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川剧录音赏析:声音分类解析

川剧录音赏析:声音分类解析

时间:2024-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表示图2.2.2声源指向性图从理论上讲,川剧声调反映了其念词的基频随时间作升降变化的特性,这种变化是由声带松紧决定的。

川剧录音赏析:声音分类解析

2.2 川剧中声音的分类

对于声音信号,广义来说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声音,认为声音是空气振动由近及远的传播;其二是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声音,认为声音是声波在听觉中产生的主观感觉。在前期录制川剧时,我们更多的是从物理的角度来分析声音。而在川剧后期制作的时候,因为涉及人耳听觉的特性和对扬声器重放的声音进行主观音质评价,所以应从心理、生理学角度来理解和认识声音。也就是说不仅要了解扬声器及其重放声场的特性,还要了解人耳对声波这一信号产生的反应。

在进行川剧录音之前,录音师和混音师首先应当对其操作处理对象——川剧声音信号的本质以及人耳接受川剧声音信号时的听觉特性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了对川剧语声、乐声和噪声发声的机理,川剧各种声音信号的特点和人耳在接受川剧声音信号时的听觉特性的一个深刻了解。这种了解无论对于川剧前期录音还是后期制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语声

人与其他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能用语言传达信息。人讲话时,在神经中枢的支配下,声道中喉头、口腔、鼻腔等形状发生变化,其中舌尖位置的改变对口腔形状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声道形状的变化,使人能够发出不同的语音。川剧录音的第一步,就是先对四川方言的发音有初步认识。

四川话是在西南地区有很大影响的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二十个声母,三十六个韵母,四个声调,还有韵母的儿化现象。而普通话语音系统声母共二十二个,韵母三十九个,四个声调。川剧录音所需要了解的两者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四川大多数地区没有声母zh、ch、sh、r,将普通话zh、ch、sh声母的字音普遍念成z、c、s作声母,将舌尖后、浊、擦音声母r念成舌尖前、浊、擦音。

2.四川方言里没有uo韵母,而将普通话中的uo韵母字绝大多数读为o韵母字。

仔细观察川剧声音信号可得出,语音信号的波形有些呈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性,有些则不然。川剧发音时伴随声带振动的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形,比如汉语韵母中的a、o、e等元音;而不伴随声带振动的音则具有非周期性的波形,如汉语中的s、c、ch等辅音声母。

根据傅里叶变换原理,周期信号可以用傅里叶级数形式来表示,即周期信号可以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这些单频信号是由基频及谐频组成的,因此周期性声音信号具有现状的离散频谱;而非周期信号可以用傅氏积分来表示,即非周期性声音信号包含了一定频带内的所有频率分量,具有非离散的连续频谱。(图2.2.1)

图2.2.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表示

图2.2.2 声源指向性图(www.xing528.com)

从理论上讲,川剧声调反映了其念词的基频随时间作升降变化的特性,这种变化是由声带松紧决定的。汉语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基频变化规律和四川方言相近:第一声的基频高而平;第二声的基频由中升至高;第三声的基频开始时由中降至低,然后再由低升至高;第四声的基频则略为升高,再由最高降至最低。但在一些四川方言中还存在一个入声的说法,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不过在进行声音分析时,入声字绝大多数可以归入阳平调。

另外还需要提及的是声源的指向性(图2.2.2)。无论是普通话还是四川方言,声源的指向性都是指辐射的声压随方向变化的特性。测量结果表明,在4000Hz以下的频率范围内,语声的指向性较弱,声音基本上可以看成全方位均匀辐射,声强近似地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频率高于4000Hz时,语声表现出较强的指向性。在听音者水平面左右偏离40°和在垂直面上下偏离40°的范围内,各频率的声压级基本上与轴向声压级相同,即这个辐射范围内的频率特性与正前方轴向频率特性一致。因此,如果在讲话者背后听音,由于高频分量剧减,语声的清晰度将会大大降低。

(二)乐声

从外观讲,川剧乐器通常由振动体、传导体、共鸣体、支撑体和附件等部分组成。振动体是乐器振动发音的部分。在弦乐器中振动体是琴弦,在一些木管乐器中是簧片,在铜管乐器中是人的嘴唇,在打击乐器中是膜或板。传导体是乐器中将振动传给共鸣体的部分,如琴弦的琴码、音梁和音柱等。共鸣体是乐器对振动产生共鸣的部分,以增大辐射声功率,并起到改善音色的作用,如共鸣箱、共鸣板和共鸣管等。支撑体是支撑乐器使其不因张力而变形的部分,如琴杆、琴柱等。上述对乐器组成的划分也不是十分严格,因为音梁、音柱既是传导体,又是支撑体,更严格地说也是共鸣体。

图2.2.3 川剧中乐声稳态声和瞬态声声频谱示意图

从电声学角度分析,川剧乐器演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可以看做一个典型的瞬态信号,其频谱和波形是随时间变化的(图2.2.3)。川剧乐器的音色与其时间特性有很大关系,而音乐的时间特性通常用时间过程来描述。这种时间过程是指乐器声音的起振、稳态和衰减的过程。乐器的起振阶段也称为建立阶段,是演奏者激发弦或空气柱使振动开始的瞬间,即乐器振动体开始振动而振幅还不大、并且还不稳定的那段时间。当演奏者施加外力作用使乐器继续产生振动时,由于外力提供的振动能量大于乐器振动过程中所消耗和辐射的能量,因此振动逐渐加强,产生的声压级逐渐增大,直到外力提供的能量等于消耗和辐射的能量时,振动不再加强而进入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是乐音过了起振阶段以后,振幅增至最大并保持恒定不变的阶段。只有当激振力能持续一段时间时,稳态阶段才可能存在,例如弓弦乐器、管乐器等存在稳态阶段。而对于打击乐而言,由于激振力持续时间过短,因而很难形成稳态阶段。因此,由于激振力在持续过程中不可能绝对保持稳定,而总是存在一些微小变化,所谓的稳态阶段确切地说是准稳态阶段。衰减阶段是乐器所受激振力停止以后振幅开始减小直到完全停止振动的阶段。

(三)噪声

在川剧录音中,人们理解的噪声往往是现场观众的喧哗吵闹声、舞台演员上下场所产生的杂音。但从生理学观点上说,凡是不需要的、讨厌的、使人烦躁的声音都叫噪声。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有时美妙的音乐也会成为噪声。这个认识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在物理学上,一般称有规律振动产生的、具有周期性波形的声音为乐声,反之由各种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声音无规律地杂乱组合而形成的声音称为噪声。从一般意义上讲,噪声是有害的,但是在川剧录音前期声场声学测量方面,噪声也可以得到有效地利用。

另外,在拾音过程中了解川剧中声源辐射方面的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讲,声源演奏的频率越低,辐射的面就越宽,指向性越差;演奏的频率越高,辐射的面越窄,指向性越强。所以在川剧拾音时,应充分利用其声源的辐射来获取平衡的音色。如果川剧声源辐射方向与传声器的指向性一致,则声音容易尖锐;若传声器设置在了乐器的轴线位置上,拾取的信号虽然具有较宽的频谱,但是如果拾音距离太近,或是在混响时间较短的环境里拾音,乐器的音色往往比较尖锐、刺耳。

在拾音时,除了考虑到上述川剧声源自身的辐射特性以外,还应当考虑演出场地地板的反射。这些早期反射将起到加强川剧声源的作用,影响到川剧声源的拾取。另外,演出场地地板的材质也将直接影响到乐器音色的发挥。如大提琴或贝司是支在地板上演奏的,因此演出场地的地板材质就十分重要。材料不同(木质地毯瓷砖)其反射特性也不一样,乐器被拾取的音色就有很大差异。同样,舞台地板的质地对演员人声音质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拾音过程中,如果川剧演出场地的声学特性不是特别理想,可以利用反射板改善其声源的辐射。反射板可以将声源的部分能量反射到需要的方向上,来达到改善音色、提高清晰度的目的。相反,如果希望减小川剧声源的明亮感和清晰度,使川剧声源温暖一些,则可以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吸音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