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佛教文化:探讨中道实相说

中国佛教文化:探讨中道实相说

时间:2024-10-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学说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大乘论典为依据,所以称为三论宗。除三论宗之外,天台宗亦主要弘传龙树的中道学说。三论宗自僧诠、法朗以来,即根据《摩诃般若经》和《中论》所说,以二谛为言教。

中国佛教文化:探讨中道实相说

第三节 三论宗:“中道实相说”

一、历史与传承

三论宗是中国佛教史上较早成立的一个宗派,该宗以鸠摩罗什和僧肇为先祖,隋吉藏为实际创始人。其学说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大乘论典为依据,所以称为三论宗。三论宗主要弘传龙树系的中观学,故此宗的学统,以龙树为初祖,提婆、罗侯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为此宗在印度的传承;在中国则是由鸠摩罗什传僧肇,再由僧朗、僧诠、法朗传至吉藏。吉藏的著作十分丰富,计四十余种,主要有《三论玄义》一卷、《中观论疏》十卷、《百论疏》三卷、《十二门论疏》三卷、《法华论疏》三卷、《二谛章》三卷、《大乘玄论》五卷、《维摩经义疏》六卷等,对当时流行的主要佛典,皆曾为作注疏。他在评判晋以来各家学说时,兼取南北各派长处,并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以弘传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为宗旨的三论宗。

中观派,为大乘佛学的两大主要思潮之一。其创始人为龙树。中观派哲学的中心论题是“缘起性空”。虽然“空”之观念在原始佛教中就有出现,但龙树赋予它以“中道”的含义。所谓“中道”,就是不落二边,即介于有与非有的断定之间。在此,龙树并未肯定有与非有之两极,而仅仅是承认因果关系但又拒绝因或果本身有其自性。龙树系的中观学,对中国佛教哲学的影响非常普遍深刻。

除三论宗之外,天台宗亦主要弘传龙树的中道学说。不过,与天台宗以显性的方法讲诸法实相颇不相同的是,三论宗之讲诸法实相,主要方法是“破执”。《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均不出破邪、显正二方面。依《大乘玄论》,“有得”是邪,“无得”是正,破邪即破除“有所得”之见解,显正即彰显“无所得”之空理。然通常所谓“破邪显正”,谓指破舍邪见以显取他正,而三论宗则是除破邪之外,无别显正,破邪即是显正。

以下主要依僧肇《肇论》的中观义、吉藏的“二谛说”及“八不中道”等思想,略述三论宗之中观要义。

二、《肇论》中的中观义

东晋名僧僧肇,原籍长安,俗姓张。因家境贫困,以佣书为业,于是得以博览经史。他早年极好老、庄哲学,及读《维摩诘经》而感悟,遂出家为僧。其才思幽玄,精于谈论,弱冠时,即以“善解方等、兼通三藏”名震关中。鸠摩罗什于晋隆安二年(398)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县),僧肇远道前往从学,为罗什最初的弟子,被罗什叹为奇才,被称为“法中龙象”。及至姚秦攻破西凉,乃随侍罗什入进长安。秦主姚兴请罗什入西明阁及逍遥园翻译佛典,他和僧睿等相助详定,列席译场。他在罗什门下十余年,被称为什门“四圣”或“十哲”之一,又被其师称为东土“解空第一”人。罗什译出《大品般若经》后,僧肇乃撰《般若无知论》呈之,颇受鸠摩罗什及慧远等人的赞赏。后又撰述《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等论阐述般若义旨,并注《维摩诘经》十卷等。惜其英龄早逝,示寂时,年仅三十一。僧肇所撰佛教论文数篇,于南朝梁、陈之间,经人汇编成集,名曰《肇论》。

1.《物不迁论》。主要针对“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的人之“常情”,即把万物看作是迁徙变易、不断变化的朴素实在的观点而作。僧肇根据《般若波罗蜜多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品般若)以及《大智度论》和《中论》有关“法无去来,无动转者”的说法,认为事物本无“来”,亦无“去”,表面上看事物在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运动。僧肇既反对万物皆在运动的见解,又反对万物都处静止的说法,而主张“动静未始异”,即动即静,动静一如。

2.《不真空论》。论题的含义是“诸法虚假,故曰不真。虚假不真,所以是空”。此论主要针对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中谈“空”时的偏颇而作。“心无”义认为,空就是指内心不要为外物所迷惑,并不是说外物不存在;“即色”义认为,物的产生来源于内心有关物的意念,所以“虽色而非色”,物其实并非物,这就是空;“本无”义则“直好无之谈”,认为“有”是从“无”产生的,从无到有,这就是空。僧肇破斥了诸家的观点,认为它们都没有真正从有与无的关系上理解空的意义。说有并不是指有真实的物体存在,万物都赖因缘条件产生,本身无自性,故只是“假名”而已;说无也不是指绝对虚无,一无所有,就好像幻化变现出来的人,并非这个人不存在,只是它不是真的人罢了。所以,他认为“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并非离开具体的事物而另有一个无、一个空,然后凭借这个无、空去否定万物。而是要领悟到“立处即真”,凡有物的地方就有空,空存在于万物之中,与物相即而不相离,这才是般若学中的空义。

3.《般若无知论》。此论主要针对因以般若有知,而有所取著的观点而作。除本论以外,还有《刘遗民书问》和僧肇《答刘遗民书》作为附录。本论前部分标立宗旨,后部分用问答的方式,对论旨作深入的阐发。僧肇说:“取相故名知”,知是由相引起的,有生灭的相状,才有通过“言象”得到的知。而般若所要认识的是反映事物本体、实质的“真谛”,“真谛自无相”,也就不可产生“知”。而且有所知,必然有所不知,只有无所知,才能无所不知。

《肇论》取老庄之语命意遣词,文笔优美,结构严整,深寓哲理。问世以来,义学沙门玩味品析,视为名作。

三、二谛义

二谛即真谛(又作第一义谛)和世俗谛,是南北朝佛教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于二谛的解释,佛教各宗不尽相同。三论宗自僧诠、法朗以来,即根据《摩诃般若经》和《中论》所说,以二谛为言教。《大品般若经・具足品》中说:“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8)《中论・四谛品》也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9)在《百论》中,亦有类似的说法。这些经论说法都意味着:二谛只是为教化众生而假设的言教。即为执空者,依俗谛说有;为执有者,依真谛明空。明空不住空,为显示不是自性实有;说有不住有,为说明不是断灭的空无。如此以来,虽说空无,乃为令人悟入超越空有、言忘虑绝的诸法实相,亦即法性理体。真俗二谛不过是为了说法教化上的方便,适时而用的假设而已,二谛只是假名。因此,吉藏又将假名二谛分为于谛和教谛两种。于谛和教谛的设立,表现出三论宗与其他宗派在二谛论上的根本区别。

关于于谛和教谛,吉藏说:“诸法性空,世间颠倒谓有,于凡为实,名之为谛;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于圣为实,名之为谛。”(10)所谓“于谛”,是于情而言的意思,属于“所依”;众生认现实世界为“有”或为“无”,都是偏执,可名之为“于俗谛”或“于真谛”,此即二于谛。“诸佛依此(二于谛)而说,名为教谛。”(11)所谓“教谛”,是宣说教法的意思,属于“能依”;诸佛因众生偏执不同,故有不同的说教,如对执“有”者说“空”,对执“空”者说“有”。凡宣说真空妙有之教者,称为“教俗谛”;凡宣说超越言语思虑而无所得之理者,称为“教真谛”,是为诸佛为“教之二谛”。根据吉藏的意思,二谛是从诸佛对众生的说教意义上成立的,所以它可归之为言教。这样,于谛和教谛通常也就是指言教二谛。俗谛阐明虚妄法,但对于世间是实在;真谛阐明一切法空,但对于圣人是实在。诸佛或依俗谛说法,或以真谛说法,只在说法上区分二谛,其实二谛是统一的。

为了说明二谛说的“渐舍义”(即破邪)之目的,吉藏在法朗之时就在三论学者中已形成的“三重二谛说”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第四重义,是为三论宗的“四重二谛”说:(www.xing528.com)

第一重:言诸法有者,凡夫谓有,此是俗谛凡谛;贤圣真知诸法性空,此是真谛,圣谛;

第二重:“有”“无”本相对,“真俗”“生死涅槃”亦相对,故“说有说无”是世谛,“非有非无、非真非俗、非生死非涅槃”为“不二中道”,第一义谛;

第三重:“非有非无”(不二,中)与“说有说无”(二,偏)也是相对的,故“偏之与中,还是二边。二边故名世谛”。只有“非偏非中”乃是中道第一义谛。

第四重:以上一切仍是“有所得”,它与“无所得”相对,故仍为俗谛。只有破之又破,达到言(忘)尽意绝,一无所得,“不可思议之境”,才是诸法实相,即绝对真理。(12)

第四重二谛是吉藏二谛论的归宿。它指出,最高的绝对真理是所谓“言忘虑绝”的,即指的是超越空有、超越言语和思虑的境界。

四、八不中道

吉藏所说的绝对真理即《中论》中所说的“八不中道”。所谓八不,即《中论》卷首“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八不偈。中观派认为,凡夫及二乘有种种偏执偏见邪说,虽有种种之别,然可总称为“一切有所得”之见解;分别而言之,则不出“生灭、常断、一异、出来”等偏见,是人们正确认识宇宙万有的障碍,是虚妄分别,是种种戏论,所以对它们一一皆用“不”字来否定它。

对于这一“八不”颂,吉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骨;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源”(13)。他根据这“八不”说,结合“二谛”论,阐述了三论宗的中道实相学说。

吉藏从“八不”一切法的角度说,《中论》的宗旨就在“八不”,“八不”甚至是“众经大意”。“八不”通过破除各种“戏论”,显示离于两边的“中道”。这与三论宗破而不立、破邪显正的宗旨是一致的。破邪,是破除有所得,破除一切分别之见;破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但破邪的过程中已经包含了显正的内容。他又说:“八事四对,一一相对,病无不破,中无不显,即义无不足。但以四对,历破众计,历明中道,于义略圆。”(14)

吉藏认为,在“八不”之中,“不生不灭”是最关键的,它通过对“生灭”之见的批判和破除,直接关系并影响到对“断常”、“一异”、“来出”等邪见的破除。他说:“诸法究竟不生,理自不灭。以不生故,何得有常?以无常故,何得有断?”“诸法本来不生,何得有一异?”(15)“不生不灭”是“八不”之本,同时又因“不灭”由“不生”而有,所以“不生”也是破邪显正的根本。

从缘起观上看,万物依赖因缘而生,这容易使人误解为有实在的“生”;既然因缘和合而有“生”,则如果因缘不和合就是“灭”,这也容易使人误解为有实在的“灭”。若对缘起说作这样的理解,便曲解了它的本意。缘起说的本意,它的实质,是要表达无实在的生灭,即不生不灭。这也就是《中论・观四谛品》“三是偈”所表述的思想:“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由有因缘,遂有假名,消除了因缘与假名的分别就是中道。不仅看到假名,不仅看到因缘,而且要不作这种区分,统归之于“中道”。

认为事物有“生”或“灭”,都属执著和偏见,必须予“生”“灭”以否定,才能显示缘起说的本意,所以“不生不灭”与中道实相一致。从“不生不灭”出发,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就都容易推导出来,它们都成为三论宗中道实相说的组成部分。吉藏说八不即是中道佛性:“中道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即是八不。”(16)“八不”就是“中道”,这就是三论宗的“八不中道”说。

吉藏论述“八不”,目的是要通过它显示中道实相,但它又是与二谛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些都离不开《中论》的思想。吉藏发挥《中论》的思想,结合“八不”说和“二谛”说,还提出“俗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等有关中道的三种烦琐格式。兹不赘述。

由于三论宗的烦琐学风,使这一教派无法广泛发展,入唐以后,它就日益衰微了。三论宗的思想,由于和天台宗比较接近,因此大部融入天台宗教义里去了。华严宗兴起,也吸取了三论宗的部分宗教哲学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