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村庄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报告

村庄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报告(精选3篇)

时间:2024-12-07 工作计划 小谭同学 版权反馈
【摘要】:本报告详细阐述了村级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策略和实施步骤,旨在通过具体措施提高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助力农民增收,实现全面脱贫。
第1篇:村庄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报告

村级精准扶贫工作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确保实现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明确提出“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即不愁吃、不愁穿,以及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同时,围绕贫困户“三有”(有收入、有产业、有保障)和贫困村“五有”(有基础设施、有集体经济、有发展项目、有帮扶力量、有劳动力素质)进行系统的落实。积极开展“六个精准”的工作,全面推进“五个一批”的政策实施,为xx镇及xx村的扶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力支持。力求在年底前,确保贫困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4737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贫困线标准3300元,并力争实现所帮扶的xx镇xx村、xx村、xx村共20户67人脱贫的目标,使xx村实现整村“摘帽”脱贫,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精准识别

在x月底前,同镇村全面核实201x年10月份的精准识别清退名单与新识别贫困户名单,确保错退率低于2%、漏贫率低于3%、错评率低于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完善贫困户帮扶明白卡及帮扶手册的内容,提高针对性和透明度。

(二)痕迹管理

强化对精准扶贫工作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指导镇村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尤其是涉及贫困户帮扶包、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项目的原始资料,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便于后续的评估与分析。

(三)推进产业发展

积极配合村两委落实土地、资金和种苗等资源,以实现600亩猕猴桃与600亩海椒的种植和经营管理。同时,计划举行2期技术培训班,提升贫困户的产业技能及市场竞争力,推动他们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四)基础设施建设

协助推进村内的交通、水利、党群服务中心及农户房屋建设项目,确保所有工程在3月底前启动,并于9月底前完成。对项目实施中的质量与安全进行严格监管,及时记录和审核相关施工资料,确保项目落地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五)政策与资金监管

加强对扶贫政策落实与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各类惠农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在村“两委”的指导下,推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政策,使扶贫资金和项目的信息公开透明,让更多群众了解、监督扶贫工作。

(六)暖心活动

积极组织多次为贫困户送温暖的活动,如4月的生产资料及助耕活动、8月的助学活动和年末的慰问活动,关心帮助贫困户的生产与生活,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七)工业产业扶贫

针对县内的资源优势,推动生态工业的快速发展,专注于茶叶、猕猴桃、林竹和魔芋等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与延伸,促进一批特色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包括魔芋制品二期工程、姜黄深加工及猕猴桃保鲜项目,力争这些项目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八)就业产业扶贫

积极与本地区企业对接,开发适合贫困户的就业岗位,并配合人社部门,开展针对贫困户的就业培训,努力实现110名贫困人口进入企业工作,提升自我收入。

三、组织领导

(一)调整组织结构

充实县工业集中区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任及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副组长由管委会副主任和党工委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将统筹协调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并由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的具体落实。

(二)明确帮扶责任

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办公室将于2月底前对帮扶责任人进行重新安排,实施科级领导干部帮扶2-3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的工作理念,确保帮扶人员迅速熟悉所负责的贫困户情况,落实其帮扶职责。

(三)落实帮扶联系制

明确各村的帮扶责任,以确保责任到人。例如,xx村由xx牵头并负责联络,xx村由xx牵头并负责联系等,形成明确的责任体系,确保扶贫工作高效开展。

(四)严格帮扶要求

落实扶贫帮扶“一把手”负责制和结对帮扶制度。管委会党组全年将研究精准扶贫工作不少于2次,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到联系的村和帮助的户进行实地了解和调研,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到村帮扶两天,扶贫干部则需每月到村多次,以确保所有的帮扶工作都有据可查,切实推动扶贫工作进展。

第2篇:村庄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报告

村级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镇驻地北15公里的六背山腰,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村中耕地面积为496亩,其中稻田占据436亩,旱地则为60亩。村民们以苗族为主,村驻地命名为XX寨,海拔高达910米,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面临较为严重的山体滑坡问题。村庄地质构造古老且复杂,辖区内有5个自然寨和5个村民组,共计207户,922人。XX村的主导产业包括水稻种植、养殖以及外出务工。201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为2350元,而同年全村粮食产量则为261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83公斤。在重新审定后,XX村被划定为二类贫困村。全村现有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已达到107户。另外,通村公路畅通,并设有一所民办小学。

二、致贫原因分析

作为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XX村在农村扶贫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人均收入指标来看,与整个镇的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处于全镇倒数的状态。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依然突出,部分村组步道尚未全面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渐老化,村民们面临着饮水困难,有效灌溉区域逐年下降。教育和医疗条件也滞后,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要不断投入资源。在国家贫困标准下,XX村目前的贫困人口为419人,包括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与残疾人口,贫困的广泛性和深重程度令人担忧。在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返贫率高达31%,扶贫压力与返贫压力之间的矛盾给村庄的脱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耕地面积的匮乏是导致XX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均耕地仅有0.52亩,大部分耕地都在25度以上的坡地上,土层薄且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此外,传统的“水稻、薯+养猪”模式使得生产结构过于单一,农民收入来源有限,抗风险能力差,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村民的生产生活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贫困加剧。交通条件不佳,则进一步制约了村庄的经济发展。公路的路况较差,加之政府和村民对公路的养护能力有限,生产生活资料难以进入,农产品的外运也十分困难。

思想观念上,村民们相对保守,缺乏自我发展的信心与决心。许多人对于新技术、新理念接受能力不足,加之信息渠道狭窄,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缓慢。经常有家庭选择举家外迁,全村现有72户外出,324人,其中110名劳动力多为“妇幼、老弱、病残”群体,家庭经济发展面临着计划、技术、经营等各方面的短缺。虽然村内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能够为家庭提供微薄的收入,但因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所得到的报酬并不足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尽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很多支持和关注,然而这种支持仍显不足。许多家庭仅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现金短缺,生产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农户甚至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的购买都存在困难,更谈不上推广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开发。乡村金融机构对借款的限制和民众对还款能力的恐惧,使得很多人不愿意贷款,成为制约村民经济发展的致命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帮扶计划:

1. 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XX寨为中心,致力于打造“特色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养殖300头,预计总投资为200万元,其中启动扶贫资金150万元,并申请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2. 种植业发展:在201x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总额为134000元。

3. 技能培训:针对村内种养殖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3期种养植技能培训,预算资金为15万元,预计培训服务400余人次,以便实现闲置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4. 基础设施建设:

- 农村饮水:201x年计划实施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度达4公里,新建设800立方米的蓄水池,投资合计60万元。

- 通村公路:201x年修通XX至高亚的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投资40万元,总计240万元。

- 村寨道路硬化:计划在20xx年硬化村寨道路7公里,预计投入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1. 健全工作机构: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责制。驻村工作组将充分认识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将其作为重要事务进行高度关注,确保各项工作不走形式。

2. 责任分工明确:

- 对于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其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步推进落实,确保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和参与人员。

-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各类扶持资金与贷款,同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在工作中落实不到位的人,给予相应的追责与考核。

通过以上措施,XX村有望逐步脱离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3篇:村庄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报告

大元村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大元村坐落于乐安县鳌溪镇的南西方,整体地形以山地和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为稀缺。气候条件为带季风气候,适合多种粮食作物如水稻、土豆和红薯的生长。同时,土壤以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沙土为主,非常适合于烤烟、辣椒以及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栽种。

大元村是鳌溪镇下属的十八个村之一,现有人口达1387人,耕地面积共计1420亩,村内共有干部4人,其中农村干部有3人,设有1个党支部,12个自然村和8个行政组。大元组作为村庄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资源。而其他组,如山下组、排下组和小代坊组,则主要致力于蚕桑的培育,拥有一批种植大户如刘秋华和平中华等。大元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前景良好,这将为村民们向小康社会迈进提供迅速的推动力,实现更富裕、文明、法治、民主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

大元村的贫困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分布广泛,居住条件差:大元村辖区包括12个自然村和8个行政组,其中大部分行政组位于偏远的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限于交通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村庄分布不集中,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贫困,许多家庭仅能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维持生计,生活条件堪忧。特别是在陂下、竹员和新树岭等行政组,零散人口多,但贫困程度高。

2. 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大元村经常遭遇泥石流、干旱及冷冻等自然灾害,给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导致返贫现象严重。

3. 部分人群缺乏脱贫能力:在贫困人口中,有部分为聋哑人、癫痫病患者、残疾人及智障人群,他们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的帮助。

4. 发展水平滞后,财力紧张:大元村位于山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源投入不足,地方财政几乎无法支撑扶贫开发的需求,然而,仅依靠财政救济显得十分微薄,急需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

5. 社会民生事业落后:村里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教育和医疗条件较差。大元村缺少村级卫生室,居民无法在村内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导致居民的生活负担加重,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致贫原因分析

对大元村的贫困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致贫原因:

1. 资金缺乏和技术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种植技术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 居住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贫困人口分布广泛且居住偏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3. 频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村民的生活环境异常恶劣,突出返贫问题。

4. 传统农业观念:以往对于农业的耕作方式比较固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重大挑战。

5. 交通与地理限制:受交通不便和地理环境影响,村庄的发展相对滞后,资源的获取受到限制。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面对众多的困难,以下问题急需解决:

1.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加强乡村之间通行道路的硬化,包括危房和牛栏改建等,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农村环境,增强生产和生活的质量。

2. 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大元村共有79户贫困户,涉及278人。需要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力度支撑贫困家庭,特别是针对无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并助力一般贫困户解决基本生活需求。

3. 扶贫项目的支持:推动整村开展扶贫计划,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4. 产业发展扶持:加大对农业产业的财政投入,解决民众融资困难,扶持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必要的硬件改进。

5. 种养殖技术培训:加强对村民的技能培训,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收入增长。

五、帮扶计划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推动大元村早日脱贫,特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1. 产业发展: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村民需求和地理条件,每年进行轮作,计划在古罗江组实施100亩桑叶种植,并对种植大户提供资金扶持。

2. 技能培训:针对传统农业技术的短缺,开展烤烟、蚕桑等相关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实用技术。

3. 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元组计划新建一座现代化桥梁,预算82万元,同时进行小代坊至塔元路和陂下至芦元路的水泥硬化,预计投资75万元,解决数百户人家的出行问题。

六、工作要求

1. 协调与组织:村干部需积极协调各方支持,帮助村民解决产业扶贫项目中的难题。

2. 高度责任感:认真对待精准扶贫工作,将其进行详细规划和组织,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 反馈与调整:村两委与工作组需紧密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按月上报工作进展,并对不力者追究责任。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大元村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更加富裕和幸福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