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满感情的话语才能打动他人
劝说,必须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上大下功夫。而在劝说者与被劝说者之间矛盾尖锐、情绪对立时,说理往往难以奏效,这时,就需要“动之以情”了。换言之,用充满感情的话语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服。
简单的事情,小道理,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再加上简明、扼要的分析,道理就可以讲清楚。但是,复杂的事情,大道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触动一点就牵动全局,则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一系列的说服工作,从多方面展开心理攻势,并以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后才能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最好是不要由自己单方面推断出来交给对方,应当以征询意见的口气引导对方同你一起来推理,共同探讨得出结论。让他把你的意见、主张,当做自己寻求的答案,自愿接受,自动就范。这样的说服才是高明的说服。因为对于经过自己头脑思考发现的真理,人们更坚信不疑。晓之以理,要满怀信心,争取主动,先取攻势。当对方已明确、坚决地表示不同意见之后,再说服他,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当然,争取主动仍要运用委婉、商榷的语气,切忌盛气凌人、以势压人。
很多说服者在说服他人时,往往能在催人泪下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对听众施加影响,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对于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青少年儿童,对于多数平日没有深刻的理论思维习惯的人,以事比事,将心比心,运用其自身或熟人的经验教训,再加上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去进行绘声绘色的诉说,易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接受道理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数学家苏步青上小学时,成绩特别差,年年期末考试都是倒数第一。这种情形,就如同把名次靠前的同学的名字“背”在自己身上一样,所以人称“背榜生”。有一次他又逃课了,老师找到他,告诫道:“你不读书,别人怎么会看得起你呢?看不起你的原因,不就因为你是背榜生吗?如果你考前几名呢?你知道牛顿吗?他也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念书时成绩也不好,同学都欺负他瞧不起他。一次,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还故意把他打得趴在地上——他凭什么?不就是成绩比牛顿好、身体比牛顿壮吗?别看平时牛顿不敢惹他,这回可不一样了。只见牛顿猛地翻身跳了起来,将那个打他的同学逼到了墙角。那个同学一见牛顿如此勇猛,不由得害怕了,只得认输,从此再也不敢欺负他了。从这件事上,牛顿得到了启发,只要有骨气,肯拼搏,就能取胜。从此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老师在一系列的反问中,苏步青第一次听到了一位大科学家如何克服自身弱点、奋发图强的事迹,这无疑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老师列举的牛顿的典型事例,使苏步青感受到了前进的力量。从此他不断地发奋学习,终于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根本的改变。苏步青的老师通过充满感情的话语来进行说服,收到了明显的效果。(www.xing528.com)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愧疚、自责、害怕、焦虑等情绪中时,较易接受劝说信息。因此,说服者应设法通过具体生动的现身说法,帮助说服对象。再以利害关系的强烈对比等方法去感染和警示对方,使他悔悟。那些实惠观念很强的人,理难服他,情难动他,但是,如果你能把其中的利害关系给他剖析得明明白白,他一定会仔细考虑你的意见,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有个出租车女司机在夜晚时把一个男青年送到指定地点时,对方突然掏出尖刀逼她把钱都交出来,她装作害怕样交给歹徒300元钱说:“今天就挣这么点儿,要嫌少就把零钱也给你吧。”说完又拿出20元找零用的钱。见“的姐”如此爽快,歹徒有些发愣。“的姐”趁机说:“你家在哪儿住?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了,家人该等着急了。”见“的姐”是个女子又不反抗,歹徒便把刀收了起来,让“的姐”把他送到火车站去。见气氛缓和,“的姐”不失时机地启发歹徒:“我家里原来也非常困难,咱又没啥技术,后来就跟人家学开车,干起这一行来。虽然挣钱不算多,可日子过得也不错。何况自食其力,穷点儿谁还能笑话我呢!”见歹徒沉默不语,“的姐”继续说:“唉,男子汉四肢健全,干点儿啥都差不了,走上这条路一辈子就毁了。”火车站到了,见歹徒要下车,“的姐”又说:“我的钱就算帮助你的,用它干点正事,以后别再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了。”一直不说话的歹徒听罢突然哭了,把300多元钱往“的姐”手里一塞说:“大姐,我以后饿死也不干这事了。”说完,低着头走了。
人类是感情动物,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每当受到了他人的关心,随之而然便产生了感恩之情,就很容易地接受说服者的意见和建议。说服不是压制,心理学上有“对抗理论”,人们都喜欢自由支配自己的活动,而不愿听从他人发出的强硬的命令,任其摆布。鉴于这种心理的存在,在说服他人的时候,一定要充满感情,至少要用商量的语气,以保证不伤及对方的自尊,这样才利于取得良好的说服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