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望德及其实现
在基督教伦理中,人对上帝的爱、信和希望三者是合一的。从根本意义上说,宗教伦理之所以能吸引人,能在现实大地上扎根,并能绵延下来,主要依赖于它能给人以希望。
一部《圣经》,就是人们的一部希望史集。从群体的方面说,首先是以色列民族的希望及其实现。上帝曾给亚伯拉罕以巨大的希望,使他在不可能生育的年龄,不但生育且子孙多如沙海,并许诺他们将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上帝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56]以色列人的历史,从出埃及、越沙漠、过约旦河、征服伽南诸城,都与上帝所给予的希望和及时实现这些希望密切相关。在以赛亚统治以前,上帝曾给人们以希望:“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57]当上帝的独生子耶稣降临时,他曾给人们以许诺:“上主的国,临到你们了”。同时,他将所有的希望都留在了末日之时。那时,所有的人都要受审判。在审判中,上帝的裁决才得以完美地体现,人的所有希望才能实现。“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义人要往永生里去。”[58]
对一个相信上帝的人来说,最大的希望莫过于同上帝建立起个人的联系,蒙神的顾念、关怀和恩惠。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谈他的感受:“谁能使我安息在你的怀中?谁能使你降入我的心灵,使我酣畅,使我忘却忧患,使我抱持你作为我的唯一至宝。”[59]希望与上帝建立起全然的联系,安息在上帝的怀中,抱持上帝作为自己的唯一至宝,在随时随地之中蒙神的恩惠,这是一种永恒意义上的救赎行为和实践。在这种实践之中,个人的痛苦、焦虑、孤寂、忧虑、无助等等都将得以克服。如果一个人遇到了任何意识上的困境,比如:懦弱和颓废的表现,绝望的表现等等,那都不能称之为有望德。懦弱者不仅是对自我决定性的信心不足,向目标的迈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上帝与自我同在的信心不够坚定,对上帝能够帮助人们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念不够充分。说到底,他们没有将自我完全交给上帝,没有同上帝建立起全然的联系。颓废者更是一种自我放弃,不仅放弃了自我的努力,更放弃了上帝与人同在的确定性。颓废是向恶的力量的屈服、低头甚至迎合。人趋向于恶,便必然与善相隔绝,与上帝相隔绝。他们的行为实践不是向天国迈进,而是向远离上帝的地狱迈进。绝望者更是断绝与上帝联系的存在者,是对上帝善与仁慈以及助佑人们走出困境的彻底失望者。他们对自我完全失去了信心,也放弃了与他人、家庭、群体的联系。在绝望者中,在走向人生极端的自杀者中,往往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保罗给腓立比人的信,曾表达过“愿离世与基督同在”的愿望,但还是坚持要与众人同在,即使受苦受难都在所不惜,因为他“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这是证明他们沉沦,你们得救,都是出于上帝。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60]人要坚信,在现世的受苦受难是必然的,但必须心中要有希望,要有与上帝合一的坚定信念,要有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动摇对上帝的信心的力量和勇气。这是人的望德在人的意志品质和实践行为上的要求。
从个人的救赎方面来看,人总是希望上帝能够宽恕,免去人的罪恶。而且,人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唯有得上帝之恩,人才能真正从罪恶之中走出来;上帝是唯一的救世主。在《圣经》中,救恩曾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以色列人遇到困难时,都会转向上帝“以获得拯救”。而耶稣来到世上,其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救世人离开苦难,进入天国。他到耶利哥时,要住在税吏长财主撒该的家中,众人都议论,说他竟要住在罪人家中,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了寻找拯救失丧的人。”[61]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在现世生活着,都要相信救恩,渴望救恩,相信上帝是唯一的救世主。“除他之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62]而“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63]
在人们有了得救的希望之后,基督教伦理要人们修习全圣善德。上帝曾明确要求其子民要成为“圣”,因为上帝是“圣”的。在《马太福音》中,耶稣曾告诫他的信徒:“你们要完全,向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64]“成圣”“完全”都是全德的一种表现方式。信徒的成就全德,不仅是希望,更是坚定的行为实践。这包括以下内容:1.全身心的奉献。不仅是对上帝,而且要对他人和民众。人越是不陷入到自私自利的泥潭之中,越是将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超越自我,按上帝所言而爱而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之中,越是能得全德而被拯救。2.以上帝为荣耀的完全目标,做与上帝同在的圆满之人。保罗曾劝诫信徒:“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65]这也就是说,在人们所有的希望之中,首先要以寻求与上帝同在和荣耀上帝为前提。“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66]人不要忧虑衣食,忧虑明天,忧虑自己今后的路将如何走,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人只要寻求与上帝同在,做义人,这一切自然都可以顺利解决。其次,人要在基督之中成全人性。也就是说,要将上帝全然引入内心,将原有的自我全然涤除。保罗曾给他的门徒讲:“这就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67]于是,人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着(有的可能是模仿着)上帝的圣人形象:更能同情,更能忍耐,更能坚韧,更能牺牲,更能喜乐,更欣赏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更能荣耀上帝。这些既是生活的理想,又是成圣的准备,是今世的修习和努力。
在《圣经》中,上帝曾给人们以许诺和信实,使人们将希望不完全寄予遥远的未来,还寄予现在。因此,“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致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68]“上帝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69]他能使人间的一切都发生变化,使人们对他的希望变成现实。从动力源上说,正是上帝的这种无所不能的伟大作为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左右着人们:“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巨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并且上帝使已过的事主动再来。”[70]耶稣的使命,死亡及其复活,使上帝的伟大作为成为现实的可能,给所有基督徒以希望:凡事都希望上帝的安排和拯救。人所要做的就是“终身喜乐行善”,成就全德。
耶稣曾要求人们:“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71]悔改什么呢?人首先要承认自己有罪。在基督教伦理中,人们生活的基石奠基于面向上帝的悔改,主要是谦逊地承认自己有罪。奥古斯丁曾言:人要从罪中解脱出来,第一步是“谦逊”,第二步还是“谦逊”,第三步还是“谦逊”;不管人问我多少次,我都会给同样的答复,谦逊。人的谦逊是消除自以为是的主要心理特征,是人向上帝低下头颅,屈下膝盖,承认自己卑下的前提;也是蒙上帝拯救的基础。“因为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也叫你们升高。”[72]谦逊必定要承认自己有罪,“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上帝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73]可见,谦逊地承认自己有罪是与上帝之道合一,将上帝之“真理”引入内心的主要方面。
在罪人的内心之中,面向全能的上帝,心里只能是乞求怜悯。耶稣曾打了这样的比喻:一个骄傲的法利赛人和一个谦逊的税吏同时向上帝祷告,税吏以悔改的心祈求上帝:“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吧!”上帝宽恕了他。而那个法利赛人则没有得到宽恕。在耶稣的传道经历中,那个有罪的妇人,因为在耶稣脚前自责地哭泣,用自己的泪水洗拭耶稣的双脚,用头发将双脚擦干,还用嘴亲他的脚,而得到了宽恕[74]。人越是在上帝面前变得一无是处,越是表现得卑下,越是全然否定自我,祈求上帝的同情和怜悯,越是能得到拯救。——承认自己有罪是远离罪恶的前提,而祈求上帝的全部救赎,同洗礼一起,同基督一起死亡又一起复活了。“变成新人,过新生活。”“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是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子。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上帝活着。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75]在与上帝的同在中,人完全变成了一个充满希望且能够实现希望的义人。
在这样的宗教信念的激励下,人就有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忍受眼前的不幸和苦难。实际上,希望总能给人以力量。在《诗篇》中,遭受苦难的人向上帝祷告:“耶和华啊,你为什么站在远处,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恶人在骄横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愿他们陷在自己所设的计谋里。因为恶人以心愿自夸。贪财的背弃耶和华,并且轻慢他。恶人面带骄傲说:耶和华,必不追究。他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上帝。……他满口是咒骂诡计欺压,舌底是毒害奸恶。他在村庄埋伏等候。他在隐秘处杀害无辜的人。他的眼睛窥探无依无靠的人。他埋伏在暗地,如狮子蹲在洞里。他埋伏,要掳去困苦人,他拉网,就把困苦人掳去。他屈身蹲伏,无依无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之下。他心里说,上帝竟忘记了,他掩面,永不观看。耶和华啊,求你起来。上帝啊,求你举手,不要忘记困苦人。恶人为何轻慢上帝,心里说,你必不追究。其实你已经观看。因为奸恶毒害,你都看见了,为要以手施行报应。无依无靠的人,把自己交托你。你向来是帮助孤儿的。愿你打断恶人的膀臂。至于坏人,愿你追究他的恶,直到净尽。”[76]这是穷苦的、无依无靠的人对上帝的祈求,是对上帝能够惩罚一切、奖赏一切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能够忍受苦痛,只要上帝最终能够给他们以公道、正义,给他们以应得的一切的愿望。当着耶稣在十字架上替众人受苦难而死之后,人们有了榜样的力量。耶稣曾告诫人们:“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77]一切都要坚韧,都要面对,人们应背起十字架,同耶稣一道,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一切,要坚信上帝不会抛弃他们;他们所受的一切苦难也不是毫无意义,最终,苦难和基督的十字架一起将变成荣耀。
在巨大希望的导引下,基督徒的内心世界被打开,一方面,他们能够面向自己,面对自己的罪过,承认并勇于改正,将上帝的光明引入内心;另一方面,他们的生命处在一种向新领域、向上帝的国迈进的寻觅和探索之中。他们会遵循上帝的旨意,将心灵向一切真善美的领域开放。他们勇于坦然面对现实,因为他们相信上帝最终会拯救他们;他们乐于领受一切美好的方面,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切是上帝的赐福;他们更善于同所有的人打成一片,因为这是上帝的教诲;最为重要的,他们会将自己全然交出,交给无所不能的上帝。
在希望信念的世界里,基督徒会希望现实世界变得更美好。他们认为,人类是蒙召来管理世界的,因此,使现实世界更加完美被确立为人类的“天职”。在基督教教义中,人们总是在期待中实现自己的,而期待是面向未来的上帝之国的。那么,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一定要尽职尽力,要将上帝的理想变成个人的实践、创造性的努力作为,改变不合神性、人性的世界,使人类生活的世界更加正义、平等、自由、和谐。人在其中,享有与上帝同在的意义,这是基督教的理想,也是基督徒的信念。
【注释】
[1]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18页。
[3]《圣经·创世纪》1:26—29。
[4]《圣经·以弗所书》4:6。
[5]《圣经·约翰一书》3:1—3。
[6]《圣经·创世纪》2:8—12。
[7]詹姆斯·桑科斯:《基督教基本教义阅释》,转引自《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2页。
[8]《圣经·路加福音》15:11—25。
[9]《圣经·约翰福音》3:16—17。
[10]《圣经·罗马人书》8:31—39。
[11]《圣经·罗马人书》8:14—17。
[12]《圣经·马太福音》22:37—40。
[13]《圣经·马太福音》10:35—38。
[14]《圣经·路加福音》14:26。
[15]《圣经·马太福音》6:24—34。
[16]《圣经·哥林多全书》13:13。
[17]《圣经·约翰一书》4:16—17。
[18]《圣经·约翰一书》5:3。
[19]《圣经·约翰一书》4:20—21。
[20]《圣经·马太福音》7:12。
[21]《圣经·路加福音》6:27—30。
[22]《圣经·路加福音》23:34。
[23]《圣经·约翰一书》3:18。
[24]《圣经·撒迦利亚书》7:9—10。
[25]《圣经·哥林多前书》13:3—8。
[26]《圣经·以西结书》45:9。
[27]《圣经·马太福音》5:22—24。
[28]《圣经·创世纪》1:28。
[29]《圣经·箴言》12:10。
[30]《圣经·申命记》25:4。
[31]《圣经·诗篇》104:23。
[32]《圣经·箴言》6:9—11。
[33]《圣经·箴言》22:29。(www.xing528.com)
[34]《圣经·哥林多前书》15:58。
[35]《圣经·以赛亚书》7:9。
[36]《圣经·以赛亚书》28:17。
[37]《圣经·创世纪》15:6。
[38]《圣经·诗篇》115:11。
[39]《圣经·申命记》7:9—11。
[40]《圣经·士师记》10:7—16。
[41]《圣经·诗篇》92:5—6。
[42]《圣经·诗篇》116:5—6。
[43]《圣经·哈巴谷书》12:4。
[44]《圣经·罗马人书》4:17—22。
[45]《圣经·希伯来书》11:13—17。
[46]《圣经·出埃及记》3:13—14。
[47]《圣经·出埃及记》33:18—20。
[48]转引自《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8页。
[49]〔瑞士〕K·巴特:《教会教义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页。
[50]转引自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2页。
[51]〔瑞士〕K·巴特:《教会教义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页。
[52]《圣经·路加福音》1:38。
[53]《圣经·马太福音》5:3—12。
[54]《圣经·马太福音》10:32。
[55]《圣经·马太福音》28:19—20。
[56]《圣经·创世纪》12:1—3。
[57]《圣经·以赛亚书》9:2—7。
[58]《圣经·马太福音》25:31—46。
[59]转引自《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9页。
[60]《圣经·腓立比书》1:27—29。
[61]《圣经·路加福音》19:10。
[62]《圣经·使徒行传》4:12。
[63]《圣经·约翰福音》3:15。
[64]《圣经·马太福音》5:48。
[65]《圣经·哥林多前书》10:31。
[66]《圣经·马太福音》6:33。
[67]《圣经·腓立比书》3:12。
[68]《圣经·希伯来书》10:23。
[69]《圣经·传道书》2:26。
[70]《圣经·传道书》3:1—15。
[71]《圣经·马太福音》4:17。
[72]《圣经·彼得前书》5:5—6。
[73]《圣经·约翰一书》1:8—10。
[74]《圣经·路加福音》7:36—48。
[75]《圣经·罗马人书》6:4—12。
[76]《圣经·诗篇》10:1—15。
[77]《圣经·路加福音》24: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