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别人时,要单独对他说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即使是受批评的员工也需要面子,批评人要谨慎言行。
俗话说,表扬在人前,批评要私下。曾国藩也曾言:“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一般而言,在有第三者的情况下,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也会触怒对方,不论你的批评正确与否,他都会觉得你的批评让他在别人面前丢了面子。
尽可能不要当众规劝批评别人。树有皮,人有脸。当众批评规劝别人,尤其是以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士为批评对象的话,难免会让其自尊心备受伤害。当着部下的面训斥一名部门经理,当着孩子的面批评他的父亲,都会让后者长时间地“抬不起头来”,或许还会因此而对批评者心存怨恨。
被批评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没有人希望在自己受到批评的时候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所以,为了被批评者的“面子”,在批评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避免第三者在场。不要把门大开着,不要高声地叫嚷似乎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时候,你的语气越“温柔”越容易让人接受。下面这个销售经理的见闻,希望你能得到一点启示:
有一次去一个同行吴老板的公司,正赶上他在销售部办公室里训斥员工,被他训斥的是公司销售部马经理,我也认识,算是他们公司的元老了。吴老板火气很大,声音高亢,表情丰富,被训斥的马经理一脸沮丧,低头不语,销售部其他员工噤若寒蝉,鸦雀无声。平时我每回去吴老板的公司,都很难与他聊上两句,因为他非常非常忙,电话一个接一个,等他签字的人经常在他桌子前排成一行,其实他的公司并不很大,只有二十几个人,但七八个业务员却与老板形成鲜明对比,业务员经常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对着电脑发呆。我曾经问他们公司业务员,为什么有的销售单子自己不做,非要推到老板那,业务员说公司的事能不做主我们尽量不做主,我们老板可厉害了,万一做错事会被他骂死的。平常也经常耳闻他们公司新去的业务员因为忍受不了吴老板的脾气辞职不干了,其实吴老板人不错,他们公司待遇也不错,工资在我们这行里算是很高了。
现在公司新招的员工基本都是八零后,在家大部分是独生子,从小受宠,自尊心强,到单位也受不了一点委屈,因此对员工的管理方法也应与十年前不一样,应随着员工的改变而改变。对待员工,比较好的方法是私下批评,公开表扬。员工有缺点,如果当众批评指责他,因为面子问题,员工逆反心理强,不仅心里不接受,而且容易口头上反驳,顶撞上级,这就把上级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是大人不计小人过不予计较还是放下身段与员工争吵?无论怎样,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将批评放在私下进行,照顾了员工面子,员工一般就能心平气和地考虑问题,也能充分地与上级交换意见并接受批评,效果比较好。
我曾从一位成功人士那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女教师去新接的一个班里上语文课,发现一个男孩没有带书。男孩说他忘了带。同学们笑起来说:“老师,他有健忘症!”“老师,他一贯这样。”她笑笑,没有再说话。(www.xing528.com)
第二天,她照样到班里来上课,发现那个男孩的课桌上依然空空如也。她没有发作,平静地宣布“上课”。要上课了,她却发现眼镜没有带。她不好意思地说:“同学们,真抱歉呀,我忘了带眼镜了。我眼花,离了眼镜什么也看不清。”她走到那个没有带书的男孩面前,说:“请你帮我去办公室拿下眼镜好吗?”那个男孩受宠若惊,很快地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没多久,老师接过眼镜,真诚地向男孩致了谢,然后说:“一个人如果经常马马虎虎,丢三落四,多么耽误事啊。从今天开始,我和你们大家相约,我们一起来消灭马虎,你们说好不好?”只见,那个忘了带书的男孩第一个站起来大声响应老师的号召……
高明的教育往往是不留痕迹的,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其效果却超出预期。而暗示正是达成这无痕效果的最佳教育方法,人们不禁感叹那位女老师的教育艺术。而那个马虎的男孩是谁,故事的结局怎样,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他就是站在台上演讲的企业家自己。
“无声批评保面子”。同事间用网络聊天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在白领集中的写字楼里比较普遍。有的上司还在QQ上,将所有下属都加为好友,想对某人提出批评时,不必再将员工叫到一边说“悄悄话”,而是在网上完成“无声批评”,这样既达到了教育员工的目的,又不让员工当众失“面子”。
批评是让人改正错误的方式,但是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恰当的批评会对对方敲响警钟,改正错误。反之,则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在工作中,员工避免不了会犯错误,因此领导要想纠正错误、批评员工一定要注意场合,最好是在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再温和的批评也有可能会刺激受批评人的自尊,因为他会觉得在同事面前丢了面子。他或许以为你是有意让他出丑,或许认为你这个人不讲情面,不讲方法,没有涵养,甚至在心里责怨你动机不善。因为批评人不注意场合,带来这么多的副作用,受批评者心生怨恨,批评人、改变人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如果万一必须在现场当众改变人、批评人,其态度措辞要特别谨慎。以不刺伤他人的自尊自我为前提,否则很难达到批评人、改变人的目的。
不但在规劝批评他人时不要讲粗话、怪话、难听的话,而且尽量不要当众斥责他人,其原因都是为了尊重被批评者,而不使之难堪。
除非绝对必要,不要在会议上,写字间内当众批评他人。如果有条件,可找对方单独交谈,而不在他人面前交谈,哪怕就是规劝批评的话说得重一些,也易于为对方所接受。还须说明的是,在外人面前规劝同事、批评下属,有时会有“借题发挥”、“指桑骂槐”之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