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低碳旅游:旅行中你要做的四件事

低碳旅游:旅行中你要做的四件事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捕猎夹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我国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识别动植物是保护动植物的前提和依法、执法的基础。

低碳旅游:旅行中你要做的四件事

四、旅行中我们需要做的事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

不久前,一批志愿者东北虎的栖息地进行了一个名为“拆套行动”的保护措施,原因是一些谋财害命之徒在老虎出没的林区布设了很多钢丝套,导致老虎等动物屡屡惨遭杀戮。

在一次冬令营中,一批大学生正沿着北京麇鹿苑的围墙外观鸟,发现墙角通水孔有许多猎套。看来,附近有人在偷猎野兔这种市级保护动物,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动手拆了套子,还兴奋地拍照。大家感慨地说:没想到我们能亲手参与救助动物的活动,救了许多小生灵的命。这正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们救动物一命,积德行善,不也胜造七级浮屠嘛!”

可悲的是,每年春秋在鸟类迁徙之时,总有人在郊外设网粘鸟,用弹弓嘣鸟,使美丽的大自然暗藏杀机。我们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一见到这些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便果断拆除,勇于制止这类既违法又作孽的行为。乔斯•奥特加说:“我们与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如果我们不能拯救它们,我们也就不能拯救自己。”

捕猎夹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我国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由于人口的持续增加和人类生产开发力度的加强,许多野生动植物遭到严重摧残,一些动植物因生态恶化、数量锐减而濒临灭绝。

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1979年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之后,1983年《海洋法》、1984年《森林法》、1985年《草原法》、1986年《渔业法》、1989年《野生动物保护法》连续颁布,并公布了国家及地方保护动物和保护植物的名录,围绕国家保护法,从中央到地方,还相机制定了四十余个配套法律法规,如1991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条例》、1992年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的《水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的《猎枪弹具管理办法》、2000年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物种名录》,加上各个地方的实施办法,基本形成了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规体系。

但是,盗猎、偷食野生动植物的情况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识别动植物是保护动植物的前提和依法、执法的基础。认识物种、保护自然、遵纪守法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是以博物方式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倡导生态旅游,不要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为原理、利用某地自然优势,开展游憩活动并保持其生态平衡,实现保护、利用、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与传统山水旅游有本质的区别:传统山水旅游强调索取、介入、享用,如采集标本、攀折花木、狩猎、吃野味,随意践踏生境和丢弃废物;生态旅游强调敬畏、和谐、恬静、无为、倾听,如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

生态旅游要求出游之人出行前了解欲出行地的风土人情,自带洗漱品,少用清洁剂,节能节水,少用房间空调;避免接近保护区动物,不惊吓、靠近、投食、触摸和拥抱动物,不将动植物带离其环境,做自然观察者、欣赏者,而非索取者、盗猎者。住宿首选当地民居,不住生态脆弱区,更不要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www.xing528.com)

保护区的功能区域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核心区是物种保护之地,水源涵养之地,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动植物最后的庇护所。核心区起着物种的遗传基因库作用,是我们的祖先传承给我们,我们也有责任继续传承给后代的宝贵自然遗产。这个区域严禁任何采伐、狩猎和游览活动。任何旅游活动都只能在核心区之外进行。

郊游及远足时自备水具

非洲狮

郊游和远足,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机会。但在郊游和远足的时候,由于运动,人体需要补充水分。如今,人们经常自带或在外面随时购买瓶装的矿泉水纯净水,这样,虽然很方便,但却会增加许多资源和环境的浪费,如需要生产更多的塑料瓶、需要有更多的运输成本,甚至会对一些水源地带来危害,还会带来更多的垃圾。

比较环保的做法是,自己准备饮水和水具。例如,自备一个随身携带的水壶或可多次使用的水瓶,既环保,又节约。在野外遇到有洁净而且符合饮用标准的天然泉水或溪水时,还可以随时灌装饮用。这也是一种简朴生活方式在野外出行时的自然体现。

如果集体出行,集体买了瓶装水,有一种在瓶盖上编号或写名字的方式也值得推广,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一瓶水没喝完因分不清是谁喝过的而被丢弃另开新瓶却又喝不完造成的浪费,也可以明确喝过的空瓶的回收责任。

运动水壶

爱护古树名木

据报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参观北京天坛公园时,曾经对着公园里古老的侧柏树林大发感慨:“以美国的科技实力,我们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完全可以复制出你们的寰丘和祈年殿,但复制这些古树,却必须用上千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古树名木是一种活着文物,是自然遗产,也是活的基因载体。研究古树名木对了解古代气候、水文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每个省份都分布有数不胜数的古树名木。这些历尽沧桑的大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象征,也是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各地先后出台了地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并为古树名木建立了“户籍”和档案。您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家乡附近古树名木的详细情况,可以向当地林业或园林部门了解,您一定会因此而激起更强的环保意识,也更为自己的家乡而感到骄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