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和手段,促使校园文化的各项功能得以全面发挥,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1.美化校园环境
爱美是人的天性。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具有审美意义和价值寓意的校园物质景观,整洁有序、景色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它为师生提供一个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心理空间。我国古代就有“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的理念,我国古代四大书院除应天书院之外,都坐落在风景秀丽、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之中,可见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人性修养的重要性。又如,以“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董必武语)”而著称的武汉大学校园;环绕厦门湾,依山傍海的厦门大学校园等,为生活学习其中的学子既营造了风景如画的成长环境,又同时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精神“教化”作用,即使毕业多年后依然为曾在其中生活过的学子所怀念。
校园园区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对校园进行绿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时空,徜徉于欢乐的海洋,陶醉在美的意境中。要注意借助地形地貌精心规划设计校园内各种装饰物、景点、亭台、标牌等,使人感觉面对的不是冰冷僵硬的建筑,而是感觉如同身处园林之中。即使是校园内功能性建筑,如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的建设,既要功能配套完善实用,又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富有艺术底蕴和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达到实用功能、育人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完美和谐统一。这其中,凝练和设计富有学校特色的建筑、符号,乃至吉祥物等标志性元素,已成为提高高校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比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加州伯克利分校的萨瑟塔、牛津大学的圣东尼奥剧院等,它们使这些学校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并很容易使在校和曾经在校学习工作过的师生员工激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由衷产生一种优越感、自豪感以及对学校的亲切感。
2.完善功能性设施
高校作为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社区,各种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必须要齐备完善,最大化的满足师生员工生活、交通、学习以及文体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的迅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认为扩招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压力很大。因为招生数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教室缺乏,部分高校甚至采取开放食堂作为自习室的做法来缓解压力。因自习室、图书馆占座而引起的冲突和热议也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此外,因为一些基础设施和配备的不到位,也导致高校人才流失和发展乏力。很多学生也经常抱怨学校网络条件、实验条件陈旧落后,对学校颇有微词。据悉,上述现象在很多高校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建设功能齐备、便利实用、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室、实验室、体育场馆以及学生活动中心等功能性建筑及其配套设施日益成为当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这些物质文化除满足师生居住、生活、教学、科研、学习、锻炼、娱乐等实用需要外,还应该渗透有一种包括哲学的沉思、伦理规范、科学追求、人文关怀等精神因素在内的文化底蕴。
【案例】南京晓庄学院积极倡导和营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环境和氛围,用“行知精神”教育学生学会求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如今,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纪念馆”、“行知园”、“校史馆”等和陶行知有关的德育基地是南京晓庄学院学生最好的课堂。[17]
一进南京晓庄学院大门伫立的陶行知雕像,办公楼、教室、阅览室墙壁上随处可见的陶行知名言,浓郁的行知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对培养大学生热爱母校,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发奋成才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此外,校史展览馆、校友流芳堂等纪念性质的场所对大学生也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
3.营造安定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高校园区位于社会大环境中,高校不可能是一个真空地带,必然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有一个安定有序、祥和文明的校园周边环境作基础。各级各部门各高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疏堵结合办法,标本兼治、校地共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切实维护好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确保高校周边无违法违章建筑、无不利于教育教学和师生身心健康的经营场所、无占道经营行为、无治安盲点、无脏乱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把整治高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列入议事日程,及时帮助高校解决实际问题;公安、规划、建设、文化、工商、卫生、城管、交通、食品监督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力协作,共同搞好高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高校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有关情况,配合开展整治工作。要建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高校要练好内功,强化校园内部管理,把整治工作作为创建和谐校园,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常抓不懈。
(二)提供科学的制度文化保障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它对于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起着催化作用,可以使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依法治校”是高校制度文化的核心。和谐的制度文化建设要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指学校的教学科研、招生就业、考核奖惩等各个领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规章制度可资依据和遵循。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不仅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各项法规符合师生的利益、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精神的法。在实质上应当实现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规律性几个方面的深刻统一。具体来说,要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即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频繁变动;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所有规章制度既符合学校实际,又要与国家法律法规精神相一致,形成精神内在和谐的体系;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对人格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要程序民主,集中民意民智,体现民意;要讲究立法技术,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案例】着眼和谐校园建设,有必要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法规作指导。例如:太原理工大学结合本校实际出台的《太原理工大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方案(试行)》([2007]24号),为该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我校颁布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试行方案[18]
新学年伊始,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学校党委以校党字[2007]24号文件的形式,颁布实施《太原理工大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和举措、构建和谐校园的组织领导和政治保证等五大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安排部署,它将与《太原理工大学“十一五”规划》共同成为“十一五”期间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方案》认为,和谐校园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把高等学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首先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方案》提出,我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提供坚实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方案》指出,构建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要把握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有机结合;把握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有机结合;把握软环境营造和硬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把握加快学校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有机结合。既要抓好校园软环境建设,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感染和激励师生员工;又要切实加强校园环境和配套设施等硬件建设,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同时,必须坚持党对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走改革之路;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求实创新;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原则。
《方案》要求,重点做好和完成七方面的任务和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二是切实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夯实和谐校园建设基础。三是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四是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五是切实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六是切实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为师生员工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七是切实加强内外联动,为和谐校园建设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外部支持。
《方案》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各级党组织。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领导班子的组织推动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证。一要建立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二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统筹和谐校园建设的本领。三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四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积极性。五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2.法落实处
法落实处是制度文化建设的中心和难点。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倡导依法办事,忠实于制度的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做到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及时。要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强调法纪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和随意。法落实处是学校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保障。全体党员,特别是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学校的各种事务要公正、公开、公平,让学生感受到大学的神圣,大学的尊严。学校招生、学生转专业,评优评奖,助学贷款,贫困生补助,推荐学生就业、考试成绩评定、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工作,都要按规章制度办事,体现平等和正义,这本身就是对学生和教师最好的教育和激励。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予以惩戒。触犯国家法律的,不能姑息养奸,要及时提交并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调查清楚,妥善处置。只有法落实处才能在校园内形成公平、正义的氛围,使浩然正气驻守每个校园人的心中,从而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心理保障。
(三)培育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www.xing528.com)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内核,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育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为核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精神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使大学生在校园文明的熏染下自觉塑造自我,感受、认同并深深习得这种文化,成为具有高度精神文明水准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并将此种和谐校园文化的烙印带入日后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建功立业。为此,我们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凝练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校园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体现中高度成熟并被学校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19]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其内涵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各种文化载体及其主体身上,使人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其中,高校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特色、文化积淀经过漫长过程而逐步形成的校训又是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各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精神上的不同体现,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优势。生活在其中的莘莘学子,对于弘扬大学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培育和谐的高校精神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训精神的独特作用。高校校训要适应时代和我国社会现实的要求,体现爱国精神、科学精神、伦理精神和民主精神的统一,同时也一定要体现本校特色。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优势。我国高校不乏立意深刻、传承已久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此外,也有一些“年轻”的高校制定了充分体现自身特点的校训,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等。然而,就最近《人民日报》报道,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在被调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求实”的为65所,“创新”的为59所,“团结”的为49所,“严谨”的为25所。在256个校训中,包含以上5个词语任何一词以上的有147个,占到被调查高校的近六成。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校训雷同现象严重,一是缘于单一的高校管理模式,学校缺乏办学的自主性、灵活性,校训表现为对时代流行语的盲目追随;另一方面,缘于一些高校缺乏对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校训不仅是学校传统的承载和学校精神的象征,更是对办学理念的提炼和总结。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办学定位尚不清晰,使得校训的制定倾向于“大而空”。这样的校训,很难获得师生的普遍认同,有些甚至成为校园中可有可无的摆设。专家指出,好的校训是一所高校无形的“精神财富”,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校训的制定和建设,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它既应是独特的,还应能经得住历史考验。要将校训宣传贯穿到诸多活动中去,让大家对校训的深刻内涵能“感同身受”,使学校的精神品质深入人心,内化为师生们的为人为学品格,而不仅仅是在入学和毕业典礼时才听到校训。
2.创建优良的校风学风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或应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所学校区别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气。学风即师生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校风的核心,是校风水平的主要标志,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抓校风、学风建设,在校园树立热爱人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
首先,教室、宿舍和食堂作为大学生活动的最重要的三个场所,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一是要重视教室文化的营造。教室是大学的基本单位,教室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做好教室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发挥教师在教室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用知识的魅力营造求知向上的文化环境,在课堂教育中灌输和强化大学生奋发成才,勇攀高峰和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二是要强化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大学学生宿舍是大学生之“家”,据调查,大学生在宿舍里的时间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宿舍是他们交流最为频繁、联系最为密切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矛盾冲突以及心理问题乃至酿成悲剧的场所。可以说,宿舍虽小,影响却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大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在完全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下,寝室文化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高等学校的稳定。在营造安全舒适整洁的宿舍硬环境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动性,开展丰富多彩、温馨健康的寝室文化创建活动;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在宿舍文化过程中,要主动发挥监督引导激励的作用。三是要营造良好的食堂就餐环境,以有效渠道加强后勤部门和学生的意见沟通反馈,同时通过食堂电视节目、张贴标语口号等方式,发挥食堂的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节约和环保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
其次,全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要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发挥党团组织、优秀教师、学生干部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建设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并着眼于整改,全面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机制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建设。其中,要特别重视广大教师通过其教风对校风和学风建设的影响。广大任课教师要不断提升师德,突出课堂教育主渠道,发挥教书育人的积极作用。
【案例】 武汉大学的《师德铭》征集评选活动
武汉大学正式推出《师德铭》
新华网武汉12月21日电(周梦榕王中亮)“荧荧红烛,巍巍师魂,身立杏坛,首修人品……”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反复修改,《武汉大学师德铭》近日正式推出。据悉,这是我国高校首个《师德铭》。
《武汉大学师德铭》共26句,104字,有三层含义。前6句为第一层,概述师德的重要性及总体要求——荧荧红烛,巍巍师魂,身立杏坛,首修人品,忠于职守,信仰坚贞。中间16句为第二层,阐述了师德的具体内容——以德执教,至真至诚,廉洁奉公,爱校爱生,传道解惑,诱导谆谆,治学严谨,术专业精……最后4句为第三层,表达了学校教师要铭记和遵循师德规范的心愿——东湖水碧,珞珈山青,湖山共鉴,惟铭是遵。
武大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自2004年9月以来,学校组织开展了《武汉大学师德铭》征集活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在获奖稿件基础上,经专家综合整理,并多次听取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和广大师生意见,几易其稿,形成了《武汉大学师德铭》。师德铭昭示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品格和师德师风的行为规范,其推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更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据了解,“铭”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体,多刻于金石、器物、碑碣之上,其主要作用是警戒自勉和记颂功德。
(参见:http://www.hb.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12/21/content_5870115.htm.)
3.抓好两个载体的建设
培养校园精神文化的和谐氛围需要高度重视两个载体的建设。一个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个是网络新载体。
首先,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活动为依托,同时也只有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内容丰富多彩,思想积极向上,精神昂扬振奋的校园文化活动,会使其成员和每一个参与者思想得以升华,人文精神得以熏陶,身心得以调节,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追求。同时,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娱乐活动,又是科技文化知识传播的一种可行方式,它可以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拓展思维空间。在实践中,要注意充分依托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意识,推行项目化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的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文化和人是相互规定的,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人,人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使人得到塑造成其为人,人由于文化的发展而得到发展。”[20]
同时,要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新载体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并风靡全球的计算机网络,迅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当前,网络正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为忠实的网络用户。网络文化不仅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模式,也强烈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观念。2000年底,国家正式启动了“网络文明工程”。网络的方便便捷、信息量大和内容繁杂,良莠不齐使得它成为一把“双刃剑”,为高校德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形势,我们要提高对网络文化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一方面建设好既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特点,又贴近青年特点,受青年大学生欢迎的校园宣传网站,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性强的校园“红色网站”以及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站”,使之成为大学先进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引导大学网络文明健康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即时性、丰富性,不受空间、地点限制以及趣味性和亲和力强的特点,积极拓展工作渠道,使其成为教育工作者施展才华和开展工作的新的有效平台。
4.解决实际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
和谐校园的营造,还必须建立问题、争端预防与解决机制,以切实解决师生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前提,否则和谐校园建设只能是空谈。
一是要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大学中,人际关系集中表现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领导与师生关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关系等。其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关系是高校中最主要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兼容并包、其乐融融的校园中才能共同促进学校健康地发展,才能建立起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学要对学生实施人性化的关怀、人性化的管理,平等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充分尊重当代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给予每一位学生切实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为学生的学习成才、健康成长、心理成熟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要通过有效方式加强人际沟通,发扬民主,正义公平。同时一旦发现问题,要善于运用思想教育、自我教育以及行政法律等手段调节和化解人际矛盾,消除可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形成团结、融洽、祥和、奋进的校园人文氛围。
二是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趋势良好。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自杀的事件在高校屡见不鲜,而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和马加爵杀人案,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的相关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营造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环境,提高行为水平,降低偶发诱因;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形成系统的心理问题发现机制;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强化学生自助消除心理能力。
三是要关心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要积极关心和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避免他们因经济上的困难而辍学或影响学业。要积极探索“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采取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缓交减免学费、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奖学金等多种渠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培养经济困难学生自信乐观,不畏困难的坚韧精神,帮助他们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四是要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495万人,加上2006年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左右。我国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依然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全社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高校而言,首先要转变观念,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其次,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优秀人才。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并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通过多种渠道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和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提高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只有各要素本身、要素与要素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都相互调协,才能达到这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优秀大学文化的基石,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只有拥有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地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因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每一位高校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势在必行,意义重大而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