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北宋王朝从建国到中期,已经走上了"积贫积弱"的道路。当权的统治者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惨局,免于"一旦之忧",而加重了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和搜刮。广大穷苦农民在沉重而苛刻的赋税、摇役剥削下,无法求生。那些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却享有种种免役、免赋的特权。随着赋税和谣役的增加,农民负担的加重,地主特权的膨胀,官僚恩荫的盛行,更加剧了农民阶级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并日趋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连年不断。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李觏提出了薄赋税,均役力的政策,以减轻广大贫苦农民的沉重负担,从而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针对北宋当时名目繁多、沉重苛刻的赋税制度,李觏提出应当采取"薄赋敛"的政策。他认为,只有采取这种政策才能给中小地主和广大农民以生路。比较合理的赋税制度是:"轻者不减二十而一,重者不逾十二,以役多少参折之",只有实行"什一而税",才是通达合理之策。他主张在一般情况下,要实行什一税,重者不能超过十之二,轻者不能少于二十之一。如果遇到荒年凶岁,还要视收成多少而决定,不要不看丰凶,一律收税,困杀百姓。他说:夫什一而税,天下中正,是故谓之彻。彻者,通也。然耕获之事,丰俭亡常,不幸凶旱水溢,或螟螣蟊贼,农虽尽力,谷有不登,而有司必求如法,于理安乎?孟子道:"龙子之言日:'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盼盼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故圣人设官,必于谷之将熟,巡于田野,视其丰凶,而后制税敛焉。丰年从正,亦不多取也;凶年则损,何取盈之有哉?自古以来都实行"什一而税",这是较为合理的赋税制度。然而,如果国家不根据收成的好坏、年景的丰凶,计算国家的费用,不知道粮物的足否,而一律按什一税而敛财,这样在凶年就会使农民转乎沟壑。僵仆野谷。据此,李觏提出:各级官吏,在庄稼将熟季节,巡视田野,观察丰凶,而后制税敛。做到丰年从正,不多取多征;凶荒则损之、少征。这样可以使国有用、民有食。李觏依据《王制》"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的规定,主张国家规定"什一而税"要以三十年的丰凶平均为标准,即使这样也还要看当年的收成好坏而后制税敛,不可滥征赋税。
可是,当时的统治者,却不顾人民的死活而重取其赋,重敛民财,特别是那些心术不正的贪官污吏,为了自己"贪功以求赏,不恤人之困乏",随意"滥税敛万民",造成万民贫困,无以为生,他们自己却升官发财,弹冠相庆,真是可恶。李觏对此发出无限的感慨,他讽刺道:官家的的要宽征,古时什一今更轻。州县酷嫌民渐富,几多率敛是无名!白刃劫君君勿言,人生祸难俱由天。君家岁计能多少,未了官军一饭钱。庭下螺囚何忿争?刀笔① 《周札致太平论·国用第十》.《李觏集》卷七,第84 页。
少年初醉醒。黄金满把未回眼,笑杀迂儒欲措刑。在李觏看来,"为国者未有不欲其民富且寿矣。薄税敛所以富之也。"①而当今的统治者及各级官吏,却不是这样,一些特权阶级。贪官污吏不仅不纳税赋。不服谣役,反而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广大农民,有感于此,李觏在他的诗文中,进行了大胆的揭露,无情的讽刺。他指出,繁重的赋役像杀人的刀子一样按在人民的脖于上。虽然这般残酷,人民却敢怒而不敢言。李觏对官僚地主阶级对农民"夺其常产,废其农时,重其赋税,以至饥寒惟淬,而时赐米帛以为哀人之困"②的非礼不仁的罪行,不断揭露,痛加鞭笞。他指斥这种不仁道的罪恶行径是违反先王之道的。他以先王之道、税制为据,予以批判,在批判中,继续阐发了他的赋税主张。他说:先王之道,取于民有制,计口发财日赋,收其田人日税。赋共车马兵甲士徒之投,充实府库,赐予之用。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诸侯亦什一而税。??贡之所入,各有其常。??贡不以常,则人无备,人无备而责之必有,非买于蓄家不能以有也。故取之于非其地,求之于非其常,皆农人之病而商贾之利也。李觏积极主张以田亩收税,以人口征赋,实行严格的赋税制度,做到贡赋有常制,使人民有准备,不得随意增加赋税。如果无制而取赋税,必然使广大农民无所措手足,只好向那些商贾蓄积之家高价购买粮食,以致伤害农民,有利商贾。
李觏的这些主张是非常有针对性的,由于土地兼并的恶性膨胀,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不仅垄断大量的土地,而且享有各种免赋役的特权,他们隐瞒大量的土地,漏纳赋税,也有些农民为了逃避赋税的沉重负担,而携带土地"匿比舍而称逃亡",①成为特权者的佃客,这样就使登记在册的田亩大大减少,田赋随之亦相应减少。因此,按田亩纳税,计人口缴赋,在当时是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宋真宗时,丁谓说:"二十而税一者有之,三十而税二者有之。"②即豪强地主兼并者们,二十亩田纳一亩田地的税,三十亩田纳二亩田的税者,大有人在。在此同时,只有小块土地的农民和中小地主,却负担着沉重的赋税。以至他们在破产之后,却依然负担着原有的田税。这样就出现了"有产无税","产去税存"的不合理现象。结果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由此可见,李觏主张的按田亩计赋税的办法是有时代背景和实际意义的。
李觏的轻税薄赋政策,既是为了使各级官吏"不敢厚敛",又是为了"宫民",使农民免于饥寒冻馁,流离失所,达到"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就是说要达到利国富民的目的。所以他告诫统治者要"薄税敛",以富万民。
李觏在主张"薄税敛"的同时,又主张"均力役"。我们知道,宋代的差役,名目繁多,极为苛重。诸如:衙前、里正、户长、耆长、壮丁、承符、① 《有感诗三首》,《李觏集》卷三十六,第431-432 页。
① 《安民策第五》,《李觏集》卷十八,第174 页。
② 《礼论第四》,《李觏集》卷二,第12 页。
③ 《安民策第九》,《李觏集》卷十八,第180-181 页。
① 《文献通考·田赋考》。(www.xing528.com)
② 《文献通考·田赋考》。
人力、手力、渡于、斗子、拦头、厅子等等种类。尽管差役繁多,负担甚重,可是官户以至沾点官气的,都不服差役。商人也基本上是"赋调所不加,百役所不及"①,和尚、道士等都兔除差役。大部分有钱有势的地主也想方设法逃避差役。因此,沉重苛刻的谣役都压在农民的头上。由于繁重的谣役连年不断,使许多人"困于久役","破坏家产"。②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李觏提出了"均力役"的主张。他指出,按《周礼·乡大大》的规定:"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同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五,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其他的人都不能免力役。可是,当今却不是这样,倒是那些有钱、有权、有势的人不服谣役,为此,李觏主张,除了按《周礼·乡大夫》所规定的人免役外,其余所有的人都应当平均担负力役。他说:君子之于人,裁其劳逸而用之,可不谓义乎?世有仕学之乡,或舍役者半,农其问者不亦难乎?而上弗之恤,悖矣!贵者有爵命,服公事者有功劳,诚不可役,然复其身而已。世有一户皆免之,若是则老者,疾者亦可以同门不使耶!③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六曰安富",谓平其繇役,不专取也。大哉!先王之法,其所以有天下而民不者乎???及其为国家则有反是者矣。田皆可耕也,桑皆可蚕也,材皆可饬也,货皆可通也, 独以是富者,心有所知,力有所勤,夙兴夜寐,攻苦食淡,以趣天时,听上令也。如此而后可以为人之民,反疾恶之,何哉?疾恶之,则任之重,求之多,劳必于是,费必于是,富者几何其不黜而贫也。使天下皆贫,则为之君者,利不利乎?故先王平其繇役,不专取以安之也。先上之法,是干谣役,只有少数贵者、服公事者、老者、病者才予以免役,其余的人都要平均负担谣役,不专取一部分人。这样可以使天下宫庶,民不怨恨。李觏依据先圣王之法,主张平均徭役,不专取之。他所说的专取对象是那些"任之重,求之多,劳必于是"的中小地主阶级。李觏认为,如果国家把沉重的摇役负担,全部压在他们的头上,专取之他们,使他们不堪重负,最终必然由富变穷,以至造成天下皆贫,国家不安。这样对封建统治者非常不利。因此,李觏反复说明不应专取徭役的道理和平均役力的必要。他的动机是为封建国家着想,为中小地主阶级争利,与大官僚、大地主抗争,客观上对广大劳动者有利。李觏在揭露、痛斥那些频征役力、聚敛财富的贪官污吏的同时,对那些不频征役力和不重取赋税的亲民、爱民官吏予以称赞:太平无武备,一动未能安。庙算何时胜,人生到难处。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只有盱江守,怜民不爱官。(自注:时国子慎懤土守本郡。)①)
贪官污吏,频征力役,耗尽农力,加重赋税,使民饥寒,他们都是只爱官,不爱民,使人民在重赋频役的压榨下,生活到处难,简直无法生活下去。只有盱江大守,才怜民不爱官,值得赞扬。
① 《食货论畿赋》,《乐全集》卷十四。
②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三。
③ 《周礼致太平论·国用第十五》.《李觏集》卷八,第89 页。
① 《周礼致太平论·国用第十六》,《李觏集》卷八,第89-90 页。
① 《感事诗》,《李觏集》卷三十六,第407 页。
李觏还指出,国家发展经济,强本抑未,除了采取理财富民、平土均田、薄赋均役、控制物价等措施外,还要兴水利,备水旱,制农器,修稼政,救凶荒,委积粮,国足用,治病疫,兔民疾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救国富民,康国济民。如果说李觏的全部著作都是"从大处起论"的"真医国之书",那么他的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著作更是如此。这就使他的经济思想不仅十分丰富,而且极为有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