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译制配音的技术性
有人把配音译制看做是声音表演的艺术,而且是戴着镣铐跳舞,这是因为配音受原片台词、表演和翻译的限制很大,而且人感受声音信息的能力一般来说弱于视觉印象,所以用配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件“比拼内力”的工作,不仅不能指望其他条件辅助,还要去迁就它们(比如动作、口型)的要求。其实,这只反映了问题的一面,因为配音不光是配音演员声音的艺术创作,而是译制制片、翻译、导演、配音演员、录音师共同协作的成果。一部受到广大译制片观众肯定的好配音,更是翻译、导演和配音演员充分发挥了艺术创造力的结果——所有这些环节都离不开与技术的紧密配合,离不开严格的技术要求——译制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一、配音翻译的技术难关——装词
译制片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特殊性就在于要把作品中的“外语”置换成“汉语”,这就决定了配音翻译的特殊性:必须照顾原语的口型来琢磨每一句台词的特定译法,虽不强求每一个发音的口型都要完全吻合,但至少要在吐词的节奏、抑扬顿挫上配合得当[5]。从这个意义上说,配音翻译是一种特殊翻译,因受到口型、音节限制,所以译者应灵活措词、巧妙排句,而且,除对应口型以外,译者还应尽量对应剧中人物性格、表情及语气等要素。
关于配音翻译的特点,学界、译界已有许多论述,比如五个“性”,即“聆听性、综合性(声画结合)、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6];五个“化”,即“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和通俗化”[7]。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配音翻译的共性是既要达到艺术的要求,又要满足技术的限制。如果撇开艺术的层面,那么配音翻译最难实现的技术目标就是口型问题。如何用中国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外国人的意思,这本身是一门学问。对于一般的翻译来说,意识表达很好,翻译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对于配音翻译来说,即便意思表达很好,如果口型对不上,那也白搭。可见,在配音翻译的过程中,对口型是至关重要的。电影是在银幕上放映,在标准的荧幕上(尺寸),人的任何一个表情都会十分显眼。同样,每一句话、每一个口型也是十分显著的。可见,要为配音工作做好充分的台本准备——敲时码、“装词”,翻译要下很大的工夫。也正因为如此,一般来说,一部译制片给翻译留的时间最多。
其实,装词不仅仅是翻译的任务,配音导演和演员拿到翻译的台本后还要对着影片反复加工。这说明对口型是配音译制的一项基本技术指标。解决了台本的口型问题后,就进入实际的录制阶段。这个阶段分为录对白、调口型和混录编码三个环节,整个过程一般要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录音技术。
二、录音技术的演变——从模拟到数字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后来才发展到有声。有声电影也是由简到繁,逐步成熟、完善起来的。人们在现代可能无法想象:早期的有声电影是用放映机和留声机同时工作来发声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1926年)使用“维他风”(Vita-phone)唱片放影片音乐。被看做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的是华纳(1927年)推出的《爵士歌王》,不仅有音乐,还加入了一部分对白。
从20世纪30年代起,磁性录音机和磁带技术逐步成熟,电影工作者开始在影片的拷贝上制作光学声带,以单拷贝方式发行。这种模式一直延续了将近40年。1977年,两部采用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技术录制的电影——《星球大战》和《第三类接触》上映,标志着电影立体声时代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吴宇森的《断箭》采用非线性剪辑,标志着电影声音数字时代的来临。
伴随着数字压缩音频技术的日益成熟,AC-3声学编码技术问世,把6个声道的数字音频信号记录在齿孔之间终于成为现实。1991年2月,基于Dolby Digital(Dolby SR-D)技术的5. 1声道(L、C、R、Sw、Ls、Rs)制式数字立体声影片《蝙蝠侠》上映。1993年5月,采用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5. 1声道(L、C、R、Sw、Ls、Rs)制式数字立体声的影片《侏罗纪公园》上映。1993年7月采用SDDS(Sony Digital Dynamics System)7. 1声道(L、Lc、C、Rc、R、Sw、Ls、Rs)制式的影片《最后的动作英雄》公映。1999年6月18日,《幻影的威胁》开始世界数字电影(Digital Cinema)的首次商业放映。
2002年5月16日,《克隆人的进攻》在全球上映,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影的诞生,电影全面进入数字时代。
三、电影录音的工艺——标准化生产
从专业的角度讲,电影录音是如何完成的呢?其实,影片的生产是一个标准化过程,要按一个特定的工艺流程去制作,最后要完成一个标准化的物质产品。这个过程实际是一个工业生产的过程,要由环环相扣的工艺流程来保证它的运行。当代的影片生产,在拍摄之初就要根据将来的放映条件分别按照单声道、模拟杜比立体声、数字立体声和特殊拷贝形式制定相应的工艺路线。
一部影片的声音制作是由一个庞大的团队合作而不是一个人完成的。电影录音的工序有明确的划分:先期录音、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先期录音和同期录音只是不同方式的素材获取过程,后期制作则是任何一个影片都必经的一个工序,这三个阶段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在好莱坞的影片声音制作体系中,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不是问题的焦点,人们更关心声带的素材是什么样的声音,比如自由声带(Wild Track)、同步声带(Sync. Track)、静音声带(Mute Track)、参考声带(Guide Track)、音乐声带(Music Track)等。
先期录音一般是针对音乐歌舞片或故事片中的歌舞场面而设计的环节,即在影片拍摄之前预先录制有关场景或镜头的音乐段落,在拍摄现场进行放声,再由演员进行声音表演并同步拍摄下来。这样的声带属于同步声带。
同期录音一般泛指影片拍摄阶段的录音工作,即现场录音(Location Recording)。在这个阶段,既要完成影片拍摄时的对白录制,又要进行外景实地环境声音素材(Atmosphere)的采集。录制的同步声带既可能是同步声带,即所谓的同期录音,也可能是参考声带。例如,大雨中的同步声带虽然无法用在完成的影片中,但可以近距离录取参考声,记下演员的情绪以及现场的气氛,包括其他的声音元素,供后期阶段重新配音时参考。自由声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不需同步的声音,比如画外音、旁白等;另一部分是环境声。
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首先要分别进行对白剪辑、效果剪辑和音乐剪辑。对白剪辑主要完成同期录音声带中的对白部分的剪辑,如果对白质量不符合影片要求就需要用ADR(Automatic Dialog Replace)自动对白替换技术,做一个在影片中正式使用的声带。这和一般的配音的过程有很大不同,配音是译制片的做法,没有原始的参考声,而对白替换要求替换后的对白完全忠实于原始素材,演员的语音、动作、情绪都要尽量模拟现场录音的参考声带。
效果剪辑利用同期录音声带中的动效部分和音响资料库中的效果素材进行影片效果的剪辑设计,如果遇到现有素材不符合需求的情况,则要专门采录或通过拟音(Foley)来补足。
音乐剪辑是指在音乐录音完成之后,根据影片创作意图,结合其他两部分声带进行的剪辑程序。当各部分声带剪辑完成之后,要分别进行预混,即根据立体声影片的声音空间设计进行初步的混录,分别形成多声道的对白预混声带、效果预混声带和音乐预混声带。
最后,在具有影院声学效果的混录棚里,分别将对白、动效和音乐同步起来进行最终的混录和立体声编码,成为完整的影片声轨。至此,电影的声音就全部制作完成了。
四、译制录音的原则——声效还原
译制影片与中国电影一样,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单声道模拟“低保真”电影声音到今天普遍使用数字5.1声道乃至7.1声道的“高保真”电影声音的发展过程。我国的译制录音制度与好莱坞电影声音制作制度不同。在好莱坞,电影声音制作人员包括:音响总监或音响设计(Sound Supervisor/Designer)、同期录音师(Location Recorder)、话筒员(Boom Man)、对白录音师(ADR)、拟音录音师(Foley)、音响剪辑师(Sound Editor)、混录师(Sound Mix Down)等。在中国,这些工作往往是由一位录音师总体负责的。译制片是对舶来品的加工,并不需要原片生产时所包含的复杂技术。
前文已经提到,译制片的素材国际声是由外国片商提供的,就汉语版译制片来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汉语版的对白声,然后进行调口型和混录编码。因而,在译制片配音阶段的录音师就是对白录音师和混录师。在当代,对白录音师通过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工作(见图4-1)。
图4-1 ADR录音棚及数字音频工作站
对白录制结束后,为了使演员的口型与声音更吻合、声音更清晰,对白录音师需要对录制的声音进行编辑处理,比如,去掉听起来有些脏或含混的气息声。
对白编辑结束后,进入了译制片声音制作的最后阶段,即混录编码。首先进行预混。如果是电视播出级,只需要在5.1的混录棚中完成即可。如果是电影级别的,那么,在5.1混录棚进行预混后,还要在7.1的混录棚中完成终混。目前北京仅有中国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配有7.1级的混录棚(见图4-2)。2003年3月,上海文广集团在广播大厦西裙楼建造了几乎能与好莱坞媲美的庞大的电影声音后期制作系统。至此,中国拥有了“豪华”的全数字录音、混音设备。这座录音棚是目前亚洲最大电影声音后期制作棚。
(www.xing528.com)
图4-2 用于终混的大混录棚
从硬件设备条件看,中国译制片的声音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过去的译制片,对白声显得空旷枯燥,因为,整个录音过程都是在旧式的录音棚里完成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棚味儿”[8]。现在,可以全部还原原片中以SR.D、DTS等声音制式搭载的声音效果。可以说,数字技术使译制片的声音达到接近完美的境界。近几年来引进的《黑客帝国》、《变形金刚》、《007》系列动作大片,其经过编辑后的声音,有时比原片更具震撼力。
译制片的声音制作,更为注重的是如何使译制片的声音录制得更加真实、更贴近画面、更能与电影故事本身融为一体。译制的根本任务是声效还原。因此,在完成译制录音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原片主旨;二是表现声音的层次和环境感。
一部电影吸引人的地方很多:可以是剧情,也可以是特技和音响效果。但是,就译制片而言,决不能改变原片的主旨,不能为了突出配音版的对白而削弱原片的音响效果,即使是在素材音响效果非常强的时候,也不能为了“让”对白而减少动态或者削弱气氛,因为译制的对象是电影,而不是话剧。尽可能地贴近原片,尽可能真实再现原片的声音,是录制译制片的目标。为了追求接近原片的同期声,有时甚至需要牺牲一些音质。
声音制作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声音的层次和环境感,这也是配音影片的声音处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美国ADR录音技术已经很成熟,不仅避免了同期录音中一些固有的问题,而且现场感也可以达到几乎与同期声不相上下的程度,这其中的关键是在对声音的层次和环境感的处理方面做得细致入微,这给译制片的录音工作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图4-3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对白棚
图4-4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混录棚
目前,国内的译制片的电影录音棚和混录棚的技术性能已经近乎好莱坞的水平,但是,想要达到原片的声音效果,还要在技术性能的发挥上下工夫。虽然我国有60年的译制经验,但是,世界电影录音技术在不断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技术的变化,这就要研究原片的声音制作,进行借鉴、模仿。简单地说,就是要尽可能消除“棚味儿”,通过对不同场景都加以细微区分来追求效果的真实感。举例来说,对于内景,要考虑房间大小、建筑材料、布置等因素,甚至要考虑说话者靠近墙面等反射物的不同距离和不同材质可能的反射。对于外景的处理,比如在沙漠中,近景的处理应该非常干净,不能残留一点棚内墙壁反射声的痕迹,更不能有一点话筒串音。其实,任何场景的声音都是不同的,比如某个小镇的广场或街上,同样有来自建筑物的各种反射,必须针对每个不同的场景进行细微的处理。还有回廊、凉亭等一半室内、一半室外的场景,这些都要进行细微的调整,力求与原声更接近。
对声音层次的把握,简单地说,就是声音的远、近处理。电影镜头跳跃非常大,声音的远近尽可能切合画面,才会让人在看着画面听声音的时候,感觉自然,而这也是译制片声音制作中的一个关键。在混录时,参考画面的远、中、近景及特写,包括画面人物说话中回头的情况,分别调整声音的电平、混响比例、均衡等参数以接近原声,力求声音也有“镜头感”、层次感。
总之,译制片的声音制作虽远不及国际声素材处理那么复杂,但也没那么简单,其中也有很多学问和技巧,掌握这些技能是录制好的译制片的必要条件。
五、译制录音新技术——分轨录音
在两间不同译制片的录音棚中,分别进行着两个不同的场景。
录音棚一:七八个演员正在静静地等待着主要配音演员和对手的配音,由于这几位演员的配音效果不甚理想,导演向他们提示如何配音会更与影片“贴和”,现在,他们正准备重新录制……
录音棚二:国内著名娱乐主持人正在为迪斯尼新动画片《美食总动员》中“小米”配音,导演突然打断,建议主持人的声音要尽量“靠后”些。整个录音棚里只有录音师、译制片导演、配音演员三人……
在这两个录音棚里进行的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录音方式:传统录音和分轨录音。传统的录音工艺指的是所有的配音演员在同一轨上录制台词,而分轨录音最早是国外动画片制作所采用的做法。
被称为“中国分轨录音第一人”的国家一级录音师张磊,率先将国外已经普遍运用且成熟的分轨录音运用到国内的译制录音技术中。张磊认为,从传统的硬盘录音机到今天的音频工作站,其发展都是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录音方式的变革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国内第一部采用分轨录音的译制片是《珍珠港》。从此,分轨式录音的优势也开始渐渐显露出来。
中影集团译制中心,自2002年成立至今,坚持采用分轨录音,探索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译制理念不断成熟,在译制质量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已有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比如,《亚瑟王》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十一届)优秀译制片奖,《黑客帝国:矩阵革命》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片提名奖,《金刚》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提名奖)。中影集团的改革,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也得到了广大影迷的认同。正是这些改革者们的不懈努力使译制片昔日的魅力在新技术时代又重新焕发出光彩,从而有力地打破了“译制片时代终结”的断言,谱写着我国译制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分轨录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改进,因为,跟传统的录音方式比,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录音技术的范畴,涉及艺术生产和市场化经营等领域。译制片的录音工作是由录音师、译制片导演和配音演员共同配合完成的,所以,一部好的译制片,其质量取决于译制导演的艺术控制+录音师的艺术操作+配音演员的艺术表演,从中可以看出,“艺术”二字贯穿于译制片的各个环节,当然也体现在录音的过程之中。录音技术的变化必然对各个环节提出必要的技术和艺术要求。
首先,分轨录音为录音师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录音师在音频工作中进行分轨录音,首先控制着声音的技术质量——电平的高低、音色的圆润饱满与否、响度的大小等,以保证配音演员所录制的声音素材的可塑性;其次,在后期制作阶段,通过数字技术,进行调口型和变调等工作。比如,在制作科幻类译制片时,有些数字角色的声音由正常的配音难以与角色的性格相合,这就需要录音师进行变调处理,经过处理后的角色声音听起来更加鲜活,也会让角色更加深入人心。录音师使用分轨录音的方法,在音频工作中赋予了译制片第二次生命。
其次,分轨录音要求译制片导演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按照传统的录音方式,配音演员们在一起录音,演员的创作情绪因互相激发而生,反应语调语气皆来自对手的表演。而这种场的氛围在分轨录音中全然消失了,演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录自己的台词,情绪的转承起伏,除了演员自身的体会,几乎全部要由导演来进行艺术控制。一句简单的话,比如,“A:你来了? B:哦,来了。”会因语调的不同而在意思上产生很大差别。此时,导演的控制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他不仅要“吃透”整个影片,要指导配音演员如何能更“贴和”国际声,而且要知道全部的情境和所有演员的声音。所以,在进入录音棚进行分轨录音之前,导演需要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中影集团译制中心的译制片导演一般都由资深的配音演员来担当,他们往往经历过传统配音和分轨录音两种方式,所以都懂得如何去理解影片不同情境、不同角色、不同性格对配音演员的要求,也懂得如何以“言传情”的方式指导演员去体会录制台词的奥妙——恰如其分。导演的饱满情绪会感染到演员,这样,虚拟的情境和故事就会因导演的控制而慢慢被渲染出来。
再次,分轨录音要求配音演员具有很好的技术修养。分轨录音时,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演员在录音棚中配音,没有了对手,演员一个人对着原画面、看着时间码进行配音。与传统的有对手戏的方法相比,分轨录音使演员很难入戏,使感情很难表达出来,因而,只有那些有着丰富配音经验的演员才能胜任。这就对演员的艺术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影集团译制中心邀请的都是资深的演员,如廖菁、徐涛等,他们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在贴和角色、对口型等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跟导演和录音师配合十分默契——当然,达到这样的境界,一方面与他们多年积累的艺术领悟力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在录制前认真准备和仔细揣摩的结果。
总之,分轨录音这种技术上的变革,使得录音师、译制片导演和演员在艺术的探索中如生双翼,从而将译制片的艺术发展带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分轨录音的市场优势。从制作管理的角度讲,分轨录音使录音周期大大缩短。按照传统录音方式,所有的演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录制。有时,次要演员发挥不好,要求主要演员陪同录制,彼此互相牵连,所以,一般来说,一部译制片大概要在棚里录制一个星期左右,这就意味着主要演员要保证这一周时间的档期。而分轨录音则不同,每位配音演员的角色各占一轨,而一部译制片中的主要角色的配音也一般在3小时左右就可以录制完成了,而且在时间方面,演员和导演、录音师之间可以彼此协调,这样可以避免演员的档期冲突,以保证演员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录制时间的缩短,大大节约录音棚设备的租金、演员的片酬等相关费用。而节省下的费用,则可以拿来聘请最好的导演和演员参与译制的创作。可见,这样的模式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的,符合市场规律。正是由于分轨录音具有这样的优越性,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导演和演员更愿意采用分轨录音的方式,不断向自己的艺术表现力挑战。
总之,分轨录音是电影录音技术发展的结果,这种数字化的录制方式,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译制配音的艺术及技术,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水平,因而代表了现代电影声音制作的主流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