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基本形态
高校校园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亚文化,具有文化品质的普遍特征。要正确理解和阐释高校校园文化,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反映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创造性成果的一种社会现象。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在中国汉语中的“文化”是“文治教化”的意思。最早把“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易经》,提出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主张,其意思是用儒家的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使社会变得文明而有秩序。关于文化的确切含义,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争论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看法。据1952年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统计,从1871年到1957年全球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
在近代,英国人泰勒是第一个正式给“文化”完整定义的人。他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所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在归纳总结各种关于“文化”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是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3]《辞海》认为:“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
简言之,文化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社会活动条件和精神产品。本指南对学校校园文化的论述,都基于对“文化”的这种阐释和理解。
尽管“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在不同的表述背后我们可以归纳出其自身所具有的普遍特性和基本特征:
第一,层次性。其表层,是蕴含了一定精神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中层,是借助物质以体现精神的风俗、礼仪、艺术、宗教、政治、法律、制度等;其深层,或曰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三个层次相互渗透、彼此混杂。大体说来,底层映射中层、表层,中层、表层蕴含着底层。
第二,可习得性。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习这个社会所接受的各种生活和行为方式,技能和知识,从而使这个社会的文化代代相传。
第三,创造性。一切自然形态的东西都不属于文化的范畴,但自然存在一经烙上人类加工、改造的痕迹,而成为一种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时,便成了文化现象。
第四,规范作用。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社会成员的思维和感觉方式,指导着他们的生活和行为。
第五,整合性。文化是模式化的存在,不同的人群,拥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第六,动态性。文化既表现为某些文化模式的不断丰富,也表现为某些文化模式、因素的逐渐枯萎和消亡。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
近年来,国内学术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见仁见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www.xing528.com)
“课外活动说”: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外活动,作用是娱乐和调剂学生的文化生活。
“第二课堂说”:校园文化是学生接受道德及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完善。
“文化氛围说”:校园文化既非课内活动,也非课外活动,而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使置身其间的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研究校园文化,就是要从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探讨人是如何创造环境,环境又是如何影响人的。
“学校准文化说”:校园文化是区别于学校主文化范畴,以学生为主体的准文化(即亚文化)。
“规范说”: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校园精神说”: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范围内生活的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在物质上、意识上的具体化。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和诞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文化创造的主体、对象以及一定的文化创造得以进行的手段和环境。综合各种关于校园文化的说法,我们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全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精神产品和这些精神产品的物质形态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氛围,以及这些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创造形成过程。换言之,即“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师生价值观(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思潮、校风学风以及以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制度规范、财物管理等内容。”[5]它的空间范围是指大学校园;它的主体是全体校园人;校园文化建设的客体或对象是大学校园中各种物质制度形态、内在精神及活动形式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即遵循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贯彻和服务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科技文化的发展环境。
(三)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
目前,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形态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亚文化”这一观点来进行。总结起来,有学者用哲学思维模式来考察和分析校园文化形态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依据,将校园文化形态分为物质性形态和非物质性(意识)形态。也有人从文化学角度出发将校园文化相应的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态。还有学者认为“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亚系统,具备了文化的四个构成要素,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6]这些对于校园文化形态的划分方法,实质上都是基于校园文化物质、精神和制度形态三分法的基础加以引申和拓展。
校园文化的三种形态中,物质文化也称浅层文化,也有人把它称为显性校园文化,是指校园师生所创造或使用的,能体现出创造者自身某种价值、信仰,又为人们感官所直接触及的客观实在物。它主要包括文化设施、校园景观以及校园绿化和美化情况等。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塑造优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能以其独特的形式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师生员工的爱校热情,陶冶师生员工尤其是在校学生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奋发图强、立志成才。当今时代,做好传统的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信息网络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便利的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形态,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机制。一所学校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制定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这有利于保证校园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而达到优化人,培养和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反之,纪律涣散、秩序混乱,则会影响到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给学校和学生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形态,指学校全体人员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主要包括学校精神、办学思想、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既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也是建设校园文化所必需的根本基础。作为一种软文化,精神文化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向和保证作用。当前,面对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和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重视和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无疑显得愈加重要。
校园文化三种基本形态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精神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规定和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其他两个层次;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一起是精神文化的保障和体现,对深层文化的形成和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