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含义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及管理原则的具体体现。它是为了达到企业组织目的,根据本企业的特点,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更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经营效益而制定的适用于企业的行为规范。
管理制度作为企业中个人和内部组织机构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调整着企业中人及组织间的关系,规范和决定着基本工作过程和秩序,进而也决定了企业的管理状况和管理水平。
从总体上看,制度包括管理原则、权力实体、语言符号、物质方法和技术手段等要素。从运行上看,制度包括制定、执行、检查、修订、发展等环节。从内容上看,主要由人事管理制度、公司组织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质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等等。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特点
与所有的制度一样,精确性、稳定性、权威性是企业制度的基本属性。
精确性是指制度条文的理解应该歧义最少,应该避免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制度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制度还应该具备直接的可操作性。
稳定性是指制度一经颁布执行就应当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要轻易更动。
权威性是指制度一经执行就必须做到坚决与彻底,任何人都不得违背,而且必须以某种权力作为执行制度和惩罚违反制度行为的后盾。
(三)企业制度的功能
(1)企业制度具有为企业价值观导向的功能。企业制度可以引导企业人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接受与实行,使企业价值观真正成为引导企业的思想与企业行为的准则。
企业的价值观念通过企业的制度意识而得到体现。例如,把追求产品的高品质作为基本价值观念的企业,必然要考虑如何把高度的质量意识和严格的质量标准贯彻到将要制定的制度中去。同样,一个注重发挥员工的创造性的企业,在制定制度时,一定会想方设法考虑如何做到这一点。
(2)企业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障。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其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必须以组织上的统一来保障。很显然,在现代化的专业协作大生产体系之中,环环相扣,没有科学的、统一的整套规范,不把不同部门、车间,不同班组、个人的动作统一起来,任何生产任务都无法完成。正是每个环节,每个员工都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按秩序办事、操作,实现企业目标才有保障。
(3)企业制度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的工具。管理者将组织机构的权限、企业组织的目标、达成目标所必须付出的努力以及工作方法等等规定在管理制度中,使员工能够很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努力方向,同时也知道上司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同时,企业管理制度也是调节企业内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一个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里,往往存在着使人的思想原则和行为准则一致的共同规范。
(4)企业制度是组织企业生产经营、规范企业行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在企业中,不管是产品开发、实际生产,还是市场销售、计划、财务管理等等,怎么干、用什么方法、按什么顺序等等,都得凭借一定的企业法规、企业制度来组织实施。
(5)企业制度是企业的基本存在和功能发挥的实际根据。
从企业的组织机制、领导体制、经营机制,到具体的生产、计划、劳动、财务、市场等各个方面,都是以各种各样的企业制度、规则、规定、程序、规程、办法等为存在形式的,都是以种种具体的制度、规则、程序等为根据,组织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法制经济。作为企业对外要依法经营;在内部一切经营活动要有序地进行,则要依靠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标准。企业内部的任何改革都
必须变为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去贯彻落实。
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离开制度,企业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系统的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也就无从谈起。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企业管理的实现情况,建立健全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建立企业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的关键。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内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只有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矩”有序地进行,克服主观随意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更不例外,企业内部系统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规范,是自我约束的依据,也是企业管理的“规矩”。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改变靠个人权威、靠经验、靠“拍脑袋”管理的方法。因此,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既能相互约束制衡,又能协调统一。
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它能保证企业有序运行。能使企业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岗位上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鼓励和提倡什么,反对甚至禁止什么,做到有章可循,各司其职。
其次,公开公平的规章制度使每个员工都明白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能起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作用。
再次,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得好、贡献大者则重用,奖励;违纪违规,则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接受处罚。
总之,强调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作用,就是强调企业由“人治”进化为“法治”。
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管理制度的观念创新
企业管理制度的观念更新是管理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的绝对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僵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统一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同一的传统思维方式。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要适应新的环境,改造企业管理制度,就必须正视现实,进行反思,更新旧的思维方式。
(1)从以管财物为中心转向以人的管理为中心。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要突出人的地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2)从以目标责任为基础转向以过程管理为基础。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只重目标不注重过程,那么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此管理制度要以过程展开,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运用现代管理思维的时效观念和动态观念,强调管理的过程和过程的管理。
(3)从以产定销为导向转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市场经济打破了计划经济不以产定销的体系,但以产定销的经营方式并没有根本好转,企业不是按用户的要求去开发产品,开展业务;不是社会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而是我生产什么就向社会推销什么。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既重视市场、技术、经济因素,又考虑社会环境因素。
(4)从以领导拍板为关键转向以科学决策为关键。科学决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决策者的思维方式对整个企业的经营以及兴衰影响很大。据此,决策必须改变领导拍板定夺的现象,要集思广益、多思善思,把科学决策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关键一环,对企业目标优化和如何达到目标进行抉择。
(5)从以人治企为手段转向以依法治企为手段。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克服家长制、长官意志的企业管理弊端,在国家立法约束的基础上,用现代思维彻底清除左的枷锁,普遍实行民主管理,通过职工民主建立健全多项规章制度及实施规划,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企业,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
改造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就是要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用现代管理思维模式,树立以全过程活动和提供服务为目标、以人的智力和技能为主要资源、以全过程控制为手段的思想,把追求单一的发展速度转变为追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和职工满意相统一,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从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组织制度、管理程度等方面进行改造,这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关键。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十个基本方面:
第一,重组企业机构,调整组织框架。要根据市场需要,参照国际惯例,着眼发展,重新调整企业机构。在机构设置上,既要解决和克服企业规模扩大,经营范围增加造成旧体制集权管理无法适应的问题;又要适度放权,保证企业运行的集中控制与协调,保证实现企业的统一目标和任务。(www.xing528.com)
第二,面向市场决策,提高决策质量。一个企业是否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与壮大,完全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改造后的企业管理制度,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现代企业体制上明确产权、分清职责的同时,在管理制度上建立科学的、民主的决策体系,强化决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第三,突出财务管理,注重效益核算。要改变把财务管理放到次要地位,作为一种纯粹的核算工具的传统观念,真正使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准确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状况,就要通过财务活动来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率的高低、资金利润率的高低等,从而确定企业效益并提出企业管理的改进方案。
第四,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员工的竞争体制,营造竞争环境,帮助员工树立自主自强、顽强拼搏、竞争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要改进分配方式,体现多劳多得与竞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分配制度激励人,通过利益分配调节人,用竞争的办法来调节收益分配制度,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第五,重视人的因素,严格人员控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强调怎样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表彰先进一系列工作抓好,把各个层次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使全体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自己的责权,工作的意义,相互关系等,从而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第六,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智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员培养,应从开发综合智力着手,重点提高职工在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把学好一门知识、掌握一门技能放在次要位置。
第七,转变管理思想,调整人际关系。要改造管理者传统的职务和权力管人的体制,将管理者职能由原来的指挥、监督转变为指导和教练,使员工逐步树立以市场为中心、让顾客满意的新思想,抛弃以领导为中心,让老板满意的雇佣劳动观念。
第八,加强经营管理,优化经营策略。要明确经营活动在企业中占有的显著位置,注意经营策略的研究和销售队伍的培养,运用企业第一线在市场的观点,建立了解市场、研究市场、预测市场,以市场信息为导向占领市场的体系,保证把一定的骨干力量放在经营环节,放在企业与市场的衔接上,通过优化的经营策略占领市场。
第九,倡导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创造具有活力的企业文化是改造企业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的建立必须在企业各个方面起到良好的建设作用,使企业出现崭新的精神面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第十,加强基础工作,严格管理措施。扎实的企业基础工作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立足点。现代管理制度要求基础工作为现代化管理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可以说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要靠企业扎实的基础工作。而有了较好制度,就必须制定措施,严格管理。
(二)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管理系统和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保证。企业管理系统又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它是以企业系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为管理对象,由许多相关的生产要素、生产环节、经营管理部门以及外部环境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约束控制功能是企业管理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健全企业约束管理机制,就必须建立企业管理系统和组织机构,形成有效的组织约束系统。
当前,许多企业为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对原有管理系统的组织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精简机构、削减冗员,以期节约管理成本,求得更大的管理效益。有些企业在精简机构、分流冗员时,忽视了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建立,出现了企业内部的一些关键部门或约束环节空缺、约束功能失灵、管理不规范等现象,有的甚至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但调整管理系统、撤并机构、精简人员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本着“统一、精干、高效”的原则,调整和优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率。对于业务管理的关键环节,不但不能撤并,而且要进一步加强。例如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出纳与审核岗位、物资供应系统的物资采购与验收岗位不能合并一样,质量计量管理、工程管理、审计监察等管理系统中,都具有一定制约关系的业务部门和环节。这些关键部门和环节,一旦失去约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管理不规范甚至错误的管理行为,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机构改革调整中,要认真分析各项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合理设置约束环节,使业务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有效监督约束之中。只有这样,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科学地制定岗位职责标准
建立健全企业部门及岗位职责标准,是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或标准)顺利实施的基础。目前,不少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各管理部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造成工作上推诿扯皮,主要问题就在于企业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部门职责标准和各级岗位工作标准,来规范各部门职责和各岗位职责。制定部门职责标准和各岗位工作标准,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通盘考虑、科学划定各部门业务范围,主管什么业务,协助其他部门做哪些工作及岗位设置,都必须明确、具体;工作职责标准要规定职责权限范围、主要工作程序,必要时要规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
第二,各部门和各岗位所对应的职责和权力必须统一。目前,有些企业的岗位职责标准(或岗位责任制)之所以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职责和权力不统一。一是有责无权,或者是权力小而责任大,影响了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管理效率;有的是有权无责,或者是权大于责,导致并助长了滥用职权和官僚主义瞎指挥等不正常的管理行为,甚至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第三,相关部门及相关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要划分清楚。要按照部门职责标准和岗位职责标准进行分工,对管理接口既不交叉,更不能脱节,这是部门及岗位之间相互制衡和约束的关键,是发挥管理约束整体效能的重要一环。如原料采购部门有责任按计划、保质保量地采购企业所需要的原料,质量计量部门有责任对购进的原料进行计量、验收,待计量准确、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如果采购的原材料出现数量短缺、质量不合格等方面的问题,原料采购部门就有责任要求供货方补偿短少的数量,对不合格品的退还或者索赔,以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抓好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相关的考核
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对相关工作的考核问题,是健全企业管理约束机制的重中之重,是发挥监督约束机制效能的关键。规章制度一经批准实施,即具有权威性、约束性,全体员工必须人人遵守,自觉维护。谁违反,谁就无一例外地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相应的处罚。
为了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与经济责任制考核相挂钩。对于制度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要进行惩罚,确实做到奖惩分明,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要抓好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企业的领导要带头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带头按章办事,作执行制度的模范,以一级带动一级,达到上令下行的目的。三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监察,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制止滥用职权。四是发动全员参与监督,实行全员防范,杜绝各种违章违纪行为,形成一种全员自觉遵章守纪的氛围。
三、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一)贯彻重在“治事“以人为本”的原则
企业制度建设的着眼点是放在单纯的维护生产秩序上,还是放在企业员工身上,是有着原则区别的。
所谓企业制度,“以人为本”,就是说在制定企业制度时,应从人是企业的主人、是制度的主人、是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出发,而不应该就制度谈制度,把人视为制度的附属物。企业制度是要“治事”,是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企业人。
企业制度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出发,不能伤害企业人。例如,高压聚乙烯是某化工厂主要产品,由于市场上紧缺,某些其他企业的采购员教唆该厂员工用饭盆、衣袋等从厂内偷拿出来卖给他们,为此,厂里有人提出应设立人身检查制度,后遭多数人反对而未通过。无疑,偷窃行为是错误的,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不应该是建立一项针对企业人侮辱性制度。
美国少数企业,如坦德公司等,提出淡化企业制度。它们认为企业制度束缚了企业活力,影响了企业人的主观活动。企业人有足够的能力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对企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美国一家公司总经理上任后,第一件事是废除公司长达573页的各种制度规定,代之以一页企业哲学宣言。
日本在美国的企业,尊重个人权利、重视感情投资,结果,同美国同行业同规模的企业相比,劳动生产率提高15%,出勤率提高50%,消耗度降低25%。
(二)充分贯彻企业价值观念的原则
按照企业制度文化的要求,企业在制定其制度时应努力提倡贯彻企业应有的价值观念,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导向功能。
一方面,企业应该制定某些特殊的、自身独有的制度,以倡导企业的价值观念。
例如,一个崇尚“创新”价值观的企业,就应该制定特殊的鼓励创造发明的制度。现实中,许多企业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不但对重大发明创造予以鼓励,而且规定员工如何可以利用企业设备和材料进行技术革新活动的制度。国外许多企业制度有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有的公司把每个员工必须定期提出某些建议作为一种制度,有的企业甚至规定对于所有建议,无论其是否具有可行性价值,统统予以奖励。这些都是通过制度强化价值观念的典型做法。
另一方面,应该让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现在所有制度之中。
例如,许多生产精密类产品的企业均树立有诸如“精益求精”、“严格”、“细致”等价值信条。这些价值观念不仅应该体现在生产第一线的严格管理制度中,也应该体现在企业所有各项管理制度中。因为一个企业如果各项管理都是松松垮垮的,唯独对生产第一线要求精益求精,这在现实中是做不到的。
(三)企业制度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系统化与鼓励企业人自觉性、创造性结合的原则
企业制度涉及企业各个方面,整个企业的人、财、物、事,其各种动的和静的状态,都有合乎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因此,企业制度要做到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但是,越是缜密的制度,对行为的限制与束缚就越大。一方面,它可以防止某些错误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意无意束缚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员工内在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例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规定,不得用工作岗位上的设备与材料从事非工作岗位的事情。这一规定自然限制了那些以公谋私的行为,但也给那些想在本岗位上进行改革与实验的自觉工作者带来了许多不便。
现在,许多企业制度非常细致、具体,但是缺乏激励机制。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虽然限定性制度制定得既细致、又具体,许多细小的环节都考虑进去了,而激励性制度往往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例如,许多企业都鼓励员工对自己岗位工作进行创新改革,但具体措施又不落实。总之,目前,企业限制性制度与激励性制度大大失衡,起不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限定多而激励少。因此就容易造成这样的局面,人们一听说制度,便本能地反应为“一定是不让干什么”。从制度文化的角度看,这是十分不正常的现象,对企业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