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佛国净土与佛菩萨信仰
佛教在为六道众生安立三界时空之同时,还为众生构划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即“佛国净土”,作为追求解脱的理想境界;并在这个理想的佛国净土中依修行方法的差异和次第的不同设置了程度不同的果报,从而构成了后世佛教徒信仰和追求的对象。
一、“佛国净土”及其种类
所谓“佛国净土”,顾名思义是清静安宁、和平无忧、令人向往的理想所在,是大乘佛教经典所宣说的菩提修成之清净处所,为佛居住之处。净土又称作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净刹、净界、净国、净方、净域、净世界、净妙土、妙土、佛刹、佛国等。与净土相对的是众生居住之所,因有烦恼污秽,故被称为秽土、秽国和娑婆世界。
凡有佛所住之处即为净土,不过,至于净土是在娑婆世界之中,还是在三界之外,佛经中说法不一。按照大乘“心净土净”之说,彼岸即此岸,秽土即净土。《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谓心净土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法华经》之“灵山净土”、《华严经》之“莲华藏世界”、《大乘密严经》之“密严净土”等,即以“心净土净”说为本。
而在一般的佛教徒心目中,净土当在此土(娑婆世界)之外。据《无量寿经》载,娑婆世界以外另有净土,亦有于未来当其成佛时所成就之净土;二者均是菩萨依本愿,经修行而成佛时所完成之国土,为众生愿生之处。至于他方之净土,则有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阿閦佛之“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之“东方净琉璃世界”等。以上诸佛之净土距娑婆世界各有一定之方位,故称为十方净土,又称十方佛刹、十方佛土、十方佛国、十方妙土。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引《宝月童子所问经》载,东方有无忧世界,佛名善德如来;南方有欢喜世界,佛名栴檀德;西方有善解世界,佛名无量明;北方有不可动世界,佛名相德;东南有月明世界,佛名无忧德;西南有众相世界,佛名宝施;西北有众音世界,佛名华德;东北有安隐世界,佛名三乘行;下方有广大世界,佛名明德;上方有众月世界,佛名广众德。(14)以下对流行说法中几种主要的佛教净土说略作阐释。
1.西方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为梵文Sukhavati(音译作苏诃嚩帝、须摩提、须阿提)之意译,即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西方等。阿弥陀佛乃此世界之教主。阿弥陀佛净土与弥勒净土、药师净土同为中国佛教徒所信仰的三大净土。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类经典对此世界有详细的描述。极乐世界距离人们居住的“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在极乐世界中,有无量功德庄严,其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庄严,微妙严净,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其国人等智慧高明,颜貌端严。但受诸乐,无有痛苦,皆能趋向佛之正道。而阿弥陀佛今仍在彼处说法。《阿弥陀经》还认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据《无量寿经》等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心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陀,即得开悟。
有关极乐往生之教义与阿弥陀佛之信仰,在北传(汉传)佛教地区尤为兴盛,极乐世界可谓民间信仰之普遍归趣,成为人类内心渴仰之对象。在现存的佛教藏经中,关于弥陀与极乐世界之著作多达两百余部。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后代诸家之著作中关于极乐世界变相之图画亦不计其数。
2.灵山净土
灵山,也称鹫峰、灵岳,全称灵鹫山,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山形似鹫头,又以山中多鹫,故名。因为释迦牟尼说《法华经》等大乘经于此,灵鹫山遂成为佛教胜地,谓为释尊报身常住之净土。据《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载,释尊为度化众生,故方便示现涅槃,而实无灭度,常住灵鹫山说法。灵山虽处娑婆世界之内,然当劫末火灾起时,世界悉皆烧尽,唯此净土不毁坏,常住安稳,天人充满。“灵山”之名对我国佛教名胜影响较大,诸山沿袭其名而号称灵鹫或灵山者,为数不少。如福建福清之北有鹫峰、浙江杭州之飞来峰亦名灵鹫山,以及无锡灵山大佛等。
3.莲华藏世界
“莲华藏世界”为《华严经》、《梵网经》中所述之理想世界,略称华藏世界、莲藏,意指以莲华装饰,深广似海之世界,系历经无数菩萨行之广大功德所成就的报身——毗卢遮那佛所居住的清净庄严世界。
在《华严经》中称此世界为“华严庄严世界海”,其庄严及构造,在新译《华严经》卷八“华藏世界品”中有详细记载。其底层有十重微尘数风轮,十重微尘数风轮之上为香水海,香水海中有大莲华(花),称为种种光明蕊香幢。莲华藏世界即在此大莲华之中,周围有金刚轮山围绕,其内大地皆由金刚所成,坚固不坏,清净平坦,无有高下,庄严无比。并且此大地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之香水海,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种,一一世界种复有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莲华藏世界中央之香水海称为无边妙华光,由海中出大莲华,其上有称为普照十方之世界种。其中有二十重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布列于其间。以此中央世界种为中心,共有一百一十一个世界种,罗列成如网之围罩,而构成世界网;各皆以众宝庄严,佛则出现于其中,众生亦充满其间。由此可窥其构造之庄严,及其广大无边。
而《梵网经》称此世界为莲华藏世界海、莲华台藏世界海,指千叶大莲华中所含藏之世界。其构造与《华严经》所说稍异,系由千叶之大莲华所形成,每一叶为一世界,各有百亿之须弥山、百亿之四天下,及百亿之南阎浮提等。卢舍那佛是此世界之本源,趺坐于华台之上,并将自身变化为千体之释迦,各据坐于一叶之上;而千释迦复一一变化为百亿之菩萨释迦,各坐于南阎浮提菩提树下,宣说菩萨之心地法门。其中,一草即一个大千世界,中有百亿之须弥四天下,一个四天下之世界,为一尊菩萨释迦之所化,百亿之四天下即一个大千世界,为大释迦之所化,一千大千世界系由卢舍那佛所主领,即十万亿个四天下之世界,称为莲华台藏世界。
4.密严净土
“密严”指以身、语、意三密所庄严,为如来所依止之真如法性自受用之净土。又作密严国、密严佛土、密严佛国、密严世界、密严道场。为佛教密宗信徒所崇奉之净土,乃是修得之果圆满,远离诸过患,具足智慧、神通之观行者所依止之处。又此净土以如来藏无垢净识为体,密教特指为法身佛——大日如来所住之净土。此净土为《大乘密严经》所说金刚界、胎藏界二部法身之依处,亦相通于《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净土门所说之极乐世界。
5.东方净琉璃世界
净琉璃世界为药师如来所居之净土。又作净琉璃世界,或称药师净土。盖此世界以琉璃为地,或以此世界及其教主本身皆清净如琉璃,故有此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玄奘译)云:“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即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其十二大愿中之第二大愿即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15)隋・达摩笈多译《药师如来本愿经》载,彼佛国土一向清静,无女人形,离诸欲恶及一切恶道苦声,以琉璃为地,城阙、柱梁、斗栱,周匝罗网,皆以七宝所成,如极乐国,国中有日光及月光二菩萨为最上首。故药师佛与日光菩萨、月光二菩萨并称东方三圣。(16)
6.弥勒净土
弥勒净土是指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即未来佛弥勒菩萨所居住之兜率天。位于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关于此天之名,小乘系《立世阿毗昙论》卷六谓居此之众,欢乐饱满,于其资具满足,于八圣道不生知足,故称为兜率陀天。而大乘唯识系的《佛地经论》卷五则谓,后身(即来世)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称为喜足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弥勒现为补处菩萨,于此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又昔时释迦如来身为菩萨时,亦从此天下生人间而成佛。一般所传内院有四十九院,或即依据《弥勒上生经》之说而来。其经文谓:“此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17)经中还载有此净土之诸相,以劝众生发愿往生彼国。而外院则属欲界天,为天众之所居,享受欲乐。
二、作为解脱的四圣
圣为觉者之意。作为解脱之果报,即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得入佛国净土的四种“圣者”分别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如《释摩诃衍论》卷一云:“(出世)众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一切如来众,二者一切菩萨众,三者一切声闻众,四者一切缘觉众。……以四种众摄诸圣尽。”(18)又隋・智顗《法华经玄义》卷二(上)云:“以十如是约十法界,谓六道四圣。”即谓天界以下的六道有情迷于生死苦海,而声闻以上四者脱离烦恼,断轮回之苦。前者称之为六凡,后者称为四圣,合起来构成十界,又称“六凡四圣”(19)。本节主要介绍阿罗汉、菩萨、佛。
1.阿罗汉
阿罗汉之梵语为arhat,巴利语为arahant,略称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阿罗汉果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常对其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1)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2)不生,即无生。阿罗汉已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3)应供,又作应真、应,意译受供养、受尊敬。阿罗汉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尊敬者,故称应供。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晋代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义解释阿罗汉。
在我国历史上,流传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及五百罗汉之说。
“十六罗汉”,指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十六位大阿罗汉。据经典所载,十六罗汉受佛付嘱,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依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所载,十六罗汉之名称及弘化地方如次:
(1)宾度罗跋罗堕阇(Pindolabha^radvaja),住于西牛货洲;
(2)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住于北方迦湿弥罗国;
(3)迦诺迦跋厘堕阇(Kanakabha^radvaja),住于东胜身洲;
(4)苏频陀(Suvinda),住于北俱卢洲;
(5)诺距罗(Nakula),住于南赡部洲;
(6)跋陀罗(Bhadra),住于耽没罗洲;
(7)迦理迦(Kari^ka),住于僧伽茶洲;
(8)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住于钵剌拏洲;
(9)戍博迦(Ji^vaka),住于香醉山;
(10)半托迦(Panthaka),分住于三十三天;
(11)啰怙罗(Ra^hula),住于毕利飏瞿洲;
(12)那伽犀那(Na^gasena),住于半度波山;
(13)因揭陀(An%gaja),住于广胁山;
(14)伐那婆斯(Vanava^si),住于可住山;
(15)阿氏多(Ajita),住于鹫峰山;
(16)注荼半托迦(Cu^l!apanthaka),住于持轴山。
图12 贯休绘罗汉碑刻
自《法住记》译出并流行之后,十六罗汉受到我国佛教徒的普遍信仰,很多石窟及壁画中也陆续出现此类题材。历代画家对十六罗汉图也多有绘制,如王维曾绘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图。五代时期的禅月大师贯休十六罗汉图,可由敦煌千佛洞第七十九窟窥其遗影。宋代以后,十六罗汉的题材虽然在石窟中已经减少,但绘画界则仍颇风行,一直延续到明代。
此外,中国民间还有“十八罗汉”之说,系于十六罗汉加上二位尊者。关于所加的二尊者有多种说法:(1)以庆友为第十七尊,宾头卢为第十八尊。其中,庆友即难提蜜多罗,亦即《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即位列十六罗汉之首的宾度罗跋罗堕阇。(2)另有加上大迦叶与军屠钵叹二位尊者。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乐(湛然)首创此说,宋代净觉(仁岳)亦采此种说法。此系合并《法住记》所载十六尊者,与《弥勒下生经》的四大声闻,省略其中重复的二位尊者所成。
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禅师所绘。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此外,在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沉寂,而以十八罗汉代之而起。
关于“五百罗汉”,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指佛灭后参加第一次经典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二是指常随从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十八载:“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首波城。”(20)《大智度论》卷二以佛弟子数为五百,并说了出五百罗汉的名目。其实在佛经中,“五百”往往作为众多的约数,未必有具体的指称。《嘉兴藏》之“续藏”收有南宋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一卷,其中列举从第一罗汉阿若憍陈如到第五百罗汉愿事众。今汉地佛寺中所塑五百罗汉像,多依之列名。
2.菩萨
菩萨,为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菩萨是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菩萨与声闻、缘觉合称佛教之三乘。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追求菩提(觉智)之观点来看,即可称为菩萨。而若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sattva,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等,以与二乘相区别。
佛教经典中所列举的菩萨之异名很多,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无思议(不思议萨埵)、大自在、高士、广大萨埵等等。通常来说,菩萨在佛教中的果位仅次于佛。据说释迦牟尼在未成佛时就自称菩萨。
修行成佛,小乘主要修罗汉行,大乘则修菩萨行。据大乘佛典,一个凡人要修菩萨行作佛,需经四十二个阶位(21),且时间上需历世累劫方可达到。《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即:种性(未得净心)、入(发心修学)、未净(已入而未达净心地)、净(入净心地)、未熟(净者未入毕竟地)、熟(入毕竟地)、未定(熟者未入定地)、定(已入定地)、一生(次第得无上菩提)、最后身(此生得无上菩提)等。此亦为菩萨“十地”之另说。
菩萨的种类及等级很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有名号的等觉位的菩萨。在汉化佛教中常见的如“十二圆觉菩萨”(22)、“八大菩萨”(23)、“四大菩萨”皆为等觉位的菩萨,他们常常作为佛的胁侍出现,如释迦牟尼及其左右的文殊、普贤合称“华严三圣”,阿弥陀佛与身边的观音和大势至,称“西方三圣”,药师佛合左右的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称“东方三圣”。另一种是无名号的小菩萨,称“供养菩萨”,如“献花菩萨”、“献香菩萨”、“乐音菩萨”等,虽然都属于圣位,但在汉地佛教造像中常以供养菩萨的身分出现。
诸经典常举之菩萨名,有弥勒、文殊、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亦有被尊为菩萨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即被尊为菩萨。在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后流行大乘菩萨道,所以诸菩萨形象深入人心,并最终形成了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并分别形成了四大菩萨所住的道场: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特别是观音菩萨的影响极为普遍,不仅在中国,而且通过中国流传到东亚、东南亚各地,成为“半个亚洲的信仰”。以下对几位在中国影响较大的菩萨略作介绍。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梵名Avalokitesvara,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梵文原意有“察看这个世界(的声音)的主”之义,是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观音菩萨的译甚多,有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等的,略称观音菩萨。又有别称作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等。观音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世称西方三圣。凡遇难众生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观世音菩萨。又因其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菩萨。
《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说观音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摄化众生。据新译《华严经》,观世音菩萨住南海补陀落迦山,故其住处即在此娑婆世界内。而据《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因以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常住西方极乐世界辅施教化,即以西方净土为此菩萨之本住处。密教亦以观音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并谓此菩萨与阿弥陀佛原为因果之异,寻其本觉即为无量寿佛,但由本誓故示现大悲菩萨形。
因观世音菩萨应化无方,故其形象亦颇多,而以二臂之正观音为其本形,其余者皆其示现神变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万首乃至八万四千烁迦啰首(烁迦啰,梵语cakra音译,金刚之意);有二臂、四臂,乃至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母陀罗,梵语mndra音译,印契之意);有二目、三目,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轮、不空罥索等形象。
图13 观音菩萨男身像
观世音之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后传至中国内地、西藏、南海、日本等地,故有关观世音之记载甚多。西藏信仰观世音尤盛,相传历代达赖喇嘛皆被称为观音的化身,且其真言(六字大明咒)至今尚广传于该地。自西晋竺法护之《正法华经》译出后,中国内地亦大兴观世音之信仰,观音信仰遂成为最具景响力的汉地民间形式,而观音菩萨的形象也在宋以后逐渐定格为女性。据称观音的生日为阴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为六月十九日,这也逐渐成为汉地民间的重要节庆日。自北魏以后,造观世音像之风益盛,今大同、龙门、驼山等地存有遗品甚多;而以观音为题材的绘画艺术亦相沿成习,迄今不衰。相传观音菩萨显灵说法之道场在我国浙江普陀山。
文殊菩萨 文殊,梵名Manjusri,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中国佛教所崇奉的四大菩萨之一。文殊与般若经典之关系甚深,是大乘佛教中最以智慧著称的菩萨。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由于他在所有菩萨中,是辅佐释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依大乘经典所载,文殊菩萨不仅是四大菩萨中“大智”的象征,而且在过去世曾为七佛之师。其锐利的智慧,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因而有“三世觉母妙吉祥”的尊称。据《佛说放钵经》,其对释迦牟尼佛也曾有教诲之谊。而且,依《首楞严三昧经》卷下所载,他在久远的过去世早已成佛,因此,其为释迦牟尼佛二胁侍之一,只不过是作为一种慈悲度化的大权示现而已。而《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则谓其为实在人物。
由于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法中智慧的象征,因此佛典里也有很多关于他以智慧开导行者的故事。他曾经以“仗剑迫佛”的权宜示现,来晓喻那些疑悔不安、不能悟入如幻深法的菩萨。也经常用反诘、否定、突兀的语言或行动,来警醒众生。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开出的是重视第一义谛、不拘寻常格式的善巧法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次参访,也是由他启迪才成行的。后世我国禅宗的宗风,与文殊法门也有颇多相合之处。
在大乘经典里,文殊菩萨的教化历程与善巧方便,可以说是多彩多姿的。而且,其教化历程也与我国有关。在《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释尊曾经预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众生于中说法。”(24)这里的“振那”,相传即是我国(支那),五顶之山,即五台山(又名清凉山)。虽然学术界对文殊师利到五台山说法的记载多持怀疑态度,但是佛教界则大多相信这是事实。五台山也因而成为代表文殊师利的道场。后世佛教美术作品中的“文殊菩萨渡海图”,描绘的就是文殊率领法眷到我国的情景。因此,虽在印度、西域等地关于文殊信仰之记载不多,但在我国,自东晋以来崇信文殊之风比较盛行。
普贤菩萨 普贤,梵名Samantabhadra,或Vis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依据大乘佛教造像的排列法,文殊菩萨驾狮子侍在如来的左侧,普贤菩萨则乘白象侍在右侧。文殊象征智、慧、证三德,普贤则显示理、定、行三德。在修行上,文殊重在一切般若,而普贤则重在一切三昧。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两位菩萨德行的配合,象征着大乘精神最究竟的完成。以普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之行愿的象征。他曾经在过去无量劫中,行菩萨行、求一切智,修集了菩萨救护众生的无边行愿。因此,他也是大乘佛教徒在实践菩萨道时的行为典范。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里,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此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等十项(25)。普贤菩萨以此十愿为众生成就如来功德的主要法门。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此外,普贤菩萨还曾发心守护后世之持诵该经者。
普贤信仰自古即盛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在我国唐代,敦煌等地方已有造此菩萨像之风气。传说普贤菩萨曾在峨眉山示现,因此峨眉山被奉为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其中圣寿万年寺为普贤菩萨示现之中心道场;其起源乃因晋时蒲翁见普贤菩萨显现,遂于此山建白水普贤寺(后改称万年寺)安置普贤之像,宋太宗敕造二丈金铜像,并建大阁以安置。
地藏菩萨 地藏,为梵文Ksitigarbha之意译,据《地藏十轮经》,称之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音译为乞叉底檗婆、师帝揭婆。又别称持地菩萨、无边心菩萨、地藏王菩萨。为我国近世佛教界所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依经典所载,地藏菩萨受释尊付嘱,出现于释尊入灭后至弥勒佛出世的无佛时代,誓愿济度教化六道一切众生后始愿成佛,因而被尊称为“大愿地藏菩萨”。地藏的大愿是:1.孝道,即孝敬父母和超荐父母;2.为众生担荷一切难行苦行;3.满足众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生长;4.祛除疾病;5.度尽地狱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自从发心修行以来,已过无量数劫,其智慧、功德,早已与佛相同。但是,由于其所发的本愿在度尽一切众生,所以,在众生尚未完全解脱之前,决不成佛。地藏菩萨之大愿及其悲心,颇适合中国国情,因而深受中国下层老百姓的欢迎,为我国佛教徒所尊崇。唐代以降,观音菩萨与地藏菩萨逐渐成为汉化佛教菩萨的代表,其信徒也最多。
地藏菩萨以悲愿力救度一切众生,尤其对地狱中之罪苦众生特别悲愍,而示现阎罗王身、地狱身等广为罪苦众生说法,以教化救度之,故一般又以阎罗王为地藏菩萨之化身。如《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中,即举出阎罗王之本地为地藏菩萨之说。又如我国民间信仰中,地狱思想受《地藏菩萨本愿经》之影响甚深,而视地藏菩萨为地狱之最高主宰,称之为幽冥教主,其下管辖十殿阎王。(www.xing528.com)
相传唐高宗时航海来九华山的新罗国太子金乔觉是地藏菩萨化身,他住九华山结庐苦修数十年,坐化后肉身不坏,全身入塔,后建肉身殿。今九华山肉身殿,即其化身成道处。而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关于地藏菩萨的形像,因其有新罗王子化身之故,与文殊、普贤之多为在家相有所不同的是,地藏菩萨所示现的多为出家相: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千叶青莲花上的形象。
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梵名Maha-sthama-prapta,音译摩诃娑太摩钵钵罗钵跢。意译作“得大势”、“大精进”,略称势志菩萨、势至菩萨。《观无量寿经》称(大势至)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大势至为净土信仰中的重要菩萨。其与观世音菩萨同为俱摄护众生,被视为临终来迎令得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阿弥陀佛的胁侍。大势至与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三尊,有极深的渊源,在我国佛教界被习称为“西方三圣”。在弥陀成佛以前,他即曾与观世音菩萨共同为弥陀的侍者。在未来世,他也将步观世音菩萨之后而成佛,名为善住功德宝王佛。
依《楞严经》所载,大势至菩萨在因地所修的是念佛三昧,因此,他也以念佛法门教导众生。他开示的法门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种法门,在后世也成为我国净土行者的重要准则。此外,《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也曾记载,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二十五菩萨随时随地拥护行者。
关于此尊的形象,《观无量寿经》云:“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莲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26)
弥勒菩萨 弥勒,梵文作Maitreya,音译梅呾丽耶菩萨。为在未来世降生阎浮提世界,继释尊之后将会成佛的菩萨,现住兜率天。弥勒原为释迦牟尼佛座下大弟子之一,由于他即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阎浮提世界成佛,所以习俗相沿,也称他为弥勒佛、未来佛。因为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天,尽其一生之后,将到人间继释迦之后成佛,所以又称为“一生补处菩萨”。
据佛典所载,弥勒菩萨现在兜率天的内院弘法,教化天众。相传兜率天上有五百亿天子,各以天福力,造作宫殿,发愿布施弥勒菩萨,庄严兜率天宫。因而使兜率天成为殊胜的国土。
依释迦牟尼佛的开示,众生如果愿意随从弥勒菩萨受教求法,则可发愿往生兜率天。《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云:“佛告优波离,……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缯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花,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27)
在经过兜率天之四千岁,亦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一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将降生到我们这世界,而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并三会度生,转妙法轮。这三次度众法会,号称“龙华三会”。
弥勒菩萨的信仰,属净土教的一类。弥勒信仰在印度、中亚、中国、日本、朝鲜等地都曾经流行。我国晋代的道安、唐代的玄奘、现代的太虚,都曾是弥勒菩萨的信仰者。
图14 唐式天冠弥勒造像
弥勒因住兜率天,故其早期造像多为天王之相。在我国流行的大肚弥勒菩萨的形象,则与唐末五代时的布袋和尚有关。布袋和尚是明州(浙江)奉化人,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他慈悲度众,弘化一生。在示寂时曾遗有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世佛徒乃以之为弥勒菩萨的化身,因此我国历代有关弥勒菩萨的图像,大多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而绘制的。
3.佛
佛,为梵语buddha之音译“佛陀”之略称。佛陀又译作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等,为觉者、知者、觉悟真理者的意思。
现代西方人提到佛陀(Buddha)的时候,多半是指历史上的释迦牟尼。这是因为他们按照南传佛教的习惯,一般都只将释尊当成佛宝来崇拜。实际上,在原始佛教时代,已经不只是把释尊一人当作佛陀了,而是以佛陀指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成了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唯有佛三者俱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以此显示佛之尊贵。
佛有种种异名,以彰显其所特有之种种殊胜德性。如佛之号,分别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一个。在这十一个中除去第一号“如来”,就是如来十号,这是原始经典所说的十号。另一说则是将最末两号“佛”与“世尊”合称为一项。这样也是如来十号。以下依次略释上述的十一项名号。
(1)如来:梵文Tathagata,音译为多陀阿伽佗,义译为“如来”,也可译为“如去”。所谓如来,是“如实而来的人”或“由真如而来的人”的意思。从真如法界而来,悟到真如,所过的是那种如实的教化生活,是如实去实行的人;也就是完全依循真理而来,依循真理而去,与真理完全冥合无间的人。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曰:“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28)《大智度论》卷五十五载:“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故名如来;……智知诸法如,从如中来,故名如来。”(29)到后世,如来之称呼,亦为诸佛之通号。“如来”和“佛”二词就不再被区别使用。
(2)应供:是指“应该被供养之人”或“有资格接受的人”,即前述之阿罗汉。大乘佛教以之为小乘声闻之得到悟境的最高圣者,是只求自利的人。但是大乘佛教这种讲法并不是阿罗汉的本意。阿罗汉的原意是应供,意指阿罗汉是断尽一切烦恼,具有卓越人格的人。佛与阿罗汉一样,皆为断尽一切烦恼,具有卓越人格的人。所以这样的人也具有感化与善导世人的优越德性,有资格接受人们的供养。佛陀当然也是这样的阿罗汉。
(3)正遍知:梵文Samyak-sambuddha,音译为“三藐三佛陀”,也写作正遍知,意译又作正等觉者,指“完全正确的觉者”。有时也在这词汇上加“无上”(梵文anuttara,阿耨多罗)来形容。佛的觉悟与声闻缘觉的觉悟不同,是最圆满、最正确的。为了和声闻缘觉有所区别,所以称为正遍知。他开悟的内容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阿耨菩提(无上菩提)。
(4)明行足:是指具足“明”(智慧)与“行”(体验)的人。佛陀在理论的智慧方面及体验的实践方面都非常卓越而且圆满,所以称之为明行足。佛教理论在合理性、伦理性、宗教性等方面是完备的,而且这些理论就是信仰实践的基础。圆满的理论与实践二者表里一体,这些理论与实践都兼而有之,都能具足的,这就是佛。
(5)善逝:梵文Sugata,音译为修伽陀,意为“好去”,即“如实地去彼岸”,或者是“不再沉沦于生死海之人”的意思。因为他能够实行善净圣道,能够到达涅槃的善妙处所,所以称他为善逝。
(6)世间解:即是彻底理解世间世事的人。世间分为有情世间与器世间。在原始经典中所谓的世间有时候是指有情世间(众生),佛完全了解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情、性格与根机,因而能相应地做适当的说法,并且使一切众生趋向理想,而化导救渡之。也就是说佛完全了解世间苦、集、灭、道的真谛,并据此来从事他的教化活动。
(7)无上士:也就是至高无上的人。佛是一切有情中境界最高的人。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里,没有人能够与佛比肩,所以佛又称之为无上士。
(8)调御丈夫:就是“能够调御丈夫的御者”的意思。佛可以训练那些具足佛性的所有人。佛视对方情况的需要,时柔、时刚,或刚柔并用,不论任何人,佛都可以调御他,导引他信仰与修行证果,所以称为调御丈夫。
(9)天人师:天人又作天众,是指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佛陀是天界诸神的导师。实际上,佛不仅是诸神与天人之师,而且还是教化救渡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之导师。
(10)佛:就是“觉者”,就是自觉觉他且觉行圆满的人。
(11)世尊:梵文Bhagavat,音译为婆伽婆、簿伽梵,古代意译为“尊祐”,是“具有瑞德(bhaga)的人(vat)”的意思。所谓“瑞德”,是指自在、出世间法、名誉、吉瑞、俱利之欲、俱利之精进等。由于有此瑞德,所以能得到世间的尊敬,而成为世间最尊贵的人。另有梵文Lokanatha(世主)一词也译为世尊,但在经典中通常是用婆伽婆(Bhagavat,世尊)这个名称的。佛教经典正文前面通常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的句子,其中的“佛”就是从Bhagavat这个字翻译过来的。
此外,关于佛之数量及其所处之方位,佛教史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以小乘为一佛说,而大乘为多佛说。早期部派佛教之大众部认为,其他三千大千世界,同时也有其他诸佛存在,故主张“一界一佛,多界多佛”之说。而上座部之有部则主张“多界一佛”说。此处所谓“界”,系指三千大千世界而言。大乘佛教各派则大多主张三世十方,诸佛无处不在。甚至于认为:一切众生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故有三身佛、三世佛及十方佛等说法。
三身佛:即法身佛、化身佛和报身佛。
法身佛: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佛。通常即指如来佛。佛之法身虽无去来,然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故称如来。《释摩诃衍论》卷二云:“显示随缘门中自性净心,于染法中隐藏沉没,法身如来未出现故。”(30)《遗教经论》云:“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31)所指即是此种法身。在佛教密宗中,指法身佛指大日如来。
化(应)身佛:又称应佛、应身佛、应化身。即佛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由于众生之根机千差万别,故能应之身亦不可一概而论。为化众生而示现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胜,故示现此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之身,称为应身。同时佛亦能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同世之色像,称为化身。
报身佛:指佛之果报身。又作报佛、报身佛、受法乐佛。或译为受用身、食身、应身。即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为诸德圆满之佛身。如住于净土界的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卢舍那佛等,皆为报身佛。
三世佛:即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
过去佛:即过去世所出现之佛,称为过去佛或古佛。著名的有“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另说燃灯佛为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亦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
未来佛:指未来世将出现于娑婆世界之弥勒佛,又称后佛或当来佛。在早期佛教那里,佛系指历史上之佛陀,亦即指释尊而言。后来逐渐产生了过去七佛之思想,再后更有未来佛与弥勒佛之产生。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
另说“三世佛”又指“三世三千佛”,指三世各一千佛。即于世界成住坏空之反覆中,过去世庄严劫、现在世贤劫、未来世星宿劫各出现一千佛,合计三世三千佛。而“三世诸佛”则用以统称全宇宙中之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众多诸佛,因而三世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
【注释】
(1)《楞严经》卷四,《大正藏》第19册,p122。
(2)参见印顺《中观今论》,《妙云集》中编之二,p60-61,正闻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
(3)《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第2册,p85b。
(4)《佛说大乘稻芊经》,《大正藏》第16册,p823。
(5)龙树:《中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p2。
(6)僧肇:《注维摩诘》卷三,《大正藏》第38册,p354。
(7)《大乘义章》卷三,《大正藏》第44册,p488。
(8)《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大正藏》第8册,p868。
(9)法藏:《华严五教章》卷四,《大正藏》第45册,p501。
(10)世亲:《辩中边论》卷二,《大正藏》第31册,p470。
(11)由旬,为梵语yojana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yojana乃“附轭”之义,由语根yuj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12)相关内容参见《长阿含经》卷十八,《大正藏》第1册,p115,及《俱舍论》卷十一,《大正藏》第29册,p61。
(13)《佛祖统纪》卷三十一,《大正藏》第49册,p306。
(14)参见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正藏》第26册,p41。
(15)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第14册,p404。
(16)见达摩笈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藏》第14册,p401。
(17)《弥勒上生经》,载《大正藏》第14册,p418。
(18)龙树:《释摩诃衍论》卷一,《大正藏》第32册,p600。
(19)智:《法华经玄义》卷二,《大正藏》第33册,p693。
(20)见《十诵律》卷四十八,载《大正藏》第23册,p347。
(21)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之菩萨阶位说,此四十二个阶位即四十二贤圣,为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十地)及二圣(等觉、妙觉)阶位的菩萨。所谓“十住”,即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行”即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十回向”即救护一切众生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二圣为“等觉”即无相无垢地,“妙觉”即无上地。后来天台宗根据此说,又成立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之说。
(22)依《圆觉经》,十二圆觉菩萨分别是:文殊、普贤、普眼、金刚藏、弥勒、清静慧、大势至、观世音、净业障、普觉、圆觉、贤善首。
(23)佛经中有关八大菩萨的名号及次序,说法不一。依《八大菩萨经》,分别为:文殊、观世音、弥勒、虚空藏、普贤、金刚手、除盖藏、地藏。
(24)《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p798。
(25)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第10册,p844。
(26)《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p344。
(27)《弥勒上生经》,《大正藏》第14册,p419。
(28)《长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第1册,p75。
(29)《大智度论》卷五十五,《大正藏》第25册,p454。
(30)龙树:《释摩诃衍论》卷二,《大正藏》第32册,p608。
(31)天亲:《遗教经论》,《大正藏》第26册,p2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