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宝鸡市中长期发展目标与人才需求研究

宝鸡市中长期发展目标与人才需求研究

时间:2024-10-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宝鸡市中长期发展目标与人才需求研究宝鸡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为此,宝鸡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拥有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善于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宝鸡市中长期发展目标与人才需求研究

宝鸡市中长期发展目标与人才需求研究

宝鸡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按照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增长方式更加科学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双佳”环境更加优越,大城市地位更加凸显的要求,把宝鸡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此,宝鸡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拥有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善于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如何为宝鸡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增加全市的人才规模,提高人才总体质量,并涌现出个别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拔尖人才是我市下一阶段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工作。

我市“三个率先”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要求,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并展望至2020年,我市人才总量将达到42.14万人(不含部、省属单位和市级“双管”单位),人才占人口比重达到10.5%。

一、率先实现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壮大园区经济实力,推动工业经济强劲增长,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对人才的需求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我市产业结构变化具有鲜明的“二、三、一”产业发展模式。2001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第二产业增加值由91.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30.62亿元,占GDP的比重由47.1%增长到60%;而同期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却由13.1%下降到11%;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39.8%下降到28.7%。因此各类工业企业对人才需求强烈,按照我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建设的目标,下一阶段我市对以下五类人才还将保持旺盛需求。

1.高级技术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也在不断进步。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高新技术的密集使用,外观包装的不断更新,使各类技术研发人才成为企业抢手人才。我市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新材料、信息与电子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物技术、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发展规划、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培养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重视培养一批善于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掌握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引进两院院士或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到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和科技研发中。

2.技能型人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购置了高精尖设备并引进了高新技术,但有的企业却出现了买得起先进设备而无“先进型”人才操作的局面。有研究指出,“要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高级技术工人比例应达到40%以上”。企业要发展,需要先进的实验仪器、完备的开发手段、精良的生产设备,还需要强烈的创新意识,更需要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工程师、一流的工人,而一流的工人就是受过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企业技术工人不足,将会阻碍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技能型人才是我市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企业大集团建设的主力军,技能型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是我市下一阶段人才队伍建设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3.管理型人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取得价格上的比较优势。善于进行成本控制、扩大企业利润率的管理型人才或职业经理人处于人才需求的尖端位置。我市的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必须聚集大量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够代表和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有企业产权代表;建设一支精通国际经济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员队伍和能够监督国有资产有效运营的专职监事队伍。从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验管理水平出发,培养或引进一批具有现代企业视野、现代管理意识、富于创新、善于创业,适应我市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企业大集团建设需要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

4.流通领域人才。

产品生产出来,要通过市场找到需求的客户,将产品卖出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迅速回笼资金,这就需要有懂市场、善公关的营销型人才;产品从生产环节过渡到销售环节必须经过物流渠道。我市的中小企业普遍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大企业受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影响,产品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寻找合适的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因此,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专门人才,对于解决我市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城市物流业发展差距意义重大;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虽然我市目前的外贸依存度较低,2008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为47539万美元,只占GDP的4.5%,同期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为83.68亿美元,占GDP的8.3%,全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5616亿美元,占GDP的58%,外贸进出口对我市经济的增长拉动作用甚微。但我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1.5%,2000年的1.9%,一直是稳步上升的。下一阶段,随着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外销企业向内地的转移和我市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拓,我市的外贸依存度将稳步上升,对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迅速扩大。

5.复合型人才。

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使一专多能型人才成为中小型企业盈利的最有效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今后我市中小企业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由于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定位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用人份额相对较小,对员工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比较淡化,希望员工一专多能,在知识结构上多元化,对众多知识领域都有认知,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和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适合企业多个部门的职位要求。这种跨行业、跨部门性的复合型人才,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人才使用成本。

二、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

宝鸡位于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的中心位置,陇海、宝成、宝中铁路交会,区位、交通通信、物流等条件十分优越。经过几年的发展,宝鸡的大城市规模已初步显现,形成了四横十纵的立体交通网络和五大城市功能分区。

按照赵乐际同志“加强科学规划,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城镇群建设”要求,在西部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宝鸡的城市建设将面临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就是人才。可以肯定的是,宝鸡未来的城市建设将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建设的内容与要求也将远远强于现在,这就迫切需要一支符合大城市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才

宝鸡的大城市建设首先是城市布局和功能的优化,是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生态环保等硬环境方面的建设。各类工程技术类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

1.城市规划人才。

宝鸡大城市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性详规。近几年,随着我市大城市建设的全面提速和“东扩南移北上”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现行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对大城市发展带来严重制约。一些城市功能行业规划、控制性规划、产业规划和园区、基地、专业区块的规划也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调整而进行不断的修编,这项工作,需要科学、理性并具有丰富经验能够做到统筹兼顾的专门人才来实施,引进或聘请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设计院所和专家参与规划编制或修编,着力培养具有大城市视野、熟悉宝鸡城市建设历史、具有城市规划或相关专业能力的本土人才。

2.工程建筑类人才。

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建筑行业专门人才。建设有魅力、有特色的大城市需要引进或培养能将工程造型与功能相统一、建筑与自然相和谐的工程设计人才;熟练掌握高精尖测绘专业设备、迅速开展专业地质勘察的勘察测绘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的工程监理人才;熟悉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建设工程技术特点、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的土建施工人才;善于将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熟悉生态绿地植物配置的园林绿化人才;能够体现历史人文特色、突出大城市亮点、体现宝鸡独特风格的景观设计人才等。(www.xing528.com)

3.环境保护人才。

优秀的环境质量、先进的环境建设和严格的环境管理是我市大城市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台阶。有效削减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推进城市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降低城市噪声污染,都需要大量环保技术人才。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要求我市应该拥有一批懂得清洁生产技术,熟悉环境检测和环境治理,掌握各类环保法规的环保专业人才。

4.房地产业人才。

实施“温馨安居”工程,建设最佳人居环境,是宝鸡在西部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内容。加快房地产行业发展,合理配置高中低档住房开发比例,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需要具有较强的房地产策划营销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并具备一定学术背景、对市场敏感的房地产人才;加大物业市场竞争力度,改善物业管理水平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的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提高住房公积金和房屋维修资金使用效率,需要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熟悉资金使用工作流程的专业人才。

(二)城市软环境建设人才

1.金融保险人才。

金融保险是经济的助推器和社会的稳定剂,证券是企业融资的便捷手段,他们都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宝鸡要在西部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离不开金融保险证券业的强有力支持。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市政建设快速发展、扩大市民消费水平和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必然要求扩大金融保险证券机构的规模和数量。而人才正是金融的核心,吸引和留住足够的人才,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保险证券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

2.文化创意人才。

宝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周秦遗存丰富,民俗风情多样。但文化产业发展较慢,有一定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品种单调,对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甚微。近年来,从中央到省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宝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积极引进或培养影视传媒、创意、会展、演艺和广告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充分利用宝鸡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周秦文化和西府民俗特色品牌,全面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和水平。

3.旅游产业人才。

随着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依托太白山法门寺两个国家4A级景区,我市的旅游产业将会有一个迅猛的发展过程。下一步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旅游人才综合素质,优化旅游从业人员结构,加快旅游景区、娱乐场所、饭店和导游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

4.城市信息化人才。

城市管理、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可以加速实现宝鸡现代化大城市的进程。城市信息化管理、空间地理系统、电子政务平安宝鸡技防体系、城市数字化信息系统等众多领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化人才。特别是软件开发人才和懂信息技术、懂项目管理、懂具体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是宝鸡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的重点。

三、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对人才的需求

宝鸡已经基本具备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但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些影响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1.农业科技人才。

要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核心,而提高农民收入又是重中之重。大幅度减少农村人口,使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或产业工人,这就需要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和以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形成可靠的收入来源。要达到这一目的,加快培养农村产业化发展所需的大量专业和实用技术人员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大力引进或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第一线和乡镇企业工作。发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优势,聘请农业科技专家,改善和提高农村科技人才的层次结构。

2.农村基层带头人才。

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村组干部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因此,建设一支善于治村理政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带头人的作用,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们应该培养一批思路开阔、文化素质高、懂经营管理、捕捉市场信息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干部,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和教育作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而涌现出更多的致富带头人。

3.职业教育人才。

要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培养适用于不同产业的具有相应科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势在必行。而职业教育是这些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也是解决再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职业教育成为实现我市人力资源优化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下一阶段,我市要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从单纯重学历、重知识提高到重综合素质和重能力。加强懂专业理论知识、有专业实践技能、掌握师范教育能力的“双师型”职教人才的培养,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4.医疗卫生人才。

建立健全以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在西部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按照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使每万名居民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促使我们要加大社区全科医生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临床骨干医生的培养步伐,吸收城市医生和高校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5.法律人才。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只有法治和建设小康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把我国推向一个全新的文明社会,才能使宝鸡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法治建设可以为小康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法治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还必须有一支精通法律、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我们要着力培养一批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丰富的司法经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优秀法律人才,为我市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