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科学的基本目标是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在这四个目标中,描述是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描述性的研究旨在了解现象本身是什么。从逻辑上讲,先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去探讨“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为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研究者就要对现象进行命名、分类,并进而勾画出现象的结构,也就是究竟是哪些基本因素构成了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因此,描述性知识往往是一门学科的起点,是一门学科的最基础性的知识。人格心理学也不例外。人格心理学家首先要回答“人格是什么?”“由哪些因素构成?”这样的基本问题。他们发现,构成人格的最基本单位是特质(trait)。当我们试图描述一个人的人格并将人与人的人格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是在描述人的特质并将其加以比较。例如,我们会说某某人“太内向”,这意味着内向是一种人格特质,并且人与人之间在此特质上存在量的差异。古人也是用特质来描述和评价一个人的,如孔子经常讲君子如何如何,小人如何如何,“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孔子评价他的学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莦”,“求也退”,“由也兼人”(《论语·先进》)。因此,关于特质的观念是置根于日常经验的一种古老的话语习惯。人们经常会对自己、他人乃至各自所属群体的特征做出描述和评价,而所用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各种特质。
尽管多数心理学流派都曾试图探索人格的结构进而描述人格的个体差异,但真正将上述工作纳入研究重点的只有特质心理学家。无论从经验的逻辑还是从学科内容的逻辑,人格心理学都应该从特质讲起。西方人格理论一般从精神分析讲起,Freud的精神分析确实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整形态的人格理论,但Freud的人格理论是从属于其心理病理学的,他关心的是心理治疗而对创建一门人格心理学学科不感兴趣。特质理论作为一个完整形态的人格理论虽产生较晚,但它起源于古老的日常经验,其创建者G.W.Allport不仅将特质作为人格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且有意识地创建了一门人格心理学学科。
时至今日,“五因素模型”的出现使人格描述和人格结构问题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答案。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要归功于几代特质心理学家的不懈追求:Allport是“特质”这一概念的首创者,他提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研究思路;Eysenck和Cattell将因素分析等方法应用于人格结构的探索,各自提出了独特的结构学说;而以McCrae和Costa为代表的当代特质心理学家则系统总结了该领域的成果,得出了五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整合的人格理论框架——五因素人格理论。(www.xing528.com)
在本章,我们将沿着历史的轨迹对Allport、Cattell、Eysenck、McCrae和Costa等人的重要思想做简要的回顾和梳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