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始皇:远胜书生,毛泽东的评价(读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

秦始皇:远胜书生,毛泽东的评价(读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摘自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早几十年中国的国文教科书就说秦始皇不错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毛泽东一直很推崇秦始皇,读到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自然就很注意他对秦始皇的评价。由于该诗后头部分写了秦始皇大兴土木,寻求长生之药等事,便引出毛泽东一段对李白很不客气的议论。毛泽东随口引出李白在《梁甫吟》中的诗句用典来指出李白的弱点。

秦始皇:远胜书生,毛泽东的评价(读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

[原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摘自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www.xing528.com)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早几十年中国的国文教科书就说秦始皇不错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就是李白讲秦始皇,开头一大段也是讲他了不起。“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大篇,只是屁股后头搞了两句:“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就是说他还是死了。你李白呢?尽想做官!结果充军贵州,走到白帝城,普赦令下来了。于是乎,“朝辞白帝彩云间”。其实,他尽想做官。《梁甫吟》说现在不行,将来有希望。“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指挥楚汉如旋蓬”。那时神气十足。我加上几句,比较完全:“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把他下了油锅了。

——摘自毛泽东1973年7月4日同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

[解析]

李白有59首五言古风,写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多是借史咏怀。毛泽东一直很推崇秦始皇,读到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自然就很注意他对秦始皇的评价。在毛泽东看来,以秦始皇之赫赫功业,而文人笔下赞颂者委实太少。故对“李白讲秦始皇”,很有兴趣,并赞成他在诗中开头几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对秦始皇的正面颂扬,且有气势。由于该诗后头部分写了秦始皇大兴土木,寻求长生之药等事,便引出毛泽东一段对李白很不客气的议论。

毛泽东似乎不赞成李白超越时代、超越客观的历史事实及其影响来感叹秦始皇的最终结局(“金棺葬寒灰”)。李白的感叹是把诗人有关抽象的人生价值和超脱的历史观念加在政治家头上,以道家的玄辩来褒贬法家的务实;在毛泽东看来,政治家就应该牢牢地把握和创造现实,更何况秦始皇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是历史上了不起的非凡人物,其轰轰烈烈的功业、成就和影响也是千古相传的。毛泽东不无挑剔地指出李白在自己诗歌中抒发的傲视一切的勃勃雄心,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尴尬处境(想当官而不得)之间的深刻矛盾。可以说是点出了古代大多数有成就的诗人们的普遍命运。这虽然反映出封建社会不合理制度压抑人才的痼疾,但从诗人角度看,也是书生式的空好议论的必然结果。(李白虽志向远大,但并无实际才干,再加上他为人放荡不羁,这就必然导致四处碰壁,可惜他至死未悟。)从这个角度一比较,纯粹诗人与政治家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天平上自然发生倾斜。

毛泽东随口引出李白在《梁甫吟》中的诗句用典来指出李白的弱点。李白在《梁甫吟》里引用了刘邦谋士、嗜酒如命的高阳人郦食其的事迹。郦以一介书生游说楚汉之间而受重用,李白对此很有点推崇神往,故说“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指挥楚汉如旋蓬”。毛泽东却不这样看,他随口说出几句打油诗,用史实指出郦食其的悲剧下场。据《史记》载:刘邦手下大将军韩信引兵东向,欲攻齐国时,为刘邦所用的郦食其抢先说降了齐王,意在争功。不料韩信仍率兵攻齐,连下72城,齐王以为是郦食其以缓兵之计欺骗了自己,便把他抛入油锅烹死了。从毛泽东富有情趣的调侃打油诗中,不难看出他对纯粹诗人心态的超越,对自视过高的书生意气的轻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