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跳 跃
一、跳高
(一)基本技术
跳高是田径运动中克服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随着跳高技术的发展,跳高的姿势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由于背越式有较多的优越性,所以目前被多数优秀运动员采用。
跨越式跳高虽然有较大的缺陷,但它简单易学,且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不高。背越式跳高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弧线助跑,更好地为起跳和过杆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这种姿势能通过合理的补偿动作;充分利用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另外,它的动作也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1.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大多数采用“J”字形曲线。这种助跑的全过程,或者是一条近似抛物线,或者是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的结合。
目前,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多采用8~12步。起动的方式有行进间和原地两种。无论采用哪一种,都要注意动作放松、速度与节奏稳定。助跑的路线是从摆动腿一侧开始助跑。助跑的前段跑法与普通加速跑相似。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脚着地时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两臂配合大幅度地摆动。后段是弧线助跑4~5步,在弧线跑进时,身体逐渐向内倾斜,加大外侧臂和腿的摆动幅度,头、躯干与脚的支撑点应力求在力的作用线上,整个过程有明显的加速和节奏感,并自然加快,最后一步最快。弧线助跑之所以对背越式跳高有重要意义,主要是沿弧线跑进时,身体必须形成内倾姿势,使身体重心降低,不需直线跑那样做专门降低重心的动作,从而加快了起跳速度。再从内倾状态进入起跳,腿着地支撑,所形成的线运动制动与弧线助跑的惯性作用,能使身体自然垂直,有利提高起跳垂直方向效果。另外,弧线助跑时,运动员身体逐渐转向侧对横杆,最后从内倾姿势进入起跳,形成了肩轴与髋轴的反向扭转,有利于人体产生纵轴旋转。
丈量助跑弧线比较复杂,方法也较多,一般采用走步丈量法来丈量助跑步点,如图7-12所示。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立柱1米左右地方,离横杆投影线60~90厘米,与横杆投影面成10°~15°的夹角。从起跳点向助跑一侧平行于横杆的方向自然走4步或5步,然后向助跑起点方向(直角方向)自然走6步,此处做一标志,为直、弧交界线。再继续向前走7步做一标志即是起跑处。这是直线段、弧线段都是跑4步的丈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多次检验、调整,最后确定。
图7-12 走步丈量法
起跳腿沿弧线切线方向踏上起跳点,用脚跟外侧先接触地面向前滚动并转为全脚着地。脚尖朝向弧线切线方向。同时,摆动腿蹬离地面开始摆腿,重心快跟上体,积极前移,使起跳腿伸直进行退让动作(如图7-13之⑤、⑥)。当身体重心移到支撑点上方时,摆动腿继续上摆,带动骨盆扭转,同时蹬伸起跳腿,两臂配合腿向上提肩摆臂,及时做引肩动作(如图7-13之⑦)。
图7-13 起跳、过杆动作
2.过杆落地
起跳结束后,身体保持较伸展的姿势(如图7-13之〇15)向上腾起,并在摆动腿和同侧臂的带动下,加速围绕身体纵轴旋转。身体逐渐转向背对横杆,摆动腿的膝放松,起跳腿蹬伸离地后自然下垂,肩继续向横杆伸展(如图7-13之〇16),头和肩(或臂)先过杆,髋部迅速向上升起,然后充分挺开,同时两腿膝关节弯曲和稍微分开,两臂置于体侧,在杆上成背卧反弓形姿势(如图7-13之〇17)。当臀部越过横杆后,及时地含胸收腹,控制上体继续下旋,运用相向运动原理以髋部发力,带动大腿和小腿加速向后上方甩腿,使整个身体脱离横杆。身体过杆后,用背先落于海绵垫上。
(二)练习方法
1.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原地摆腿和摆臂练习。
(2)原地和行进间起跳练习。
(3)上一步和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4)沿圆圈或弧线作上一步和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注意〕 做摆腿练习时,摆动腿有明显的折叠摆动动作。加速上摆时,要注意带动髋部向上。
2.学习和掌握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1)3~5步弧线助跑起跳练习。
(2)3~5步助跑起跳跳上海绵垫。
(3)对着高横杆做3~5步助跑起跳练习。
(4)3~5步助跑起跳用头、手、摆动腿做膝“触高”练习。
(5)短程助跑起跳,坐上高架或海绵台练习。
〔注意〕 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练习,尽量避免减速和停顿现象;助跑距离由短到长;助跑速度由慢到快;重点解决倒数第二步摆动腿落地后的支撑过渡技术。
3.学习和掌握过杆技术
(1)仰卧垫上,两肩和两脚撑地,向上抬臀挺髋。
(2)背向垫子站立,然后向后倒体,同时向上挺髋,以肩着垫子成“桥”。
(3)背向垫子,原地向后上方跳起,同时倒体挺髋,展体成背弓姿势然后以肩背落垫。
(4)3~5步助跑起跳,背着上海绵台(架)练习。
(5)3~5步助跑,借助于助跳板或低跳箱起跳做过杆练习。
(6)3~5步助跑过杆练习。
〔注意〕 起跳后进行的各种过杆练习都要求利用身体重心向上的趋势,顺势、依次、连贯地完成过杆动作。
4.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
(1)全程节奏跑练习。
(2)全程助跑起跳跳上海绵台练习。
(3)全程助跑过杆练习。
(4)中等或中上强度的完整技术练习。
〔注意〕 掌握全程助跑丈量步点的方法,并掌握全程节奏。
二、跳远
(一)基本技术
跳远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4个部分。
1.助跑
助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踏板和起跳做好准备。
(1)助跑的方法。
①助跑的开始姿势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一般采用两腿微屈,两脚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两脚前后分立的“站立式”。因第一步的速度和幅度易做到稳定,有利于提高助跑准确性。另一种是行进间开始,先走几步或跑几步踏上起跑点后,开始加速跑。这种方法的助跑动作比较放松、自然。
②起动后的加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方式,跑法是一开始就用力跑,步频始终很高,用增加步长提高速度。另一种是平稳加速方式,跑法是开始阶段步频较慢,然后再逐渐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
(2)助跑的距离。(www.xing528.com)
助跑的距离长短与运动员跑的能力有关。跑的能力强,其助跑距离较长。男子助跑距离为35~45米,女子助跑距离为30~40米。速度发挥快的,助跑距离相应缩短;反之,适当加长。另外,还要根据跑道的性质、天气及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整。
为提高助跑距离的准确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固定起跑姿势、加速方式和助跑节奏。
②正确设置助跑标志。为了使助跑更加准确,可在途中设置标志。标志不宜过多,以免分散注意力和影响助跑连贯性。技术熟练时可以只用一个标志(设在起点)。
③对已确定的助跑距离,要根据外界条件,反复进行检查和调整。
(3)最后几步的助跑。
①最后几步的助跑技术。跳远最后几步助跑是整个助跑技术的关键。在最后几步助跑时,既要保持和发挥最高速度,又要为起跳做好充分准备。一般表现为两种技术特征:一种是最后几步的步长相对缩短,步频明显加快。形成一种快速进入起跳的助跑技术节奏;另一种是在步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步频,形成快速积极的技术特征。
②最后几步的步长。传统理论认为,助跑最后几步为中、大、小。但从世界男子优秀运动员最后4步步长变化看均不相同。因此,最后几步步长要体现运动员的特点,不能强求统一模式。
③起跳的准备。助跑最后几步为起跳准备阶段。为了完成理想的起跳动作,身体重心适度地下降,以便为起跳作充分准备。
2.起跳
起跳时,应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创造尽可能大的腾起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18°~24°。
起跳技术分为4个阶段:起跳脚的着地、缓冲、蹬伸和起跳中的摆动动作。
(1)起跳脚的着地。起跳脚应积极、主动地着地。这既可减少着地时的冲撞力,又为着地后快速前移身体做准备。起跳脚着地时,足跟与足掌几乎同时接触地面。着地瞬间,上体角度为90°~107°,小腿与地面夹角约成65°,膝关节为175°~178°的夹角。
(2)缓冲。起跳脚着地至膝关节弯曲程度达最大时,这一动作过程为缓冲阶段。作用在于减缓起跳的制动力,减少助跑速度的损失,积极前移身体,为蹬伸创造有利条件。优秀运动员膝关节的弯曲度为138°~145°的夹角。
(3)蹬伸。蹬伸阶段是由起跳腿膝关节最大弯曲时始至起跳脚蹬离地面瞬间止。起跳蹬伸时,整个身体快速向上伸展,起跳腿的髋、膝、踝各关节要充分伸展。上体和头部保持正直,摆动腿摆至水平或高于水平,小腿自然下垂,双臂前后摆起,肩、腰向上提起。优秀运动员蹬地角为75°左右。
(4)起跳中的摆动动作。跳远中的摆动对减少着地时的制动力,提高起跳速度,增强起跳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始的摆腿、摆臂动作,能减轻起跳脚着地时的冲撞力。当摆动腿和两臂用力上摆时,能加大起跳腿的负荷。在一定限度内,这种负荷越大,起跳腿伸肌群在蹬伸时的收缩力量越大,速度越快,运动员跳得越远。伸展的最后阶段,摆动动作的制动可使起跳腿更快地蹬伸,整个身体快速向上伸展。
3.空中动作
起跳结束后,进入腾空阶段,身体的重心按一定的抛物线轨迹方向运动。其高度与远度取决于起跳效果。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改变重心轨迹移动的方向。全部的空中动作都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和更好的落地。跳远的腾空阶段又分为腾空初期、空中姿势、准备落地。腾空初期动作基本相同,起跳后保持的“跨步”姿势被称为“腾空步”。腾空步以后的空中动作一般有3种: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
起跳后产生的身体向前的旋转力,不仅与起跳脚着地的制动力大小有关,而且与空中动作有关。蹲踞式姿势旋转力矩为0.44千克·米,挺身式为1.2千克·米,走步式为1.8千克·米,大多数优秀男子运动员采用走步式,女子采用挺身式。但一般的练习者宜采用蹲踞式。
(1)挺身式。起跳腾空后,摆动腿的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随之向下、向后方摆动,留在体后的起跳腿与向后摆的摆动腿靠拢。当达到腾空最高点时,身体充分伸展,形成“挺胸展髋”姿势。“腾空步”时两臂保持一前一后,摆动腿放下时,两臂同时下落。然后收腹举腿,双腿前伸,完成落地动作,如图7-14所示。
图7-14 挺身式
(2)走步式。走步式有两步半和三步半两种。“腾空步”后,摆动腿下落继续向后运动,同时起跳腿屈膝前摆,在空中完成一个自然的换步动作,形成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的“跨步”姿势。
换步时,摆动腿由曲到直向后运动,起跳腿由直变曲,大、小腿折叠向前摆动。完成一个换步接着做落地动作叫做两步半走步式。完成两次换步再做落地动作叫三步半走步式。
摆臂有两种:一种与挺身式相同,另一种是与下肢换步动作协调配合,做直臂轮动作。
(3)落地。从实际的跳跃中,身体重心的落点要比足跟的落点更远一些。因此,减少身体重心轨迹与足跟落点的距离是落地技术主要任务之一。良好的空中动作是合理落地的基础。落地前,双臂快速向后方摆动,这有利于双腿向上抬起举向前方伸出。着地前尽量减小双腿与地面的夹角,以便足落点更靠近重心轨迹落点,增加跳跃距离。双足着地后,应及时屈膝缓冲,头部迅速前移,双臂快速前摆,将臀部迅速移过落地点。
(二)练习方法
1.学习和掌握快速助跑与正确起跳相结合技术
(1)原地模仿起跳,体会蹬与摆及上下肢协调配合。
(2)20~30米距离行走中连续完成起跳技术模仿练习。
(3)40~50米距离内连续3步助跑跳起成腾空步练习。
(4)短、中距离助跑成腾空步练习。
〔注意〕 练习速度由慢到快;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向前上方起跳上体保持正直;加大摆动幅度;加大腾空步的高度与远度。
2.学习和掌握空中动作和落地动作
(1)学习蹲踞式空中动作和落地动作。
掌握了“腾空步”和身体平衡,只要将“腾空步”和落地动作连接在一起,就是蹲踞式。学习和掌握该动作之前,通常要练习以下两个动作:
①立定跳远。
②原地起跳,空中抱膝。
(2)学习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和落地动作。
①行进间挺身式空中动作模仿练习。
②从高处跳下,完成挺身式空中模仿练习。
③短、中距离助跑,挺身式完成跳远练习。
〔注意〕 摆动腿放下,挺胸展髋,下肢放松,但要防止仰头挺腹。落地动作要求收腹、举大腿、送髋、伸小腿、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的协调配合。
(3)学习走步式跳远空中动作和落地动作。
①原地跳起或行进间模仿走步式空中“换步”动作。
②从高处跳下,完成走步式的空中“换步”动作。
③短距离助跑起跳的走步式“换步”练习。
④短、中距离助跑的完整跳远练习。
〔注意〕 腾空后,摆动腿大腿积极后摆,换步上体正直。初学者不宜考虑手臂动作,应掌握了下肢动作再注意上、下肢的摆动配合。
(4)改进和提高完整的跳远技术。
①改进全程助跑和起跳技术。
②在全程助跑中,改进腾空和落地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