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al”源于拉丁语“corallium”。珊瑚(Coral)是一种海生无脊椎动物,属低等腔肠动物。它的个体有一个管状躯体,顶部有许多中空的触手,环绕其口部似花状。珊瑚为群体生活,是珊瑚虫分泌碳酸钙质为主的堆积物形成的骨骼,它死后新一代又在老一代骨骼的基础上生长,成为有枝叉的树枝状。它生活于海水之中,是以相互依恋的大量单体骨骼组成的群体,大量珊瑚群集组成珊瑚礁。据研究表明,珊瑚在五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大致相当于奥陶纪(但早期为单体珊瑚)一直延续至今。
据考古研究发现在25 000年前就有珊瑚饰品,在古希腊、埃及等文明古国的遗址中都发现有珊瑚制品。2 000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在欧洲珊瑚已被广泛应用。古代人们还把它当做医疗眼疾的药材,可明目、止血和镇惊。最近国外研究认为珊瑚可用于接骨、入药治疗高血压、冠性病、动脉硬化等病症。
珊瑚又是宗教信仰中的宠物,属佛教七宝之一,印度释伽牟尼佛寺中的宝塔,就是用珊瑚在内的七宝装饰的。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将其定为国石,印度人把它说成是佛祖的血,印第安人把它当做大地之母,日本人认为其象征着长寿,基督教人认为珊瑚是耶稣宝血蜕化而成,摩洛哥人甚至把珊瑚当做钱币流通使用。
我国了解珊瑚历史久远,早在《汉武故事》一书中就把珊瑚列入珍宝。晋代苗常言所著的《三辅皇阁》中的“积翠池”有谓“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株”云是南越王趟佗所献,谓号“烽火树”指的就是红珊瑚树。我国著名的古书《本草纲目》中曾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谓“珊瑚有红润色者,细纵纹可爱,有如铅丹色,无纵纹为下品。珊瑚所生盘石上如白茵,一岁而黄,二岁变赤,枝余交错,高三四尺;人没水以铁发其根,系纲舶上绞,而出之,失时不取、则腐畴”。可见我国古代早已对珊瑚的生成变化有所了解。
我国西藏的佛教信徒们,视珊瑚为如来佛的化身,红珊瑚为珍宝,用于祭奠。当前可见很多藏民身带红珊瑚、戴佛珠,作头饰、服饰、或作观赏之珍品。
在我国的药典中也记载着珊瑚有明目、清血、可接骨之功效。
珊瑚有6 000多种,常见的只有十五六种,按它的成分和颜色可分为两大类:即碳酸钙质珊瑚(又称钙质珊瑚)类和角质珊瑚类。
钙质珊瑚类
钙质珊瑚类主要为碳酸钙组成并含有有机质,但钙质珊瑚主要是细粒碳酸钙,性质类似于方解石,它也被称做含钙珊瑚,很受人欢迎,所以又称贵珊瑚类。可按颜色分为以下3个系列。
1.红珊瑚(Red Coral)系列
红珊瑚指深红、鲜红、淡红等各种红色的珊瑚,其中以鲜艳的红色最受人喜爱,如红辣椒,有“辣椒红”之称。有人专称它为“贵珊瑚”。有像红蜡烛颜色的珊瑚则称“蜡烛红”,深红色的称为“牛血红”,颇受西方人喜爱。红珊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海域,我国台湾盛产。我国台湾盛产深红色优质珊瑚称“阿卡”,比较高贵,价格也比较高昂,戒指蛋面要人民币几千元到几万元每克。比较差的粉红色珊瑚称“莫莫”,一般价格比较便宜,每克约几百元人民币。除阿卡、莫莫之外还有很多称谓,质量介于阿卡、莫莫之间。红珊瑚阿卡戒面及原石如图10-3-1所示。
2.白珊瑚(White Coral)系列
白珊瑚系列包括纯白、乳白、瓷白、灰白诸色,深海产,因极少见而贵重。主要分布于南中国海、菲律宾海域、澎湖海域、硫球海域。
3.蓝珊瑚(Blue Coral)系列
蓝珊瑚也有深蓝、浅蓝之分,色彩夺目且很罕见,原来只见于非洲西海岸喀麦隆沿海,现已极少见到。因成分含角质及有机质,故有人将它划入角质珊瑚类。
角质珊瑚(Cutin Coral)类
成分为角质及有机质,它主要成分是介壳质(一种有机硬蛋白质物质),故有时称“壳质珊瑚(Conchao Encoral)”。它与钙质珊瑚的生成方式基本相同,包括几个系列。
1.黑珊瑚(Black Coral)系列
黑珊瑚系列有灰黑色、黑灰色及黑色的珊瑚,几乎全为角质物质组成。有人用黑珊瑚代表角质珊瑚类,可形成高大的珊瑚树,甚为壮观。我国民间称其为“铁树”,也较为贵重,产于夏威夷群岛的毛伊岛和澳洲昆士兰海域。
2.金黄色珊瑚(Golden Coral)系列
金黄色珊瑚系列包括黄色、金黄色、褐黄色、黄褐色珊瑚。外表可见斑点,其生长期很长,色泽艳丽,受人宠爱。主要为角质物质组成,见于台湾海峡一带海域。
3.梅花珊瑚(Plum Blossom Coral)系列
梅花珊瑚系列为红心白色珊瑚或白心红色的珊瑚,两者往往同存于一枝,也有的先红后白、红白相衬尤如梅花而得名,更是很受人喜爱。
4.紫珊瑚(Violet Coral)
紫珊瑚极为少见,但在西非沿海曾经发现过,有人认为它是蓝珊瑚的变种。
5.海柳珊瑚
有人认为是黑珊瑚或金黄色柳枝状珊瑚的别称。
其他尚有人按其成活程度分类,分为活珊瑚、死珊瑚、倒珊瑚(受到侵害已经半死者)。当然死珊瑚和倒珊瑚都不能做宝石材料或用于雕刻。珊瑚的幼虫为白色,长大后由于吸取水中的铁质由外向内变红,所以有的外红内白(染色者除外)。
一、化学组成
珊瑚的化学式为CaCO3。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及少量碳酸镁、氧化铁、硫酸钙和有机质。由于珊瑚种类的不同,成分少有差异。一般认为除含CaCO3、MgCO3、Fe2O3及有机物质外,还有微量元素硅、铁、铝、锶、铜、锌等十多种。珊瑚为生物化学成因,故含有角质蛋白和有机酸,如脯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十多种。
钙质珊瑚主要是无机成分CaCO3,其中红珊瑚为三方晶系方解石,白珊瑚为斜方晶系文石。角质珊瑚主要是有机成分硬蛋白质,其次有硫、氯、碘、铁等。
二、形态
珊瑚的形态多为群体,也有极少数为单体。珊瑚为隐晶质,细粒集合体,或树枝状(图10-3-2)。有机成分呈非晶质。红珊瑚在镜下可见条纹结构,表面有呈近于平行的线状构造,有的在横断面上有放射状、同心圆状结构,有的还有麻点状小凸起,如图10-3-3所示。
图10-3-2 常见的几种珊瑚
图10-3-3 红珊瑚横切面及纵切面示意图
三、物理特性
1.钙质珊瑚
钙质珊瑚呈浅粉色至深红色、橙色、白色和奶油色、金黄色、黑色、极少紫或蓝色。蜡状光泽至玻璃光泽,次半透明至不透明,一轴晶负光性。折射率为1.486~1.658,集合体双折率不可测,两者皆难以测定。无多色性,具闪突起、高级干涉色、正突起。白色珊瑚呈高级蓝绿干涉色,为放射状消光。对长波和短波紫外光,白珊瑚可呈惰性,也可发弱至强带蓝色的白色荧光;浅至深橙色、红色和粉色珊瑚可呈惰性,或发橙至带粉色的橙色荧光;某些深红色珊瑚发较强的暗红至紫红色荧光。
摩氏硬度为3.5~4,密度为2.65(±0.05)g/cm3,断口呈锯齿状至不平坦状,遇酸起泡。
2.角质珊瑚
角质珊瑚呈深褐色至金黄色、花色、黑色等。蜡状光泽至玻璃光泽,次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射率为1.560~1.570(±0.010),对长波和短波紫外光呈惰性。
贝壳状至不平坦断口,硬度为3~4,密度为1.35(+0.77,-0.05)g/cm3,遇HCl不起泡。燃烧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
鲜红色珊瑚最好,粉红色珊瑚次之。白色者以纯白色最好,灰色者次之。珊瑚质量大、块度大者为好。质地致密、无裂纹、无孔洞、无瑕疵者为佳品。
珊瑚饰品、雕刻成的摆件及玩赏石如图10-3-4所示。
图10-3-4 红珊瑚饰品及观赏石
四、鉴别特征(www.xing528.com)
钙质珊瑚具有树枝状形态和珊瑚虫腔体特殊的波纹状平行纤维结构。各条带近于平行,而颜色和透明度稍不同于树枝状珊瑚,树枝体上有小而浅的圆形凹坑为珊瑚虫的生长部位,横断面上呈同心圆状和放射状结构,也有呈较致密块状者,遇HCl起泡。根据这些特性可使它与大部分仿制品区别开来。粉色、白色珊瑚有时用作贝“珍珠”仿制品,遇HCl也起泡,但反应不剧烈。此外,贝壳珍珠主要是文石,密度(约2.84g/cm3)较高。
角质珊瑚在交叉部位具有同心环状生长结构,有时称作“树环”结构。犹如树木的年轮,外表有麻疹状凸起。加热时具独特的蛋白质气味,有助于将其与煤精(汽油味)和塑料(常为酸味)区分开。
白色至浅色珊瑚可通过染色来提高价值。其检测可采用放大或使用溶剂来去除表面染料。黑珊瑚脱色后可产生金色,与稀有的天然金色珊瑚相似,但前者折射率和密度略高,结构也略有差异。钙质珊瑚与角质珊瑚的对比如表10-3-1所示。
表10-3-1 钙质珊瑚及角质珊瑚的对比
仪器鉴别可用红外光谱、X光射线衍射、能谱及差热分析等,确定珊瑚的成分结构矿物组成以识别之。
五、优化处理
1.漂白
漂白是指去除珊瑚表面杂色以改善其颜色和外观。漂白可使珊瑚颜色变浅,如黑珊瑚可变为金黄色,暗红色珊瑚经漂白可变为粉红色,暗黄色者可变为白色。
图10-3-5 染色红珊瑚
2.染色处理
经过染色的珊瑚多为有机染料着色,所以颜色均一,但表面深而里面浅,用沾有丙酮的棉签,擦下染色剂,可见染料沿生长条带分布,裂隙或孔洞中可见染料更集中(图10-3-5)。
3.覆膜处理
对质地差、颜色不好的珊瑚,可以覆膜处理,也可用沾有丙酮的棉签擦试,使其露出原色。
4.充填处理
充填处理是指用环氧树脂或似胶状物质充填多孔质珊瑚。可以热针或检测其密度(密度低)区别之。
珊瑚与处理过的染色珊瑚、红珊瑚相似的假冒物质,如染色骨制品、染色大理岩、红色玻璃、红色塑料等的对比,列于表10-3-2中,以作参考。
表10-3-2 红珊瑚与其相似品的对比
六、产状及产地
由于珊瑚生长于暖水域,所以大多数种类生长于赤道附近或纬度30°和25°区域。这里有澳大利亚的大堡礁(Grent Barrier Reef)和南太平洋环状珊瑚岛。珊瑚产于水温为30℃左右、海水清澈和比较平静的海域,其地理区域大致为从爱尔兰南部,经比斯开湾到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耳群岛,再沿地中海、红海、毛里求斯、马来西亚、澎湖列岛至日本海域。其中最佳的钙质珊瑚,产自非洲沿岸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欧洲南部西西里、那不勒斯、撒丁岛、科西嘉岛,法国、西班牙沿海也有质量较好的钙质珊瑚。
珊瑚通常水深在30m左右处繁殖最为旺盛,所以珊瑚的重要产地在非洲的红海、苏伊士湾口、地中海等。但现在钙质珊瑚产于日本、中国台湾基隆、彭湖列岛、南沙群岛以及马来西亚水域。
角质珊瑚也产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但美国的Hawaii岛,也很著名。
我国台湾是珊瑚的重要产地,台湾海域地处北纬30°以内,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20~25℃,受台湾暖流影响属亚热带到热带气候,海水温暖,形成珊瑚生长发育的有利环境。另外台湾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火山、地震的高发区,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多火山、温泉,这就提供了红珊瑚所需要的大量铁、镁、硫、氯、溴、磷等元素的来源条件。所以我国台湾盛产红珊瑚,最高产量能占到全世界产红珊瑚的80%,是世界上红珊瑚的著名产地。
七、珊瑚的保养
佩戴珊瑚如同佩戴珍珠一样,不要接触香水、酒精、醋、盐等物质,也不要过分与人体汗液、化妆品类接触,避免酸碱腐蚀。要常以冷水冲洗、保持清洁以延长珊瑚饰品的寿命。
[附]仿制品及同类相关品种
1.吉尔森仿珊瑚
吉尔森仿珊瑚有粉色和红色。它由碳酸钙、二氧化硅及作为致色剂的氧化铁组成。放大观察时可观察到细粒状结构,而无珊瑚的不均匀条纹。以蘸丙酮的棉签拭擦可见棉签呈现红色。密度与珊瑚、天然珊瑚截然不同。
2.海柳[Sea Rod(Hai liu)]
海柳属珊瑚类,它生长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以吸盘与海底岩石相粘结。形如陆地上的柳丝,似树木,故称“海柳”(图10-3-6)。
图10-3-6 海柳形貌(据网络)
它是海洋动物,属腔肠动物铁树科,是珊瑚的一种与海蜇近亲。它的寿命很长,据说可生长几万年。身高者可达3~4m。因它的寿命漫长,所以人们也称它为“千年海底神树”。据民间传说每当快下雨时,海柳表面颜色变暗,还分泌出微量黏液,所以又有“小气象台”之美誉。海柳中有种赤柳,颜色极为鲜艳,初出水面时枝头上的小叶闪闪发光。枝干有弹性,离水一段时间枝干变硬、变黑,所以还有“铁树”之称。
关于海柳通过红外光谱及X荧光光谱等分析测试,成分主要为CaCO3,并含有稀有成份I、Na、Br、S、Cl等(表10-3-3)。各种颜色的海柳皆含碘较高,钠、溴、硫次之,其图谱见图10-3-7 。
表10-3-3 海柳的X荧光光谱[定性-定量]分析(分析者:张建红)
图10-3-7 海柳的X荧光光谱谱图(分析者:张建红)
另外海柳含鞣酸,水柳酸等有机酸。海柳呈非晶质胶态,枝干横断面呈圈层状,表面呈乳钉状突起或针扎状凹坑(图10-3-8),表面呈油脂光泽,有金色、黄色、花色、褐色、黑色之分(图10-3-9)。
图10-3-8 海柳枝干断面(a)表面纹饰(b)、(c)(镜下20×李斌观察照相)
海柳的摩氏硬度4~4.5,密度1.37(±0.01)g/cm3折射率1.56(±0.01),质地细腻,紧密、坚韧、耐腐,在紫外荧光下长波呈弱黄色,短波无色。
1958年在福建东山岛曾出土一座宋代古墓中,挖掘出在棺柩里就有一些海柳加工的手镯、戒指、酒杯等,这些品种都保存完好无损,可见海柳还有很好的耐浸蚀性。在古药学书籍中,认为它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相传自古海柳为人们所喜爱,曾为帝王将相们的高级玩物,特别是沿海渔民对它非常珍惜,视为珍宝。用海柳制成的烟嘴有很好的过滤作用。目前通过加工可制成盆景、手镯、茶杯、酒杯、戒指、佛珠、手链、烟斗等饰品或器皿(图10-3-10)。现在常常见于各地的珠宝市场。
图10-3-9 金色、黑色、花色海柳的枝干
图10-3-10 金色、花色及黑色的海柳烟斗(a、b)及手镯(c)
海柳主要产于我国东南沿海,如福建东山、广东汕头、我国台湾、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及马来西亚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