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在美的分类,语言美及精神美的分析介绍

内在美的分类,语言美及精神美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内在美是人的精神、心灵方面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性格等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它包括语言美、精神美、情感美、人性美、人格美、行为美等。内在美是本质的美,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没有内在美,一切的外在美都是不完备的。这是“语言美”一词的发端。语言是思想的外化,语言美是交际的必要手段,是心灵美的直接体现。在季先生的精神世界里,情是第一位的。④内指新奇是语言内容美的升华。

内在美的分类,语言美及精神美的分析介绍

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也说过:“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才华、气质和品格。”人的内在美是人的精神、心灵方面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性格等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它包括语言美、精神美、情感美、人性美、人格美、行为美等。 内在美是本质的美,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 没有内在美,一切的外在美都是不完备的。

2.2.1 语言美

1)语言美的含义

古希腊德谟克里特说:“一篇美好的言辞并不能抹煞一件坏的行为。”这是“语言美”一词的发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 俗话说,“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外”。语言是思想的外化,语言美是交际的必要手段,是心灵美的直接体现。 豪爽者,言之慷慨激昂;豁达者,言之机智幽默;深沉者,言之委婉含蓄;活泼者,言之声情并茂。

2)语言美的表现形态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和具有不同文化素养、思想情感、道德品质、语言表现力的个体,其语言美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的内容美

①准确真实是语言内容美的前提。“人美在心,话美在真。”据事实、讲真话,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格美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讲真话,不敢讲真话。

谈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一位德智兼备的长寿老人——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就是一位敢于讲真话的人。十多年前,他在散文《三个小女孩》里细致描写了与三个小女孩的故事。他奇迹般地赢得了三个小女孩的欢心,她们发自内心地热爱他。 在感动之余,他喃喃发问:“她们为什么对我有这样深的感情?”答案很简单:“孩子的眼晴天生能辨认好人与坏人。”

一生坎坷,不改赤子之心。在季先生的精神世界里,情是第一位的。 讲真话,用真挚的感情待人,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爱国、爱人类之情,都是如此。每一个接触过季羡林先生的人,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真诚、纯粹、坦荡,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②生动形象是语言内容美的重要体现。 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我们都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力求生动形象。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有叶圣陶的写景诗歌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这首诗歌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作者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瀑布的美丽、壮观,如“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千丈青山”“一道白银”“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等,透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敬仰之情也跃然纸上。

③完整流畅是语言内容美的基本要求。表意完整,情感如滔滔江水侃侃而至,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享受。

品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有这种感觉。作者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着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美丽的景色应该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吧? 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自始至终,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天然地融为一体。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在那幽径上走着的仿佛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真是一种精神享受。

④内指新奇是语言内容美的升华。这里的内指新奇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言外之意。 美的语言是经得起推敲的,是受得住历史的洗礼和时光的积淀的。 我们要善于发掘语言中的含蓄、象征等隐蔽的形象和意义,因小见大、举一反三。

且看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柱其间。”这里描写的虽然只是生动雄伟的山的形象,然而,在我们的头脑中出现的不仅仅是高山的雄姿,更重要的是具有擎天力量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英雄形象。

谌容的《人到中年》,再现了一位“用瘦削的双肩,默默地承受着生活中各种突然的袭击和经常的折磨”,长年累月、酷暑严寒,劳碌奔波于医院和家庭之间,以她那颗温柔贤惠的心爱她的孩子和丈夫,以她那善良的人格、无私的精神和非凡的才智给病人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的形象。我们也能够从中读出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生活清贫、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埋头苦干的中年知识分子的艰辛人生

(2)语言的形式美

与人交谈时,要诚恳、自然、大方、谦逊、文雅。言语和气亲切,表达清晰得体,态度认真,精力集中,耐心听取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对方或随便插话,也不指手画脚。

交谈中若意见不一,要保持冷静,或回避话题,或以委婉、商量的口气说出自己的意见,或用幽默、机智的话语化解矛盾。高雅的谈吐,用词得体、优美,内容丰富、广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谈吐与人的学识、智慧密切相关,高雅、机智的谈吐也是博学多识和智慧机敏的表现。

周恩来总理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外交场合的谈吐机智而有风度。 据说,在一次国际交往中,有人问周总理:“听说中国有很多马路,我想请教一下,中国的马路是不是马走的路啊?”周总理庄重地说:“我们中国确实有许多马路,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周总理的回答机智巧妙,既没有直接伤害别人,又含蓄地反驳了对方,显得很有涵养。

(3)语言的艺术美

语言的艺术美包括人物语言的准确、鲜明,叙述、描写、议论语言的生动、形象、个性化,以及美的意境创造等,是构成语言艺术表现力、感染力、艺术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语言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

王维是意境创造的大师,苏轼以“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给予了高度评价。 王维长于意境,其中《塞上》一首最为令人惊叹。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 “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正如《红楼梦》里香菱所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2.2.2 精神美

精神美,和物质美相对,是各种美的思想、美的情操、美的道德的综合。 精神美是物质美的深化,美的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助推器。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现今社会,精神美显得尤为重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3月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针对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三严三实”的建设纲要。“三严”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实”指的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焦裕禄同志人生本色的真实再现,是对焦裕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的高度概括,也是当前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修身、做人、谋事、进取的重要精神灯塔。焦裕禄精神就是对精神美最有力的诠释。

美的精神可以穿越时空,可以跨越国界,是永垂不朽的。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白求恩同志离开我们已有70余载,但是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仍然光芒万丈。 白求恩精神已经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界的一面光辉旗帜。 任时光流逝、岁月荏苒,它都是不朽的,将继续感染和震撼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2.2.3 人性美

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人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人们几千年。 从孔子提倡的“人之初,性本善”到荀子的“人性本恶”论,直到今天,争论也从未停止。

我们认为,人性本是空白的,人的一切善恶行为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这样,加深对人性美的感知,提高和完善自我的人性,弘扬人性美的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看来,人性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的万世根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明确地将人类社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诚信”,作为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之风尚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

墨子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与人交往,贵在诚挚守信,不欺诈、不爽约。诚则感人,信则得人。 坦诚相待,是人性美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诚,才能够敞开心扉,让人审视、了解,获得信任和支持;只有诚,才能使金石可镂。 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管“教人求真”,还是“学做真人”,诚信都是不可或缺的。

与人交往,更贵在守信,要懂得取信于人。 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言而无信,则所谓的真诚、友善、正义、信任、谦让都是空谈。 失信就是失败,信用就像一面镜子,一旦有了裂缝,就不可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拓展阅读]

故事一: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摘自东南网“诚信轶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很快就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西面少数民族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故事二:晏殊树立信誉(摘自百度文库)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14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1000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作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友善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 俗话说:“言之美,美在真;人之美,美在善。”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崇尚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友善,意味着要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古代先贤对此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 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荀子更是明确地强调了友善的重要性,他说:“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别人必将友善待他,整个社会才会和谐进步。

友善,也倡导乐于助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能够无私地对身处困境的人施以援手。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涌现出了一大批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他们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肤病防治所治疗麻风病的医生肖卿福,不仅治人,更在医心。 他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他让阳光重新照进了被夜幕和大山围困的村庄。肖卿福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医者的誓言和使命,更用润物无声的友善温暖着世人的心田。

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即使残年风烛,仍要用他那病弱的身躯、苍老的手和高贵的心灵在人间写下大爱。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沓沓的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而这答案,岂止是“友善”二字能够诠释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事迹,岂是能用文字书写完的?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才是进步的,才是人心所向往的。

[拓展阅读]

故事一:六尺巷的故事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安徽桐城的老宅与叶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块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 后来邻居叶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 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叶家。

张英大人阅读了来信后,只是释然一笑,旁边人都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写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家人读了张英的回信,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让邻居一家人深受感染,也主动把围墙向后退三尺。

图2.2 桐城的六尺巷(图片出自百度图库)

就这样,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叶家的一半,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邻里友善,才能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故事二:善待他人,受益无穷

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胡佛,有一次飞回洛杉矶,在距地面90多米高的空中,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着陆。胡佛立即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他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 当他召见那个负责保养的机械工时,对方已吓得直哭。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佛的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了。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虽然维修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过失者的心理。 当对方因出了严重差错而痛苦不堪时,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给予宽慰,使其恢复自信和自尊。 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 试想,如果胡佛愤怒地斥责这位维修工,甚至不依不饶地追究他的责任,那么很可能会彻底地毁了他。 可见,面对同一件事,以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就会有迥异的结局。 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

故事三:谁更有力量

一天,太阳和风争论究竟谁比谁更有力量。

风说:“你看下面那个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可以比你更快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说完后,便使劲儿向老人吹去,想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它越吹,老人将外套裹得越紧。

后来,风累了,没力气再吹了。这时,太阳从云的背后走出来,将温暖的阳光撒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就开始擦汗了,并把外套脱了下来。

于是,太阳笑着对风说:“其实,友善所释放的温暖比强硬更有力量。”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3)自尊

自尊就是自我尊重。尊重自己,是做人所必需的一种心理,也是社交所需要把握的底线,自尊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 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的需要,都有权利知道自己在团体和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权衡自身的价值。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富兰克林也曾说过,“站着的农夫要比跪着的绅士高得多”。古代晏子使楚,巧言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史实家喻户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流传万代。 徐悲鸿留学巴黎时,受到法国人的侮辱,伤害了他的尊严,从此便发愤图强,与洋人比试画画。 他经过不懈努力,成为大画家,为祖国、为个人争了光,也向世界宣告: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自尊,是一个人灵魂的伟大杠杆;自尊,才会尊人,也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以自尊获取他人的尊重,这才是人格魅力的体现。

[拓展阅读]

自尊自信的华罗庚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他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因为左腿的关节变形,他瘸了。

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失去双膝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在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后来,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在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自信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其中获得成功。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 缺乏自信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 所以,没有自尊、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4)宽容

宽容是心境,是涵养,是境界;它是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为人的胸怀。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宽容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宽容也是“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豁达。法国作家雨果有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的确,大其心,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才受天下之善;平其心,方可论天下之事。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

[拓展阅读]

故事一: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人叫杨戏,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 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故事二:楚庄绝缨

某天,楚庄王宴请文武百官。席间,他让自己宠爱的许姬给大臣敬酒助兴。 突然,一阵风将大厅内的烛火吹灭,黑暗中许姬感到有人拉住她的手。 许姬恼怒中顺手扯断了那人帽子上的缨饰,悄悄告诉了楚庄王,要惩罚这个大臣。

楚庄王却下令暂缓点灯,并要求群臣全部拽断帽子上的缨饰,尽情狂欢,只字未提此事。

次年,楚国与郑国交战,副将唐狻出生入死,为大败郑军立下战功。 楚庄王要重赏唐狻,唐狻跪倒在地,说战场上置生死于度外,实乃报答楚庄王昔日“绝缨掩过”的恩典。

人性之美还表现为自信自强,悦纳自己、接纳他人,怀怜悯、同情之心,公平正义,积极进取等方面。人性美是社会美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美最有说服力的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