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孔子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摘自《论语·先进》[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在毛泽东看来,孔子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诲人不倦”,这是孔子反复表达的自己的教学态度,从《论语》所载的答问看,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的。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有几千名弟子,程度不齐,孔子的办法便是因材施教。毛泽东所举教育子路的实例,便是我们前面引述的《论语·先进》中的那段话。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摘自《论语·述而》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摘自《论语·先进》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www.xing528.com)

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教员不根据学生要求学什么东西,全凭自己教,这个方法是不行的。教员也要跟学生学,不能光教学生。现在我看要有一个制度,叫做三七开,就是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很新,其实早就有了,孔夫子就是这样教学的。同一个问题,他答复子路的跟答复冉有的就不一样。子路是急性子,对他的答复就要使他慢一些。冉有是慢性子,对他的答复就要使他快一些。

——摘自毛泽东1944年3月22日关于边区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解析]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很有贡献的。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左传》载郑国有乡校,那也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立学校,开门招生,恐怕孔子是第一人。他收学生,不问贵贱,“有教无类”,用《论语》所载孔子自己的话说,只要主动交来一束干肉,“吾未尝无诲焉”,即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这样,许多贫贱子弟都可以到他这里来接受教育了,事实上,他的学生,也是出身贫贱者多。对此,毛泽东给予了肯定,在1944年3月22日的讲话中,毛泽东还说到,老百姓送学生进学校,还是从孔子开始的。五年前,即193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的一篇文章中,毛泽东还说过:“孔子办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也不少,‘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可谓盛矣。”

在毛泽东看来,孔子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这是孔子反复表达的自己的教学态度,从《论语》所载的答问看,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的。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有几千名弟子,程度不齐,孔子的办法便是因材施教。毛泽东很赞赏这个办法,即同样一个性质的问题,他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人讲。

毛泽东所举教育子路的实例,便是我们前面引述的《论语·先进》中的那段话。大意是:子路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说:“有爸爸哥哥活着,不能这样。”冉有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说:“听到就干起来。”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孔子说,他们两人问的是同一个问题,而您的答复却相反,我有些糊涂,大胆来问问。孔子回答:“冉有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鼓励他进取;子路的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压压他,让他谨慎一些。”这个例子很生动,孔子的不同回答也是有道理的,毛泽东用它来说明,边区各学校的教育,“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也算妥帖。

60年代以后,毛泽东反孔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是,1964年2月3日,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起教育制度的改革时,毛泽东还是把孔子看成自学成才的典型和从事简化而有效的平民教育的先驱。他说:“孔夫子出身贫穷,放过羊,当过吹鼓手,还做过会计。会弹琴、射箭、驾车子,还搞历史书。他学会了‘六艺’。孔子的教育只有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教出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四大贤人。现在的课程就是多,害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