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一、体育锻炼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代谢的增强,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虽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加强了散热过程,但仍然慢于产热过程,因此体温升高。运动时体温适度升高对机体是有利的:首先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酶的活性,促进代谢过程的进行;其次加强呼吸、血液循环机能;最后还可降低肌肉的黏滞性,从而有助于肌肉收缩的力量的发挥,并可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
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脂质代谢过程,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二、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张力,减小肌萎缩和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使运动系统功能得到改善。
(一)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骨骼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骨骼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密质增厚使骨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而有规律,骨骼表面肌肉附着的突起更加明显,这些变化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提高了骨骼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等方面的能力。体育锻炼目的不同,对人体各部分骨骼的影响也不同。经常从事下肢活动,就对下肢骨的影响较大,对上肢骨的影响较小。在同一人身上,若肢体承担负荷量比较平均则两臂骨骼发展大体相同,如果一上肢承担的负荷量较大(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投掷),则这一上肢的变化就明显。
(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是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的关系。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是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如在游泳或体操运动时肩、肘、手、足等关节运动幅度都加大,从而使灵活性提高。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适应各种复杂动作的要求。
(三)体育锻炼对肌纤维的影响
(1)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正常人的肌肉约占体重的35%~40%,而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45%~55%。
(2)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可发生变化,如肌肉中的肌糖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等含量都有所增加。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增多不仅能提高肌肉收缩的能力,而且还使三磷酸腺苷酶(ATP)的活性增强,分解速度加快并促进供给肌肉的能量。肌红蛋白具有与氧结合的作用,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则肌肉内的氧储备量也增加,有利于肌肉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3)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因为肌纤维内线粒体的大小和数量成倍增加能产生更多的能量,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安静时肌肉每平方毫米开放的毛细血管不过80条左右,剧烈运动时可增加到2000~3000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肌肉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囊泡状,从而增加了肌肉的血液供应量。
三、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的形态结构和机能的积极影响
体育锻炼时,心脏的工作量增加,心肌的血液代谢过程加强。长期锻炼的运动员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最为多见,而且训练水平越高,这种变化越显著。这样,不但使心脏具有更大的收缩力,而且还能增加心脏的容量,从而使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输出量增加。心容量可由一般人的765~785毫升增加到1015~1027毫升。每搏输出量由安静时的50~70毫升增至100毫升左右。到中老年时,还可延缓肌纤维退化过程。
(二)体育锻炼影响血管的结构,改变血管在器官内的分布
动物试验证明,体育锻炼可使动脉血管壁的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和弹力纤维增加,而在大动脉(主动脉)处,弹力纤维占优势,在中等动脉(腰动脉)处,平滑肌细胞占优势。动物试验还证明,体育锻炼能使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分布数量增加,分支吻合、丰富。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改善器官供血,增强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动物试验研究还证明,体育锻炼能够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扩张,使冠状动脉口径增粗,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心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心肌中肌红蛋白含量也增高,可以增强心脏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对预防冠心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延缓冠心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体育锻炼可以促使大量毛细血管开放
这对于人体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过程,特别是脂质代谢,以及血管壁的弹性都起着良好的作用,也是新陈代谢旺盛的人身体健康的保证。
(四)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含量(胆固醇、脂β蛋白、三酰甘油)
这会使低密度脂蛋白减少,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它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从事体育锻炼还可增强血液中抗凝血系统的功能,降低血中尿酸含量,预防血小板的聚集,以免发生血管栓塞。(www.xing528.com)
通常人安静时脉搏每分钟70~80次,经过长期体育锻炼后,可使安静时脉搏减慢到50~60次。脉搏频率的减少能使心脏收缩后有较长的休息时间,为心脏功能提供了储备力量。这样当人体进行激烈运动时,心脏就能承受大运动量的负荷。在激烈运动时,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脉搏可达200次以上而无明显不适,而一般人在180次就会出现心脏输出量减少、面色苍白、恶心、不适等症状。
在进行运动时,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脉搏次数增加较少,而且恢复较快;不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脉搏次数增加较多,恢复也慢。正常人轻度运动时,脉搏增加越少,恢复时间越短,说明循环机能越好。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在完成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动员快。完成一定工作劳动时,能迅速动员心血管的机能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负荷的需要。
(2)潜力大。在极度紧张的劳作中,心血管系统可发挥最大的机能潜力,充分调动人体的储血力量。
(3)恢复快。在体力活动之后,虽然心血管机能变化很大,但能很快恢复到安静状态的水平。每次搏动及每分钟输出量增加时,自静脉流入心脏的血液也随之增加。静脉回流加快的原因是:
(1)肌肉的“唧筒”作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时,周期性地对静脉施加压力,就能加快静脉的回流。
(2)胸腔的吸引作用。由于运动的呼吸较深,胸腔内负压也较大,加快静脉回流。
(3)运动时腹肌及横膈的作用,使腹腔内血液较易流入胸腔。
正常成人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红细胞450万~550万个,女子含有380万~460万个,红细胞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它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正常成人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14克左右,女子含有12.5克左右。
众所周知,血液具有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作用、运输作用以及防御作用,在体育锻炼的影响下,血液的成分及生化方面都可发生改变。适量的体育锻炼,首先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增加,这就增加了血液的容氧量。苏联学者研究证实,长期锻炼可使机体碱储备增加,因而也增加了血液的缓冲性,在进行剧烈的肌肉活动时,虽有大量代谢的酸性产物进入血液,血液也能在比较长时间内保持正常反应,而不致造成酸性产物对各器官组织的刺激。
四、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运动时要消耗能量。体力活动越剧烈,氧的消耗就越多,呼吸活动也会通过各种调节方式明显得到加强。运动对呼吸机能的作用是复杂的,除能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体的吸氧能力,降低呼吸中枢对乳酸与二氧化碳的兴奋性,并增强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外,据称还能促使呼吸机能出现“节省化”。实验证明,由于运动员呼吸机能的高度发展,呼吸和动作配合的协调完善,在进行定时活动时,呼吸系统的各项指标的变化都比一般人要小。
体育锻炼能提高呼吸机能,主要表现为呼吸肌发达,收缩力增强,最大通气量加大,肺活量增大,呼吸差较大,一般人为6~8厘米,经常锻炼的人为9~16厘米。安静时,一般人呼吸浅而快,每分钟男子为16~20次,女子要比男子快1~2次。而经常锻炼者呼吸深而缓,每分钟8~12次,一般成人男女肺活量为2500~4000毫升,而经常锻炼的人可达4500~6500毫升,一般人最大通气量为每分钟80升左右,最大吸氧量为2.5~3.5升,只比安静时大10倍,而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通气量可达100~120升,最大吸氧量可达4.5~5.5升,比安静时大20倍。此外,由于长期坚持锻炼,负氧质量增大,对缺氧耐受力强,氧的吸收利用率也较高,调节呼吸的节奏和形式的能力也较强。
五、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消化器官的机能有良好的作用,它能使胃肠的蠕动加强,消化液的分泌增多,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从而增加食欲。但是,食后立即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或比较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都对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因在剧烈运动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占优势,以致减弱和抑制了其他部位的活动,使消化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因而减弱了胃肠的蠕动,并减少了消化液的分泌。
六、体育锻炼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方面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中枢神经及其主导的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使得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增强机体适应性变化能力和工作能力。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和运动员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
表3-1列出了不参加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生理指标的对比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明显高于不参加者。
表3-1 不参加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生理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