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的变革与稳定:社会经济影响详细解析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的变革与稳定:社会经济影响详细解析

时间:2024-10-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汇率、债券和股票有时能恢复到从前的价格,或者达到新的相对“稳定”价值,但金融危机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却是深远的。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是间隔不到十年间爆发的重量级的危机,两者有很多的相似,但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却有着明显区别。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的变革与稳定:社会经济影响详细解析

三、金融不稳定引发金融危机的社会经济影响

金融不稳定常常会引发金融危机,由于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存在差异,危机过后的恢复或稳定在时间上也不同,一般需要几个月至几年不等。虽然汇率债券股票有时能恢复到从前的价格,或者达到新的相对“稳定”价值,但金融危机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却是深远的。

(一)金融危机的社会经济后果

金融危机通常发生在衍生工具市场,如股票、债券、外汇合约等交易工具常常交投活跃。一旦出现预期之外的金融放大反转,即资产价格破裂或资金逃离,同样会影响到储蓄、贷款和外汇等原生产品,这些会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活动。实体经济的恢复通常需要两至六年时间。金融危机会产生如下社会经济影响:

1.提升利率导致债务“昂贵”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利率被提升至40%甚至更高(香港金融危机时曾将隔夜拆借利率提高到300%),更高的利率意味着债务变得更加昂贵。由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家庭和企业偏好负债,负债成本的提高限制了它们的经济活动,并导致产能过剩、失业和破产。例如:美国在经济繁荣期,不具备购房实力的投资人可以通过次级贷款获得房屋,但是,银行在三年后有权对这种次贷进行“重新设置抵押贷款”,还款利率将自动上升到8.5%,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月新增贷款负担达到1 000美元以上,在经济衰退后面临大量失业,只能断供。结果,在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新贷款更少了,对资本品的投资和需求随之减少。

2.不动产泡沫破裂造成“事实”破产

并非所有的资产都是“纸质的”(或平面上的签字),不动产的泡沫破裂也能造成持有者事实上的破产。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商推动了不动产泡沫的形成,正如20世纪末炙手可热的互联网经济一般,房地产运营商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房地产造势。如彩票销售一样,地产商以房价不断上扬的幌子将购房者牢牢套在一至两年的合同期内,并通过人为“捂盘行为”制造住房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推动房价上涨。于是,住房市场便呈现一派虚假繁荣,泡沫逐渐吹起。一旦有人质疑不动产领域的投机行为,便会有人为之辩护,找出若干“房价上涨完全基于供求关系的市场行为”的理由。通过现象可以看到,不动产价格上涨无非是贷款低利率与低标准组合的结果,投机者对不动产价格的影响是暂时的,一旦利率高企、贷款条件收紧,投机者就会大批出售房产,供不应求瞬间就会变成供过于求,不动产价格快速下跌。[7]消费随之紧缩,失业增加,即便是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也难以偿还,往往贷款余额超过了房屋价值,造成企业和个人事实上的“破产”。例如:美国新一轮房地产扩张从1996年持续到2006年,增长了11年。随着房地产泡沫积累过度,房屋存量扩大、房价过高而且利率开始逐步攀升,导致消费需求减少、交易量萎缩,2007年整体房价开始下跌。房价下跌直接引发地产投资大幅下滑,持有者财富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

3.产品价值与需求陷入螺旋式下降通道

在一国经济范围内,高利率和资产价值泡沫破裂会引起对产品和服务需求下降。危机来临,居民和企业突然之间就会觉得用来购买的资金匮乏,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就会迅速回落。由于消费链和生产链之间的影响,使得依赖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的参与者的下一轮生产和消费变得更加糟糕,从而更进一步减少需求。产出急剧下降,失业将会上升,一国内需陷入衰退。如此循环,形成螺旋式下降通道。

4.削减国家预算制约经济复苏

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一国用于稳定汇率、维持银行系统稳定所花费的资金代价很大,尤其在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做出“无力回天”之举。如果金融危机连续冲击,必然引起税收收入减少和国内社会支出增加。如果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多边组织的一揽子营救计划,则必然采取紧缩预算和投资的策略。正如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性绝大部分是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缩减预算并从市场上抽走流动性的应对措施造成的,假使当时采取相反的策略,问题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救市政策,一是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二是放松货币政策,三是不断排除政策束缚,扩展政策空间。

5.信心缺失导致“金融恐慌”的自我强化

市场信心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资金的流动性,换句话说,流动性就是市场信心的代名词。[8]发生金融危机,常常就是流动性从过剩到不足的转变,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都曾见证了这种状况。何以巨额的流动资金短期内就枯竭了?究其原因,资金流动及其运转状况就是一种信心的反映。当经济发展良好(即使稍有恶化也会有精确的调控手段)时,市场上流动资金就会“发育成熟”,并大量“滋生”。这种信心一方面来自对基本面的判断,另一方面来自对政府决策力和公信力的信任。目前全球金融市场的规模相对于政府而言已经如此巨大,没有一种强大的信心将难以维持稳定。政府本身不能颁布法令维持金融市场的秩序,它只能赋予市场一种正在被政府监控的意识。在2007年至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瑞士中央银行惊慌失措地发现,仅仅瑞银集团一家银行,其信贷额度就达到2万亿瑞士法郎,而瑞士的全部国内生产总值才4 750亿瑞士法郎。在发生恐慌和严重的资本外流期间,仅一家银行的债务就达到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4倍之多。[9]可见,瑞士政府无法承担起改变金融恐慌的代价。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就是信心的全球博弈,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信心缺失,出现“金融恐慌”,于是政府决策中哪怕很小的失误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大批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新一轮“金融恐慌”再现,于是,导致“金融恐慌”的自我强化。(www.xing528.com)

(二)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后果比较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没有什么机制能够补偿失去的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是间隔不到十年间爆发的重量级的危机,两者有很多的相似,但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却有着明显区别。

1.危机波及范围和程度不同

美国次贷危机几乎使全球工业化国家无一幸免地卷入经济衰退之中,目前已形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它传导的基本线路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衰退;美国金融危机传染欧洲金融业欧洲经济受金融危机和美国衰退影响而陷入经济危机,美欧经济与金融危机导致日本及其他发达市场、新兴市场也陷入衰退。基于全球化所形成的一个庞大的相互交织的体系,各国所处的分工链条和所走的发展模式不同,各国衰退的程度也不同。[10]亚洲金融危机是区域性的,受损失最大的是亚洲地区,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在危机中获益。大多数亚洲市场的西方参与者都在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中获得利润,尽管有些西方资金也在俄罗斯市场遭受了损失,但获利后的资金重新回流美国及其他发达的金融市场,并且促进了外汇交易,提高了发达国家银行的利润。如汇丰银行1998年在外汇交易中赚取了10亿美元。亚洲金融危机帮助华尔街实现了繁荣。这两次危机的波及范围之所以不同,一是美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和世界经济的“枢纽中心”;二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适应有关,是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传染性和波及范围是最广范的。[11]

2.危机爆发后政府救市政策的差别

亚洲金融危机肇始于泰国,如果泰国政府及早采取本币贬值或资本管制的措施就可以避免危机的扩散,可是泰国政府选择死守货币汇率,并与投机攻击者抗衡的方法,最终导致富裕的外汇储备枯竭,货币贬值,金融危机扩散至其余东南亚四国。此后,除马来西亚外,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家大多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加紧缩政策的金融救助。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错误药方进一步恶化和延长了亚洲金融危机。后来,亚洲国家迅速调整国内政策,一方面通过债务重组恢复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1999年大部分国家开始了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初,国际社会未加以重视,美国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危机发生半年后,政府才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为时已晚。2008年9月14日雷曼兄弟事件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金融恐慌超乎预期,全球主要金融机构陷入崩溃边缘。此时,美国政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果断出手救市。先后为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参与接管“两房”[12]和AIG(美国国际集团),批准摩根和高盛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摒弃市场主义信条等,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表1.1),同时呼吁各国参与共同的救助活动。至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已显露复苏迹象。

表1.1 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救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览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张明:《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5—6期相关资料整理。

3.危机过后引发的思辨主题不同

亚洲金融危机让人们思考的是“东亚模式”是否出了问题,“伙伴资本主义”是否一无是处。亚洲金融危机也可以认为是亚洲发展模式的危机:非生产性资产、不动产等领域的信息不透明、过度投资和依靠贷款进行投资等,源于“伙伴资本主义”的现实。而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是对“美国模式”的反思,对全球化背景下放任的自由经济的反思。英法领导人提出了建设“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议,改革现有金融体系的呼声很高。美欧国家内部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民族主义、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思潮大行其道。在美国,主张放弃“自由贸易”旗号,代之以“公平贸易”、“平衡贸易”乃至“对等贸易”大有人在,[13]今后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