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服人不如以情感人
有“人情味”的话语,更能让人悔过,激励人奋发向前。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的重要性。“感人心者,莫过乎情”。满含情感的批评往往能收到奇效。
批评人在晓之以理外,更要动之以情。这样才能被受批评着接受和理解。
一个学生返校时迟了一天,老师对他说:“旷课一天!记入学期档案。”另一老师说:“你一贯遵守纪律,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来不及请假?”再一位老师在事先了解情况之后对学生说:“听同学说你妈妈生了病,你妈妈好些了吗?”同样的情况,问法不一样,效果也完全不同。第一位老师使学生感到委屈;第而位老师让学生感到内疚;第三位老师则让学生感动。这就是因为方式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
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www.xing528.com)
李老师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志伟。他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常欺负人,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于是李老师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李老师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很真诚,就对李老师也就慢慢亲近了。就这样,李老师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小马”。在日常生活中,李老师慢慢诱导他走上道德规范的正轨,在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他,给他为集体做事的机会,使他把老师的关心变为自己的道德情感。现在这匹“小马”懂事多了,做事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了。
松下幸之助说:“说一大堆大道理,还不如讲一句肺腑之言。” 批评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感情制约,只有情深才能意切,出言才能为人接受,批评才能让人心服口服。过去说“有理走遍天下”,但是批评仅仅有理,未必能“走遍天下”,有时需要先通情,然后才能达理,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领导者在批评时,要用一分教育之水加上九分情感之蜜,酿成批评艺术的甘露,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某企业一个屡教不改的职工陈某,曾三次因赌博被抓被罚仍执迷不悟。第四次正与别人赌博时又被抓到了。在把他从派出所接回单位后,保卫科长老黄与他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告诉他一件令人心酸的事情。老黄说:“你这次被抓,派出所了解到你曾赢了别人一台黑白电视机,决定没收。当我们到你家时,你的妻子和儿子正在看电视,你那五岁的儿子泪眼汪汪地央求我们,说:‘警察叔叔,别把电视拿走……’我心里很不忍,只好摸着孩子的头说:‘叔叔给你搬去修理一下,就更好看了。’临出门时,你孩子又追了出来,说:‘警察叔叔,星期六能修好吗?我想看动画片。’我当时听了,心里难过极了。正好我家刚买了一台彩电,我就把那台闲置的黑白电视机搬去给孩子看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也是身为人父,应该有爱子之心,不能让赌博恶习麻木了自己的良知,要多为自己的孩子想想,千万不能再做让孩子都心碎的事情呀!”陈某听完这些话,伏下身子失声痛哭起来,后来,他痛下决心,改造自己,成了企业的模范职工、革新能手。
总而言之,批评人做到以情感人,使对方了解自己用心良苦,从而使其乐意接受你对他的批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