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七堂伽蓝制”与汉传佛教寺院布局
一、佛寺的演变
“寺院”是佛寺的通称,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略称作寺,又名精舍、道场、佛刹、伽蓝、兰若、丛林等。此外,中国民间习惯于统称一般祭祀神灵的场所为庙,故后世佛教的庙宇因此也称寺庙。通常,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如下院、别院之类。后来也有称建筑规模较小的寺作“院”或“庵”,中国习俗又有将比丘尼住的寺院称作“庵”的。
印度的寺院,原有两种:一种叫作“僧伽蓝摩”,僧伽,义为众;蓝摩,义为园,意谓大众共住的园林,略称为“伽蓝”。一般都是国王或富有的长者所施舍,以供各处僧侣居住的。另一种叫作“阿兰若”,简称为“兰若”,义为空闲处,就是在村外空隙的地方,或独自一人,或二、三人共造小房以为居住、清静修道之所。或不造房屋,只止息在大树之下,也可以叫作阿兰若处。
佛在世时建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以及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是印度最早的寺院。根据古寺院的遗迹,可知印度佛寺多在中央设方形佛殿,殿外有僧房围绕,殿内正面则安置佛龛。建材系采石、砖、木三种,形式有佛堂、僧房、塔婆等分别。可惜今日完整留存者不多。
佛入灭后,佛弟子为纪念和供奉佛陀,开始建藏有佛舍利的佛塔。这是最早的佛塔,也是早期佛寺的雏型。石窟则始自于阿育王时期,有两种基本类型:一为礼拜窟,造有塔及佛像等供人瞻礼,是众人聚集礼拜的场所;一为禅窟,为僧众禅修和居住的地方。印度早期的礼拜窟没有佛或菩萨的像,而晚期的石窟则除了塔之外,佛像随处可见。这些石窟在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对敦煌、云冈等石窟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只是中国僧人绝大多数住于僧院,并无住在石窟中的传统。因此中国石窟一般很小,没有集会讲经的讲堂,大抵都是雕像画佛,作为观像之用,而在洞窟的前面或旁边另建寺院,作为僧众居住和集会的地方。
在我国,佛“寺”之起源与朝廷有关部门的名称有关。“寺者,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本是司名。西僧乍来,权止公司。移入别居,不忘其本,还标寺号。僧寺之名始于此也。”(11)又据《汉书・元帝纪》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12)由此可知,在两汉时,“寺”原为中央与地方的有关政事机关之通称,如太常寺、鸿胪寺等。如在东汉明帝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来到洛阳后,原住鸿胪寺。后来朝廷在洛阳城外另建一座精舍供他们居住和安置佛像经典,此即“白马寺”,这也是佛教传到中国后的第一座僧伽蓝。后世沿袭,便将僧人的居所称为“寺”,又称“院”。然而,早期中国佛寺的制度如何,现已难以详考了。
随着中国佛教各宗的成立,作为一寺之主的佛寺住持,各以其所秉承的宗派义理传授学人。然而由于先后佛寺住持所秉承的宗派不同,其修行法则也随之有变更。因此早期中国佛寺并无严格的宗派继承问题。只是到了唐末以后,由于禅宗衣法相传的习惯,于是寺院的住持有了世代的标称。元时,朝廷分天下寺院为禅、教、律,各守其业,不得变易。于是法派与寺院成了固定的关系,逐渐形成明清以至近代所通行的寺院制度。
一般来说,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近代的寺院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作“丛林”或“十方”,一类叫作“小庙”或“子孙”。每个寺院都必定属于一定的宗派,世代相承,很少任意更改的。
一般而言,十方丛林是大型寺院,住众较多,日常生活有严格的规约限制,寺产公有,住持之推选较合乎住众公推的原则。而子孙庙则与此不同,是小型寺院(偶亦有例外),住众较少,规约的限制力较小,寺产私有,住持之传承多由该寺院之拥有者所决定。十方寺院可以开堂传戒,子孙寺院是不许开堂传戒的。
二、“七堂伽蓝”制:汉传佛教寺院的布局模式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然而,从佛教初创时期的树下住到住寺院,目的乃是维持色身所需,以便于僧人出家修道为原则。因此早期寺院亦无一定的规式。后来,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寺院亦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建筑风格,遂呈现出新的面貌。
就现有的资料来看,中国早期的佛教建筑是以塔为主、寺塔合一的格局,亦即塔建立在寺院的中心。院庭有廊围绕,正中院庭的前面有殿堂,房院为僧房。北朝时王公贵族施舍宅第为寺成为一时的风尚,这些寺院因原系私人住宅,很少重新造塔,而以正厅供奉佛像代替佛塔。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
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布局已基本定型,多采用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回廊周匝,引人入胜。到了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寺院逐渐形成了以佛殿为主体的“七堂伽蓝制”的基本布局格式。作为院落式格局,空间功能异常丰富。
所谓“七堂伽蓝”,原指具备七种堂宇的寺院,后引申为堂宇齐备的大寺院。即作为一僧伽蓝,应具七种主要堂宇,故有此称。实际上,所谓七堂,未必限于七个堂宇。之所以谓之“七堂”,一说是古人认为寺院诸堂即表佛面,七堂分别指顶、鼻、口、两眼及两耳,或说相当于人体的头、心、阴、两手、两脚。
图17 七堂伽蓝配置图
在营造法式上,以佛殿为中心的佛教寺院诸殿堂按南北中轴线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物,在东西两侧为附属设施,布局对称。
不过,当时也有例外情况,如唐百丈怀海禅师所创立的禅寺,却主张不立佛殿。在基本反映古清规的《景德传灯录》卷六附《禅门规式》中有记载说:“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表佛祖亲嘱受当代为尊也。”(13)说明早期的一些禅寺,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寮舍等建筑,并不设佛殿,与佛世伽蓝的风格最为相近。法堂是代表住持说法的地方,也是当时寺院中最重要的地方。
然而,由于禅林规模日趋庞大,僧众与信众日渐增多,为接引信众及应檀信要求作佛事,只有住持说法的法堂是不够的,建立佛殿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北宋以后,所有寺院(包括禅寺)都建立了佛殿,丛林寺院遂逐渐形成诸宗大体一致的规制格局:寺院主体建筑一般按“川”字形布列,包括:
供奉佛、菩萨、护法神像: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
供祖师像:祖师殿(堂),开山堂、影堂、罗汉堂等;
安置法宝藏经:藏经楼、转轮藏殿;
讲经说法、集会、坐禅、传戒之所:法堂、禅堂、念佛堂、学戒堂、忏堂等;
供僧众起居、接待之所:方丈、茶堂(方丈接待室)、客堂、僧寮、客寮、廷寿堂(养老之处)、斋堂(食堂);
容四海云游僧:云水堂;
藏舍利、骨灰:佛塔、塔院、海会塔;
此外,其他还有,放生池、莲池、亭台园林等设施。
以下即对佛寺内部主要殿堂及其像设择要略作介绍。
三、佛寺各殿堂及其像设
1.佛殿
佛殿即大雄宝殿,是汉化佛教寺院的中心主殿。关于古代佛殿中像设如何布置,至二宋时方有具体记载。如宗鉴在《释门正统》卷三《塔庙志》说:“今殿中设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梵王、金刚者,此土之像也。(中略)盖若以声闻人辅,则迦叶居左,阿难居右;若以菩萨人辅,则文殊居左,普贤居右。今四大弟子俱列者,乃见大小乘各有二焉耳。梵王执炉,请转法轮;金刚挥杵,卫护教法也。”(14)这种一佛四弟子的形式,一直为后世部分佛殿像设所采用。
但自宋代以来,较大佛殿常供佛像三尊,即“三佛同殿”。或以弥勒为中尊,以释迦、弥陀位于左右,又以无著、天亲二菩萨为弥勒胁侍;或以释迦佛为中尊,以弥陀、弥勒位于左右,又以迦叶、阿难二尊者为释迦胁侍(如天台山国清寺)。或以释迦为中尊,与药师、弥勒为三尊者,则是以药师代替弥陀坐于左方(东方),而将弥勒另居于弥勒殿(即天王殿)。亦有在佛殿中塑三世佛者。
目前一般丛林常见的是于佛殿设佛像三尊,中为释迦,左为药师,右为弥陀。释迦之左为迦叶擎拳含笑之像,其右为阿难合掌随侍之像,二像或对立或略斜向。药师、弥陀二佛,已少见胁侍。较小佛殿,仅奉释迦与二尊者,而置药师、弥陀于别殿。另外,现今中国著名佛寺大殿,亦有唯供一佛,或一佛二胁侍,或专供一菩萨者。如杭州灵隐寺在近代重修大殿时,唯雕塑释迦佛一尊。
佛殿两侧,后世多塑十八罗汉之像,左右各九尊。(www.xing528.com)
寺院佛殿以外,各殿堂的像设大概如次:
2.天王殿
天王殿实应称弥勒殿,因其正面本尊多安奉弥勒坐像。在汉地,弥勒像多取自被视为弥勒菩萨化身的宋布袋和尚之像,人称“大肚弥勒”。不过,也有例外,如北京广济寺则奉天冠弥勒菩萨坐像。盖弥勒所居之地位于欲界之兜率天,与众天王同处天界,故称“天王殿”。在弥勒左右,分塑汉化了的四大天王像。弥勒背后设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
布袋和尚为五代禅僧,名契此(?—916)。因其体躯肥满,言语无恒,常以杖负布袋入市行乞,面现喜悦之相,人呼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916),圆寂于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临终遗偈,自称为弥勒化身;后人遂多塑其像于山门。
四天王之名常见于大小乘经论,原为印度十六善神之属,皆从属于帝释天。居首且最知名者为北方多闻天王,乃印度北方守护神,与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共称四天王。在我国,四大天王的形像及所持器物,古今略有不同。大概自元明时起逐渐固定下来,民间俗有以四天王分别司职“风、调、雨、顺”之说:
南方增长大天王,其身青色执宝剑,职“风”;
东方持国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职“调”;
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执罥索,后来换成了蛇类,职“顺”;
北方多闻天王,其身绿色执宝叉,后换成持伞,职“雨”。
韦驮天本为南方天王部下八将之一,在四天三十二将中以武勇著称。唐道宣在《感通录》里写了他常于东西南三洲巡游,守护佛法,故称“三洲感应”;又现天将军身,守护伽蓝等故事传出后,遂渐渐定型,凡建寺必奉之为守护神,世称韦驮菩萨。其像形式有二:(1)合十指掌,横宝杵于两腕,两足平立。(2)以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面向佛殿,注视出入行人。
3.山门及金刚殿
明代佛寺在山门之内多设有金刚殿,塑二密迹金刚力士像,称为二王。后来即塑于山门内,不另设殿。此二力士执金刚杵分立左右,守护佛刹。现今寺门左右的金刚力士像,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扼腕,两脚张开,故身体四肢均呈紧张之状。其不同者,只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物之势;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而已。
4.法堂
法堂也称讲堂,乃高僧大德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佛寺中为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一般位于佛殿之后。法堂之建,始于东晋道安,唐百丈怀海创制《清规》,不立佛殿,唯树法堂,明其对此尤为重视。法堂之内应有佛像、法座、罘罳法被或板屏及钟鼓等。法座亦称狮子座,于堂中设立高台,中置坐椅,名曲彔床(略称曲彔)。法座之后设罘罳法被(今多设板屏),或挂狮子图以象征佛之说法。曲彔之前置讲台,供小佛坐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席等。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鸣之。
5.禅堂
禅堂古称僧堂,与佛殿、法堂同为禅宗丛林的主要堂宇,为禅僧昼夜坐禅习静之所。自唐百丈怀海始立此制,寺内僧众无论多少高下,尽入僧堂之中,依受戒前后安排。禅堂内设长连床(今称广单),施椸架以挂道具。堂中设一圆龛,正中央奉圣僧像。圣僧之像不定,或以憍陈如、宾头卢为圣僧,或以文殊师利及大迦叶为圣僧。故唐时食堂即僧堂,是安文殊师利和宾头卢为圣僧的。后世于禅堂外另设斋堂(食堂),而圣僧仍留于禅堂,或禅堂改设毗卢佛像,将宾头卢设于斋堂,并设香灯以奉香火。于是食堂在东,禅堂在西,遂成为丛林定式。
6.毗卢阁
毗卢阁是明代佛寺常建的殿堂,其上下层像设略有不同。明姚广孝《天界寺毗卢阁碑》记曰:“阁成,上供法、报、化三佛及设万佛之像。左右庋以大藏,诸经法匦。后建观音大士,示十普门。下奉毗卢遮那如来,中坐千叶摩尼宝莲花座,一一叶上有一如来,周匝围绕。旁列十八应真罗汉,二十威德诸天。珠缨宝幢,幡盖帷帐,香灯瓜花之供,靡不毕备。”(15)由于阁上设有万佛之像及庋置大藏,亦被称为万佛楼及藏经阁。
7.转轮藏殿
转轮藏殿,略称轮藏殿,是将藏经楼中所使用之书架,设置机轮便于旋转,故称为轮藏。又作转轮藏、转关经藏。亦即于收藏大藏经之库房中,将藏经之搭棚,作成八角形,于其下安置车轮,中央立一支柱,以便回转搭棚,得以自在检出所需之经卷。转轮藏殿创始于梁代傅翕(善慧大士),故在南方寺院颇为流行。傅大士常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或有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为他缘逼迫不暇披阅者,为是之故,特设此便方,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则与看读同功。
8.伽蓝殿及祖师堂
伽蓝殿及祖师堂常分建于佛殿或法堂两侧。伽蓝殿供守护伽蓝之神像,位于佛殿之东。据《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卷四,护伽蓝神有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神,称“十八伽蓝神”。广义伽蓝神泛指所有拥护佛法之诸天善神。近世以来,中国佛寺常有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予以供奉的。祖师堂位于佛殿之西,多奉达摩或当寺开山祖师。今一般佛寺祖堂中,故常塑达摩(中)、慧能或马祖(左)、百丈(右)三像并坐。
9.浴室
禅林中设浴室,置有知浴(浴主)、浴头等职。又于浴室置跋陀婆罗(贤护)菩萨之像,此尊曾于浴室依水之因缘而证圆通(盖本《楞严经》卷五“水因圆通”之说)。据说清乾隆帝考证,此跋陀婆罗即《法住记》十六罗汉中之第六跋陀婆罗云。
10.香积厨
香积厨即厨房。香积原是佛号。《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中,提及上方世界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后世僧家乃以之喻食厨或供料,盖取香积世界香饭之意。香积厨内所安置菩萨像,传为洪山大圣,乃为佛寺之监护僧食者。自元代以后,则多奉大乘紧那罗王菩萨之像。后天下佛寺斋厨多塑画其像,祈其监护。
寺院殿堂内的布置除佛像之外,还有比较固定的各种庄严和供具。所谓“庄严”,为严饰布列之意,即布列诸种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等。主要的庄严有宝盖、宝幢、幡、欢门等。
宝盖,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今有以木材、金属或丝织之类,制成华盖之形,垂于佛像之上;也有不用此盖的。此外,古代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宝盖,又称华盖。
宝幢,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幢上常置如意珠,故称宝幢。为佛、菩萨的庄严标帜。一般以绢、布等制成。今每一佛前多置四幢,或绕宝盖而悬。
幡,又称胜幡,为表示胜利之旌旗。古代印度即有此风尚,故道场降魔亦树立胜幡,表示胜利。今凡结坛场,必以幡严饰,布列四周,所谓“幡坛不相离”。
欢门,是悬于佛前的大缦帐,其上以彩丝绣成飞天、莲花、瑞兽、珍禽之属。两侧垂幡,称为幡门。门前常悬供佛琉璃灯一盏。
8 法轮、香炉、如意等法器
而殿堂内的供具则视堂构的大小及法事所需而定。一般当设二十一种供奉之具,若不能供二十一种,五种亦得。一者香水,二者杂花,三者烧香,四者饮食,五者燃灯。今佛前所设香炉、花瓶、烛台,所谓“三具足”,即由此简化而来。
佛像前一般设有香几供台(大桌),其形或长或方不一。长的香几,以安置三具足之属,而供台则以奉五供(即涂香、花鬘、烧香、饮食、灯明)之用,以丝绣桌围围其四面。供台之前,置香几,几上放小香盘。凡住持尊宿入殿诵经及上堂说法,多由侍者端香盘先导,至佛前置于香几,尊宿即就其前礼佛拈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