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意大利电影译制概况
跟中国一样,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有专门的译制机构来从事译制业务[8]。意大利是欧洲的译制大国,每年进口300部左右的电影,这些影片要进行配音译制后才会进入影院放映。在西欧,其他的译制大国,如法国、德国同意大利情况相似:法国80%的观众更偏向看配音译制片,每年外来片所占比例高达半数以上,并且以美片为主,所占比例在45%左右。德国80%的外语片和外语电视节目都是以配音译制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从体制上说,中国的译制生产实行国营许可制,译制业务由国家许可单位完成,目前还没有进入市场化,而欧洲国家的译制经营是私有制,完全市场化,全部业务通过私营公司完成,国家的功能是提供相应的政策管理。以下重点介绍意大利电影的译制状况,包括译制历史与现状、译制生产和译制政策三个部分。
一、译制历史与现状
译制公司在整个意大利译制产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译制公司的历史发展来了解意大利译制片的整体发展情况。
1.译制公司的发展
意大利译制公司的发展与意大利国内外历史的变迁密切相关。早期的译制业经历了以法西斯专政为分界点的前后两个阶段,然后是与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的分公司进行抗衡的阶段,接下来进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阶段。
(1)早期历史
1932年的春天,意大利本国第一家译制机构是由当时罗马著名的电影公司其内司-必达鲁迦(CINES—Pittaluga)组建的,由著名导演马里奥·阿尔迷朗特(Mario Almirante)管理。最早的译制片是法国片《我们等待自由》(Amela liberta'),德国片《穿制服的女孩》(Ragazze in uniforme),德法合拍片《同志友情》(La tragedia della miniera)。同年,工程师简迪利尼(Gentilini)创立Fotovox电影公司,业务由演员兼导演弗朗特·斯琪拉托(Franco Schirato)负责。1933年年初,纪录片和抒情诗歌导演文森佐·索勒利(Vincenzo Sorelli)建立意大利视听影视公司(Italia Acustica)。同年夏天,另一名工程师塞尔瓦托·佩斯凯蒂(Salvatore Persichetti)购买译制配音设备,成立了一家配音公司“罗马声像公司”(La Fono Roma),并委托电影演员卢杰诺·巴尔尼(Ruggero Barni)管理。卢杰诺·巴尔尼在经营管理上颇有才略,非常重视打造精英配音团队,达到一流的配音水平。最初,译制公司的配音演员,比如,马里奥·费拉里(Mario Ferrari)、奥林多·克里斯蒂娜(Olinto Cristina)、狄安娜·拉唐兹(Tiana Lattanzi)、雨果·伽萨利(Ugo Cesari)、杰诺·詹布托(Gero Zambuto),主要来自法国巴黎东南近郊城市桥连城(Joinvilee le Pont)。这些演员都有剧院的演出经历,具有很好的表演技能,他们担任配音角色只是兼职,并不影响剧院的工作。这批配音演员是意大利电影译制的先驱,他们凭借很高的职业素养,为意大利译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艺术基础。
(2)法西斯禁令期
1934年2月5日,法西斯政府颁布法令,禁止海外译制的电影在意大利流通。这一法令无疑对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之前,美国公司都是直接在美国本土制作意大利语译制片,现在则不得不委托意大利译制机构来完成翻译和发行等业务。比如,美国的环球电影公司(La Universal)和联艺电影公司(La United Artist)委托意大利视听影视公司(ItaliaAcustica);哥伦比亚影业公司(Columbia)、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Fox)和华纳·迪斯尼(WB)委托罗马声像公司(La Fono Roma)。只有米高梅电影制作公司(MGM)[9]早有远见,于1931年在罗马建立了分公司,并派奥古斯都·加利(Augusto Galli)出任负责人。在新译制条令颁布以后,米高梅电影制作公司迅速成为其他好莱坞电影公司效仿的典范。1935~1938年,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纷纷效仿米高梅电影制作公司,在意大利本国建立分公司,并委任意大利电影界精英出任译制负责人。1935年,奥古斯都·加利同妻子一起离开意大利后,米高梅电影公司聘用著名配音演员弗朗克·斯克莱托(Franco Schirato)出任译制负责人。该公司的主要代表作有《晚宴》(Pranzo alle otto,1933年)、《渔光春潮》(Sui mari della Cina,1935年)、《罗密欧与朱丽叶》(Giulietta e Romeo,1936年)、《大地》(La buona terra,1937年)、《叛舰喋血记》(La tragedia del Bountry,1935年)等。派拉蒙影业公司意大利分公司负责人是当过记者和演员的路易吉·萨维尼(Luigi Savini)。他在译制界如鱼得水、尽显天赋。华纳·迪斯尼电影公司选用的是作家出身的尼克拉·法乌斯托·内罗尼(Nicola Fausto Neroni,电影剧本作者、喜剧作家)。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在意大利的电影译制负责人是记者和编剧出身的维多利奥·马尔帕苏堤(Vittorio Malpassuti)。这些杰出的意大利艺术家们为译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时期是意大利的译制产业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译制片有《吉普赛女郎》(La ragazza di Boemia, 1936)、《摘星》(Scegliete una stella,1937年)、《女蜘蛛侠》(La donna ragno, 1940年)、《福尔摩斯之死亡珍珠》(La perla della morte,1944年)等。
(3)战后发展期
“二战”后的译制公司逐渐成熟起来,公司性质多样化,配音演员职业化,并形成了专门的译制协会。CDC公司是“二战”后意大利成立的第一家合资译制公司,注册职员达到150人。该公司主要由专业配音演员组成,演员有不同的专业等级。公司采取一种封闭而严密的协会式管理模式,这样可以保证从业人员的稳定性。1945年电影爱好者和德法电影投资商吉昂努兹公爵(Giannuzzi)又建立了另一家合资译制公司ODI公司。从专业程度上讲,ODI公司没有CDC公司突出,因为它的成员以舞台演员为主。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CDC公司和ODI公司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结果,配音演员纷纷跳槽,到了新的译制公司。这时,一大批新的译制公司迅速壮大,如ARS公司、CID公司、SAS公司、SINC公司等。该时期的译制代表作品有《威尼斯小偷》(Il ladro di Venezia,1951年)、《黑板森林》(Il seme della violenza,1955年)等。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私有电视的发展和普及,配音公司从十几家发展成为上百家,配音演员的队伍不断壮大,配音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译制作品有《玛德莲娜》(Maddalena,1972年)、《尼禄之死》(Nerone e'morto?,1974年)等。
自1970年开始,米兰也出现了一些合资译制公司、如MERAKFILM公司、S.E.D.E.公司、DDE公司和ADC公司。这些公司大都拥有较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固定、优秀的配音演员,其业务能力跟罗马公司的水准不相上下。
译制公司的另一聚集地是都灵,这里的译制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立的,包括O.D.S.公司、Penthaphone公司和Videodelta公司等。都灵的译制公司主要以译制电视剧为主,代表作有《整容宝》(Nip/Tuck, 2003年)、《霍斯医生》(Dr. House,2004年)等。
(4)发展现状
目前,意大利的上百家译制公司主要集中在罗马、米兰和都灵,其中罗马的译制公司占85%。罗马是意大利译制产业的发源地。在起步阶段,各家公司的配音演员流动性较强。在出现了较为固定的合资译制公司以后,译制公司分化为两类:一类是配音演员较为固定,只能为本公司配音,如C.D.C.公司、C.V.D.公司、LaBiBi公司等;另一类的配音演员较为自由,既可以为注册的译制公司服务,也可以为别的译制公司工作。大部分译制公司都属于第二类。
C.D.C.公司在20世纪中叶解体,变为SEFIT-CDC公司和C.D公司(这家公司很有名,曾译制美片《007》)。SEFIT-CDC公司拥有优秀的配音演员团队和顶尖的技术支持,以译制美国好莱坞大片和电视剧而出名。C.D公司不仅有成熟的技术支持,而且拥有稳定的配音演员,以专门为美国演员配音而出名,如专配著名美国演员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的比诺·罗奇(Pino Locchi),专配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n)、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的费鲁奇奥·阿曼朵拉(Ferruccio Amendola),专配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的罗伯特·柴瓦利尔(Roberto Chevalier)。这家公司也有一批配音新秀,如为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配音的达利奥·贝内(Dario Penne),为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配音的克里斯蒂娜·博拉斯琪(Cristina Boraschi)和专为好莱坞美女凯瑟琳·泽塔·琼斯配音的皮内拉·德拉伽尼(Pinella Dragani)。
总之,作为译制大国,意大利有良好的译制传统。其突出的特点是,译制团队的专业性比较强,配音演员的技艺成熟。
2.译制产业状况
意大利译制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营业总额平均占电影业的3/4,年产值超过10亿欧元[10]。具体的现状可以通过海外电影发行量、发行市场、译制公司现状和译制协会这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1)发行量
意大利每年从海外引进大量的影片,译制片成为意大利电影市场的龙头。尽管在最近几年,与欧盟对本土电影实施保护政策一样,意大利也对国产电影业采取保护措施,从而使意大利国产影片数量持续增长,但是,美片仍然处于电影市场的领军地位。我们可以通过下列表图了解近5年内意大利市场电影发行数量的基本情况:
表7-1
(2004~2008年意大利电影市场中意大利影片和美片比较,相关数据来自ANICA)
表7-2
(2004~2008年意大利电影市场各国影片份额百分比,来自Cinetel)
图7-11
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到,近5年内意大利国产影片和美片之间对比明显。无论从影片的数量还是从总收入来看,美片占据意大利电影市场的主流,而国产片只占美片的一半。另外,从表7-2、图7-11我们可以看出进口影片的分布情况: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美片以外,其他国家的影片逐年减少,最近两年的其他外来影片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不过,我们也注意到,2004~2005年意大利国产片和欧洲影片打出了一个小高潮。这段时间意大利国产电影有所复苏,这主要归因于意大利前文化部部长乌尔巴尼(Urbani)议员于2004年颁布了电影体制改革条例(Reference System[11])。
为恢复和促进意大利电影和欧洲电影,新条例指出,电影有利于加强民众了解意大利和欧洲的历史,政府应大力保护本土影片的生产和发行。另外,新条例还强调了意大利文化部电影司“电影委员会”的职能,指出对影片的评审不应继续以文化价值为主导,而应以经济效益作为出品和发行的根本依据。2005年,意大利影片数量有了很大提升,跟美国影片持平。制片商着力生产以意大利、欧洲为题材的主流电影,收益显著。然而,美国电影虽有大幅滑落,但仍然占据市场的霸主地位。
(2)发行市场
意大利发行机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意大利分公司,其中Fox公司、Universal公司、Warner公司、Sony公司和Disney公司这五大美国公司占据了发行市场份额的主体,平均达50%以上;二是意大利本地发行机构(注册的上百家,但实际业务较活跃的仅十余家),包括意大利电影发行两大巨头Rai-Medusa公司和Filmauro公司,三联盟公司“Mikado-Lucky Red-Bim”,还有其他一些小公司,如Agle Pictures公司、Moviemax公司、Istituto Luce公司、Teodora公司和Lady Film公司等。
一般来说,意大利的发行机构都在罗马设立总部,并在全国12个中心地区设有一系列分支机构。我们通过下表可以了解这些发行机构在意大利电影市场的份额比例:
表7-3
(数据来自ANICA,其中带∗为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意大利分公司)
我们从上表中不难看到,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意大利分公司占据意大利电影发行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一方面是因为美片符合大众口味,具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好莱坞公司在意大利积极推行“垂直联合战略”,垄断意大利电影市场。所谓“垂直联合战略”指的是美国公司意大利分公司(如华纳兄弟-意大利、环球电影等)充分利用当地译制产业资源,采用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战略”。当然,好莱坞的成功还离不开对“译制片”质量的管理。美国电影公司会专派“译制监督”跟踪整个译制环节。
(3)译制机构
意大利的译制公司一般是家族企业,还有的由电影从业人员直接创立。家族型的公司,如SEDIF译制公司。这家公司由意大利著名配音演员雷纳多·图利(Renato Turi)于1974年建立,至今仍由图利(Turi)家族管理。另一类如CINEDOPPIAGGI公司和SEFIT公司,是由著名配音演员如比诺·罗基(Pino Locchi)、费鲁齐奥·阿曼垛拉(Ferruccio Amendola)、艾玛努诶拉·罗西(Emanuela Rossi)等合资创立的。
译制公司往往通过优惠的价格来获得“影片”业务资源。在尽量保证片源的情况下,各家公司纷纷打出“战略品牌”来维持收支平衡。这其中,有的搞“亲美”战略,比如SEFIT公司以译制好莱坞大片为主打,而PUMAISDUE公司则以译制美剧为主打;有的开拓“多元化”战略,如MERAKFILM公司。这家公司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除了译制电影外,还为国外电视剧、文艺片、专题片及教学视频制作意大利语版本,并以“儿童电视节目译制”为主打品牌。该公司与国内多家私营电视台以及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RAI合作,完成了一系列意大利语动画片、电视剧和儿童电视节目,而且与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从经营状况看,意大利的译制公司效益不好,产业趋于饱和状态。由于同行竞争激烈,一般公司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激烈的行业竞争使公司不断降价,结果大大影响了译制片的质量。SEFIT公司董事长毛里兹奥·安其多尼(Maurizio Ancidoni)指出:“许多译制公司勉强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不断降低演员的酬劳。不少译制公司面临倒闭的危机。发行商关心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这使得译制片的总体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此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大量自由职业者加入译制的队伍,从而使问题更加恶化[12]。”
(4)译制协会
在意大利文化部电影司和广播电视传媒部门的共同推动下,1976年成立了意大利影视翻译家协会(Associazione Italiana Dialoghisti e Adattori Cinetelevisivi)。协会的宗旨是发展译制产业、保证译制片的质量和从业人员的报酬。入会成员占全国影视译制人员的50%。协会为非党派、非盈利行会,连同国家工会和政府机构共同制定译制集体合同,规定译制专业水准。协会组织译制片会议和论坛,发表译制研究丛书。
协会内部管理人员由会员民主选举产生,设有主席、副主席、委员会成员和财务秘书,任期两年。为确保入会成员的专业性,保证译制作品质量,维护原影片演员、发行商、观众和从业人员的利益,协会于1999年制定了协会章程[13]。章程包括严格的职业条例,章程还规定了入会条件:申请人需通过由5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组织的专业水平测试。具体测试包括一段用意大利语为影视作品进行的现场配音(长度为3~5分钟)。会员需严格遵照译制集体合同从业,而且会员资格实行非终身制,若一年内专业作品的配音质量受到艺术总监三次批评,则会失去会员身份。
总之,意大利译制产业以美国公司为主体,而本地公司业务量还不及一半,而且经营状况普遍不景气。
二、译制生产
译制生产主要涉及译制的整个流程,包括一部外国作品从引进到上映所要经过的流通环节和译制环节。流通是个大环节,译制是其中的子环节,其中会涉及译制从业人员的分工和费用等细节问题。
1.流通环节
在外来片引进流程中,意大利本地发行机构(独立发行公司或制片与发行为一体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意大利分公司)从制片商或国际发行公司购买外来片版权,然后发行机构委托译制公司负责制作译制片和影片拷贝,最后同放映商协商向各大影院提供影片胶片。
可以说,外来片从引进到制作再到全国上映整个流程并不复杂。自1945年10月废除法西斯专政制度以后,对于外国影片或译制片,国家给予很大的自由,如今,专设的审查、评估机构更多的起到的是监督的作用。据意大利影视翻译家协会(AIDAC)副主席马里奥·保林内利(Mario Paolinelli)介绍:“在意大利,译制片的核心是它的商业价值。在自由市场体制下,发行商在购买外来片时主要考虑的是它成为译制片后所带来的经济利润。”[14]
发行流程示意图:
图7-1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意大利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私有电视的普及,电视网也成了电影播放的一个重要窗口。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家庭影院和多种付费电视和高清电视(A)发行的新渠道也广受意大利民众喜爱。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高清电影(包括译制片)须在影院首映两年以后才允许通过电视播放,付费电视的影片须在首映的12个月后。
电影发行是全国范围的。通常情况下,发行商(B)在取得国内发行版权后,着手负责电影的译制工作。
根据1996年欧洲电影视听研究中心MediaSalle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989~1995年,意大利的发行机构中,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意大利分公司占据市场的龙头,意大利发行公司只占很小的比例。
表7-4
(www.xing528.com)
来源:欧洲电影视听研究中心MediaSalle1996年统计。
在意大利,译制产业是讲究经济效益的,所以,发行商对于一部电影译制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意大利著名财经报纸《24小时太阳报》报道的数据显示,意大利本国影院票房总收入需除去21%税(包括9%增值税、10%演出税和2%的音乐版税)后才是影院影片的净值收入,这个收入一般以下表中的模式进行分配:
图7-13
2.译制环节
译制工作是整个电影译制产业的核心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程序,包括翻译、配音、录制等不同工序,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
(1)译制流程
首先,一部外来影片进入意大利后,发行商或是译制公司需要根据影片特点选择译制导演和剧本翻译人员。助理导演会对影片复本音道的音响和特效、环境特效进行核查,并将电影复本和原版对话材料交给剧本翻译人员进行对话内容的翻译。同时,译制导演根据配音演员的特征和角色的要求来挑选配音演员(有时还要试音)。译制脚本确定后,译制导演将影片分集,确定每一集的长度和工作进程,安排配音演员的录制顺序。
在录制过程中,配音演员、译制导演和助理导演都要进入录音棚。录音室一般由双面水晶玻璃隔开,一面是录音师和译制导演,另一面是配音演员和助理导演。配音演员面前有意大利语剧本、话筒和一个播放原影片的屏幕,在真正录音之前,要反复看片,反复听原音,并根据画面的进度进行模拟配音演习。录制好的意大利语配音,还要通过同步机进行口型校对。当原影片出现多名演员同时对话时,需要对每个声道单独录音。最后一道工序是混合录音。
(2)译制专业人员
意大利的译制从业人员从整体上看有数量大、工作不稳定等特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私营电视开始普及,电视译制逐步兴起,从而带动了对译制从业人员的需求。一时之间,全国九百余家电视机构面向社会招聘了大量剧本翻译。专业配音演员的数量也从电视普及前的35~40名发展到七八十年代的三百余人,并逐年增长,截止到2001年专业配音演员人数达到一千五百余人。
从技术角度来看,多数译制公司都具备尖端的技术支持,一般使用的配音设备是MOD,这种装置保证了数字化声音的质量,也能节省人力,但是,技术上对速度和准确度的保证,并不能完全保证译制的质量,因为配音演员的专业素质和剧本翻译的质量才是决定一部译制片是否优秀的核心。
在私有电视兴起后,译制产业竞争越演越烈。由于市场的不景气,大部分配音演员的专业性不如从前,不再像“译制黄金期(1935~1938年)”老一辈艺术家们那样主要来自剧院,受过专门的训练,而是更多地凭借偶然性选择了配音行业[15]。从专业技术含量来看,配音演员较剧本翻译人员更容易走进市场,其竞争也更为激烈。同其他译制从业人员一样,面对来自译制公司降低成本、缩短工作周期的压力,配音演员的工作质量无法得到百分百的保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严格遵守停顿、语句长短、口型吻合等技术要求。一方面,发行商希望译制片的质量尽量达到原影片的水平,这就要求脚本台词的翻译对词句多加斟酌,以增强译文的连贯性、流畅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要求配音演员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但另一方面,对于译制公司而言,这样的标准会提高制作成本,所以,这两者之间便存在着矛盾。另外,较大的电影发行商往往采取全球同步发行大片的做法,这样译制公司的制作时间被缩短,配音演员的工作强度加大(平均日工作量为8~14小时)。然而,译制的报酬却没有增加,甚至得不到保证,而且,配音演员的工作稳定性低,每年都面临相当长时间的待业期。配音演员的酬金不高,一般以配音的“句数”而非“集数”来计费[16]。连意大利国内著名的配音艺术家,薪酬才刚刚达到《国家译制集体协议》(CCNL)规定的数额。由于工作压力增强而报酬较低,结果出现配音演员罢工游行事件(1998年8月和2004年2月[17])。
“剧本翻译”是影响译制质量的另一关键因素。剧本翻译者不仅需要了解影片中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同时需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语言能力和意大利语语言能力,以及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语言和文化转化的技术和艺术修养。总之,一部优秀译制片需要一位高水平的剧本翻译。然而,剧本翻译的工作同配音演员一样也极具不稳定性。译制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不断加大工作强度并缩短工作周期。据相关数据显示,一部长为100分钟的外国影片,剧本翻译最后提交的文本平均是120页(25行×60单词),一般需要10~15天(动画片3天)的时间(译制公司给的期限往往还要短一些),而按照《国家译制集体协议》(CCNL)的规定,剧本翻译日平均工作量不得超过5页。剧本翻译同样面临工作强度加大、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危机[18]。
(3)译制时间和经费
时间和经费是保证译制质量的前提因素。充足的预算才能确保脚本翻译、演员试音、混合录音等工序能够有效地进行。但是,由于可变因素的影响,公司不可能为每一项支出作出精细的预算。译制费用一般受这样一些因素的制约:①长度和特点。有较多对话场景或是情节较复杂的电影需要更长的时间;②对话强度。当在同一个场景下出现多个演员“声音”的时候,工作难度会更大,译制费用也会相应更高;③人员数目。配音演员的规模越大,开销也更高。另外,若有需要儿童配音的部分还必须遵守未成年工作时间规范;④配音演员的知名度。有些著名配音演员具备独特的配音技艺,其酬金比一般标准费用要高一些;⑤其他因素。包括脚本翻译的完成进度、原声道的设置等。
译制的工作时间在欧洲译制大国(法、意、德、西)差别较大。由于公司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实际上很难精确计算各家公司的译制价格和工作时间[19]。欧洲各国的工作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据材料显示,在意大利,完成每小时的电视译制节目,需用2~3个星期进行翻译和审译,还需要2~3天录音[20]。在法国,翻译需要5~6个星期,录音一般用1~3天。在德国,对于一部中篇电影(长度为一个半小时),剧本翻译和校对需要2个星期。
欧洲各国的译制费用也不同。一般的电视译制,每小时平均价格为11000欧元。法国和德国的费用最高。在德国,译制一部电影的费用能达到48000欧元(相当于九万马克)。西班牙的费用在最近几年有所上涨,在欧洲排名第二,译制一部普通的美国影片要花24000欧元(相当于四百万比塞塔)。相对来说,意大利在整个西欧市场的价格是最低的。据意大利影视翻译家协会(AIDAC)副主席马里奥·保林内利(Mario Paolinelli)介绍,意大利电视译制的价格是每小时2000~15000欧元,译制一部电影需要16000欧元。意大利各大译制机构联盟签订了一项协议,规定平均译制价格为每小时10500欧元(电影译制比电视译制的费用高)。不过,实际市场的价格只占协议规定的1/4。我们可以根据《国际译制集体协议》(CCNL2008年1月30日版本[21])来了解有关译制环节的具体费用。
译制人员费用一览表
表7-5 译制导演
(注:意大利习惯将一部影片以10分钟为时间单位分卷,一般5卷为一场)
表7-6 助理导演
(注:意大利习惯将一部影片以10分钟为时间单位分卷,一般5卷为一场)
表7-7 配音演员
(注:每场翻译对话句数平均为140句)
表7-8 剧本翻译(包括译审)
不过,据马里奥·保林内利(Mario Paolinelli)的介绍,各家译制公司私下联合采用更“低廉的报价”,结果,实际译制价格要比协议规定的价格低得多。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意大利译制生产的开销比例和译制演员的等级划分。配音演员、剧本翻译(和校对)、技术人员和配音导演的酬劳占总开支的60%以上,其中配音演员占28%。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制片方和发行方都偏向聘用著名配音演员为固定的演员配音。在意大利,收入最高的是顶级配音艺术家,他们专为著名演员配音,其他的配音演员以“句”为单位计酬,比顶级配音演员收入要低得多。
总体来讲,意大利的译制流程比较简单,各个环节都讲求“经济效益”,从事译制工作的专业人员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保障性不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译制公司和译制从业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
三、译制政策
在意大利,译制审查主要体现在语言翻译和影片内容两大方面。自20世纪初期,意大利政府针对语言问题,专门颁布了外来影片需要严格翻译成意大利语版本的法令。由此开始,直至发展到法西斯执政期,再到当代意大利共和国时期,对于外国影片,意大利一直延承了翻译成意大利语的传统,并不断得以巩固。在内容审查方面,主要依据尊重伦理道德、保护宗教、发扬优良风尚等原则,并始终按照影片内容的不同,设置受众者的年龄限制。可以说,意大利在结束了法西斯统治,进入更加民主的共和国时代以来,有关外来电影的内容审查政策一直不断放宽,发展到今天基本达到自由化程度。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意大利还尚未出现有声译制片。当时,意大利总理朱奥里迪(Giolitti)专门通过国家内政部设立了电影委员会。1914年5月31日颁布的国家法令第352号文件第三章电影章程条款规定:“电影胶片、申请表格出现的标题、字幕及文字必须以规范、正确的意大利语来书写。如出现外文原文,必须附上准确的意大利语翻译。”这样,引进外语片就有可能出现外文字幕加意大利语翻译字幕版本。但是,制作双语字幕工序复杂、费用高,所以不受欢迎。当时市场流行的只有意大利语字幕版。
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有声电影。有声电影的出现正是法西斯政府的执政期。法西斯政府的集权统治在电影业也得以充分体现,特别是对外国影片的译制审查。我们可以把1930~1944年的法西斯统治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30~1934年,称为译制审查的“集中期”:按照严格的译制政策,在全国范围对大批进口片进行审查;后一阶段自1934年开始到1944年结束,称为译制审查的“稳定期”:随着译制政策在电影业的渗透与巩固,形成了严格按照译制规定制作意语版外国电影的稳定局面[22]。
(1)译制审查的“集中期”
1930年10月22日意大利内政部下发了严格的译制政策。国家电影审查署规定:“即便含有最少篇幅外语对话的外国电影均不能获得本国播放许可证。”这样,所有的有声电影,不管国产片或是进口片,都必须一律删除包括外语对话的情景部分。一时间,大量的影片被标识为“需要用意大利语来替代原外文”。1929年11月到1933年8月,被“标识”的影片(大多为美片)总共达到480部,其中长片占到420部[23]。第一部被查封的影片是1929年11月派拉蒙电影公司出品的短片《莫内利音乐家》(Monelli musicanti)。电影审查署对该片的标识是:“必须删除所有外文对话或是外文语音部分。”电影审查署对外国影片的常见标识是“查禁外国影片”或“需要对原片英文对话场景消音”(如由福斯特公司出品的影片《1929好莱坞滑稽剧》(Hollywood che canta))。这项政策一直延续了三年,期间审查署对外国影片一直保持着严格的审查。比如,1931对法国影片《乐国王德》(Il re degli sbafatori)的标识为:“删除每一个外文对话场景,从原台词中删去‘葡萄牙语’一词。”1932年对法国影片《格里拉邦德阿》(Beato fra le donne)的标识是:“将法语词‘chauffer’替换为意大利语‘autista’(司机)。”面对严格的外国电影译制审查政策,市场上逐渐开始流通“改变声道电影”,也就是对原电影对话部分进行消音处理,在原声道仅保留音乐和音效部分,正常放映电影画面,并附加对话译文字幕。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变了原电影本身的节奏。尤其是对于一些对话比重较大的影片来说,需要大量的文字字幕,结果,观看电影有点像阅读电影。在这段时期,意大利本国电影发展缓慢,市场上严重缺少国产片,而放映机构对于这样的字幕片也不欢迎。整个电影业处于低迷状态。1930年10月,一家匿名出版社在第十期刊登了题为“意大利电影审查制度和影片市场”的文章,分析了当时意大利电影业低迷的原因,并指出,一方面国产片数量少,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采取严格的审查政策,海外影片也不大受欢迎。从符合条例的片源来看,海外电影公司出品的默片数量有限,有声影片通过字幕处理后(改变声道,附上意大利文字幕),效果失真、质量不高。
外国影片为了进入意大利电影市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语言处理。1933年10月,意大利政府新出台的政策让外国电影出品商瞠目结舌。10月5日,政府下达国家法令规定:“禁止在国家影院放映海外制作的意文语版本外语影片(译制或是后期同步制作,胶片长度超过百米)。”这项法令当然利于意大利本土电影工业的发展,因为,这样既可以保护国产片,也可以促进本土译制业的发展,同时又强化了对本国语言的保护。
针对意大利严格的审查制度,好莱坞电影公司采取了各种应变的策略。在开始阶段,即1929年年末到1930年,美国主要向意大利输入音乐剧,直接在原片中删除少量的对话部分。而到了后期,即1933年前后,美片的意文译制版本制作逐渐成熟。还有,美国公司直接让著名影星用意大利语进行台词对话,结果,既符合审查规定,又能吸引观众,让人耳目一新。如1930年在影片《安娜·克莉丝蒂》(Anna Christie)中,演员盖博(Garbo)的原忏悔独白部分几乎全被删除,但在一片沉静下,演员突然直接用意大利语呐喊到:“Padre, Padre(父亲,父亲)。”另一部由爱德华·塞克维克(Edward Segwick)导演的影片《自由自在》(Free and Easy)中,演员巴斯达基顿(Buster Keaton)直接用意语“buona sera(晚上好)”问好。这种做法,在意大利大受欢迎。1931年3月29日意大利著名报纸《晚邮报》(La Corriere della Sera)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在坚持保护本国语言时代,我们从内心里对美国艺术家们的努力表示赞赏与欣慰。美国演员在台词中直接用意大利语‘buona sera(晚上好)’问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2)译制审查的“稳定期”
由于政府始终坚持对外国电影的审查政策,以及民族语保护政策,所以,将外国电影译制为意大利语版本的做法就成了大家公认的传统沿袭下来,意大利民众也习惯了在电影院欣赏译制影片。从1934年以后,官方不再出台对外国电影进行语言审查的政策或公告。全国对民众开放的各大影院播放的外国电影也只有译制片一种方式。政府仅对唯一一家极具官方色彩的电影院——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奎利内达电影院(Cinema Quirinetta)授权播放外文原文进口片,而且只对少部分政府官员开放。在1934~1943年这10年时间里,政府没有出台对外国电影审查的特别批文。直到1944年11月23日,在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审查条例中才重新出现了有关语言问题的审查规定。当时国家文化部在对一部参展威尼斯电影节的德国影片《丢失的爱情》(Il perduto amore,1943年)审查规定中标明:“必须删除影片信函内容中出现的德文字母,并对相关文字内容进行意大利语翻译。”
除了语言文字外,意大利政府对外国电影的审查还体现在对影片内容和所反映的道德价值观方面。在法西斯执政时期,电影是被作为政治宣传的有力传播途径,任何不利于国家形象和有损国家利益及国际关系的影片,均不可进入意大利。1926年意大利国家政府出台的电影法中首次提到电影内容在年龄层面的限制,颁布了《未成年人电影法》[24]。除此以外,在法西斯统治时期确定了“对于外国电影,必须通过内容审查才能获取引进许可证”的规定。
1945年10月5日法西斯专政制度被废除,意大利进入共和国时期,海外电影市场彻底放开。自1946年共和国成立以来,意大利政府基本坚持对外国电影进行审查的传统,以及通过电影手段加强对宗教文化的保护。我们从1947~1953年电影审查委员会对外国影片的审查批示资料中[25],可以发现当时对于外国影片的内容审查有如下特点:
①具有鲜明的宗教保护色彩:必须删除影片中反对宗教信仰的情节;
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于含有蓄意谋杀、血腥搏斗、凶残自杀等情节较多的影片审查较为严格,必须标识仅限年龄在16岁以上观众收看;
③保护社会风尚:反对严重影响社会道德、破坏社会风气的影片;
④特殊情况:对于出现分娩、性取向偏离情节的影片,必须进行一定的处理。
另外,随着海外市场的放开,外来影片审查机制也逐步完善,程序越来越明晰:一般来讲,发行商向总理内阁电影部递交外文原片,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后下发许可证,然后开始制作意大利语译制版本,最后向公众上映。若电影审查委员会标识反对意见,发行商可向上诉委员会递交二级申请,上诉委员会给出最终审查意见[26]。
进入21世纪,意大利对译制电影的管理大大放宽,尤其是对影片内容的审查。2007年7月,经总理内阁批准,废止对影片(包括译制片)发行审查的政策[27],改为由制造商本人对出品影片进行自审,自审的主要内容是影片适合年龄层段,并必须确定是否能向全民开放,或是对18岁、14岁、10岁年龄内有特殊标识,比如,10岁以下儿童不得看到带有色情和暴力镜头的电影,对14~18岁儿童来说,必须严格审查带有强烈血腥镜头的影片。一般来讲,发行商必须对含有色情或暴力情节的电影进行标示,或是直接(并不是硬性规定)委托意大利文化部设立的“保护儿童电影分类委员会”进行审定。无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按照年龄层段,分为以下5级:
①T:年龄不限,幼龄儿童应由家人陪伴,多为动画、喜剧类,暴力成分极少;
②V.M.10:受众年龄至少10岁以上,影片中含有轻微暴力、低俗情节;
③V.M. 14:受众年龄至少为14岁,影片中可含有轻微的性爱、暴力情节;
④V.M. 16:受众年龄至少为16岁,影片中可含有色情、性爱内容;
⑤V.M. 18:未成年人不得观看,影片中可含有色情、暴力情节。
政府对外国影片的管理已经逐步从审查发展到监督。有关自审的法令在生效后的最初两年,政府对所有的影片进行核查,其后则过渡到抽样检查[28]。当然,核查是很严格的。比如,在核查中发现自审不合格时,发行商会被罚款10万欧元,还要加半年监禁。另外,含有蓄意犯罪、歧视和虐待动物等主题的语言及画面一律禁播[29]。
总之,不论是语言政策还是内容审查制度,意大利政府从进入共和国时代后,国家的译制政策比较宽松。而且,经过长期的语言审查实践,从法西斯执政末期开始,“外来影片制作成意大利语版本电影上映”已成为意大利的译制传统。整个译制业基本保持市场化的特征。
四、结语
作为西欧的译制大国,意大利始终坚持配音译制的传统。译制产业作为影视产业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意大利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也从经济效益上推动了整个影视业的发展。
不过,在意大利,不论在外语片片源,还是在发行机构、放映机构方面,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都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意大利译制自诞生到发展至今,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影响力始终领先于意大利本国译制机构。
对于自由化的译制市场,意大利没有译制片审查、质量评估等专项国家政策。目前,译制行业内存在从业人员、译制公司竞争激烈和收入不稳定等问题。译制界的各种协会,如影视翻译家协会(AIDAC)、国家影视多媒体电影工业协会(ANICA)、意大利演员联合会(S.A.I.)以及影视研究联盟(FISTEL-CISL,UIL)等机构的活动,对于保证译制质量、维护从业人员利益保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