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25年应急管理发展方案
内容:
一、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各级责任担当。
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升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卫生防疫等各类工作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由主要领导负责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同时,需总结成功经验,鼓励创新,探索有效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的方案。基层领导要切实强化对本单位应急工作的管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明确分工,加强制度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确保应急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应急知识的普及与培训体系建设。
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材料等多种渠道,加强应急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各个村社要利用活动场所,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增强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学校要积极落实公共安全教育相关政策,将应急知识融入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应急能力。同时,对镇级应急小组的成员进行实战化培训,生产企业也应当依法组织员工参加应急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规范和应急处理技能,从而维护生产安全。
三、强化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预案的易用性和实操性,修订完善现有预案,确保责任分工、核心任务、处置程序等明晰可操作,并制定简明的预案版本,做到全面覆盖。针对辖区内常见突发事件,组织高参与度的应急演练,以提升应急联动和应对能力,确保在真正发生事件时能快速有效响应。
四、建立健全应急保障体系,规范应急队伍建设。
持续增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置必要装备,以提升救援效率。镇武装部、农业服务中心、卫生院等部门需补充专业救援力量,其他单位可建立自己的专业或兼职救援团队。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需重点加强志愿者、消防、医疗救援等应急队伍的发展。同时,推动不同应急队伍之间的协作,通过联合培训和演练,提升综合应急、协同作战能力。
2025年环境应急管理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为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我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将以“防控环境风险、保障公共安全”为核心目标,围绕“水源保护、空气污染防治、企业合规管理、化工园区风险治理、应急队伍建设”等五大重点领域,构建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我市生态环境安全持续稳定。
二、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水源保护及应急管理。配合水利等政府部门,推进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由环境监察团队参与监督。
二是制定大气污染应急策略。完善《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并呵护重污染天候的应对机制,联合相关部门迅速应对空气质量的异常情况。
三是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按照省厅的指导思想,逐步开展企业环境安全标准化建设,争取年底前实现至少一家高风险企业达到验收标准。
四是增强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监测能力。携手经济开发区进行环境风险应急演练,付诸实践,检验应急响应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五是推动环境应急管理标准化进程。依托省厅的标准化管理文件,制定建设方案,争取在年底完成环境应急队伍的标准化验收,全面提升技术实力与应急响应水平。
三、其他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应急值班和信息报告。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准确记录突发环境事件、饮用水监测及季度报告,确保“第一时间反应”的工作机制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应急预案的执行与管理。严格按照省厅的相关文件,修订本级环保部门的应急预案,确保3-4家重点企业的预案在年底前完成备案。
三是推进环境应急保障能力的提升。继续壮大应急救援队伍,通过增加专业人才和设备,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建立专家咨询库,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响应。
四是完善环境应急培训与演练机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提升应急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定期举行应急演练,以提高各类企业的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
一、强化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
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构建一个集危险源监控、重点企业监管、应急指挥、日常业务管理及视频会议系统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并确保与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其他相关部门需建立覆盖本行业重点监管企业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将县和企业层级的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平台进行整合,随时监控重大危险源;同时,建立各类数据库,构建完整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数据库支撑系统,并建设分级决策指挥系统,实现各级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确保县、乡镇和企业的安全监管机构之间数据、语音、视频交流畅通。
二、优化应急预案管理
严格落实国家安监总局的各项规定,发展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妥善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审、备案、演练和培训。
(1)加强预案的编制与评估,各级部门需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制订适合自身需要的综合及专项应急预案,提升预案质量,确保其科学有效。针对高危行业中的重要生产设备、隐患及危险源,量身定制相应预案,做到全面覆盖。要确保企业及社区、学校等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形成系统化的应急预案链条。
(2)强化应急培训和宣传,将专业知识纳入法制教育,推动公众认识事故预防、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的普及,同时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应急技能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必需的处置措施。
(3)促进预案演练,各级单位需依照“贴近实战”原则,定期组织演练活动以检验预案有效性,确保演练过程有记录有档案,提升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恪守“属地为主、科学施救”的原则,强化事故处置的主体责任和组织指挥,确保协调有力,提升各种应急队伍与资源的调度能力。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明确分级指导,定期评估与奖励,加大落实力度,并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发布,提高应急反应工作水平。
四、深入推进应急管理执法检查
创新执法检查方式,强化属地监管与执法监督,提升执法的规范性和严厉性。县安监局需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重点关注规章制度、应急管理和培训等领域。对未严格执行管理规定的单位,要依法查处并建立违法信息库,增强社会震慑力。
五、强化应急值守与信息报送
建立健全应急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守机,通信畅通。严格实施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发布应急联系方式,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启动预案,做到及时准确报送事故信息,防止瞒报、漏报等行为,确保应对措施有效。
2023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一)强化隐患排查与治理措施。针对各类隐患,持续进行清单化整改,实施精准对接,定期开展工作回顾,以提升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
(二)提升重点领域事故预防能力。深入学习“5.30”事故的教训,贯彻执行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全面开展重点行业的检查与整治,确保各项主体与监管责任得到落实,最大限度杜绝事故风险。
(三)稳妥推进防灾减灾各项措施。以“防汛抗灾”为核心,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认真做好强降雨的防御工作,强化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机制,确保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实施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基于“夯实基础、提升质量、长远规划”的方针,认真分析我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善策略,将工作任务和进度细分至每一个环节,进一步修订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方案,做到逐项跟踪落实。
(五)强化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推进县级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全面实施重大危险源的视频监控与预警,确保企业能通过线上监测进行及时响应,线下落实精准执法。全面开展安全知识的普及,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与家庭,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与消防安全意识。
2024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一、基本思路与目标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为原则,进一步优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加强社区应急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各类应急预案的完善与实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与应急资源调查;增强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逐步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二、具体措施
(一)强化应急管理,健全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岗位职责,以建立有效的工作体系,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二)完善应急预案,畅通信息沟通,提高演练频次。
1、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潜在的突发事件制订相应应急预案,结合时事对现有预案进行合理修订,并做好相关备案,确保预案覆盖所有可能情况。制定相应的演练方案,确保在突发事件中社区的安全整治。
2、加强信息渠道的管理与维护,保持动态监测。
3、加大应急演练力度,提升整体反应能力。
(三)强化应急保障,提升处置效率
1、组建专业应急分队,进一步增强救援能力。
2、加强对应急资源的有效管理,全面梳理人力、物资等各类资源,进行统计登记与分类处理。
(四)加强监督与隐患排查,做好预防工作
1、加大对潜在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
2、优化信息报送机制,确保隐患信息及时上报。
(五)加强宣传,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1、围绕常见公共突发事件,定期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提高干部及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2、推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四进”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宣传方案,通过多样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及企事业单位广泛宣传。
3、结合社区特点,制定深入的应急管理宣传推广计划,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活动。
三、工作要求
1、根据街道的应急工作部署,强化领导责任,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以保障人民生活财产安全为核心,提升应急管理效率。
2、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增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预案体系及物资储备工作。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预案联动、队伍联动,物质共享与信息互通,全面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的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