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隐诗集:充满不平之情的文人作品

罗隐诗集:充满不平之情的文人作品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隐《偶题》[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昭谏亦有军谋——毛泽东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九《钱氏据吴越》的批语十上不中第——毛泽东读罗隐《偶题》的批语[解析]毛泽东故居的藏书中,有罗隐的两本诗集——《罗昭谏集》和《甲乙集》。诗作收入《甲乙集》、《罗昭谏集》。作为有才气而又不得志的文人,罗隐在他的小品文中充分表达了他的不平之情。诗题一作《偶题》。在《罗昭谏集》中的这首诗最后两句,字字都画了密圈。

罗隐诗集:充满不平之情的文人作品

[原文]

湖州刺史高彦闻难,遣其子渭将兵入援,至灵隐山,绾伏兵击杀之。初,鏐筑杭州罗城,谓僚佐曰:“十步一楼,可以为固矣。”掌书记余杭罗隐曰:“楼不若皆内向。”至是,人以隐言为验。

——摘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九《钱氏据吴越》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偶题》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昭谏亦有军谋——毛泽东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九《钱氏据吴越》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06页)

十上不中第

——毛泽东读罗隐《偶题》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7页)

[解析](www.xing528.com)

毛泽东故居的藏书中,有罗隐的两本诗集——《罗昭谏集》和《甲乙集》。毛泽东对其中很多首诗都画着浓圈密点,粗略地统计约有91首。毛泽东喜读罗隐的诗,与罗隐的才气与生平遭际有关。

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生于官宦之家,天资聪明,少负诗名。因常讥讽权贵,曾十举进士不第,于是改名为隐。唐咸通十一年(870)入湖南幕府,次年任衡阳主簿。不久,遭权贵打击,愤而辞归。后游大梁、淮、润等地。晚年入镇海节度使钱鏐幕府,曾任钱塘令、节度使判官、司勋郎中等职。唐亡,后梁以谏议大夫征隐入朝,不就。一生坎坷,又适逢乱世,笔下多愤世嫉俗,不满时政,关注民情之作。其诗文俱佳,以杂文小品成就为高。诗作收入《甲乙集》、《罗昭谏集》。

作为有才气而又不得志的文人,罗隐在他的小品文中充分表达了他的不平之情。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文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时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他的诗歌,有相当一部分也是表达这种情绪的。毛泽东圈画较多的,就是这类诗,其中常是借史咏怀

《筹笔驿》全诗为:“抛郑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筹笔驿在四川境内,诸葛亮出师时,曾驻军筹策于此。毛泽东在这首诗的标题前画着三个大圈,每句诗末都画着圈,在第一句旁画着曲线,从第三句开始,一路密圈到底。《王濬墓》:“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若使吴都犹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王濬是西晋大将,大练水师,破吴有功。毛泽东在这首诗的标题前画着两个大圈,头两句诗旁画有密圈。罗隐在这些诗里,名为咏史,实则是对自己一生怀才不遇的酸楚感叹。

前面引述的《嘲钟陵妓云英》那首诗,毛泽东特别注重。据说罗隐首次应考的时候,在钟陵酒宴上遇见歌妓云英。十二年后,罗隐还没有考中,又与云英相见。云英笑他仍是一个酸秀才,罗隐就写了这首诗回答她。诗题一作《偶题》。在《罗昭谏集》中的这首诗最后两句,字字都画了密圈。在《甲乙集》的这首诗中,除圈点外,还批注:“十上不中第”。罗隐的这首诗,名为嘲笑妓女云英,实则是和妓女云英“同病相怜”。“可能俱是不如人”无疑是一种不得已的苦笑。毛泽东对这首诗的圈画和批注,是对诗人身世遭际的深刻理解。

罗隐满腔怀才难展的悲愤,流露在作品中,既有比较清醒的揭露现实的一面,也有愤世嫉俗、消极和低沉的一面。如已成为广泛流传成语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他《自遣》诗中的一句。这首诗是:“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毛泽东对这首诗一路密圈到底。“自遣”是自己排解宽慰的意思。诗人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黑暗的晚唐时期,面对着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不能无动于衷,却又无能为力,只落得个以酒浇愁。又如《偶兴》:“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毛泽东对这首诗最后一句加了密圈。《东归别常修》:“六载辛勤九陌中,却寻归路五湖东。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筋红。浮世到头须适性,男儿何必尽成功。惟渐鲍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风。”毛泽东对全诗每句都加了圈,天头上画着大的圈记。罗隐在这些诗中流露的情绪是消极的,但这种消极不是醉生梦死、沉溺于声色酒肉的颓废;不是超脱尘世、遁入空门的虚无;这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受压抑的血泪呻吟,是他对世事浮沉客观冷静的观察。从毛泽东对这些诗的圈画,可以隐约地感到他对诗人的同情。

毛泽东之所以同情罗隐,还因为他并不是没有实际才干的空头书生。毛泽东读过的一本《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九记载:唐末藩镇割据,江东纷扰,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与黄巢所属孙儒旧部作战时,在杭州修筑城垒,“谓僚佐曰:‘十步一楼,可以为固矣’。掌书记罗隐曰:‘楼不若皆内向’。至是,人以隐言为验。”毛泽东对罗隐的话,逐字加了旁圈,批注:“昭谏亦有军谋”。

毛泽东还圈画了罗隐的一些有独到见解的咏史诗。如《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越人何苦进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毛泽东在这首诗的标题前画着两个大圈,全诗都加了密圈。在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著名诗人咏叹西施的作品,罗隐的这首诗,不把国家兴亡之责归于个人的作用,不认为封建王朝是天命不亡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超凡脱俗的清醒见解,确属难得。这类咏史诗,毛泽东还圈画过《焚书坑》:“千载遗踪一窖尘,路旁耕者亦伤神。祖龙算事浑乖解,将为读书活得人。”罗隐从另一角度写秦始皇焚书坑儒,含蓄有新意,毛泽东对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加了密圈。《秦帝》:“长策东鞭极海隅,鼋鼍奔走鬼神趋。怜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间有死无。”这首诗是讽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毛泽东对前两句加了曲线,后两句加了密圈。《董仲舒》:“灾变书生不合闻,漫将刀笔指乾坤。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这首诗,对一代大儒董仲舒的评价,在封建社会里是颇为大胆的。毛泽东对此一路密圈到底。

罗隐的写景诗,毛泽东也圈画了不少。如《七夕》:“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唯恐曙光催。时人不用穿针线,没得心思送巧来。”毛泽东对最后两句不仅一路密圈到底,最后还画上一个大圈套两个小圈。诗人对神话牛郎织女久别重逢的心情是多么体贴入微,构思又是多么别致新颖,毛泽东是很欣赏这首诗和诗人显露的才华的。《浮云》:“溶溶曳曳自舒张,不问苍梧即帝乡。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涯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这两首诗,毛泽东全诗都加了圈点,标题前分别画着两个大圈。《中秋夜不见月》:“阴云薄暮上空虚(句末加双圈),此夕清光已破除(句末加双圈)。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句旁加密圈)。”仔细品味罗隐的这些写景诗,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风致,诗的意境别具一格。毛泽东这些密密麻麻的圈画,流露出他的欣赏所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