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仿古玉作旧出现人工沁色的观察

对仿古玉作旧出现人工沁色的观察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仿古玉除仿形制、纹饰外,还要仿沁色,人工方法使仿古玉也有“沁色”出现。可见对仿古玉上人工沁的观察是判断是否为古玉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的沁色是表里一致的,作旧烤色则往往只烤一个侧面的突出部分,雕刻的深凹部分则不易烤上颜色。对一些易熔的物质如琥珀等器物,为人工使其熔化后加染色剂,使色泽呈现斑片状,似乎为沁色入内,实为人工假沁,这种假沁颜色深浅不一为其特点。

对仿古玉作旧出现人工沁色的观察

如前所述,仿古玉除仿形制、纹饰外,还要仿沁色,人工方法使仿古玉也有“沁色”出现。可见对仿古玉上人工沁的观察是判断是否为古玉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观察。

(1)要观察玉的表皮与内部颜色的变化。真正的沁色是表里一致的,作旧烤色则往往只烤一个侧面的突出部分,雕刻的深凹部分则不易烤上颜色。又如烤色的仿古玉颜色部分,一般表面光亮而呈现过于枯黄或乌黑,颜色沿裂隙沁入内部,使表面颜色与相应部位的内部同样出现,这种不仅不是真正的皮子色,而且也并非土沁。

(2)如在玉器表面有经过烧烤过的细裂纹者为火烧玉。应观察一些深的粗裂纹是否为火烧的过渡形成,烧后质地变为疏松,颜色也变为白或黄白,还可见有未烧透的瑕疵点。这主要是用以鉴别仿鸡骨白,仿良渚文化出土器物的假沁。

(3)观察到玉器表面出现橘皮纹,纹中有铁红色锈及土斑,据史树青先生介绍,这是锈法作仿古玉的假沁,在天阴时颜色鲜艳;天晴时则稍有混浊是其特点。

(4)宝玉石器物上带有血红色丝纹者,有人称之谓“血沁”,天然“血沁”是否存在尚成问题,因为未曾发现过出土器物上的“血沁”,据研究表明红色丝纹为铁质,并非人血,这往往是人工染色或放入活猪、活羊肌肉中,稍久后血液渗入器物中的结果。这种红色丝纹的特点是颜色不均,而且沿玉质的裂隙分布。

(5)对一些易熔的物质如琥珀等器物,为人工使其熔化后加染色剂,使色泽呈现斑片状,似乎为沁色入内,实为人工假沁,这种假沁颜色深浅不一为其特点。

应该看到作假沁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其假沁的共同点为颜色多浮在表面,而且颜色不自然,颜色多沿裂隙分布,分布亦不均匀,深浅也不均一,在玉器物的内部和表面,假沁经常颜色不一致,或有的颜色走不到裂隙的尽头,这些皆应仔细观察,同时配合仪器检测其成分变化,定出不同部位或相同部位的成分变化,予以分析对比,综合研究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小 结

(1)首先要了解我国珠宝玉石业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时代出现的宝玉石及铜器物的种类、玉质、形制、纹饰及工艺方面的时代特征。(www.xing528.com)

(2)对一件宝玉石器物要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观察:①品种用途;②玉质或质地;③形制;④纹饰;⑤工艺;⑥颜色;⑦次生物;⑧文字(铭文)及印章;⑨出土地点、环境、土质、气侯;⑩是否为仿古器物等。更要几方面综合考虑,方能较为准确地考虑判断成器的时代。

(3)各个朝代的宫廷器物总是优于普通民用器物的,所以宫廷御用宝玉石往往是一个朝代有代表性的珍品。

(4)各个朝代的宝玉石器物其形制、纹饰与雕琢技法、工艺总是继承着前代的遗风,所以一个朝代的初期作品,往往与前代的作品相一致,如果不加其他条件就比较难以判别,只好扩大判断成器时代的范围。如明末清初等。

(5)仿古器物的出现,给对古代宝玉石器物的检测、断代带来极大的干扰。直到如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但是还没有精密仪器能准确地测出各种真伪作品、器物的具体朝代及年代。因而积累经验往往是重要的一环。

(6)用现代科学手段测试,若配合使用X光衍射、红外图谱、电子探针或碳十四等手段测试、综合对比,有的还是较为有效的。近来还有人试探用拉曼光谱仪仔细寻找古代器物上雕琢时的刀痕遗迹、金属碎屑、极细微的金属物质,测其年代,探索时间差距。总之这类近代测试手段将会用于探索出有效的、准确的断代方法。

(7)古代宝玉石有仿古器物的存在,现代宝玉石也有处理、仿制、合成、人造、赝品之类出现,可见研究鉴别对珠宝玉石的作伪,将永远是珠宝玉石工作者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

李光红、施俊在著作中提到“唐创新,宋模古”;催建林在著作中则提到“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民国是骗”这几句话概括了千百年来古玉器、仿古器的发展概况。我们对古代宝玉石器物的发展历程应做些概略了解是应该的,也是很有益的。常言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