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的一个新概念。但它不是一个可以任意理解的词,而有其特定的含义。“机制”一词本身有一个演变发展过程。《辞海》解释说: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现代汉语词典》则按照“机制”一词应用范围的扩大,分三层进行解释:(1)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计算机的机制;(2)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动脉硬化的机制;(3)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如优选法中优化对象的机制。机制概念,从机械领域,到生命领域,再到经济领域,后来又引入企业领域,内容越来越丰富、生动、深刻,但其含义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其结构和组合方式,二是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即必然规律性。企业经营机制同样也是这样,它一方面指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如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用制度确定的所有制结构、权责结构、利益结构、决策组织结构、管理协调结构等的多重交叉组合,都是体制的重要内容,这是决定企业经营机制类型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由该具体体制所产生的内在机能和运营方式。有什么样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倾向和机能。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有优劣之分,其机能和运营方式也就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健康与病态之分,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过去,在苏联、东欧和许多国家的经济理论中,广泛使用着“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等概念,但企业经营机制的提法不易见到。在我国,经历了1984—1985年的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带来的经济过热波动之后,理论界在对其进行深层次分析时,涉及了企业机制问题。理论界认为造成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的原因,除了国家宏观失控、地方政府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带有膨胀等之外,经营自主权扩大而又不担破产风险的企业也确实存在着产生两个膨胀的内在动因。而当时“软约束预算”的企业体制所产生的投资饥渴、消费饥渴、短期利益偏好等倾向和机能,正是当时企业的经营机制状况。对此,开始有人称为“企业的内在动机”,后来又提出了“改革微观机制”、“完善企业内部机制”的概念,直到1987年3月的六届五次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才明确指出:“今年的改革重点要放到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上。”明确提出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概念。提出这一概念,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一个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亦即不是在原有体制旧框架内调整政企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而是着眼于构造一种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新的体制的微观基础,着手探讨再造企业经营机制。对国有企业的租赁制、承包制和股份制的试行等等改革措施就是这一再造的实践。
关于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有着各种各样的表述,但从根本上说,不外乎动力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这两个方面。动力机制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积极性的源泉,它的功能是推动企业有效经营,加快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谋求企业发展。与动力机制相对立的另一方面是自我约束机制,企业靠自我约束的力量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实现企业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统一,保证企业追求最佳经济效益的目标不偏离。企业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既对立又统一,使企业既不至于盲目冲动,又不至于谨小慎微。两者的结合点是利益,为经济利益驱使而产生扩张的冲动,为经济利益的制约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www.xing528.com)
企业机制同经济体制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机制是一种有约束而无动力的机制;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随着一系列措施如放权让利、承包制、股份制等的实施,又使企业形成了有动力而无约束或约束不够硬的机制。进行机制创新就是要使企业形成既有动力又有约束的新机制。这种新机制既能为企业运行提供能量,又能实现企业行为的合理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