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改革开放:党领导的辉煌经验

广西改革开放:党领导的辉煌经验

时间:2024-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领导广西改革开放的历程、经验与启示邓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广西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总结和研究党领导广西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考,对广西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广西改革开放:党领导的辉煌经验

党领导广西改革开放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邓 群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978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统一了全党思想,确定了中国改革的伟大决策。从此后,广西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局部改革到全面改革,从商品经济要素的引入到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广西完成了从“富民兴桂”到“富民强桂”的跨越。是广西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最大、获实惠最多的时期。广西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总结和研究党领导广西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考,对广西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广西改革开放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局部改革到全面改革、从商品经济要素的引入到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改革的探索起步阶段

从1978年12月到1985年5月,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自治区党委四届八次全会。这一阶段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探索包产到户、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取消禽蛋派购、蔬菜放开经营。改革农村供销合作社体制,疏通农村流通渠道,发展农村市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减税让利,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企业。在利改税的基础上,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目标利润承包责任制,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二)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

从1985年6月到1992年5月,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广西这一阶段的改革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以梧州市作为对外经济贸易改革综合试点,南宁柳州两市作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为标志,正式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帷幕。主要以两权分离推行企业经营责任制为重点,贯彻落实《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等法规条例,在国有企业内部实行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落实企业14项生产经营自主权以及对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或拍卖、转让及股份制试点等多方面改革。农村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收购,取消生猪、蔬菜派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乡办、村办、户办、联办“四轮驱动”。进一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取消集体林区木材统购。在坚持和巩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农户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供销合作社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恢复它们的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由单渠道、多环节、封闭式向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发展。发展农村个体商业,在主要城市建立和发展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科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

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海(含防城港)等为沿海开放城市,广西有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1985年,柳州、梧州市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国务院批准梧州市、玉林市、钦州市、苍梧县、合浦县、防城各族自治县为全国沿海经济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在1988年7月决定将浦北县的小江镇、灵山县的灵城镇、贵县的贵城镇、桂平县的桂平镇、平南县的平南镇、北流县的陵城镇、贺县的八步镇列为沿海地区开放点。广西的对外开放从沿海、沿江逐步向内地扩展,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沿交通干线向内陆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到1991年底,开放市、县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99个,其中已注册企业254家。合同总金额3.1亿美元(不含注册后增资数),协议外资额1.62亿美元。

(三)改革的推进与深化阶段

从1992年6月到2003年。广西在这一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

农村改革方面,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土地使用合理流动,建立和完善流转制度,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荒山、荒地、荒滩和荒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快征用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土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经济,改革原有的集体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向专业化和特色方向发展。开展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开放和搞活农产品市场,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整顿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扩大融资渠道帮助农民发展经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重点抓好对自治区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对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个市的37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在全区选择了12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进行资产存量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规范上市、控股或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股份公司,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破产、出售等形式,继续推进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抓大放小,调整和优化结构,以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企业内部分配、人事、劳动三项制度改革,以产品和产品质量为中心,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配套进行了计划、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外汇、流通、价格、外贸、粮食、统计、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及住房制度等改革。

1992年6月,国务院批准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同年国务院批准开放凭祥、东兴边境城镇,1993年开放龙州县(水口口岸),1996年开放那坡县(平孟口岸)、靖西(龙邦口岸)。随后,百色市、崇左市及其所辖的边境县大新县、宁明县也对外开放。随之湘桂铁路沿线的来宾、黔桂线的宜山、河池市及桂梧公路的贺州市也对外开放,形成沿海、沿边、沿江、沿主要交通干线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四)改革的完善提高阶段

从2003年9月到现在,广西在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协同推进,从制度上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农村改革方面,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减轻农民负担,广开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富裕农民这一中心,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建立和完善农村救助和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运营体系,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健全商品价格调节机制。建立和发展大宗农副产品、重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现代物流组织形式。培育和发展金融、证券、外汇调剂、土地、劳动力、房地产、科技、信息等要素市场。加强市场立法步伐,规范市场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间接调节和宏观管理。完善自治区一级的宏观经济管理调控体系及经济运行机制。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胆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实现形式,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广西在这一时期积极发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大力发展以东盟为重点的经贸关系,探索中越“两廊一圈”的构建,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与东盟各国相互开放和经贸交流,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二、广西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赋予了强大的动力。使广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再立新功。

(一)广西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

1.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数据表明,2010年广西保持和扩大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增速创近3年来新高,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初步测算,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950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快3.9个百分点。

2.经济体制实现了历史性转向。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初步确立。农村经营体制不断巩固和完善,以创新农村经营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为主要突破的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正在进行中。国有企业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正在继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监督有效运行制衡的机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占据了全区经济的“半壁江山”。(www.xing528.com)

3.经济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转型。由农业主导转向工业主导,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4.社会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2011年广西将筹措资金30.28亿元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包括资助困难学生、促进毕业生就业、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等,并使广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0年的85%提高到86%。

5.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基本形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社会保障是民生建设的基础。广西提出,到2015年,全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将达540万人、失业保险240万人、工伤保险250万人、生育保险22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广西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

1.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引领改革开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紧密结合各个时期广西改革开放的实际,通过建立健全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等措施,组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并把这种坚定的信念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动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不断开创广西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广西发展上的每一步重大跨越,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同全国一样,广西思想解放的起步也是从冲破“两个凡是”束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开始的。没有对“两个凡是”束缚的冲破,就没有广西改革开放的起步;没有对姓“社”姓“资”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在广西建立;没有对姓“公”姓“私”障碍的破除,就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广西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不断破除旧的思维定势,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努力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以理论学习促进思想解放,把思想解放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开创。

3.坚持把“富民强桂”作为第一要务,紧抓各种机遇促发展。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体制改革本身,也不是为了发泄对传统体制的不满,而始终是为了解决广大民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实现翻两番等具体发展目标来推进改革是自治区党委始终坚持的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曾提出过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主要有:优势发展战略、追赶战略、广西经济先翻身战略、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实行转变、提前翻番战略、开放战略、西南出海大通道战略、北部湾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科教兴桂战略、“三大战略,六大突破”战略、“富民兴桂”新跨越发展战略、构建和谐广西发展战略等。进入21世纪,广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构建等多重机遇,提出了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2008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广西的区域经济合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自治区党委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提出了“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新战略。2010年全年全区生产总值9502.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快3.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70.37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510.83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工业增加值3860.46亿元,同比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3321.19亿元,同比增长11.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64.8%和29.7%,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54.5%。2010年广西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金融平稳运行。全年全区财政收入12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813.90亿元,全年新增存款2175.0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979.8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1619.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幅,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放合作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势头强劲,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战略任务,要求全区扎实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边疆安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4.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周永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指示,提高了各族群众、各级干部对增强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提拔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采取有效措施,增加革命老区及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不管国内外出现什么风浪,广西的民族团结始终紧密坚固,广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范、各民族团结融合的模范、社会和谐稳定的模范”。

5.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推进新旧体制的转换和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以调整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在农村,打破单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模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家庭经营,并对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进行大规模调整,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和财产所有权都有了很大变化;在城市,坚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存、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型所有制结构的局面,以适应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广西还积极深化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深化企业改革,并不断进行财税、金融、教育、卫生和人事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为广西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6.坚持走符合广西区情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区情,把贯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广西实际结合起来,在不同发展时期,提出符合广西区情的发展思路与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科学发展的力度。“六五”期间,自治区提出“两大支柱”、“八大优势”(即蔗糖和水电为两大支柱产业,发展蔗糖、水电、有色金属、林业、土特产品、建筑材料、外贸和旅游八大优势),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使一批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得到发展。“七五”时期,提出加速发展沿海和桂东南,积极开发桂西和桂西北,带动全区的发展战略。“八五”时期,把广西的发展与大西南地区发展及全国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提出背靠大西南、服务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对内对外开放的思路,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参与大经济区协作,在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作区和中南六省(区)三市经济技术协作会议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省(区)际经济联系,发展同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长期稳定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九五”时期,提出“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即区域经济、开放带动和重点突破三大战略,思想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体制转换,对外开放、科技与经济结合,人才开发和使用的突破)的发展思路,开展桂北、桂南、桂西、桂东和桂中五大经济区域规划和建设。“十五”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农业强省、旅游大省及工业兴桂战略,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开展区域合作。“十一五”时期,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广西及“一轴两翼”即“M”型泛北部湾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战略。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路径的正确抉择,使广西逐步取得后发优势。

三、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令人赞叹骄傲。但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当前,广西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给广西的开放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给广西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我们更深刻理性的思考。

1.进一步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广西改革开放成绩的取得,思想解放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在改革开放中,广西与发达地区距离的加大,主要原因却仍然是思想解放不够。广西的文化积淀深厚,在道德方面崇尚纯厚、诚实、稳健、勤苦、朴素等品质,这是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在思想观念方面崇农抑商,重义轻利,“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广西要想摆脱在全国排名较后的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快思想解放的步伐。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增强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

我们一定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各项体制的进一步创新。首先是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中介、政府进行政策引导和宏观调节的经济运行新构架。其次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跟上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把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放在突出位置。

3.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在工业结构调整上,改变国有企业和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发展滞后和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型工业的局面。在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活力,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门槛,实行非禁即入,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基础上,加快资源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纺织、服装、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和改造。

4.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着力创造公平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对全省具有长远影响的重大项目,特别要注意引进新能源项目。切实改变广西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现状。加大与东部地区经济合作的力度,建立健全对外开放环境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坚决查处破坏对外开放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

5.进一步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建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6.坚定不移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全区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7.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是老领导、老同志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要通过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不断推动广西科学发展,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推进“富民强桂”,加快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切实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07-10-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