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共卫生计划工作安排
一、建立健康档案体系
聚焦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群体,为社区常住居民设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并逐步推进信息化管理。目标是年内城市居民的建档率达到60%,农村居民达到50%。
二、健全健康教育与宣传
在各社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每年不少于六次。乡级组织健康教育讲座至少12次,村级6次。全年播放健康教育音视材料不少于六种,并开展不低于九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三、实施疫苗接种
依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
四、加强传染病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与防治相结合,确保及时上报传染病病例,不得迟报、瞒报或漏报。积极开展疫情排查,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处理与流调。保证疫情报告率和时效性达到100%,推动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五、儿童健康管理
为辖区0-6岁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实施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监测。提供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健康指导,城市儿童保健管理率力争达到95%,农村达到85%。
六、孕产妇健康服务
为孕产妇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体格检查,开展至少五次孕期保健与两次产后访视,力争城市孕产妇管理率达到95%,农村达到85%。
七、老年人健康管理
建立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体检,并提供疾病预防与自我保健指导,理想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目标是城市50%,农村30%。
八、高血压患者管理
为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提供指导,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慢性病管理。进行年度健康体检,定期随访。高血压管理率力争城市达到50%,农村达到30%。
九、糖尿病患者管理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慢性病体系,进行年度体检及定期随访。目标是城市的糖尿病管理率≥60%,农村≥30%。
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与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随访和康复指导,以确保管理率≥50%。
十一、卫生监管与服务
对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水卫生及学校卫生等领域进行定期巡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监察机构,协管报告率达到100%。
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
根据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理念,着眼于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享有全面的基础卫生服务,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确保农村居民的卫生安全保障。
二、村级公共卫生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
1. 各社区需要将公共卫生工作提升为重要议程,成立专门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年度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成员,设立工作办公室,负责落实政府下达的任务与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开展实施。
2. 社区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与基层卫生所需通力合作,确保各项公共卫生工作顺利推进。
三、确保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目标与任务
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服务、防疫与保健等多方面。
(一)健康教育
每季度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需结合季节变化,使其具有针对性。每次课程参加人数需达到50人以上,宣传栏内容应实用且及时更新,并做好照片记录。
(二)健康管理
1. 要求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90%,档案内容需详尽无缺,准确记录。
2. 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儿童接种、孕产妇管理等工作,确保信息完整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形成动态的家庭健康信息系统。
3. 每季度组织上门访视服务,访视率需达到95%以上,对于慢性病与重点疾病的访视需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汇总上报数据。
(三)基本医疗服务
制定完善的制度,确保医疗服务遵循技术操作规范,合理收费并执行医疗优惠政策。
(四)合作医疗服务
1. 卫生所医务人员需熟练掌握合作医疗政策,确保85%以上的农民知晓相关政策。
2. 每季度公开村内参合人员报销情况,准确管理参合人员名册,确保记录完整。
(五)妇幼保健
1. 加强对孕产妇及儿童的系统管理。
2. 按时向上级报送孕产妇与出生儿童的信息,并及时纳入管理系统。
3. 每月开展至少4次的入户访视,定期进行宣传活动,每年计划6期。
(六)防疫工作
1. 加大卫生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提升居民防病意识。
2. 按时进行儿童疫苗接种、疫情上报、冷链管理等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3. 每两个月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全年6期。
(七)慢性病管理
1. 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健康档案。
2. 每季度定期进行随访,并每月开展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共12期。
(八)食品安全
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卫生的监管,确保卫生信息及时上报,减少安全隐患。
(九)报表与数据的及时上报。
(十)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类临时工作任务。
一、推动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设置健康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相关信息,确保每户家庭能获得健康教育资料,积极开展新型医疗和疾病预防的宣传工作,同时进行育龄妇女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咨询与指导。
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协助医疗机构开展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工作,提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技术培训;负责或协助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和治疗等防控措施。同时,加强疾病监测和应急处理工作。
三、协助重要传染病防治:
重点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及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同时开展肠道、呼吸道及寄生虫等各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四、提供妇女健康保健服务:
实施全面的孕产妇保健管理,包括提供5次产前检查、3次产后上门服务以及1次产后常规检查,每年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1次常见妇女病筛查。
五、强化儿童卫生保健服务:
为0-7岁儿童免费提供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一类疫苗接种服务,确保高标准的疾病监测与报告,推进儿童综合保健管理,0-3岁儿童需在首次体检时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完成8次健康检查。
六、开展慢性病和老年人动态健康管理:
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精神病患者提供咨询与治疗指导,特别是为60岁以上老人、低保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实施动态管理和定期随访服务。
七、加强社区卫生监督与监测:
开展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及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与监测工作,确保居民的健康环境。
八、完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上报:
及时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监测食物中毒、职业危害、饮用水污染等信息,以及出生、死亡和外来人员信息的实时更新。
标题: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计划
内容:
(一)继续推进20xx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各项落实。20xx年是服务均等化日益巩固的一年,任务十分繁重。因此,乡村医生需在3月底之前,对前阶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包括建档人数、慢性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儿童及孕产妇数据等。自4月1日起,开始实施入户年度体检工作。各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应按规定任务进行合理安排,并确保各项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二)完善对已管理对象的规范化管理。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需按要求及时归档,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及0-65岁老年人的随访工作需进行合理安排,分类登记管理,及时分解任务,指导健康随访活动,并规范各种表格的使用,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三)强化健康体检服务。对已建档但未进行体检的居民,应根据要求科学安排,注意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实施入户或集中到卫生所体检,以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乡村医生需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与片区人员配合,提前规划,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实施。
(四)加强健康教育活动。依据防保站及村卫生所的考核标准,明确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及宣传栏建设的具体内容,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及时更新宣传栏信息,重视日常健康教育创新与深化,推进重点人群及场所的健康教育活动,特别注重村卫生所的健康教育,并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五)深化站内职能分工,增强团队协作。对均等化工作的细化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实行责任到人,确保每位职工都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与他人保持密切联系,全面指导建档工作。对每位职工的检查记录和督导记录进行记录,制订详细的乡村工作记录。
(六)夯实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各类基础资料的整理,通过档案化管理进行系统分类,防保站和村卫生所应设置专门档案柜。加强报表指导工作,及时上报各类工作报表,依据考核标准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深入发现不足,完善日常工作,提升工作效果,以推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