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产生于印度,因此印度的文化传统构成了佛教产生的文化背景。下面主要就传统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制度、宗教特色以及“五明”等文化内涵作简单介绍。
一、“四种姓”与古代印度社会
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但在印度历史上,由于屡遭异族人的入侵,使印度古文明屡遭中断,逐渐形成印度社会民族(种族)众多、语言复杂这一重要特征。种姓制就是由此而来。印度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因此印度社会的宗教信仰构成也十分复杂。印度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信奉印度教。从历史上看,由印度教徒为主所构成的印度社会,又分为不同等级的社会集团。这些不同的社会集团用印地语称为“贾蒂”,西方人称为“卡斯特”(Caste),我国则通常译为“种姓”。种姓制度不仅在印度教徒中存在,在伊斯兰教、锡克教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教的种姓,把人分成四个不同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的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刹帝利即武士、帝王将相等,从事行政管理和军事,为第二种姓;吠舍主要指经营商业贸易的平民,为第三种姓;首陀罗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主要从事农业及各种体力劳动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后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据说在全印度共有3000多种副种姓。除了以上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所谓的“不可接触的贱民”,又名“哈里真”,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其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他们的工作是扫地、扫厕所、处理动物尸体等。
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印度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使用了“瓦尔那”(即颜色、品质的意思)和“达萨”(即奴隶)的字眼,用以区别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土著人(即“达萨”),后来由两个等级发展为四个等级,逐渐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印度种姓是世袭的,代代相传,不能更动。不同种姓有不同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在所从事的职业、婚姻甚至饮食方面都有种种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如若违反,轻者受到惩罚,重者则要被开除出种姓之外。印度独立以后,虽然规定不允许种姓歧视,但由于几千年来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种姓歧视的社会现象至今仍未消除。
印度社会悠久的种姓制度,一方面表明印度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宗教神职人员即僧侣阶层在印度社会拥有非同寻常的社会地位。
二、“宗教王国”
印度文化以神秘而著称,这与印度的宗教文化很发达密切相关。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古老国度。时至今日,绝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笃信各种宗教。早在公元前20世纪至前15世纪就出现了印度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宗教——吠陀教。雅利安人征服北印度之后,吠陀教逐渐演化为以“梵天”为至高无上神的婆罗门教,并成为婆罗门集团(祭司)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和自己的特权地位的精神武器。多神崇拜的婆罗门教虽然没有偶像崇拜,但却发展出从私人日常生活到国王即位的一整套非常繁琐的理论的祭神仪式,并且婆罗门教的造业和轮回思想在以后出现的印度其它宗教中也被继承下来,对印度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婆罗门祭司被称为“人间之神”,是当时一切知识的垄断者和人民精神生活的指导者,也是现实社会的中心。(www.xing528.com)
公元6世纪,在北印度形成了十六个较重要的王国,同时以国王和武士为代表的刹帝利种姓的力量不断壮大,吠舍种姓中也出现了富有的商贾。他们对把持着社会最高特权的婆罗门集团及婆罗门教日益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于是,在印度思想界产生了反婆罗门教的、主张思想自由的沙门思潮,并导致耆那教和佛教在北印度婆罗门教势力较弱的地区相继产生,从而在印度思想界呈现出所谓“正统六派”和“异流三派”相对立的局面。
婆罗门教的“正统六派”主要是指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弥曼差和吠檀多等婆罗门教内部的六个支派;所谓“异流三派”主要是指佛教、耆那教和顺世论为代表的反婆罗门思潮。尼乾子・若提子创立的耆那教认为世界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但它相信人有灵魂,相信业报轮回。在宗教实践中它奉行苦行,有严格的戒律,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与佛教有相似之处。阿耆多的顺世论是古代印度的唯物主义派别,主张世界是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是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一切众生均由它们和合而成,人死后又复归于“四大”。因而,它否认人有灵魂,否认业报轮回,把矛头直指婆罗门的吠陀神学。据说当时社会上“沙门”思潮派别众多,号称“三百六十三见”。除了佛教之外,其中比较重要,具有代表性的有六种,佛门称之为“六师外道”。婆罗门教由此开始衰微。
到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的孔雀王朝时期,佛教已成为印度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阿育王死后,婆罗门教逐渐复兴,并在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某些内涵的基础上演化为印度教。至公元八、九世纪,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的派系纷争及其密教化的趋向,佛教开始衰微,至13世纪,佛教终于在异族(伊斯兰教)入侵之下基本灭绝。而印度教经过8世纪时商褐罗的改革,恢复了婆罗门教时期通用的梵文,重新重视研究吠陀经典,在综合吸取了婆罗门教及佛教、耆那教的教义成分的基础上,日渐兴旺,并最终成为印度的国教。在公元8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并在印度日益繁殖,以至根深蒂固,成为印度的“第二国教”。十五世纪末,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人也开始将基督教传入印度;与此同时,在印度的旁遮普邦也出现了一个以革新宗教而闻名的锡克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锡克教是目前印度现存的四大宗教。
三、“五明”
作为文明古国,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远在数千年以前,印度人就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提供了仍为现代世界上大多数人使用的所谓“阿拉伯数字”(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叫法),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借用印度人的,后来把它们传给了欧洲人。今日印度还保存着大量的古迹,证明印度人在建筑艺术、雕刻术和绘画方面的卓越成就。但古印度人似乎不注意系统记录自已历史,他们总喜欢讲故事,多半是以师徒口传的方式传播知识及传承历史。这可能同古印度没有纸张有关,在这期间印度都用贝叶(棕榈树叶)记载,很不方便。因此在印度三四千年的文明史上真正可以称为历史书的,实在很少,这对印度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古印度文明中一个重要成就就是所谓“五明”,“明”是学理、道理的意思,五明是指古印度宗教徒所必学的五门学问。“五明”分别是指:声明,指文字、音韵及语法之学,是关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的学问,也指读偈、诵经的方法之学;工巧明,是关于艺、技巧、历算等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学问;医方明,即印度的医学。印医在治病上强调辩证施治,其医理与中医有相似之处,而与西医则大相径庭。因明,即逻辑学与认识论,为通过推理考察事物之真伪、善恶的学问;内明,关于精神(心)的学问,主要指包括佛学在内的印度宗教哲学。
古印度人非常重视“五明”的传授和学习,一般从小(七岁)就开始学习,而一个大学者则必须精通五明。由于印度“五明”具有浓厚的宗教内涵及其在文化上的容摄性,它后来也成为印度及中国藏传佛教的佛教徒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