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并论《参同契》与《悟真篇》以究其功法
《参同契》一书,是东汉上虞人魏伯阳所著,著成时客居在燕间,曾示青州徐从事,徐从事隐名而为之重述加序。伯阳回上虞后,又示同郡人淳于叔通。淳于叔通为之作“乱辞”等。故今传之《参同契》实兼三位有道者之言,大义基本一致。魏伯阳成书时间约在顺帝(126—144在位)末年。二十余年后,于桓灵之际因淳于叔通之力,始能行于世(另详拙稿《〈参同契〉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迄今已存在一千八百余年。
《悟真篇》一书,是北宗张伯端所著,成而自序于熙宁乙卯(1075),迄今亦已有九百余年。于《悟真篇》中屡及卦象,序中言及“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交媾之体作《参同契》,以明大丹之作用”。且于篇末附有《读〈周易参同契〉》一文,始知张伯端生前确重视《周易参同契》,与其悟道有关。今论此二书,当客观理解《参同契》、《悟真篇》之内容及其作用,又当注意张伯端所理解的《参同契》是否魏伯阳等三人的本意。再者《参同契》与《悟真篇》同属反身养生之书,如何反身、如何观象、其法是否相同等,皆属极复杂的问题,当思辨体验进入精微处,方可喻其性命之理。张伯端《读〈周易参同契〉》一文仅二百三十二字,而义殊精粹。当先录原文,以便深究其内容:
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死;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一自虚无兆质,两仪固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互为祖孙。万象生乎变动,吉凶悔吝兹分。万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顾易道妙尽乾坤之理,遂托象于斯文。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坎离为男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魄魂。守中则黄裳元吉,遇亢则无位而尊。既未慎万物之终始,复姤昭二炁之归奔。月亏盈,应精神之衰旺;日出没,令荣卫之寒温。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其意则象捐。达者惟简惟易,迷者愈惑愈繁。故知修真上士,读《参同契》不在乎泥象执文。
此文诚简而要,非得《参同契》之旨者,决不能作此。惜经张伯端之转述,已使魏伯阳等三人的本意,化成《悟真篇》的纲要,或认为《参同契》的内容全同此文则大误。因张伯端于己酉岁(1069)在成都悟道,虽未自言其师之名,然是时成都之情况尚可考见。在约百年前,《参同契》的原文,由彭晓为之分章加图而流行于成都(彭晓自序于丁未947)。故《悟真篇》之理,有据于《参同契》无疑。然汉末与宋初时代思潮截然不同,非抽象而言其旨,何能古为今用。考张伯端上推魏伯阳等约为九百年,今上距张伯端亦约为九百年,故今日研究《参同契》、《悟真篇》二书,除了解并体验本书外,又须了解并体验张伯端如何读《参同契》。且已知张伯端读《参同契》与原书之义不全同,能深入时—空结构以明辨其同异,庶可由今而得《悟真篇》之旨,又可得《参同契》之旨,是之谓上友古人。且识古今流传的反身养生之理,必须抽象而悟其即一即二、即二即一。或以为《悟真篇》同《参同契》者未是,或以为《悟真篇》不同于《参同契》者亦未是。在时—空结构中有复杂的变化,何可仅以同、不同明之。当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斯为得之,然后可究张伯端之言。
大丹之变化,须准阴阳五行的象数以喻之,此《参同契》《悟真篇》所同。然《参同契》曰:“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胜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而张伯端认为《参同契》以五行分顺逆,此实与《参同契》不同。虽然,能得“共宗祖”后,五行又可变成阴阳。既三性会合而成阴阳,则阴阳之变化,顺逆而已。能于阴阳之顺逆以见五行之顺逆,此《参同契》归五行数于水火之义,于深入反身体验时,其象仍可观。《参同契》曰:“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然则五行顺逆之转,更当明辨于河车,河车之神岂仅任督二脉而已,此不可不知。知此而能合五行于阴阳,则生死为二,丹体犹一。一而二、二而一有其枢机,可不慎乎?《参同契》曰:“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烦,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荣,日月相激薄,常存晦朔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此明五行数合诸阴阳水火。然“金来归性初”之还丹,仍当金生水之象,未得性初,何来顺逆?故知张伯端之研究《周易参同契》用力已久,此文岂贸然而言,然亦何可不读《参同契》而仅读此文。
以下四句据先天图言,先天图创自陈抟(890?—989),抟之道学传于张无梦,无梦传于陈景元(1025—1094)。无梦与景元,于《老子》等有妙悟。无梦当长于伯端二十岁左右,方可亲见陈抟。因陈抟卒年可靠,是时伯端为数岁之孩童,而景元更较伯端少三十余岁,同为天台山人。以时间推之,张无梦约二十岁见陈抟,五十年后又授二十岁之陈景元。是时张无梦已七十余岁,而张伯端亦可能曾见无梦或景元。因景元注《老子》其书尚在,确有心得,成书于三十岁(1055),尚在张伯端悟道(1069)前。故知无梦、景元注《老子》之旨,伯端当能知之。如无此基础,亦不可能在成都悟道,须知伯端为无书不读者,况五千道德灵文。且能得无梦受于陈抟所解之《老子》,又能传陈抟传于某人之先天图,此人或即伯端在成都所遇之师。今当以《悟真篇》原文证其与陈抟之关系,绝句六十四首中屡屡提及:
(十一)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
其中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
(十二)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
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十九)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
两兽捉来令死斗,炼成一块紫金霜。
黄婆自能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由上四首之义可确证伯端之私淑陈抟,所遇之师当与陈抟有关。《指玄篇》为陈抟所著的修炼书,《宋志》已著录《陈抟九室指玄篇一卷》,今全书已佚,尚可辑得一二。尤要者伯端能识先天图之象,且使之合于《参同契》。宋后的学者每多谓陈抟法《参同契》而作《先天图》,实未是。因《参同契》中仅论纳甲消息而未定坎离方位,与《先天图》并不相同。陈抟则未用纳甲,思路全不相应。而当张伯端既见先天图后,始为明确生生的八卦,可合于老子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下以陈抟所创立的先天八卦次序图,示《悟真篇》之旨。
先天八卦次序图
(八卦相荡成六十四卦) 三生万物 三体重生万物昌
四象生八卦 二生三(孙) 生三体 八卦互为祖孙
两仪生四象 一生二(父) 阴阳再合 四象不离二体
是生两仪 道生一(祖) 便从一炁产阴阳 两仪固一开根
易有太极 道 道自虚无生一炁 一自虚无兆质(www.xing528.com)
《周易·系辞》 《道德经》 《悟真篇》 《读周易参同契》
至于《参同契》所取的纳甲消息,义准京房(前77—前37)的易学,下示京房所取天干与八卦的相配法: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乾坤 艮兑 坎离 震巽 乾坤
此法二千年来,莫不认为是京房所作。然自得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的帛书《周易》后(下葬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观其六十四卦的卦次,实有据纳甲之次,始知东房的纳甲法亦有所本,当在战国中晚期已形成。而《参同契》的理论,即据于此。《参同契》曰:“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七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七,阳气索灭藏。”故准纳甲消息之理,其方位以下图示之:
壬癸配甲乙 乾坤括始终
今以先天八卦方位图合观之,虽可见其消息,然于周流六虚的方位完全不同。此证先天图不可合于纳甲消息,如合之,须全部放弃纳甲消息的精义。凡日月运行的顺逆变化,反身以得胎息的《参同契》象数,决不可以先天图为喻。特于先天八卦方位图中,示其周流六虚的消息,可确证其不同于纳甲的方位。
先天八卦方位图
更以《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汉注观之,亦与陈抟仅以一分为二之说不同。汉虞翻曰:“太极、太乙,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归妹卦备,故《彖》独称天地之大义也。乾二五之坤则生震坎艮,坤二五之乾则生巽离兑,故四象生八卦。乾坤生春,艮兑生夏,震巽生秋,坎离生冬者也。”按虞翻与魏伯阳同为上虞人,生于灵帝初,正《参同契》流行之时。其父日南太守虞歆,最有旧书,当能收藏初行的《参同契》。数十年后虞翻注《易》,有取于纳甲消息,作为全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其内容与文字,基本源于《参同契》。此注四象生八卦,所谓“乾坤生春,艮兑生夏,震巽生秋,坎离生冬”,即纳甲的方位。而整个由太极至八卦的卦象,亦与《参同契》有关。《参同契》曰:“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膺箓受图。”考太乙之象,于今所存的文献中,实出于《淮南子》。先录《淮南子·原道训》于下: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拆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源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汩汩,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泰古二王,得道之枢,主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风兴云蒸,事无不应,雷声雨降,并应无穷。鬼去电入,龙兴鸾集,钩旋谷转,周而复匝,已雕已琢,还反于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万有不同而便于性,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与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呴妪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禽兽硕大,毫毛润泽,羽翼奋也,角觡生也,兽胎不#,鸟卵不$。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蜺不出,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上录《原道训》约当全文十五分之一,必略读原文,方能了解西汉初对道的认识必以天地万物为基础,决非无实的空想。《淮南子》全书二十一训,最后一篇《要略训》自作前面二十训的提要。其言曰:“原道者,卢牟六合,混沌万物,象太一(一与乙,谐音而字可通)之容,测窈冥之深,以翔虚无之轸。托小以苞大,守约以治广,使人知先后之祸福,动静之利害,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此处详引《淮南子》,可明所谓“太一”者何指,当时的概念如何。虞翻取太一释太极者,正取其“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与宇宙之总”。而魏伯阳已取人格化的太一,亦可见太一的作用。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即道,要在应理解“道法自然”之理。这一理论魏伯阳已能应用,故曰:“若药物非种,各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太一降坐,八公捣练,淮南执火,立宇崇坛,玉为阶陛,麟脯凤腊,把籍长跪,祝章神祇,请哀诸鬼,沐浴斋戒,冀有所望,亦犹和胶补釜,以卤涂疮,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此尤见《参同契》全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理,因药物非种,或分剂失调,自然不能有治病之功。益以种种宗教仪式,虽属第一流的神化人物,亦何益之有。除黄帝太一外,八公即助淮南炼丹者,淮南即淮南王刘安,合八公、淮南于黄帝太一,可喻魏伯阳之重视《淮南子》。又非深悟“道法自然”之理,何能大破宗教仪式。须有此卓见,则太一之理虽被人格化,亦可无妨。当既合于道,所谓“道成德就,潜伏俟时”,自然有人格化的“太一乃召”而“移居中洲”。此“太乙”在汉人思想中有其崇高地位,包括淮南王刘安与魏伯阳,而虞翻能继承之,故以太一释太极,义极精深。由太极而两仪,即以太一为混成之物,以天地为两仪。或以卦象示其理,则两仪即乾与坤,可兼取三画卦或六画卦示之。以三画卦言,中画变化阴阳;以六画卦言,乾坤二五变化阴阳,同样成为坎离。详以下图示之:
《参同契·上篇》:“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参同契·中篇》:“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是即乾坤坎离之象。“须以造化,精气乃舒”,犹虞注所谓“乾二五之坤则生震坎艮,坤二五之乾则生巽离兑”,此即太一的作用。于坎离曰“光耀垂敷”,指日月悬天时的现象。又曰“玄冥难测”,指日没与月晦时的现象。天地之阴阳,由日月运行而显,故《周易·系辞》曰“阴阳之义配日月”,虞注即以魏伯阳之说取“日月为易”。至于两仪生四象,尚非乾坤坎离四者。虞翻兼从两说,亦与《参同契》同,其一,“四象,四时也。指震春兑秋坎冬离夏而合诸归妹卦”。于四时卦的方位时间准诸《说卦》,并加四时八节、四象四数。以下图示之:
所以合诸归妹卦者,因六画的六十四卦中,内含四个三画卦,恰当震春离夏兑秋坎冬者,唯归妹一卦。而归妹者,义当震兄归兑妹,凡父不及嫁女而亡,兄当有责以归妹,不然兄妹势必失时而不和。先以下图示之:
兄能归妹,则仍得阴阳之和,故易有“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之辞。此四时之象,《参同契》以二十八宿当之,凡震春当青龙,离夏当朱雀,兑秋当白虎,坎冬当玄武。其言曰:“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侈离俯仰,文昌总录,诘责召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所谓“四七乖戾”义指二十八宿以当四时,而常有失时之乖戾。又言“古记题龙虎”,即以四时合于震龙兑虎之象,古早有《龙虎经》。其二,四象指乾与坤,震坎艮三男与巽离兑三女。合于数即乾为九,震坎为七,坤为六,巽离兑为八。此七八九六的四象,卜筮法中用之,合诸四时,可据“河图”数而青龙八,朱雀七,白虎九,玄武六。合诸卦象则本诸参天两地的原则,且当乾坤二五相交成坎离后,于六画坎离中,坎必含有三画的艮震,离必含有三画的兑巽。更以下图示之:
《周易·说卦》曰:“乾天地,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此述八卦自然之次,战国时早已通行。更以“参天两地而倚数”合之,凡整体之(—)画为阳一,数当三分之三;中断之(‐‐)画为阴二,数当三分之二,是之谓“参天两地”。由是三画皆阳,数当三三为九;三画皆阴,数当二三为六。三男为一画阳数三,二画阴数四,合为七;三女为一书阴数二,二画阳数六,合为八。由是八卦可归诸六七八九四数。以下图示之:
《参同契》曰“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即此义。合以上诸段之意,总以此图示汉代魏伯阳虞翻等对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认识,可证与陈抟一分为二的先天图截然不同。
上述虞翻取魏伯阳《参同契》之说,其间变化多端,唯能随境取象永无窒碍者,庶足以见太一之象。合而观之,乃知虞翻合诸魏伯阳孟京刘安之说,基本由形而下以达形而上;张伯端合诸陈抟以读《参同契》,乃由形而上而达形而下。唯张伯端之悟其变通之理,庶能另辟途径以识《参同契》之旨。今必当知其原文之异而观其会通,方见《悟真篇》之能用《参同契》。《悟真篇》自序曰“始得玄珠有象,太乙归真”是其旨。
至于张伯端的具体应用卦象,于六十四卦中,已得否泰、屯蒙、坎离、震兑、坤乾、既济未济、姤复七对十四卦。准此十四卦之旁通反复,庶见阴阳消息之妙,故曰“顾易道妙尽乾坤之理,遂托象于斯文”。凡此十四卦之种种变化,全出《参同契》之有取易象,其意岂文字可尽。进而观之,亦宜由象而悟意,此张伯端有取于庄子、王弼之说而又有所加深。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凡既得鱼兔而宜忘筌蹄,然未得鱼兔时,何可不知筌蹄。庄子取筌蹄为喻以明得意忘言,然未尝废言,当与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庶可免终身致力于方法论之失,然亦未可不知方法论。故庄子之言殊无流弊。进而观《周易·系辞》之言:“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此《系辞》之“五尽”,实与庄子之义相同。以正面论之,犹已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于“五尽”中“系辞”指六十四卦卦辞、三百八十四爻爻辞与用九用六,故《周易》共系四百五十节之辞。或能知“观象玩辞”之理,则其辞已可“尽言”,然必须忘系辞之言而得其象者,方可与之言。进一层分辨之,卦辞所以“尽情伪”,爻辞所以“尽利”,二用所以“尽神”,而要在立卦爻二用之象,方可“尽意”。然更须与得意而忘象者,方可与之体验卦爻二用之象。此于言意间加入象的概念,较庄子之义尤精深。迨王弼利用庄子之义以注《易》,则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以上之言犹以庄子之义释《周易·系辞》,理尚可取。而失在未能理解庄子所谓“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由是而曰:“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从复或值而义无所取,盖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可云大误,奈自王弼易注出而汉易废,乃能悟立象尽意系辞尽言者未多见,此易学之不幸,然亦未尝失传。若张伯端亦已取王弼之义,故结曰“读《参同契》不在乎泥象执文”。或有读此文者,认为张伯端全同于王弼,则既不能读《悟真篇》,亦不曾理解《参同契》。况张伯端之可贵,贵在能不泥象不执文,而处处在立象系言。所以欲与忘象忘言者共象之,共言之,易学何可扫象而不言乾马坤牛、互体卦变、五行生克等。故张伯端之观《周易》象数,实在加深王弼之说而救其偏,决非从王弼之义。凡“否泰分则阴阳或升或降”直至“日出没令荣卫之寒温”,方为此文之旨。此张伯端之所以能得诸《参同契》,又能因时而成《悟真篇》。故《悟真篇》与《参同契》之功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以下述其所同,可举“坎离为男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魄魂”二句以明其象,象明则意在其中。
此二句即指四时卦合成六画卦归妹。归妹上卦震东当四七二十八宿中之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象为青龙,于人身指肝,功为造血。下卦兑西当四七二十八宿中之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象为白虎,于人身指肺,功为炼气。上已引及《悟真篇》六十四首之十九即指此,其象为兑金克震木。当死斗之时,自然由东西而变成南北性命。南离火为女,北坎水为男,由震兄兑妹而兄为归之,乃成坎夫离妇。亦即木生火以炼汞,于人身指心神;金生水以炼铅,于人身指肾精。当由震东兑西而离南坎北,于今日之语言喻之,犹于地球之自旋已得南北极之轴,于人体之带脉旋转,已得脊椎之直立,庶见人之精神。继之更由离上坎下未济而坎上离下既济。其间或上或下,或顺或逆,刹那之间,变化万千。上已引及《悟真篇》绝句六十四首之二十,雄虎指坎,牡龙指离,黄婆反身指脾土,于《参同契》中当所谓“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指水火土合一。合一后方可论顺逆,乃可喻性命之理。
然汉末至宋初,于性命之象又何能无异。《参同契》曰:“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密布,因气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若人所安之城郭,处于城郭内之性犹水火土同名三性之性,命指养性之功力,功力愈高则延命愈久,要在能“推情合性”,此《参同契》之旨而功法已在其中。及张伯端之论性命,虽亦取《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其实质大相径庭。因《参同契》仅以三圣之易理明之,于《悟真篇》则既用易象,又能合儒释道三教以喻之。此非反身有悟,决难以文字明之。故读《参同契》而不知易象、黄老、服食三者之同契,何能得天人合一的胎息。读《悟真篇》而忽乎张伯端与雪窦禅师之交往,又何能深入体验其“一块紫金霜”。或仅以《参同契》之功法合诸《悟真篇》,又何能见张伯端有划时代的作用。反之,仅以张伯端有取于《参同契》之功法以了解《参同契》,亦何能识《参同契》之由两孔穴法以得安于城郭内之象。故今日研究《参同契》与《悟真篇》,宜见及魏伯阳与张伯端皆有划时代的作用。汉末宋初的时代思潮既不同,故其功法虽可于异中见同,于性命的实质早已同中有异。此取决于人类对客观宇宙的理解。况在时—空结构变迁不已的环境中,究此二种关系极密切的古籍,理当结合三种形象。其一,用一千八百年前的《参同契》象数;其二,用九百年前张伯端所发展的《参同契》象数;其三,用九百年前的《悟真篇》象数,能识其本旨而见其同异,庶可形成今日之意。愿与得意忘象者共论其象,且以愈惑愈繁为戒,以惟简惟易为的。既不可执象,又何可扫象,有志者首当明辨之,于具体之功法可思过半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