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设计的功能与情感:茶咖具的设计

设计的功能与情感:茶咖具的设计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日用陶瓷产品中的茶咖具,功能在设计时是必须考虑的,又由于茶咖具在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和装饰的双重身份,根据使用者使用要求而进行设计是设计者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方面。茶咖具就是典型的代表。

设计的功能与情感:茶咖具的设计

Functions and Emotion of Design:Design of Coffee Wares

阎飞 Yan Fei

阎飞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日用陶瓷产品中茶咖具的设计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后得出结论,随着社会生活层次日益丰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因此,在茶咖具的设计中已不能仅着重于设计单纯的使用功能,还需在满足消费者实用需求的同时注重产品内在的精神功能。

关键词:功能 情感 茶咖具

引言

设计的范围很广,对日用陶瓷产品来说,造型需要设计,装饰画面也需要设计,甚至使用方式、配套配件、包装也需要设计。在现今社会,已经解决温饱的人们已经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在选择日用陶瓷用具时不单单注重使用,也非常注重审美的适用与需求,也就是说在购买日用陶瓷产品的时候不仅考虑到物质功能,也同时考虑到了精神功能。日用陶瓷产品在某种环境和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实用品而转化为一种情感的寄托。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设计不同寻常的东西,还要考虑实用与审美的结合,要赋予产品一定的审美情感,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要考虑到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作为日用陶瓷产品中的茶咖具,功能在设计时是必须考虑的,又由于茶咖具在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和装饰的双重身份,根据使用者使用要求而进行设计是设计者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方面。

1.茶咖具概述

自陶器产生以来,陶瓷的实用、美观等特质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位置,直到现代仍然经久不衰,上至航天飞机、卫星火箭等高尖端产品,下至碗盘、杯子、壶等生活用品,真可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咖具就是典型的代表。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茶具,最早是汉代的传统青瓷茶具,唐代时,在河北的邢窑生产的白瓷茶具,精巧雅致,适合各类茶叶,得到广泛使用。同时还出现了有色釉瓷茶具,例如黑瓷茶具,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瓷器茶具中最大的品种。后来出现的以陶土材料制作的紫砂茶具也红极一时。明代以来,青花瓷器在江西景德镇批量生产,而以此为装饰的茶具因其特有的白地蓝花装饰而受到大众青睐,到今天仍然被使用。

咖啡具最早出现在欧洲,这与当时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较早设计生产咖啡具的是在18世纪德国的萨克森州,欧洲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器皿,之前都是使用陶炻器为材料来生产,后来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继而有了骨质瓷的出现,使得欧洲的瓷器更具特色,在英法等国,由于生活习惯使然,喝下午茶蔚然成风,专用的红茶茶具也逐渐流行起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咖啡具和红茶茶具也慢慢传到了东方,因其两者的形式、配套和使用的多样相似点,统称为茶咖具,发展到现代,逐渐和东方茶具形成一个种类,也统称为日用陶瓷产品中的茶咖具。本文就是围绕这类茶咖具的使用要求和情感要求来分析和解决其对造型设计的影响。

2.茶咖具的基本使用要求对其造型的影响

茶咖具的基本使用要求为:方便清洗;便于端拿使用;便于存放、包装;不易磕损;不易藏污等。在配套方面,咖啡具因为使用和饮食习惯的不同,除了壶和杯子等基本件以外,在整套搭配中还多了糖缸和奶杯;茶具相对简单,一般都是壶与杯的组合,有的附加有茶叶罐,而功夫茶具在当今已经成为独立的一支,除了配壶(或者是盖碗)、杯之外,还有闻香杯、茶海、茶盘等。

茶咖具的主要物体是壶,壶的结构包括:壶体、壶钮、壶盖、壶嘴、壶把、壶足等,这几个部位的完美组合才能真正使壶即方便实用又美观。

(1)壶体主要考虑容量问题和表面不易藏污,造型变化也非常的多,如果想作表面肌理效果的装饰,需要考虑是否容易清洗。

(2)壶钮要求便于捏拿不伤手,故而设计时要注意规整性和防止滑落的问题。壶盖的作用为防尘、保温,为了使用方便以及在使用时不易掉落,需要壶盖和壶口之间规整严密,有些情况下还需要在壶盖子口上设计安全卡口,除此之外,还要预留出气孔,保证一定的透气性,以便壶内液体顺利的流出。

(3)壶把要求端拿稳定,省力,不烫手,不滑手,方便斟水。随着技术的进步,茶咖具的把手可以使用各种材质,如陶瓷、金属、竹木、绳编等。陶瓷耳把大多采用耳形、“7”字形和圆形,因为握力点在上端,端拿省力,也有的设计成提梁方式的提拿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使茶咖具整体感更强,端拿也稳当,但同时也需要适当的宽度以适应手的握拿能力。另外在现在的设计中,特别是茶具设计中柱式把的使用开始流行。

(4)为了防止壶足烧成时变形,一般都采用圈足的形式处理,即使是高足的话也不要过小,以免导致器物在烧成时变形,而且在使用中足底过小也不稳定。在现代的茶咖具设计中常常在壶足底圈做出倒U字形开口,这样有利于壶底部的水分蒸发,从而避免端拿时由于壶底足与所接触的台面间形成真空而提不起壶体。(www.xing528.com)

(5)为了使水流流畅,壶嘴的嗉部不宜过窄或过粗,否则只会使水流出太慢或太猛。壶嘴的角度,也就是壶体的中轴线与壶嘴轴线的夹角,需要在35°~45°为宜,为了防止变形和磕损,角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否则斟水倾斜时容易掉盖,水会从壶口流出,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壶嘴的高度应与壶口或壶肩相当,太低、太高都不适宜倒水。为了防止涎水,所以壶嘴唇部一般设计为棱角形或者U字形弧度,这样减少水滞留时间,出水相对集中,或者对壶嘴唇部做修薄处理也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相对于壶来看,杯子的设计相对要求较少,主要要求容易端拿、饮用,方便摞叠、存放,易于清洗等。还有,杯口不宜做釉上彩镶边装饰,因为镶边使用时间过长颜色会剥落。在公共场合或聚会的情况下,杯子可能因为使用的人较多而出现拿错杯的情况,如果通过在杯身上作有标识的人性化设计,可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杯托碟要求可以平稳地安放杯子,所以在碟中心设有圆凹圈,称为“月心”,使杯子在其中不易滑动脱落,这要求杯子的足圈和碟子的“月心”互相吻合。碟子的造型多种多样,一般和整体设计相呼应。另外,在某些需要摞叠存放的场合中,杯子的口径要求与碟子的底径能相互扣合,这样便于稳定的存放,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茶具中,茶叶罐是特有的,它的形式要求与咖啡具中的糖缸差不多,为了方便更好地放置茶叶,要求罐口密封性好,不透光。

咖啡具中,因为饮食的需要,需要有盛装糖和牛奶的器物,分别是糖缸和奶杯。糖缸为了便于取物,口径相对要大,多为矮型。为了使用卫生,一般都附加有盖,但盖子口不易过长,为了放置舀糖的小勺或夹子,可以在盖边做一个缺口。奶杯的设计主要在流,要求倒流顺畅,通常是U形,流水相对集中,而且器形相对要高。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明确知道日用瓷的设计不是随心所欲的,这个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个方面的限制才能在设计中海阔天空。

3.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与造型设计

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平常人对于日用瓷,特别是茶咖具的使用主要是提拿、倒水、清洗、存放等,使用要求轻巧、舒适、方便、美观。

但是具体到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人群来说,他们又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要求。从年龄层次来分析,例如儿童用的咖啡具,需要整套器皿做圆角处理,采用柔和而细腻的形体和构件,为的是不伤及小孩的身体,使用起来也相对简单方便、不易破损。如果为年轻人设计,就应该考虑到他们喜欢经常聚在一起,茶咖具就需要设计有识别功能的用具,这样不至于拿错杯子而误饮,还有容量相对要大,造型要求现代感强,式样新颖独特,简炼优雅。老年人使用时,因为动作不太灵活,需要壶体轻巧易拿,端拿倒水方式简单易操作,不易掉盖,杯身也宜轻巧,好拿。

从地域方面来分析。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与东方人不同,所以饮用咖啡和茶时喜欢加糖和鲜奶,有的为了情景的设置,还加有花插的设计。东方流行传统复古的造型,使用茶咖具,特别是咖啡具的时候,喜欢加糖较多,所以糖缸的使用比较突出,茶具的使用不同于西方,只需配置茶叶罐就可以。因为有品茶的习惯,整套器型都无需过大,壶和杯子的容量要偏小。而对于另外一些特殊的消费群体,需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残疾人,需要对他们使用的茶咖具进行特别设计,以方便其使用,也体现出设计师对残疾人群的人文关怀。例如由德国费斯南德公司设计生产的ZEN茶具就是一套无需提拿的按压倒水方式的器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类人群因为使用不便带来的麻烦。

其他方面。在现代生活中,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家用设施不断电动化,就有了需要茶咖具适应微波炉、洗碗机、消毒柜等现代家用电器的设计要求,这也是使用功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结语

茶咖具的制作设计,不仅与茶咖具不同使用部位有关,也与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要有关,制作工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造型是为功能服务。造型始终受其功能设置的制约,外观造型只有在经过功能设置后才能给造型下定义,才能再考虑它的形状位置,也就是说功能决定造型的产生。功能设计需要不断地细心研究和发现,而造型设计则与之相随,造型的定位要与其功能协调统一,而且不能违背功能设计的原则和需求。总之,造型设计所做的就是使具备一定功能的器物更加完美,这两者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用瓷。

参考文献:

1.罗森著.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李正安著.陶瓷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3.李雨苍著.陶瓷造型设计.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

4.克里斯·莱夫特瑞著.陶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