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净土宗念佛法门与普利三根

净土宗念佛法门与普利三根

时间:2024-10-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与其他佛教宗派的法系有前后传承的关系有所不同,被推为净土宗祖师的,大都因为其人在弘扬净土法门有贡献的缘故,而被后人尊奉为祖师。这三部经集中讲述西方净土信仰,内容极为具体、详尽,从而成为净土宗所依的根本经典。净土宗的主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

净土宗念佛法门与普利三根

第三节 净土宗念佛法门与普利三根

净土宗是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之宗派,为我国佛教大乘八大宗派之一。所谓“净土”,又名净刹、净界、净国、佛国,也就是大乘经典所说的、超脱三界之外的诸佛居住的清净功德所庄严之处所。大乘佛教认为,佛有无量数,因而净土也应有无量数。为此,许多大乘经典都曾谈到净土问题。不过,一般所谓净土信仰主要为弥勒净土、弥陀(西方)净土二种,其他净土观念在我国影响较小。

我国弥勒净土信仰出现较早,最早在东晋道安时即已出现。唐代玄奘与窥基,亦以弥勒净土为行持及依归。然而自此以后,由于修习及弘扬者更少,弥勒净土信仰逐渐衰落,转而为弥陀(西方)净土信仰所取代。

东晋名僧慧远等在庐山结白莲社,与大众共同精修“念佛三昧”,为我国结社念佛之始,亦被后人视为我国弥陀净土信仰和净土宗的始创。北魏武帝时,菩提流支译出世亲所著之《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昙鸾为之作注,即《往生论注》,明示佛教修持中的难、易二道,他力、自力之别,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方便易行之道,从而始阐净土立教之本义,并专重持名念佛,以求往生西方净土。

至唐代,经道绰、善导等人的弘扬,净土信仰得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善导系统、慈愍系统(16)。至五代法眼嫡孙永明延寿,更大力弘扬禅净双修,宋代僧俗之禅净双修,皆承其遗风。元代以降,禅净双修之风愈流行,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皆心归西方。至明代,有云栖袾宏、憨山德清、鼓山元贤等,相继倡说禅净合行。尤以云栖袾宏精修念佛三昧,注解阿弥陀经,弘扬禅净一致之旨的影响最大。近代则有印光法师,专弘净土信仰,被后人尊为净土宗的十三祖。

不过,与其他佛教宗派的法系有前后传承的关系有所不同,被推为净土宗祖师的,大都因为其人在弘扬净土法门有贡献的缘故,而被后人尊奉为祖师。净土宗立祖之说起于宋代。宋・宗晓在《乐邦文类》卷三中以庐山慧远为莲社(宗)始祖,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五人继之。后来志磐在《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中改立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为莲社七祖。明清之际又加推袾宏为八祖。清道光年间,悟开著《莲宗正传》,推智旭为九祖、实贤为十祖、际醒为十一祖。晚近印光又改推行策为十祖,实贤、际醒递降为十一祖、十二祖。印光的门下则加推其为十三祖。

对中国净土信仰者影响最大、具有决定意义的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这三部经集中讲述西方净土信仰,内容极为具体、详尽,从而成为净土宗所依的根本经典。

《无量寿经》,又名《大无量寿经》,三国曹魏康僧铠译,二卷。该经宣说,过去有大国王听如来说法,喜悦开悟,乃抛弃王位,遁入空门,号法藏比丘。该比丘曾发“四十八愿”,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17)于是持戒苦行,终成正觉,名“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他的国土在西方,名“安乐”,或名“极乐”。这是一个无有众苦、充满喜乐的美妙净土。该经宣称,凡信仰阿弥陀佛的众生,都能凭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愿力,往生西方净土,远离尘世苦难。因此,该经既向人们指出了往生净土的简易途径,又为往生者描绘了西方净土的美妙极乐,对处于苦难的民众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无量寿经》的另一重要思想是“功德转移”说。依小乘佛教经典所说,众生所作罪业只能由他自己承担,所积功德也只能由他自己享受。这意味着,解脱必须依靠自力。但该经说,法藏比丘积累无量功德后成就佛道,便将自己的功德转移于信仰他、念诵他名字的人,使之即刻解脱。这表明,解脱也可以依赖他力。《无量寿经》提倡的“功德转移”说,是大乘经典“他力解脱”思想的典型代表。

《观无量寿经》,又名《观无量寿佛经》、《观经》。南朝刘宋畺良耶舍译,一卷。该经主要讲述了十六种往生西方净土的修持方法,名“十六观”。它们分别是: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树想观、八功德水想观、总想观、花座想观、想像观、遍观一切色想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观、观大势至色身想观、普观想观、杂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其中,前十三观主要介绍西方极乐国土的庄严妙相,以及“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和他的两大侍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殊胜功德,人们通过这十三观,可以坚定往生净土的信仰和决心。后三种观,则根据人们的信仰程度、修行深浅、功德多少,将其分成三品九级。三品是指上品、中品、下品;九级是指三品之中的每一品又各分上生、中生、下生三级。由于品级的不同,各自在往生净土时所得到的待遇也不相同。《观无量寿经》有关往生者三品九级的区分,目的在引导人们去恶从善、坚定信仰,但它在客观上以极乐世界的森严等级,曲折地反映了现实人间的深重苦难。

《阿弥陀经》,又名《小无量寿经》。姚秦鸠摩罗什译,一卷。该经篇幅短小,内容简单,然而它既概括了《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的基本内容,又给予众生在往生条件方面的平常待遇,所以它流传至为广泛。又因它易于持诵,故而很快成为净土宗信徒的必读教材,它对净土宗的后世影响和传播则意义重大。该经具体描绘了“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妙相,如“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车渠、赤珠、玛瑙而严饰之”等等赞美之词,说阿弥陀佛就居住在这里,因为他能发出无量光明,又有无量寿命,所以名“阿弥陀佛”。该经着重宣传了称名念佛的种种利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阿弥陀经》所说的这种往生途径,比起其他两部经来,显得更为简易方便。

上述三经加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为“净土五经”,再加上《往生净土论》,则成为净土宗的“五经一论”。这些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

净土宗的主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其实践修行法门是念佛,特别是称名念佛。念佛法门原有三种:(1)称名念佛,口称佛名。(2)观想念佛,观佛相好功德。(3)实相念佛,观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称名念佛,又称散心念佛。观想、实相二种,合称定心念佛,或观察念佛。早在庐山慧远及其后的净土古师所弘扬的净土法门,大都为观察念佛,即依靠自己修行之力量往生净土,而自善导之后,则突出称名念佛,凭借佛的愿力往生。因此,一般视净土念佛为他力念佛法门。佛教原有正法、像法与末法三期法运之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净土宗认为,现在正处于末法时代,这一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且众生善根浅、福报薄,唯有简便易行的净土念佛法门最为契机和殊胜。因此,自善导以后迄于今日,净土法门特别是称名念佛在我国社会日益广泛流传,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净土集会结社风行;同时中国佛教其他宗派,如禅、教也大多兼修净土法门。

【注释】

(1)智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46册,p462。

(2)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第46册,p54。(www.xing528.com)

(3)龙树:《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正藏》第30册,p33。

(4)智顗:《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第46册,p7。

(5)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第45册,p684。

(6)澄观:《华严法界玄镜》卷上,《大正藏》第45册,p673。

(7)澄观:《华严法界玄镜》卷上,《大正藏》第45册,p672。

(8)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大正藏》第36册,p5。

(9)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45册,p683。

(10)法藏著,承遷註:《华严金师子章注》,《大正藏》第45册,p670。

(11)法藏著:《华严五教章》,又作《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正藏》第45册。

(12)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大正藏》第45册,p508。

(13)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大正藏》第45册,p508。

(14)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大正藏》第45册,p508。

(15)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大正藏》第45册,p508。

(16)净土宗三流的说法为日本净土宗的宗祖源空(1133—1212)在其名著《选择集》首创,认为中国净土宗有东晋庐山慧远、唐代慈愍(慧日)和道绰、善导三系,由此形成净土三流之说。慧远所倡念佛三昧,是《观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所说的念佛之法,其中以“观想念佛”为主,也包括实相念佛。而善导系统由昙鸾(476—542)、道绰(562—645)相承而来,依初祖昙鸾之住处,故又称雁门流。由于弘扬者实为善导(613—681),故称为善导流。善导之著作,如《观念法门》、《往生礼赞》、《法事赞》、《般舟赞》等,其内容均在阐发观经疏之义蕴,主张为《观经》(即《观无量寿经》)初说要门,以导引净土未熟之根机,其后则废除要门,而显示弘愿;即判定观经要门方便、弘愿真实之旨,揭阐观经虽以观佛、念佛为主,其本意则在于念佛。谓称名之行为正定业,乃五种正行之一;其余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四者,则为助业,虽附随于称名,但并非往生之正因。慈愍流,指唐朝慈愍三藏慧日(680—748)所传净土教之流派。慧日著有《净土慈悲集》三卷、《净土文记》五卷等,今皆不存。仅于法照所作《五会法事赞》中之“般舟三昧赞”、永明延寿之《万善同归集》中所引用之文,及元照之《芝园集》一书中之论慈愍三藏集书、《佛祖统纪》卷四十六等所记载,略能揣摩慧日学说之一斑,可推知慧日所倡修者,颇具“禅净融合”之倾向,而后世盛行于我国之“禅净一致”之说,论其起源,或可远推至慈愍流。

(17)《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册,p268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