洲的动画家几乎将动画片中画面和音效之间的配合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动画片的表现手法,对动画艺术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了欧洲动画业一次繁荣发展的机会。由于大战的影响,原本连成一片的世界卡通市场被分割成了若干块,客观上刺激了各国卡通业的独立发展。同时,因为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动画片作为战争动员和宣传的重要手段,所以开始出现了以政府投资来扶植本国动画业发展的局面。(www.xing528.com)

上世纪末,迪士尼又将第三部幻想曲——《幻想曲2000》搬上银幕,那些变幻无穷的造型与音乐完美地结合,经典的迪士尼故事和精湛的画面,犹如一次视听世界的旅游,《幻想曲》“成为主流电影中最富有创新性的作品,其震撼力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同时它创造了迪士尼有史以来最富于视觉冲击力和博采众长的动画艺术。”迪士尼的动画艺术家们沉浸在音乐中,在想象的天空展开创造的羽翼。在《幻想曲》中仍旧存在《幻影集》的影子,动画电影人还在重复着“魔术师”的角色。当电影艺术家致力于“让电影和戏剧离婚”时,迪士尼的《幻想曲》也完成了动画抛弃“文学”这根拐杖而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紧密结合的过程。随着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园和上海迪士尼的破土动工,它们让动画世界里的这支幻想曲继续鸣奏在这些光影纷杂的大都市里,并把梦想以一种让人难以戒除的方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从《幻影集》到《幻想曲》,一百年的时间里,动画已经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逐步成长起来,有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并且衍生出许多新的兄弟姐妹,让人们的视听世界因此丰富多彩起来,并润色了人们的生活。像语言和文字一样,动画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一种永远也不会泯灭的形式,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而愈加成熟。

与此同时,非主流的动画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们就像来自异域殊方的一束鲜花。捷克、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等国家的动画艺术家以优雅的画画,悉心的探索,创造出具有浓郁风格的艺术短片、个人电影和试验短片。他们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感知,创造出许多反映人性的伟大和世界的百态的作品,他们认为动画电影不仅仅是讲述简单的故事,而是要呈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内涵。在他们沉默寡言的世界里,有对童心的理解和对成人世界的黑色幽默。这些作品以思想内涵的深邃和流光叠影的曼妙,创造了一个商业之外的桃源。

欧洲的先锋漫画在“美式卡通”成为一股全球性潮流的时代中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迪士尼成功的辉煌中,欧洲的艺术家们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埃里西在1934年到1937年先后完成了200多套作品,这也就是著名的《父与子》系列漫画。在法西斯横行欧洲的岁月里,这套被后人称作“人性的绿洲”的著名作品,用温情的微讽和黑色幽默的笔调,成为了德国人民面对残酷现实生活时美好的心灵慰藉和人性关怀的港湾。因而《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其声望很快就跨出了国界。1929年,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开始创作《丁丁历险记》系列。评论界普遍认为,丁丁系列的成功应该归结为作者对于将故事主线和真实背景有机结合的充分重视,因此埃尔热也被称为是“漫画新闻记者”。不管怎样,由于融合了纪实风格和幽默风趣的创作元素,丁丁系列成为了漫画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埃尔热也因此而步入了漫画大师的行列。欧洲的先锋漫画带给世界一股不容忽视的特立独行的文化力量。

中国动画诞生于1926年,在80多年的时间里,几代中国动画人不断进行开创性尝试,创造出许多辉煌,“中国学派”一度成为中国动画的标杆性成果。在反映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体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继承中国艺术传统和精神、借鉴民族文化遗产、探索如何与电影等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的动画片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中国学派成为世界动画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笔。这一笔所写下的辉煌是老一辈中国美术家和动画艺术家励精图治探索的结果。今天距离“中国学派”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作为世界动画史上的奇葩,那些沾染着露水的荷花,夏日午后从悠扬的笛声中走来的牧童,女孩抱着受伤的小鹿倾听泉水叮咚,浓墨重彩,意境悠远,在晕开的墨迹中,展示着中华文化独到的风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