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涵义、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涵义
技术创新的涵义比较广泛,一般是指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与扩散等各种围绕技术而展开的商业活动。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和科学重大发现。发明和科学重大发现属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范畴,一般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和经营活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技术创新位于技术开发和研究阶段,有赖于发明和科学重大发现。但是大部分技术创新是在原有的发明和发现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活动,形成差异性的产品。由此可见,一个重大的科学发明或发现可以引发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作为技术革新活动,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
一是产品创新,即在技术变化基础上的产品商业化,既可以是全新技术的全新产品商业化,也可以是现有技术发现后的现有产品改进。
二是过程创新,也叫工艺创新,是指商品生产技术上的重大变革。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经营管理和组织方法的创新。可以看出,产品创新侧重于劳动对象,而过程创新侧重于劳动手段和相应的组织管理方法。
三是技术的扩散。技术扩散是技术通过市场或非市场渠道的传播。没有技术扩散,创新的技术就不可能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从技术创新所包括的内容看,技术创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管理以及科研的每个环节中都存在。无论是一般的劳动者和生产经营者,还是科研人员都有机会、有义务、有责任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以实现自身价值,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技术创新毕竟不是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技术创新是高风险的活动。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投入,投入的多少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程度。一般技术创新程度大的技术创新投入多,技术创新程度小的技术创新投入少。而且这种投入有时不只局限于技术的研究开发阶段,还可能延展到生产经营管理阶段和市场营销阶段,如投资机械设备,开辟营销网络等。这些投入能否顺利实现价值补偿,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有来自市场和社会的不确定性,可能使技术创新的投入难以得到回报。对于组织管理方法的创新同样存在风险。虽然组织管理方法的创新投入比较小,但要进入实施阶段,是对原有组织管理方法的革新,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因此,能否产生效益,也难以把握。如果环境发生变化,或劳动者难以接受新的组织管理方法,可能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致使产量下降,质量滑坡,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
其次,技术创新也是高收益的活动。经济活动中,高风险与高收益总是同时并存。据有关资料显示,技术创新有20%左右的成功率就可收回技术创新的全部投入并取得相应的利润。也正是因为这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风险投资银行,向技术创新提供风险性贷款,促进技术创新;现在许多企业,也正是以技术创新的高收益性为准绳进行技术创新,求得发展的。
最后,技术创新具有超前性或先进性。技术创新必须具有超前性,不具有超前性的技术创新是原有技术的低级繁衍,难以生产出满足变化中的市场需求的商品,难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具有超前性的技术创新,才能使创新者占领竞争的制高点,赢得竞争的胜利。尽管如此,这里我们还必须强调,技术创新的超前性必须与其适应性、可行性相结合。否则,太超前的技术一方面可能在技术上不可行,另一方面可能难以适应市场,这都会增加技术创新的风险。
二、技术创新的迫切性
(一)科技的迅猛发展呼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www.xing528.com)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从历史上看,技术从发现到实际应用,蒸汽机花了80年,电动机65年,电话56年,飞机20年,原子能15年,晶体管技术3年,激光仅花了2个月。技术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使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原来的几年缩短为一年,甚至几个月。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生命的源泉。一个国家如不能保持科技创新优势,其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就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
东南亚国家在过去10多年里经济高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而近年来却陷入了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因素很多,而忽视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重要因素。东南亚国家过去1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过分依赖于外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没有注重以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来取得。尽管东南亚大量举债发展经济,外债之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五十,但这些资金主要流向了房地产等领域,加剧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而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得益不多。近年来东南亚国家政府对科教事业的资金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是在增加,相反有所下降。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缺乏竞争力,±增加了金融风险。
国家如此,企业亦然。一般说来,经营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有些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昙花一现,恰恰是缺乏持久的技术创新能力。美国孟山都公司早在20年前就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化工企业之一,年营业额达几十亿美元,并无生存之虞。但公司的决策者们从公司长远利益出发,看到生物技术将在解决全球激增的人口吃饭问题和改善被破坏的环境方面大有作为,于是决定投资研究开发农业生物技术。经过不懈的努力,该公司在生物技术领域已拥有了许多世界第一:第一次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中,第一个在田间试种转基因作物,第一个将转基因作物投入商业化种植,等等。由于这些成就,使“孟山都”的名字在世界生物技术领域如雷贯耳,并带来滚滚财源。而我国深圳音响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曾创造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的辉煌,但近几年因为未能把资金用于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及时跟进视听音响领域,已风光不再,生产和销售均走入低谷。
(二)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要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市场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企业争夺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当今世界工业的发展趋势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已取代价格等传统因素,成为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关键。谁开发和控制了新技术,谁就能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早在几年前,空调器产品在我国就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近年来不少空调企业因销售困难出现效益下滑或亏损,许多企业因此加大了限产力度。而海尔空调却供不应求,其中有20多个品种一直脱销,海尔洗衣机、海尔冰箱等销路也很好。在家电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海尔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卖方市场”,除了其过硬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一重要因素。
海尔技术创新的唯一目标就是创造市场。大地瓜洗衣机的开发是海尔紧紧围绕市场进行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海尔在技术开发中应用了许多世界尖端的边缘科学和新型材料,也都是以是否对市场有利为前提的。电话遥控空调应用了电脑的控制芯片,是为了满足用户远距离开关空调的需要;将航天飞机上使用的耐腐蚀塑料应用到空调上,是为了保证空调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冰箱应用过去只应用在空调上的变频技术,是为了降低噪音、降低启动电压和节能,在冰箱上应用模糊技术,是为了让冰箱有脑子,保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在洗衣机上应用磁化防垢技术,是为了让洗衣机可以自动杀菌、健康洗衣等等。一切以市场为目标,也成了海外企业愿意引进海尔技术的重要因素。南斯拉夫准备引进空调技术时,曾专门聘请咨询机构对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大家电公司的技术进行了考察评估,结果认为,海尔的技术实力与其他大公司不相上下,但海尔的技术更加贴近市场。最终南斯拉夫的这家企业选择了引进海尔技术。
在电子领域,如何应对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摆脱不断降价的恶性市场竞争,已不可回避地摆在了我国电子企业的面前。位居我国彩电业三甲之列的TCL集团为了及时跟踪国际上数字技术发展潮流,迎接下一轮围绕数字化产品而展开的竞争,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不断推出数字化视听产品,通过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为自己铸造了一把打开市场之门的“金钥匙”,“数码王牌”系列产品几乎包含了数字视听产品的各个领域,这些产品彻底突破了传统影音产品的设计思路,使操作具有智能化特征,受到市场的欢迎,销量大幅上升,销售收入和利润亦同步增长。长虹、康佳、海信等企业也是由于大打技术创新牌,而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西方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正是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巨大的技术开发投资为代价,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并占领国外市场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目前外资大举进入我国,我国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其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实施企业创新战略。
(三)我国企业技术现状客观上要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在技术开发还是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方面,均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妨碍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较低。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不少企业满足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不注重创新发明,不加强企业自己的专利技术储备,躺在国家批准引进的好处上吃老本,削弱了竞争实力。据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专利240万件,且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专利仅占27%。目前我国专利总量居世界第一。国内专家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食品、家用电器、文体用品、生活日用品等领域,而在医药、电子、通讯、化工、航空等领域中,外国专利占总量的80%左右,有些领域达到90%以上,这说明我国专利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市场份额很少。
由于创新能力未能引起广泛重视,技术创新能力上不去。眼下我国很多行业已从研制退化到仿制,从仿制退化到组装,从散件组装退化到直接进口。这不能不使人感到痛心疾首。据统计,这几年我国基本建设的设备采购中,六成是购买外国产品。即使是大量购买,并且经常用市场换技术,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能够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也只有20%,大多数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
二是设备引进比例高而纯技术引进比例低。据一项对工业企业引进技术的调查,在回答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时,55.6%的企业经营者是为了优惠政策,31.5%为了资金,只有9.7%是为了技术。而被调查企业中,一般均未进行过技术咨询、专利许可等软技术引进。由于引进资金流向过于偏重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企业对引进设备的依赖性较大,影响了在技术诀窍、技术许可等方面的资金投人,消化吸收便增加了难度,更不用说创新。调查显示,企业对引进技术能够进行“消化、吸收并应用到生产中去”及“在生产过程中对引进技术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比例分别只有54.3%、53.0%,这使得不少企业不能够把产业升级落到实处。
三是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技术困难重重。我国的技术成果大部分来自国有科研事业单位和国内各大学,而对于科技成果的需求又多半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从理论上说,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所有制相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既不涉及知识产权的流失,也不涉及国有资产流失,不存在任何障碍。但现实却是科研经济两张皮,技术成果转化难。从科研院所来说,往往认为某项科技成果在鉴定会上得到同行专家的确认,便圆满完成了任务,鉴定会成了科研工作的终点和归宿。至于成果内容是否符合生产的需要,是否为用户所认可并不很重要。加之科研院所极其有限的科研经费,往往只能勉强支撑其纯技术的研究,无法将其形成成套设备。而在企业看来,技术、软件并不很值钱,不过是一个点子或几张纸而已。限于其自身开发能力和短期利益驱使,只愿接受包括技术的成套设备,无需修改就能直接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产品,而不愿接受纯技术,由此导致科研经济两张皮,研究开发与企业生产严重脱节。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大约有3万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20%,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5%,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则达到60%〜80%。上述情况表明,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