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觏评传:贾谊、董仲舒、王充、韩愈对性三品论的继承与发展

李觏评传:贾谊、董仲舒、王充、韩愈对性三品论的继承与发展

时间:2024-10-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贾谊的材性分三等,上下不可互引、变化的思想,与孔子的"上智下愚不移"是一脉相承的,又是董仲舒性三品论的思想前导。据此,董仲舒认为,性善、性恶之论,都是不足称的,只有善善恶恶才足以称为性。王充是中国哲学上最早明确提出性三品论的哲学家。这便是荀悦的性三品论的旨意。韩愈对性三品论进行了总结、去取、补充和发展,完善了性三品论,并作了具体的论证,同时说明了性与情的关系。

李觏评传:贾谊、董仲舒、王充、韩愈对性三品论的继承与发展

在围绕人性""""的探讨、争论中,李觏的思想先行者们提出了种种见解。诸如: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论;盂子的性善论;告了的性无善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恶论;荀子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善恶混论等等。

李觏对于这些人性观点,经过长期考察沉思、分析比较以后,他同意性三品论,并提出"性之三品,而人之类五"的人性学说。为了揭示李觏人性学说的思想渊源,我们在这里对李觏之前主张性三品论的各家思想,作个简要追踪分析。

性三品论的最早发端则是孔子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①和"惟上智与下愚不移。"②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或上智、中等、下愚,即人分为上、中、下三等。孔于虽然未明确地从人性上把人分为三等,但是把人分为上、中、下,这就为其后继者提供了思想前提,留下了发挥的余地。故后世儒家学者便提出和论证了上、中、下三品的性三品论。

贾谊根据人的材性、素质等不同,发挥了孔子的人分为三等的思想,把人主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等级。他说:窃闻之日:有上主旨,有中主者,有下主者。上主者,可引而上,不可引而下;下主者,可以引而下,不可引而上;中主者,可以引而上,可以引而下。??故材性乃上主也,贤人必合,而不肖人必离,国家必治,无可忧者也。若材性下主也,邪人必合,贤止必远,坐而须亡耳,又不可胜忧矣。故其可忧者,唯中主尔,又似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缁则黑,得善佐则存,无善佐则亡,此其不可不忧者耳。所谓"材性",即先天的自然质性、素质。由于人主的材性不同,而分为上主、中主、下主。上主只能引导为上,不可引导为下;下主只能引导为下,不可引导为上;中主则可以引导其为上或为下。其实真正可引者,只有中主,这种引如同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维则黑。中主得善人辅佐则国家存治,得恶人辅佐则国家危亡。所以对中主往哪里引,则是很重要的。至于上主只能上,不可忧;下主必然亡,忧亦无用。如此说来,只有中主可忧。贾谊的材性分三等,上下不可互引、变化的思想,与孔子的"上智下愚不移"一脉相承的,又是董仲舒性三品论的思想前导。

董仲舒认为,人性受之于天命,这种受之于天命之性,既有善的因素,又有恶的因素,人"有善善恶恶之性"。②由此出发,他根据孔子的"中人以上""中人以下"的思想,而提出了性三品论,并作了具体说明。

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种:一是情欲很少,不教自善的"圣人之性";二是情欲很多,教也不能为善的"斗筲之性",三是有情欲,而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的"中民之性"。他说:① 《论语·雍也》。

② 《论语·阳货》。

① 《贾子新书》卷五《连语》。

② 《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③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复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诲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董仲舒虽然没有明确标出人性为上、中、下三品,但他却标出"名性""下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这即是上、中、下的性三品之义。董仲舒按照他的"质朴之谓性"的界说,认为只有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才可以说是性。因为只有"中民之性",才具有善与恶的资质、因素,经过圣王的教化,才可以为善。而纯善的"圣人之性"和纯恶的"斗筲之性",都不可以叫做性。据此,董仲舒认为,性善、性恶之论,都是不足称的,只有善善恶恶才足以称为性。

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对先秦以来各家的人性理论,进行了总结。他对孟于的性善论,苟子的性恶论,都不赞同,认为他们的说法,"虽有所缘",但"未为得实";而董仲舒之言,亦"未能得实"。王充同意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世硕主张"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 恶,养而致之则恶长。"这是说,人性含有善恶,养善而善,养恶而恶。由此出发,王充提出了自己的性三品论。他说:自孟子以下至刘子政,鸿儒博生,闻见多矣。然而论情性,竟无定是。唯世硕、公孙尼子之徒颇得其正。由此言之,事易知,道难论也。??实者,八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谓性无善恶,是谓人才无高下也。??九州田土之性,善恶不均。故有黄、赤、黑之别,上、中、下之差。??余固以孟轲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旨,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王充明确地将人性分为上、中、上或善、善恶混、恶三品。他认为,盂子讲人件善,是指中人以上者;荀子讲人性恶,是指中人以下者;扬雄讲人性善恶混,是指中人。王充是中国哲学上最早明确提出性三品论的哲学家。(www.xing528.com)

荀悦认为,由于人性有善有恶,所以人性分为三品。他说:"或问:天命人事。曰: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则人事存焉尔。"②天命和人事的关系相当,天命有三品,人性亦有三品。上等和下等都是不可改变的,只有中等者才是天命与人事关系最密切者。荀悦还把三品各再分为三品,这样就有了九品,九品中"上智与下愚不移"者,都是极少数。由此,他主张对大多数中品者要施行教化,对极少数不移者,只要不放过教化,亦可以有"微移者",最终都可以教育成善。所以说:或曰:善恶皆性也,则法教何施?曰:性虽善,待教而成;性虽恶,待法而消。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其次善恶交争,于是教扶其善,法抑其恶。得施之九品。从教者半,畏刑者四分之三,其不移大数,九分之一也。一分之中,又有微移者矣。然则法教之于化民也,几尽之矣。人性共分为九品,从教者有一半,畏刑者四分之三,只有九分之一者不移,这一分之不移者,只要很好地教育,亦有一 部分的微移者。由此说来,教育和法制会使几乎所有的人由恶变善。因此,苟悦强① 《春秋繁露》卷十《实性》。

① 《论衡·本性》。

② 《申鉴·杂言下》。

① 《申鉴·杂言下》。

调法教。性善待教而成,性恶待法而消。这便是荀悦的性三品论的旨意。韩愈对性三品论进行了总结、去取、补充和发展,完善了性三品论,并作了具体的论证,同时说明了性与情的关系。他说: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日何也?日: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日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在韩愈看来,""与生俱来的,生来就具备的;""是接触外物而产生的。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性是纯粹至善的,中品之性是有善有恶的,下品之性是纯粹至恶的。其所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等级,就在于是否具有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上等人生来本性中就具有这五种道德,所以是善的;中等人生来本性中对于这五种道德就有所欠缺,所以是有善有恶的;下等人生来本性中就不具有这五种道德,所以是恶的。韩愈认为,盂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都是指中品性说的,并没有包括上品之性和下品之性,因而都有其欠缺之处,都是得其一而遗其二。他说:"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②就是说,只有性三品论,才是全面的、完善的人性理论,才可以正确地解决人性善与恶的问题。因此,韩愈力主人性三品论。

韩愈把人性看成是人与生俱来的先天本性,人性中所具有的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同样是先天具有的,这五种道德的不同差异也是先天具有的,所以先天具有的上、下两个品级不同的人性,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他以孔子的"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先验论为根据,证明上品之善性与下品之恶性,是不可改变的。

韩愈在人性三品论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论证人性三品论,同时提出了情三品论。他认为,人不仅有性,而且有情,与性三品相对应,情也有三品。情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性之于情,视其品",同样"情之于性。视其品"。情之上、中、下三品与性之上、中、下三品分别对应。上品之性其发必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其发必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其发必为下品之情。上品之情的发动都合乎中道原则;中品之情的发动则有所过或不及,有部分合乎中道原则;下品之情的发动则不合乎中道原则,是"直情而行"了。韩愈的性、情三品论。旨在说明"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①是为封建等级制度的品级性作理论说明的。

① 《昌黎先生集》《原性》。

② 《昌黎先生集》《原性》。

① 《吕黎先生集·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