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花齐放,太原文化融合之路

百花齐放,太原文化融合之路

时间:2024-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百花齐放勃然而兴介子平包容对于一个人,是通情达理,方寸海纳;对于一个团体,是豁达大度,不主故常;对于一个学校,是汪洋容止,流派林立;对于一个城市,则是百花齐放,勃然而兴。自汉末到宋初历时千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历时二百年的西学往还,晚清全方位的文教引进,皆文化自觉行为。太原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必经之路,历代为民族融合的前沿地带。

百花齐放,太原文化融合之路

百花齐放勃然而兴

介子平

包容对于一个人,是通情达理,方寸海纳;对于一个团体,是豁达大度,不主故常;对于一个学校,是汪洋容止,流派林立;对于一个城市,则是百花齐放,勃然而兴。

城市的细胞是个人,同一个人在不同城市的表现有所差异,最直接的因素来自所在城市的文化,城市文化中,包容必是其一。包容的社会将人的精神维度提至健康正派,由此摒弃偏见,革除排外,博爱众生,普照艳阳,包容已然成为一种爱的能力,尊重他人,倾听对方,包容异己,理性克制,群己权界分明,彼此契约行事,它对城市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会把人的精神维度压低,低至没有尊严王小波说:“尊严就是意味着你在任何地方都被当做一个人物来看待,而不是东西。”没有尊严,何来责任,没有责任,何来底线。这便是为何总能在文明发达的地区看到高尚,在愚昧落后的地方看到堕落的原因。心灵最强烈的动机,便在于总想得出对眼前事物的见解,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去表达他的生活。而包容性愈大,城市愈能吸引到人才、资金,城市便愈发的卓越,愈发的具有创造力。卓越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由初衷累积而成。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顶点,由其内在的精神品性决定,就个人而言,包容无疑是精神品性之一部分。城市的包容气度,最终由每个人的包容精神决定,唯有个人的包容,才能最终转化为制度的包容。

西贝柳斯说每个音调都有一种色调:“A大调是蓝色的,C大调是红色的,F大调是绿色的,D大调是黄色的。”城市最恰当的比喻是交响乐,各色人等在此和谐共处,色彩不同,曲调不同,但在宏旨主题下,五色不乱目,五音不乱耳。此包容,在今日不难理解,但在既往不可思议。(www.xing528.com)

以往无论城乡皆熟人社会,知根知底,家长里短,倒也稳定,但有碍个性的张扬,古人对此也有意识,故曰:“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对个人而言为忍让,自古“让人非我弱”,就城市以论,即包容,“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今日则大不同,尤其在城市。对于新的生态系统,有人喻其冷漠茫然,有人说它特立孤往,出发点全在自我,参照系俱为过去,然是好是坏,孰优孰劣,关键要看正常的社会伦理结构是否被改变,城市人性化下的个体能否融入所在城市。熟人社会的道德牵制,在今日更多靠慎独。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写道:“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由人推国,道理相近,城市乃中间环节,尤其在城市化趋高的今天。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说:“农民是永恒的人,不依赖于安身在城市的每一种文化。”虽指德国农民,中国农民也似。而所谓城市化,即农民进城成为市民。

包容人口易,包容文化难。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云:“儒如五谷,一日不食则饿,数日则必死。释道如药饵,死生得失之关,喜怒哀乐之感,用以解释冤愆,消除怫郁,较儒家为最捷;其福祸因果之说,用以悚动下愚,亦较儒家为易入。”儒释道共处,为外人所惊叹,此恰是国人包容精神之体现。自汉末到宋初历时千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历时二百年的西学往还,晚清全方位的文教引进,皆文化自觉行为。就城市而言,汉唐长安洛阳,两宋之汴梁临安,元之大都泉州明清汉口广州,近代之上海天津,皆开放城市的典范,因开放而包容,又因包容而多元。太原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必经之路,历代为民族融合的前沿地带。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在此发生,十六国、隋唐时期、十国时期,这里又是民族融合最为彻底的地区。太原地区发现的著名大墓——娄睿墓的主人是鲜卑人,虞弘墓的主人是鱼国人,且皆在此做官。太原城作为北方重镇,其间胡商云集,包括祆教在内宗教和睦相处。支撑晋阳文化多元性、多样性、继承性、特殊性的背后,即包容性。佛所说的放下,儒所说的胸襟,道所说的包容,大体上都是指人的气量,量之不宽,福何以宽,量之不厚,福何以厚。于个人如此,城市何不然。

包容过去易,包容现在难,不见得。能够容忍自己的城市拥有破旧房屋、弯窄街道,予过来人一个怀旧伤感之所,魂魄凤栖之地,能够容忍自己的城市拥有小贩游走,予不愿远足的市民一个就手方便之机,品味市生之遇。在当下开发无所不在、面貌日新月异之时,此何谈容易。词章满壁,所嗜不同;花卉满圃,所指不同;粉黛满座,所视不同;江湖满地,所寄不同。将活力的转捩赋予青年,将沉静的瞬间留给老人,让慵懒的慢板伴奏夕阳,让世俗的快活充盈市井,此即包容的多元情形。

爱默生说:“人们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他们不去修桥,反而筑墙将自己围堵起来。”包容的城市,有形的围墙少,无形的桥梁多。1974年,《世界报》向众名人提出同题之问:“知识分子的用处何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回答是:“把精力集中在他所选择的道路上。”集中精力,心无旁骛,于个人如此,城市何不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