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晗《朱元璋传》中关于彭和尚下落的修改成果

吴晗《朱元璋传》中关于彭和尚下落的修改成果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自吴晗《朱元璋传》1948年修改稿[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辰伯先生:两次晤谈,甚快。大著阅毕,兹奉还。他把8月份写完准备再版的《朱元璋传》的修改稿送请毛泽东阅正。或者,同吴晗于1964年写的《朱元璋传》的“自序”中所作的自我批评的几点、内容有些联系。关于彭莹玉和尚的下落,吴晗诚恳地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从1954年开始,他用了一年的时间重新改写了《朱元璋传》,1955年春,油印出100多份,又送给了毛泽东。

吴晗《朱元璋传》中关于彭和尚下落的修改成果

[原文]

彭莹玉可以说是典型的职业革命家,革命是一生志气,勤勤恳恳播种、施肥、浇水、拔草。失败了,研究失败的教训,从头做起,决不居功,决不肯占有新播种的果实。第一次起义称王的是周子旺,第二次做皇帝的是徐寿辉,虽然谁都知道西系红巾军是彭和尚搞的,彭祖师的名字会吓破元朝官吏的胆,但是起义成功以后,就烟一样消失了,回到人民中间去了。任何场所以至记载上,再找不到这个人的名字了……功成不居,不是为了做大官而革命,真是了不起的人物。

——摘自吴晗朱元璋传》1948年修改稿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辰伯先生:

两次晤谈,甚快。大著(指吴晗《朱元璋传》1948年修改稿——引者注)阅毕,兹奉还。此书用力甚勤,掘发甚广,给我启发不少,深为感谢。有些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业已面告。此外尚有一点,即在方法问题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倘若先生于这方面加力用一番功夫,将来成就不可限量。谨致

革命的敬礼!

毛泽东

十一月二十四日(www.xing528.com)

——毛泽东1948年11月24日致吴晗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10页)

[解析]

《朱元璋传》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1909——1969)的力作之一。原名《明太祖传》,1944年出版。1948年,作者着手修改时改名为《朱元璋传》。书中描写了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事迹。这支义军以身着短衣草履,头裹红巾,手举鲜红大旗而得名。他们杀官吏,占城邑,开仓济贫,破牢放囚,声势浩大,极大的动摇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权。西系红巾军组织者彭莹玉,是袁州慈代寺的和尚。元顺帝至正四年,彭和尚在袁州率领农民起义失败后,逃到淮西一带,隐名埋姓,在农民中做了14年的秘密宣传鼓动工作,并继续组织武装力量,准备更大规模的起义。彭和尚有魄力,有口才,善于组织,反元决心大。他经常在农民群众中活动,斥责元朝的腐败,鼓动农民起来造反,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的势力遍及现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南部和浙江西北部。他率领的农民起义队伍纪律严明,不抢掠百姓,很得人民的拥护。书中对彭和尚这些方面的描写是很精彩的。对这一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结局,作者因未见到他在起义成功后的史实材料,便断定他功成身退,“回到人民中间去了”。

1948年11月,在国统区无法工作下去的吴晗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平山县西柏坡村。他把8月份写完准备再版的《朱元璋传》的修改稿送请毛泽东阅正。正在指挥三大战役的毛泽东挤出时间仔细阅读了书稿,还特地约请吴晗谈了两次。他称赞《未元璋传》这部书写得好,但表示,对书中关于彭和尚功成身退的论断有疑问。毛泽东的意思是:像彭和尚这样坚强有毅力的革命者,不应有逃避的行为,不是他犯了错误,就是史料有问题。由此建议吴晗对他在修改稿中关于彭和尚功成身退的论断再作考虑。隔了几天,毛泽东在退还《朱元璋传》原稿时,还特地给吴晗写了我们在前面引的那封信。在信的后面,毛泽东又写道:“介绍乔木同志来见,乞加指教。他是我这里的秘书,兼管新华社工作。”

毛泽东在信中指出作者“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具体是说书稿中的哪些论述,已无法确知。或者,同吴晗于1964年写的《朱元璋传》的“自序”中所作的自我批评的几点、内容有些联系。在这篇序中,吴晗除了检查自己当时以“超阶级思想来叙述”彭莹玉和尚“功成身退”外,还谈到两点,一是“那时候不懂得列宁关于国家的学说,错误地以为国家机器只是官僚机构和军队,比喻为封建皇权的两个轮子”。一是“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给历史上较为突出的封建帝王朱元璋以过分的斥责”。

关于彭莹玉和尚的下落,吴晗诚恳地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当他回到解放后的北京,便着手重新研究这段历史。他感到毛泽东的意见使自己“在理论上得到了启发”,他“重新发愤读书”,果然在钱谦益《牧斋初学集》、柯绍忞《新元史》、赵汸《山东存稿》、江西《瑞州府志》等一些史籍中发现了彭莹玉和尚在杭州战死的重要史料,时间是元至正十二年(1352)七月。他感叹道:“这样看来,他并没有逃避,一直革命到底,斗争到底,是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人物。”于是,吴晗把彭和尚的结局改为他在杭州,遭到元军的意外袭击而战死,从而得出了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

这件事,说明毛泽东对彭莹玉和尚下落的判断是正确的。使吴晗进一步理解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更能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得出正确的判断。吴晗对此深有感触地说:自己对明史虽然作了30年的研究,却由于用“超阶级思想来叙述坚强不屈的西系红巾军组织者彭莹玉和尚”,所以得出违反历史真实的结论,这和自己有“革命者是可以半途而废,无须革命到底”的清高思想是不可分的。从此,吴晗用严肃的态度,更加认真地学习有关理论,用以指导写作研究。从1954年开始,他用了一年的时间重新改写了《朱元璋传》,1955年春,油印出100多份,又送给了毛泽东。在毛泽东故居书房里,还保存着这本吴晗写着“送毛主席,请予指正”的上、下两册16开油印书稿,上面多处留下了毛泽东用铅笔画着的直线、曲线等符号和着重号,显然毛泽东又认真地通读了一遍,而且对吴晗的新修改和研究成果是满意的。同时又指出: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元璋的晚年)。

1964年,吴晗根据征集来的意见,利用病休时间,再一次作了修改,1965年正式出版。在该版序言中,吴晗对自己写这本书前后20年,四易其稿过程中的思想变化,作了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